摄末归本就是我不注意相分了,我觉得它完全像梦一样。虽然它有现起,但是我禅定很深的时侯,它会消失;或者我醒过来以后,它也会消失。这些东西还像梦一样,表明我们还没有醒。我们打坐的目的就是为了醒,醒了以后它会消失。
当外境消失了以后,是不是“摄末归本”了呢?如果从心识的角度来讲,就可以说是摄末归本了。我们要怎么去做到摄末归本?第一,我们的注意力不要放在相分上;第二,我们要去延续这种力量。我们的注意力不但不在相分这上面,还要关注我们禅定的目标。关注我们禅定的目标,相分一定会消失的。只要相分消失了,注意这个具体目标的见分也会消失。然后剩下能够产生相分和见分的总的力量,它会不会消失呢?不会消失,那它是什么呢?
什么是摄末归本
好了,这是比较根本的问题了。你说“摄末归本”嘛,“末”是见分和相分,那么“本”是什么呢?也就是能够产生这一切幻相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我们昨天说过,假必依实,相分、见分都是假的,那么“实”到底是什么?外在的现象和产生现象的具体力量消失了,它的“本”是什么?用一个词汇可以说是“自证分”,但自证分到底是什么呢?
好了,各个宗派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说法。如果认为这个自证分就是心识的刹那……为什么要说心识的刹那呢?因为心的作用一定要有时间性,比如我们去想一个事情、去观察一个东西,我们不承认它是物质的运动,只承认是心识的显现,那么它肯定要有时间性,有连续性。不可能我一看到它,然后它马上消失。我想一个事情,要想清楚的话,也要想一段时间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那么心识作用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呢?它肯定是由一刹那、一刹那组成的。小乘和随理唯识认为这个刹那就是“体”,他们认为它是不会坏的。因为假如这个本体坏了、没有了,那怎么还能现起其他的东西呢?所以它在胜义中都是不坏的。这就是小乘说的无分刹那,我们随理唯识也是认为这个无分刹那是不坏的。
随理唯识跟小乘的区别,是对境是否存在的问题。小乘认为对境是由无方微尘组成的;随理唯识认为外境根本就是没有的,无方微尘是绝对没有的,只存在无分刹那。这个刹那要小到什么样的程度呢?要小到完全无分的程度。因为只要有分的话,它就不会是最基本的单位。那个最基本的单位一定要无分才行。
然后再往前走,如果你用中观的理论去破,认为这个自证分(产生一切的根本能力)不是刹那,而是空性的,这就变成了中观。所以《入行论》第九品开头就要破自证分,它要搞清楚产生这些现象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说它是空性的,这就变成了中观。
然后再往上走一步,空性怎么能显现这些东西呢?空性中间应该有一种力量。因为虽然这些现象是假的,但它毕竟有,你能看到嘛。那么这个基础力量就是光明!绝对不是这个灯泡的光明。因为在黑暗中我们能够看到黑暗,它也是一种力量,那个力量就是光明。所以黑暗是由光明产生的。如果达到这个见解,就成了他空中观。如果把这个光明也彻底搞清楚了,而且认为它跟空性是一个东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圆满的见解。
见解上是这样的,要具体去体会它的话,那就有很多方法了,每一个层次的见解都有相应的修行方法。很多师兄可能有这方面的见解,但是能够运用于身心相续的,估计很少,基本上都是背书。当然背书也非常好,但是如果不拿来用的话,非常浪费!
如何修摄末归本观
那么摄末归本要怎么去做呢?首先要有见解,在这里我们学的是唯识的五重唯识观,它的见解就是我们有一种产生一切的力量。你不用管它是刹那还是光明,或者是明空双运,不能去想这些。如果你去想,就变成思维。你只需要把不停往外攀缘、显发的力量平静下来(这就是所谓的禅定)。你只有通过禅定把这些不停地动的力量平静下来以后,你才能看到这个“本”是什么。
如果心老是在动,你怎么看啊?一会儿显现出美女,一会儿又显现汽车,还有八千万人民币等着我去拿……这样你就不能舍“末”。这些作用就是“末”,各种各样的相都是“末”。相有五根前的自相,也有我们意识中的遣余的相,比如我们的思维和感受。如果心在各种的感受和痛苦中不停地运转,这样也没有办法从作用归到本体里面去。归到本体上,你才能做到真正的观心,不然就只是观心的作用。
我们经常说“观心、观心”,你怎么观心啊?只是“观心”两个字而已。当你不停地在想的时候,你观不了心的,你观的只是心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先去修禅定,把心锻炼得像镜子一样明亮。那些念头只是镜子上面起来,而你的心的明亮的能力不丢失,这时候你才有可能去观心。否则你一坐下,念头不停地飚;如果不飚的时候,就睡着了。这是两个极端,这样不行的。
所以说“摄末归本”的意思就是要把作用停下来,这要怎么去完成呢?通过禅定去完成!有了禅定以后,你要带着见解去观察你的心,这是见地跟禅定的结合。如果你不带着见解去观心的话,你往往会陷入无记,即是观很少,只有止。这是谁都可以修的,外道也有禅定。它只是不思维而已,没有其他作用。
禅定很厉害,摄末归本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会消失。二禅以上,眼睛就不再看了,身体的沉重的觉受也没有了,那种轻安的感受真是舒服,爽得不得了。但是你的心对产生这些东西的本质没有观点。
乐明无念的误区
有了观点以后的话,你就会放弃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在禅定中间会产生三种作用:乐、明、无念。“乐”就是非常的快乐,爽啊,很喜欢打坐!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特别是在一些加持力比较大的地方,而且五加行修得好的,很快就会有快乐的感受,而且这个乐受会越来越深。但你会知道这是不对的,要消灭它。这一步的修行表现在第四观(隐劣显胜),因为这五个观其实不一定是次第性的,有些作用是并列的。你在做前面的观的时候,后面的观也融汇在里面,实际上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带着见解,禅定就变成一种“乐”或者“明”。明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有神通了,隔壁的耗子在打架你都知道了。虚云老和尚开悟的前夕,他在高旻寺打坐,隔壁的香灯师小解他都看到了,外面的人物他都看得到。很多修行人都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可以听到很远的东西,几百米、几千米以外的蚂蚁打架都听得到。那个明的力量非常利害!
他也知道这个其实也是不对的,这只是一种作用(相分),我们要从这里归到“本”上去。本不是这个,这是本的一种作用。自证分产生相分,就象蜗牛头上产生两只角一样,唯识里面经常这样说的。自证分就是我们心里面能够显现出外景的能力,那个是世界的本质。我们要在禅修中消灭这些现象,回到本质上去——摄末归本!“摄末”不是“不要末”,而是收摄的意思。怎么去完成呢?——禅定!
还有一个误区是无念,我们最容易上当的。完全没有念头了,这个时候是不是根本呢?不一定,如果没有见地,这就陷死在阿赖耶识里面。我们经常说要区别阿赖耶识跟法性的作用,这个区别就是在这里体现。这个一讲,马上就变成大圆满的窍诀,我也不会。他这时候完全没有念头,心又清晰,很像证悟了,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是证悟。但实际上是不一定的。这个内容很深,大家以后可以去请堪布给你讲讲窍诀。这样一下就真的可以知道“本”是什么,到“摄末归本”这里就可以证悟(只要你把这个“本”抓准确了)。
但是在唯识的观点里面,它说这个“本”就是无分刹那,这就导致没有办法证悟。起码要走到空性的层面,才能够证悟。你如果把空性“拿”实了,它本身就是光明,它们是一样的。当你很深刻地体会到,并且能安住于明空双运的时候,你就证悟了大圆满。就是这么简单,在“摄末归本”这里就可以证悟。但唯识里面的见地认为这个“本体”还是一个无分刹那。(当然,我们汉传的唯识不这样讲,它说你这是污蔑我!)
通过修行,你可以知道第一因(本)
但我们去分析的时候,可以这样去分析的,这样可以破除我们内心的很多执著。我们认为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分析到最后,它只能是刹那。因为事物总是有因有果的,总会有个东西在动嘛。为了找这个东西,从古到今所有的科学家费了多大的力呀!牛顿说事物是按照力学规律这样来运转,那么推动第一下运转的是什么呢?找到半天都找不到,最后他说是上帝,所以牛顿信了宗教,爱因斯坦也信了宗教。
最根本第一因是什么?佛教说:通过修行的方式,你可以知道第一因。这个“本”就是第一因,一切都是从那里出来,也在那里消失。我们给它安立了很多名词,比如“法界”。某位大德圆寂了,我们经常说:他消失在法界中。这个词汇的意思是说,他已经明白法界了,他可以消失在法界中。
其实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肉体也是消失在法界中间,但是我们的心识不安心在法界里面(因为不知道这个是法界),赶快出来又继续轮回,换个身体再来过。这一世是人的身体,下一世就不知道什么身体了。就这样搞,出去、进来,进来、出去……其实我们每天都有一次进出的,在睡梦中有可能回到法性,因为睡梦中阴有一刹那是纯粹的法性。但是由于我们不认知,所以没有办法安住,马上又出来了,又开始轮回。我们的心流连在这些现象中间,这就是所谓的轮回。我们回去了以后,是不是没有现象了呢?不是,有现象,但是我们不再流连了,那时候叫“随缘自在、任运自成”,根本不加造作。“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是我们汉人最熟悉的《坛经》里讲的。
六祖有两次证悟,第一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跑到五祖那里写了一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时候纯粹就是空性的见解,而且从修证的角度来说,估计还是单空——什么都没有。也有可能是证悟了真正的空性,但是在说法上绝对没有说出光明来(没有说作用)。
后来五祖弘忍用袈裟把他围住,重新给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他一下就明白了,马上就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他自己说“本来无一物”,现在又说“能生万法”,矛盾的嘛,是吧?然后又说“本自具足”。本来无一物,还具足什么呢?两个说法在语句上好像是冲突的,实际上根本不是冲突的,他前面说的是空性,后面说的是光明。二转、三转被他一把抓完,所以他肯定是证悟者。而且后面的证悟才算是比较踏实、彻底。后来五祖弘忍摇着船送他走,说“我来渡你。”六祖说:“不用了,师父领进门,我自渡”……他证悟到这样的境界,他还要去四会那个地方保任了十四年。然后他到了光孝寺,有个“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故事,然后才开始弘法。“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唯识的意思。
“摄末归本”就是要把现象去掉,去找到“本”。这个只是五重唯识观的第三重,第三重都已经可以通到根本上去了。但由于它的见地不一定是根本,因为它认为这个“本”是无分刹那,就是说这种力量就是刹那。这个刹那还是一种执著,是一种“有”,连空性都没有做到。所以说随理唯识的见解是不能够解脱的。
但我们汉传里面不承认自己是随理唯识,它也确实不是随理唯识。但是由于我们后期的一些讲法没有那么详尽,搞得很多人读唯识的时候很模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量的词汇在头脑里滚来滚去(我家里面的那些唯识书籍堆积如山)。由于不修行,这就变成了概念解释概念,书本解释书本。然后你就从云里到雾里,再从雾里到云里。它太高深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不懂。这样不行,这样就失去佛法的意义了。
所有的经论一定要指导我们去认识真相和达到真相,这样它才发挥了它的作用。如果仅仅成为一种学问、一种文化,那就像是拿了一盘很好的美食给你,你闻了一下味道,然后把它端走。这样不对,要把它吃下去。
带着见地去禅定
“摄末归本”就是这样的,我们修的时候是通过带有见地的禅定去修,这样才行。如果不这样,要出麻烦的。带着见地去修禅定,这就是我们要长期去做事情。要带着什么样的见地?受、想、行(暂时不说“识”,我们做不到),这几个东西实际上都是“末”。快乐、痛苦、无记,这是属于受蕴;想蕴就是各种各样的思维;行蕴就是各种各样的心态,纠结、痛苦、贪爱……这些都是属于“末”。但是我们不要歧视它,要让它归本。归本是什么意思?就是让它停下来。这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靠禅定死死地把它盖住。这也叫摄末归本,这是靠定的方式。
还有一种就是去破坏它的相分,把它对治掉,这样也能归本。这是负面的力量,来一个正面的力量把它消灭了,正负消失,幻火烧空木,回到本源。这个大家应该能够理解,起码在概念上能理解。在修行中怎么去体会呢?比如生起一个贪念,我看到美女就流口水,但是我马上调起正确的念头,感受她的空性。包括美女引发的我这种贪的感受,它也是一个相分,也是空性的,然后它开始消失。但心的那种能够贪的能力还是没有消失,只是我不贪了。这叫摄末归本。这在禅定中可以做,在行为上也可以做。这实际上就是后面的“隐劣显胜”。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
- 03.舍滥留纯观:我们的心是怎么捏造世界的?
- 05.隐劣显胜观:修行要修行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