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课题是《信仰与生活》。生活是什么,这个不用说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有人有信仰,有人或许没有什么信仰,但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信仰的概念是什么?
很多人都在谈论信仰,但不一定每个人确实清楚信仰这个概念,大家可以去查一下百度,里面说:“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者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信仰是对某种东西的主张,比如我主张吃这个好、吃那个好;我主张谈恋爱要从一而终好,而你主张多谈几次恋爱也没关系。“主张”这个词汇的范围,比较起来要小一些,但“主义”的范围可能就要大一些了,在此我们略过不谈。接着就是“宗教”,大家都很清楚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比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等。
信仰还包含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这也是大家能够看到的,比如佛教徒对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非常的崇敬。释迦牟尼佛在古代的印度,给当时的人们看到的也是一个人的形象,他创立了佛教,所以佛教徒信仰他,对他信奉和尊敬。而对某物的崇敬也有很多,比如伊斯兰教会崇拜麦加的石头。佛教也是一样的,我们对佛塔、寺庙都会有信奉和尊敬。
最后把崇拜对象的精神及行为准则作为标准,不管你对什么主张、主义、对某人、某物的信奉,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一些思想。比如麦加的那块石头,他们一定会对此附加很多很多的思想性的东西,那么这些思想性的浸润就又会逐渐形成信仰者的思考以及行为的各种准则。
比如一个佛教徒,他信奉众生是平等的,所以他就不杀生了。而基督教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那么人和人之间就会相对提倡友爱。总之,他们都有一些行为和思考的准则,但这些都是因为信仰带来的。一般来讲,信仰带有一些主观的情感色彩,特别是体现在一些宗教信仰上。如果走过头了,可能会丧失理智,因为信仰一个东西到了一定的程度,有时候会不顾一切的。
有人问我:“普通人作为粉丝追崇明星,算不算信仰呢?”在某种程度上,都算是一种信仰,只不过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比如某个明星出来,在街上穿条有破洞的裤子,马上就会成为流行的标榜,然后大家都学着穿有破洞的裤子。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他们崇拜这个人,从而崇拜他的穿着,然后模仿去穿这些有破洞的衣服。我们先不说这对错与否,有时候我也穿有破洞的衣服,我们没说他好与坏,只是想说明这样的信奉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准则。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去穿那些有破洞的衣服,所以我们还会带有自己的一些主观情感的色彩。当一个人不加思考、不加选择信仰的时候,走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会丧失理智。这也是现今世界上有很多邪教得以横行的原因,现在一些传销也是这样的。
因为信仰一沉浸进去以后,会不得了,加上一些个人的体验,或者是信仰者之间的互相鼓励和支持,到达一定程度后,就容易丧失理智。我不仅仅指的是邪教,甚至是一些正儿八经的宗教,乃至于我们佛教的有些团体里面,都会造成一些这样的麻烦事情。他们会把一些非常伟大正确的教义,弄成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宗教信仰有时候走过头,或者搞得很偏激的话,的确会这样的。
有个哲学家叫沃尔特·考夫曼,他对信仰作了一个很精彩的定义:“信仰是一种强烈的信念,这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这里说信仰不是科学,因为科学依赖证据,信仰不依赖证据。那么信仰跟现代科学立刻就产生了对峙。
我再跟大家重复一遍,考夫曼对信仰的定义是什么呢?信仰是基于个体,或者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一种强烈信念。然后这种信念通常缺乏足够的证据、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产生固执的信任。
这里定义的信仰是跟科学相反的,因为科学无关你信不信的问题,只依赖于证据,所以你必须要信。比如大家都看到飞机在天上飞起来,如果你不信它可以飞起来的话,那你就是疯子了。
但信仰就不是这样的,比如我说有佛,凭什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是沃尔特·考夫曼对信仰的定义,但是这个定义是挺恐怖的,听起来似乎科学跟信仰是冲突的。
那么在我们流行的观念中,信仰跟科学是不一样的东西,乃至于是对立的。所以在整个主流社会里面,如果你说自己是一个宗教徒,或者是信仰某种东西,甚至信任某种主义,大家都会因此而打击你。虽然表面上,大家不一定会否定你,因为信仰自由嘛,但是在私下,很多人会排斥甚至攻击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信仰是不科学的,但实际上,往往一些攻击别人信仰的人士,他们自己也没有很好、很准确地思考过信仰和科学是否矛盾的问题。
有的人会说:“人活着还是需要一种信仰。”但是这些人嘴上说的信仰,往往是指需要一种精神的依赖和寄托,并不一定认为这就是真理。因为信仰本身是不依赖证据的,是一种信念而已,跟科学是冲突的,而科学才是可信的。现在有很多人拿着科学的大棒,就开始打击信仰者,有很多的宗教徒受到很大的攻击、不理解、怀疑、排斥,现在这种现象,有很多很多。
奇怪的是,科学已经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非常昌盛,占据了强大的主流地位。比如人可以飞到月球上去,这就绝对粉碎了传说中月球上有嫦娥的信仰,而且人类发射了很多的卫星,拍回来的照片也可以否定有天宫的存在,科学成就否定了很多古代人对于宇宙神话的传说。但问题是,即使科学达到这样的程度,现代社会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不愿意放弃他们“不科学”的信仰,这是为什么呢?仅仅是迷信?是愚痴吗?
你看现在信仰宗教的人加起来的数量,反而超过无信仰者的数量,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人会说:“我们科学的路还长,最后我们一定要驱除迷信。”他们认为这么多人信仰宗教,是科学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原因。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而且在我看来,无论科学怎么普及,你都没办法让人类完全舍弃信仰。
我今天来这里和大家交流,就想告诉大家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把我的理解告诉大家,所以今天的交流取的题目叫做《信仰与生活》。实际上,这个题目也不是我取的,是来邀请我的一些朋友们取的,但既然取了这个题目,我就照着讲了。
首先,我们来探讨“信仰跟科学”这两种事物,在一般人的认知中间,为什么会产生对立呢?科学是我们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认知方式,信仰也是,但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科学的认知是正确的?而对于信仰这种认知,却是见仁见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实,这里面牵涉到人类最基本的两个认知方式,第一个:逻辑;第二个:实证。
第一个是逻辑,逻辑最具体的体现,在于数学,我们姑且称之为“数理逻辑”,稍稍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知道——“数学是科学之母”。第二个是实证,实证是什么呢?依赖人类的基本感官,让科学理论变成都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听得到的实验,比如我造了飞机,就可以飞。我造了青霉素,就可以杀菌。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实证的。
科学实证,又必须满足两个结果,第一个要重复,比如你做完这个实验以后,以后还可以重新进行这样的实验。第二个要共证,意思是大家看到的实证结果要一样。这就是实证的意义,否则你怎么能相信科学的正确性呢?
因此,出来一个科学的结论,首先要有数学模型,也就是在逻辑上要能通过。然后还要经过实证实验,而实验还要通过两种结果。第一要重复,你总不能自己实验成功了,但是拿给大家看,实验就不成功。例如你能坐着飞机回家,但是我们坐的飞机就坠机,这是不行的。第二要共证,也就是你我都要能看到,你不能说自己看到了,但是别人没看到,也是不行的,这就会变成个人体验、变成个人信仰了。
比如有些人半夜见到了鬼,第二天爬起来吓得浑身哆嗦地告诉其他人;“我昨晚见到了鬼,他在窗台上唱歌啊!”然后其他人跑去窗台一看,发现什么都没有,然后怀疑他是不是病了?但是他会说:“我明明看到了,我就是看到了!”拿测谎机一测,也真的发现他没有说谎,可是我们也真的看到窗台上什么都没有,也没有鬼。那么,这就成为了他个人的体验,不能共证的一个东西,所以不能叫做科学。因为科学一定是你能看到,我也能看到的。
科学采取的第一种认知方式是逻辑,而逻辑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数理逻辑,另一种是事理逻辑。事理逻辑是事物的属性所导致,和数理逻辑有差别,例如物理和化学的实验,H2+O就能成为水,或者把手伸进火里面就会烧破皮。这些都叫做事理逻辑,不一定要用数理逻辑去推断,但可以尽管去试验!数理逻辑就是建立数字和公式,进行很多的推断和演算。当然,两种逻辑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利用。
总之,科学就凭着两样东西去确立它的正确性——一个是逻辑;一个是实证。科学不停去发展逻辑和实证,慢慢导致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掌握走到很高的程度。你看现在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掌握,的确已经走到很高的程度了,那到底高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制造记忆力和计算能力比我们更好的智能机器人,这就是我们对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的掌握,是非常厉害的体现。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人们认为信仰是不对的,是没有逻辑也没有实证的。信仰只是个体主观产生的信念,不讲究科学的认知方式。那信仰是怎么来的呢?它依据传承来的。这里有一部分是佛教徒,一部分是非佛教徒,但不管你是否佛教徒,我讲的东西你们都是可以听的,它不需要你对宗教有深刻的理解或者信仰,普通人也都可以听。但对于佛教徒,在这里你们也不会听到任何诽谤佛教或是伤害佛教的东西。
我们认为信仰的认知方式是以个体的体验来认证,讲究传承和传说的。你看佛教徒里面的传说非常的多,比如隔壁的耗子飞到天上去了,又或者那个大德一念咒,癌症就痊愈了……好多这样的传说。还有一些个人的体验,比如有些人打坐身体消失了,快乐的不得了,这些都属于个体的体验。至于传承,宗教徒应该都很清楚,但是非佛教徒就听不懂了。其实大家都应该听得懂“传承”这个词的,为什么呢?我们经常会说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也算是传承啊。勉强要定义,“传承”是以语言、文字或者图画来传递一些精神内涵的方式。
宗教的认识方式,在普通人的观念里面,好像只是依靠个体的体验,语言文字的传承甚至传说来进行推广的。它不像科学的两种认知方式(逻辑和实证),这两种方式,你是没办法进行反驳的。所以科学的真理,不管是国家还是民族,得出来的结论都是一样的。比如牛顿三大定律到了我们这里,就不对了吗?或者爱因斯坦是犹太人,相对论到了中华民族就不对了吗?不是的,无论到哪里,在地球人类范围内,科学定理都是对的。
但是宗教体验就不同了,文化不一样、语言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一样,说的都是不一样的。你身上发生的,不见得在我身上发生,你说你打坐进入了二禅(“二禅”是一个宗教词汇,指打坐进入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快乐的不得了,但是我在旁边并无法看到,可以怀疑你是不是在装样?
所以这种认知缺乏了逻辑和共证,导致有时候大家有可能信仰了错误的东西。其实它们的根本矛盾在于认知方式的差别和个体体验的不同。
大家注意,刚才我说的,只是对普通宗教信仰认知方式的论断,而佛教的认知方式,并不是这样的,佛教的认知方式,既有逻辑,又有实证,但是它没有共证,为什么没有“共证”呢?后面我会讲到这些。但是一般的宗教信仰,其认知方式确实就是这样的,因此,由于认知方式的差别,大家就认为信仰跟科学是矛盾的。
由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很多人就拿着科学的大棒打击宗教。其实你打击宗教也没关系,大家不信就没事了嘛。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是需要宗教的,不然你的生活可能会变的很痛苦,为什么呢?我下面跟大家分享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家听了以后觉得有道理,思考吸收就行了,就算不认同,也只是浪费大家两个小时的时间而已。
有些人认为不需要信仰,只需要科学,这是绝对有问题的。其实我们说到“科学”这个词汇的时候,还可以再分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自然科学是什么呢?物理、化学、数学……人文科学是什么呢?法律、宗教、各种文化……
由于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的发达,以及共证的认知方式,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人文科学却没有。它很混乱,非常的差强人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同,历史不同,还加上一些个体体验的不同。人文科学的范围很广,对很多问题的认知都不一样,比如“民主”、“法律”这些词汇,很多人的概念都是不一样的。人文科学实在是太复杂、太混乱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刚才说的问题——认知方式的不同。
在佛教里面,有一个形容“事理逻辑”的专用名词,叫“事势理”。非佛教徒如果真的有兴趣去了解佛教的话,你会发现,佛教的逻辑有时候比现代科学还较真,而且较真得“变态”。反而科学家和一些科学理论,很多时候会忽略刚才所说的基本认知方式,比如达尔文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没办法重复和共证的,逻辑上也说不过去。但是大家就原谅自己,反正自己跟猴子的样子也都差不多,所以承认人类是猴子进化而来的,但这个结论,和刚才说的两个认识方式,显然有不“科学”的地方。
科学界有时候会同意假说,甚至有时候会将假说当成真理来运用,比如霍金说我们的世界在很早以前,由一个很小很小的“奇点”,“砰”一下爆炸而成的。大家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爆呢?难道它生气了吗?其实不爆还好,就没这个苦难的人间了,可是它却爆炸成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了。
其实,这是一种“假说”,你能够重复和实证吗?如果可以,你再爆一次看看!甚至我们再找一个猴子,让它变成人,看行不行?这些都是假说,或者只是具备数理逻辑,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的逻辑,实证的重复和共证的原则,但是我们却信了。有时候,一些所谓的“科学道理”,其时也是挺赖皮的!
当然这是指“有时候”,而真正的“科学精神”一定是不赖皮的,它讲究求实,比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人文科学好很多,很多所谓的“人文科学”,赖皮的很,就是一些简单的历史事实,也是各说各的,相互矛盾,互不承认。
自然科学的发达是因为用了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以及重复和共证的实验。但是人文科学却不同,它很多时候是不能共证和重复的,甚至很混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是佛教的认知方式,却不同于那些似是而非的“人文科学”,反而特别较真,我这里说的是“佛教的真义”,而不是外在的佛教形式或者是一些迷信的想法和行为,比如随便在庙里面磕两个头,或者烧高香,特别逢年过节,999元烧一柱高香,然后就回家等着发大财(你这么多钱,怎么不拿去吃冰淇淋呢?)结果等了三年,每年都烧了999元的高香,都还没有发财,然后就失望了!我说的不是这种佛教的外在形式和一些不如法的迷信行为,我说的是佛教真实的宗旨,那是要较真的,你说有佛,凭什么?你说有因果报应,凭什么?逻辑在哪里?是否能够实证?
当然,要明白这些比较困难,要学习很多复杂的理论,以及进行很多非常认真、切实的修行才行。
佛教的究竟宗旨,就是一个,但在追寻究竟宗旨的过程中,允许不同的说法,就如去往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允许不同的道路一样。
所以就是佛教徒于佛教徒之间,对每个问题的看法,都可能是不一样的。佛教里面允许各个教派里面的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佛教里面有小乘佛教、大乘显教、密宗。大乘显教里面也分为很多的宗派,而每一个宗派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而且都是非常较真的。(为何只说佛教徒,而不提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徒呢?因为这里除了佛教徒,就是非佛教徒,没有其它宗教的人士。)
所以,如果要人文科学像自然科学一样,有绝对的统一和共证是做不到,因为人文科学的认知方式,基于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团体、不同民族乃至不同的国家,认知基础的不同,一定会让认知结果不一样,混乱是必然的。
那是不是绝对的混乱呢?不是的,它一定会从混乱走向不混乱,因为混乱是因为观察不够深。但是走到根本的时候,也就是找到究竟宗旨时,最终是一致的。后面的内容会提及到这个结论。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科学还是不能一下子把我们的信仰认知打翻,搞得大家都不再需要信仰了呢?其实这是不行的,为什么呢?
因为除了“认知方式”以外,还有“认知方向”,以及“认知目的”的问题,不管是用逻辑还是共证,这只是科学的认知方式,但科学的认知方向,主要是朝外的。而人文科学的认知方向,很大一部分是朝内的,比如心理学,它就是观察人类内在的心理状况的。
现在的心理学已经比过去发达了很多,出了很多影响力很大的心理学家,他们的分析是很“牛”的。但有些结论也不免偏颇,比如有部分人因为父母亲对子女的不善教育,据此分析总结,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父母皆祸害。还成立了一个几十万人的讨论小组,说出了很多心理上的痛苦和现象。那是不是有这些现象呢?当然有的,但结论是否正确,那就见仁见智,另当别论了。大家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在网上搜!
心理科学很大程度上是往内观的,但是目前的自然科学,基本上都是朝外观的。什么叫做朝外观呢?我们去观察和分析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摸到的、舌头尝到的、鼻子闻到的,五个感官所呈现出来的世界。
当然,还包括一部分思想里面呈现出来的世界,比如我们的想象。如果稍稍再往内观的话,就变成了心理学。为什么我们认为心理学不是真正彻底的朝内观呢?因为它还处在对于表浅意识观察的层面,与佛学对心灵彻底的观察,相差太远了,虽然有“潜意识”这样的名词,但实际上还处于很表层、很肤浅的程度。
一些心理学的鼻祖,比如弗洛伊德(德国人)、荣格,最终他们都会去读一些佛教的书籍。但心理学跟我们佛教朝内观察自心的深度,实在是相差太远了。我们现在先不谈这个,先谈一下科学的朝外观。因为这是“认知方向”的问题。
朝外观就需要运用到人身的六个工具——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个最牛的——意识。如果从人的身体来说,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和许多动物相比,是没有多强大的,我们的眼睛没有老鹰看得远,奔跑也跑不过猎豹,身体的强壮度跟牛也差很远,但是我们的意识,却比动物强大很多。
由于我们的意识很强大,就可以发展刚才说的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我们还可以运用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来制造一些工具,扩大我们的前五个感官,所以研究出了射电望远镜、显微镜、飞机……以后智能机器人(AI)也出来了,这样就会把我们的前五根无限量的扩大,而且可以扩大得好厉害啊!
特别是现在的世界,如果再等十年,会发现很多人失业,因为我们的工作可能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美国华尔街炒股票的一个地方,里面有两个机器人,可以当五百个操盘手用,而且效果还要好。其实这件事情是挺可怕的,意味着我们很多人可能会失业,当然这也不一定,要看那时社会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但不管怎样,人类运用发达的意识能力、思维能力、分辨能力、记忆能力,扩大了我们五个感官的认知。
那是不是鼻根和舌根也可以扩大呢?可以的。比如我们利用聪明的头脑,发明了川菜和粤菜,以及各种各样的菜式,但是动物能做到吗?你看号称自然之王的豹子和老虎,他们吃的肉里面有加味精吗?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我们的味觉也被意根所扩展了。鼻根也是一样的,你看佛教徒动辄烧的就是檀香。
五个感官全部被我们扩大以后,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就显得厉害很多。这会起到一个作用——导致我们对物质的掌握达到无以复加的厉害程度。你看我们现在一个普通人所获得的物质,比过去的大地主还要厉害,反而那些大地主看起来寒酸的不得了!以前我看到那些地主们的照片,把我笑死了,他们穿着烂的对襟衫,用一根草绳子捆在腰间,还牛皮哄哄的站在那里(你还是地主,那我们现代人就是地主的地主了!)
其实我们对物质的掌握能力大了很多,那这样有没有用呢?有用,因为人类需要物质,你总不能说自己完全不需要物质的。马斯洛的五个人类的基本需求(有时候被后人扩展为七个需求),第一个需求就是物质需求,因为你要活下去啊,你要吃、你要穿,无论你多伟大,只要是人,就绝对需要这些的。因此,这个需求的强烈性,甚至让我们这个社会变态的认为,拥有最多的物质,就是最伟大的人,所以,很多有钱人成了国民崇拜的对象。
但我们是否只要拥有了物质,就一定幸福了呢?当然不是的,为什么呢?因为除了物质以外,人类的幸福快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人跟人的关系。
任何人之间的关系,构成马斯洛人类需求的后几个要点,第一个,我们需要安全。如果人活着没有安全,那人是不会快乐的,而安全的得到和保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应,有钱而没有安全,那是不行的,就算给你比尔•盖茨那么多的财产,但是却把你放在战场上,你愿意吗?拥有再多的钱,却永远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谁都不快乐。所以,由于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安全需要,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安全得到保障以后,我们还需要得到尊重。因为即使你环境安全,也拥有很多钱,但是我不尊重你、鄙视你,每天嘲笑你一顿,你愿意吗?现在有很多富豪人群移民到西方国家,但是去了那里之后,反而不爽,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国内可以牛皮哄哄的,周围都是他的员工看着他,奉承他,自己感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但到了外国以后,连扫地的大妈都可能鄙视他,由于失去了尊重,他一样是不爽的!
所以人跟人的关系也是构成我们快乐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按照前面那种观察方式。只是对物质的分析和掌握,就能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能够产生安全和尊重吗?那可不一定,即使你拥有再多的钱,也不见你买得了安全,也不见得你能够得到尊重,你看现在很多有钱人坐牢,他们的钱,并没有绝对换来安全和尊重。
那向内观察,能够产生安全和尊重吗?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做深入的观察和修正,那他的心灵层面可能会因此而得到很大的提升,会发自内心的尊重一切,如果大家都这样,安全也能够由此而产生。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的,就是我们心灵需要寄托,心灵本身的快乐,靠外在的观察方式,不能够得到满足!
不要说专事“朝外观察”的科学家,就是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由于观察内心的层面很浅,仅仅处于意识层面,而且意识里的内容,往往也是“朝外观察”后,对一些外在现象进行思维、感受和想象。因此,虽然他们可能很聪明,很有才华,能够写出和画出很好的作品,但是心灵却往往很苦难。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真正朝内的观察方式,也没有通过“朝内观察”后对心灵的训练方式,所以,即使海子能够写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美妙诗句,心灵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最后卧轨自杀。
不仅仅是诗人海子,日本的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都自杀了。还有梵高,最后也自杀了,米开朗罗基也是忧郁症患者。这些人的心灵不可谓不丰富,但这些丰富,大部分都是朝外观察的结果,朝内观察都非常有限,当然,他们还根本谈不上朝内观察后,对于观察结果的修正。
因此,人类要真正获得快乐,不能缺乏了获得快乐必须的,最重要的观察——观察自己的心是怎么回事?怎么去训练它,或者说,我们的心,到底寄托在哪里?
如果我们的心,只是具备“向外观察”以及之后的行动,我们会慢慢丢失内心的快乐,即使朝外争取金钱和权利,以及其他一切,我们都满足了,也往往会发现自己不快乐了。我曾经见到过很多这样的人,
我认识很多大土豪。他们拥有很多的金钱,而且也得到很多尊重,但他们还是极端的不快乐。因为空虚,他们有大量吃喝嫖赌的经历,什么都玩够了,最后怎么办呢?很多人吸毒,原因是除了吸毒,其他的事物,真的无法让他们快乐。
如果一个农村人刚刚跑到大城市来,能有一个房子让他住下来,他就很快乐了,如果还能在大城市里面找到一个好的对象,哪怕没有多少钱财,但有情饮水饱,那会更加快乐。
但土豪们的快乐却不是这样,绝对不是这样,他们都有很多住不完的别墅。也不是只有一个有情饮水饱的对象,而是十个八个,到处都有,但他们还是不快乐,有的甚至很痛苦。
为什么呢?为什么一切都好,物质,安全,尊重等等,都满足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快乐呢?
因为几十年,乃至于上百年的教育,让我们忽略了一件事——真正感受快乐的根本要素,是我们的心,我们要了解它,修正它,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因此,我们必须朝内观察,而且还要清楚观察的目的。拿术语来说,就是“认知方向”和“认知目的”的问题。
我们去掌握物质也好,建立关系也好,实际上是想让自己的心产生快乐,你会说是让你的鼻子产生快乐吗?你吃饱的快乐,或者鼻子闻到香味的快乐,舌头吃到味道的快乐,其实都是你的心在认知而产生快乐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睡着了,这些东西都不能让你快乐了,你一定要在醒的时候用上你的精神,才能去感受快乐的。
也就是说,我们去制造物质,或者是制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快乐,因为能够感受快乐的,只能是心,别无他物。而追求快乐,也是人类心灵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
但是,人类感受快乐的心,却有一个非常大的麻烦,一些事物能够给予心灵快乐,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快乐就慢慢消失了。术语称为“能感疲劳”,也可以称为“认知疲劳”或者“审美疲劳”。
比如吃辣椒吃多了就不辣了,又或者刚刚开始谈恋爱时,两个人的眼睛对望,都可以把蚊子电死的,但是七年以后,互相抚摸,却如同左手摸右手。而且现在这个时代,这种疲劳都不需要七年时间,或许三个月以后就感觉是“左手摸右手”了,为什么呢?因为能感真的会疲劳。
社会关系也是一样的,比如在叙利亚或者伊拉克的人,刚来到中国觉得很安全,很不错啊!但是让他过上三年或者十年以后就开始不行了,他就开始要求其他东西了,因为安全这时候好象成了一种本来就该有的东西,安全“在在处处”,好像并不能带给他的心灵得到兴奋和快乐。
尊重也是一样的,比如一家公司里面的一个底层员工,稍稍得到点尊重,老板夸他两句,就开心无比,觉得自己有前途、有希望,起码年终奖有望了!但是公司的老板呢?每天得到全公司人员的尊重,他会觉得这个理所当然,根本没有什么,心灵也没有感到十分快乐。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心灵有一个特点,凡是靠外面东西刺激而引发的快乐,随着刺激的增多,快乐的程度一定会逐渐降低,到了后来,这样的快乐甚至会消失。
刺激过分了,快乐却逐渐消失,如果没有更深的更强的刺激,又不做心灵的修正,长久下去,心灵会慢慢产生有个错误而固执的认知——觉得不会再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它快乐,快乐不再和自己相关。其实,这就是抑郁症的前兆,你看以前物质缺乏的时代,没有什么抑郁症的。因为那个时候你得去找吃的,只要找到吃的,就能快乐无比啊!没有办法得抑郁症啊。恰好是我们这个物质都高度满足的时代,很多人却得了抑郁症,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的心灵经过大量刺激之后,慢慢形成错误认知,认为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让他快乐了,心灵没有了希望,也没有了动力,自然会抑郁。
能感疲劳,也就是为何夫妻久了以后会腻的原因,不但夫妻会如此,几乎全部让我们快乐的事情,时间长了,都会如此,因为心灵的感受直接而不讲道理,并非我们意识所能决定,感受很直接,没有从外境上感受到快乐,心灵就认为这些外境不会让自己快乐,天长日久,心灵会误认为所有的事物都不会让自己快乐,于是就会出现绝望的情绪,似乎找不到原因,但就是不快乐,而且非常绝望。
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心灵的自察,也不明白心灵的修正方式,不知道心灵获得快乐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信仰。
我们的自然科学采取了“朝外观察”的认知方式,运用了逻辑和共证,获得了对很多物质的把控,建立起“人和物质的关系”。我们的人文科学,略微“朝内观察”,大量“朝外观察”,也建立一些的法律、道德机制,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人文关系。
但我们却缺乏较真和很深的“朝内观察”,没法对心灵内进行修正和改造,没法让心灵获得寄托和安乐,更加不能发现心灵的究竟真相,获得永恒的安乐。
我们需要用心灵去观察自己的心灵,获得根本的、不会毁坏的欢乐,这就是“朝内观察”的作用,而正确的信仰,可以造成朝内观察,不完全正确的信仰,也会让心灵获得很大程度上的自律和寄托,这就是信仰的作用。
所以信仰这个东西是不能缺少的,如果缺少了这个东西,你的人生就活得不圆满了。而我们现在形容人生不圆满是什么呢?比如一个女的不结婚,人们就会说:哇,你的人生过得不圆满!你一定要生孩子,女人有了孩子,人生才圆满。(不知道被丈夫抛弃了,还圆不圆满?)还有一些人认为没有发财,或者没有做官,或者没有获得一些高端的享受,都是不圆满。但其实,即使给予你经历人类所有的好事,比如做比尔•盖茨、做国王,但如果你忽略了自己的心,老是朝外观察,你才是真正的不圆满!
为什么呢?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心是怎么回事,你没有去观察它,到了后来,你一样可能会感受到寂寞和空虚,感受到不快乐和无意义。
所谓的成功人士,似乎什么都得到了满足,但到了后来,很多人都会感到寂寞和空虚,四处寻找刺激,越来越厉害,甚至会堕落到吸毒和制造一些很可怕的事情,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要不停的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快乐,而每一次满足以后,就需要更高级更刺激的事物来获得快乐,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满足,只能不断地制造新的、更高的高峰事件来达到目的,最后就印证那个我们常用的词汇“欲壑难填”,要么绝望,要么崩溃。
比如要获得赞美,刚开始,他得到一个档次很低的人的赞美,也会很兴奋,慢慢的,就会觉得那些低档次的人和赞美,“算什么啊?像你这种层次和这种赞美,我有一大堆,懒得理你,我要去找那些更厉害的人,更高级的赞美。”,最后越找越高、越高越找,但是内心里面却越来越麻木、越来越空洞,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难以有简单的快乐。
其实,大部分成功人士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经历。
有人曾经问宗萨仁波切:“为什么那么多成功人士来信佛呢?”宗萨仁波切回答说:“因为他们发现在自己的成功中找不到任何的快乐,因此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失败的,所以就来学佛了。”
我们现在拥有了“朝外观察”的科学成就,并不是不好,它可以让我们清楚认知我们的世界和掌握很多的物质。但仅仅这样,不能够完全的让我们快乐。其实,现代社会已经开始慢慢表现出来,虽然我们拥有的物质比古人多很多,但是抑郁症流行,谈恋爱也谈不好。我们也拥有很多人文科学里面的成就:诗歌、戏剧、电影、哲学、法律、道德规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让我们获得快乐和安宁,但同样也不能彻底解决我们一定需要的心灵的寄托,以及对心灵的探索和修正。
而且,我们还忽略了人类生命中一个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我们可以通过“朝内观察”,了解、分析、最后觉照自己的心灵。
非佛教徒可能不清楚什么叫做“觉照”,所谓觉照。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心灵通过正确的方式,直接认知心灵的作用,比如认知快乐,痛苦等等情绪,修正和融化它们,另一个层面,就是让心灵直接认知心灵,明白心灵的究竟性质,让我们获得物质以及社会关系都无法带来的、绝对的、巨大的、永不坏死的快乐。
会有这种快乐吗?
你如果这样问我,我肯定地告诉你:“有!”
至于你信不信呢?可能信,可能不信,但反正我信了。这完全是个体的体验,没有办法拿出共证。就像一个人谈恋爱一样,没办法拿出来共证的,比如我爱她,我怎么能让你也有这种感受啊?我爱她甚至无法有一个能够让大家绝对相信的客观指标,所以,只能说:月亮代表我的心,但也只能用月亮来代表啊,没办法拿一个共证指标来给你采信。
或许有人说:“不是这样的,你可以用钱来证明啊。”如果这么一搞,那只有富豪才能表达爱情了,那穷光蛋就爱得不真啦?可事实不是这样子的。所以心灵的探索和结论,很多是没办法共证的,但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那我怎么证明这些存在呢?因为刚才我不是说,佛教很较真,不能简单迷信吗?
在佛教里面,讲究闻思修三个必做的事情,首先是闻和思,即先运用各种合理的逻辑,以及各种教言,告诉我们怎么去观察自己的心,然后会取得怎样的结果;告诉我们在观察心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受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佛教里面有很多全面、细致、精密、圆满自洽的理论系统,如中观、唯识、如来藏等等……这些理论不是讲故事。一般人会觉得佛教里面有很多神奇的故事,比如一个人念佛,癌症又念好了,或者一个人念佛,又发财了之类的事。其实这些理论不会讲这些东西的,它会和科学一样,根据我们前五根的呈现,去分析面前的物质世界,进行非常严密和逻辑性的分析,搞清楚它们的本质,但并不一定着重对物质的控制和运用,最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教我们怎样去观察自己的心,了解心的各种层面,各种运行,明白怎样才能让心按照你的愿望去发展,最后,让我们明白心的本质到底是怎样的,根本的快乐到底是怎样。
人类心灵最麻烦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不听自己的指挥,比如我们明知道这个人不能爱,因为她是有夫之妇,或者让道德败坏,但是你却不行,你就是喜欢她。又比如不能恨一个人,因为她是我妈,虽然她可能做了一些错事,我们也不能仇恨自己的母亲,但是很多时候却不行,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就是要去恨。
甚至一些很小的事情,也能够体现这些麻烦。比如晚上睡不着觉,你告诉自己应该平静下来睡觉,你却做不到的。有些学生嫌自己懒惰,对自己说:“我不能这样懈怠下去了,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但第二天还是睡懒觉,根本做不到。
人类就是没办法去控制自己的心,所以产生了很多的痛苦,很多的纠结。有些人嫉妒、有些人仇恨,还有一些产生不应该产生的情感,我们都没办法控制。由于这样,我们很多很多的痛苦,都不是靠金钱或者一种社会关系能够解决的。
比如关于人类普遍孤独的这个问题,孤独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方法,一般都是去打电话找朋友,翻看过去的相册或者回忆旧时的快乐等等,但是我们做完了这些,或许暂时能够排遣一下孤独寂寞,但过一阵子,心灵同样又一次次的沉沦,直到所有的方法都失去效果。依靠社会关系,也不能彻底摆脱这些不良情绪。
每个人都知道孤独寂寞的感受是没用的,不喜欢这些情绪,但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没有经过观察,也没有经过训练,根本不听自己的意志指挥,这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
而佛教真正能够解决这些,它教导我们通过深入细致地朝内观察,发现自心运行的规律,然后告诉我们怎么去指挥、控制和调服自己的心灵,让它动就动、静就静,善恶可以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心所有拥有的无比巨大的能量和快乐,这个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佛教的修行。
实际上,东西方的哲学是有些差别的,最大的差别,就是观察的基本方式,有巨大的差别。
所谓哲学,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西方哲学的认知方式,就是刚才说的“朝外观察”,所倡导的都是六根朝外的运用,尽情去观看、去思考、去运动,所以产生了现在的自然科学和一些人文科学。而东方哲学,特别是印度哲学,观察方式就不完全朝外,它还提倡朝内观察,而且,最后还要把六根都停下来,用心灵进行直接的观察,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觉照”。
六根停下来的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我们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以后,有能力不再单纯使用概念思维,也不散乱地使用五个感官,而是在心灵的安静中,清晰地去观察和体味现象以及现象消失以后的各种情况。俗话说:用心看世界。
“用心看世界”,很多人都在运用这个概念,比如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里面说:“我以前用眼睛看,看不到是什么,后来我用心看,发现紫霞姐姐在我的心里流下了一滴眼泪,而且看得前所未有的清楚。”
虽然很多人使用这样的概念,但用心观察世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很仔细和艰苦的训练,佛教称之为“修行”。
但无论如何,东方哲学在观察世界时,不仅仅是六根(五个感官加上意识)往外的观察,还提倡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停下来后,再去观察。有人问:“停下来以后不是睡着了吗?”那不叫停下来,那是被佛教里面所说的一种“眠心所”所覆盖,导致你昏睡后什么都不知道了。但真正的停下来,心是非常清明的、清晰的,可以观察出很多自心以及外界现象的运用规律及其本质。
东方的哲学,大量提倡这种认知方式,而佛教是这种认知方式最彻底的运用,里面的内容真是精彩无比啊!
但我们现在却只是提倡朝外的观察方式,完全放弃朝内的观察方式,甚至说它是迷信。为什么这样精彩的东西,大家却会说它是迷信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朝内观察得出的经验和结论,是个体的,没有办法实现共证,直观地显示出来让大家认识到。
虽然佛教里面有严密细致的逻辑,可以总结一些现象,推断出一些结论,比如中观学说会用逻辑推论出所有的现象是没有实质的,称之为“空性”,《心经》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表达这个结论。唯识学说里面,能够分析和总结我们心灵的很多情况及其规律,有一大串的非常较真的理论。但这些理论,虽然有很强的逻辑性,但很多也是经过清晰细致的“朝内观察”得出的结论,而“朝内观察”的经验,根本没有办法拿出来取得“共证”,让大家不费力而直观地了解。
修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一些大致情况,但其中具体的滋味,却无法拿出来获取“共证”。
拿禅定的“欲界定”举例。什么叫做“欲界定”呢?指修禅定到一定程度时,产生很大的快乐,可以超越人世间上绝大部分欲望带来的快乐,最起码和世间快乐是同等的,所以叫做“欲界定”。
普通人的心几乎完全被各种欲望所控制,一个美女出现,好色之人就受不了;一个好吃的东西出现,好吃之人就受不了;一个非常喜欢装扮的人,一逛高档商场就受不了。甚至没有对境现前,各种的欲望也在挑动我们,搞得我们的心散乱奔驰,无法安宁。
但“欲界定”通过内观禅定的修习,心灵产生安宁、平和,以及极大的快乐感受,足以抵挡所有人世间(欲界)的诱惑。这些感受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是个体感受的滋味,却实在没办法拿出来进行“共证”。个体的感受,是没办法让其他的个体也感受到,它不像科学里面的共证,造出手机、鼠标、飞机等等……大家能够看到,也能够使用,所以大家无法否定,都会认同。
你说你取得了禅定的成就,怎样证明呢?有些人说自己已经开悟了,怎样证明呢?没法“共证”直接证明,只能靠他自己言说,但言说的好,不见得时真实的,所以现在一些佛教团体里面,骗子也特别多,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个体的感受没有办法“共证”。当然,虽然没办法共证,但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语言去进行交流。但语言的交流,是概念性的,思维性的,不是直接的“共证”,无法彻底确信。
虽然感受和境界无法“共证”,但佛教经论却十分具备逻辑性,对经论的闻思了解,很大程度上上,可以让我们在思维和逻辑层面,获得对佛教的信心和对真理的认知。
佛教的经论有很多,教导我们分门别类,清晰逻辑地去了解外境和内心的经论浩如烟海。清晰和逻辑地去了解分析事物,我们的儒家学说也有,称之为“格物致知”。格物也有不同的“认知方向”,宋代大儒朱熹,提倡往外格,对物理世界进行仔细地分类和分析,叫“理学”,而同时代的陆九渊,以及明代大儒王阳明,却提倡是往内格物,去了解自心,这称之为“心学”。
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最后竟然说:“一切境相是由心现出来的。”,这种说法,近似于佛教的唯识,慢慢发展下去,还跟禅宗有一点相像。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如果一切境相由心现出来的,那山上的梨花花开花落,跟我们的心有关系吗?”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话的意思,是内在的心跟外境的花同起同落,本质一样,很像佛教唯识的观点。
“格”是分析,也是观察,甚至可以达到停下六根来观察的程度,所以内格到一定的时候,会发现心很深的规律,格到最深的时候,可以把心彻底观察清楚,而真能够把心灵彻底观察清楚的,就只有佛法,因为佛法发现了我们心灵的根本本质,是彻底的“空性”,“空性”之后,再也无法具备更深邃的东西。
“空性”的意思不是字面上那么容易了解,长期修学的佛教徒可能会明白一些,但一般人会以为“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恰好相反。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种东西叫做“什么都没有”,你也找不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不然你把“什么都没有”拿来给我看!
这是不可能的,你只能把有的东西拿开,而拿开了这个有的东西,相对称之为“没有”。但不可能有一种东西叫“什么都没有”,空性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既然是什么都没有的话,那我们追求它干嘛呢?疯了吗?“空性”的真正含义,不是这样的,必须内观自己的心,而且要达到很深的程度,才能有所了解,但是现代人由于放弃“朝内观察”的认知方式,所以能够达到那样程度的人并不多。
“朝内观察”的其他宗派也有很多,虽然它没有把心灵观察的像佛教那么彻底,但是它也会产生很多非常厉害的作用。比如道家所说的“无极”,其实是挺高深的,无极是什么呢?“极”是“端口”、“边沿”的意思,如果一个东西没有左右两端,那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那个东西没有体积,无形无相,在佛教里面,也说“无极”,称之为“无分微尘”,同样是表达外在事物没有具体形象的意思。
道家修行到一定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心根本没有体积的,无大无小,这似乎跟佛家的说法是一样的,但是佛家却认为它不彻底,还有一种“空”的认知存在,而且道家这种“空”,还无法涉及到人我,所以并不是究竟的本质,但道家却认为“无极”就是事物的根本。
印度教也是一样的,它观察到后来,发现每个个体的精神是不能主宰一切的,而主宰一切一定是有一个外在的精神实体。为什么呢?你看外面有很多复杂的事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这么有规律和美妙的东西,不可能是单纯的,没有认知的物质现象,如果世界真是如霍金所说,是一个奇点爆炸后形成的,那根据热力学的熵增原理,自然的东西一定会越来越乱的,但是现实中的世界却非常有规律。花开花落、四季交替、星球环绕、万物有序,如果乱得没规律的话,为什么地球不跟月球撞一下,或者跟火星打一架呢?你说因为万有引力,但为何会有万有引力呢?分析起来有很多解释不清的地方。如果按照佛学的逻辑去分析,牛顿的三大定律也会被找出矛盾,但是我们在这里先不说这些太过学术性的内容。回到主题,因此,印度教会认为这个世界,一定要有一个外在的精神实体来承担造物主的角色,不然,世界会乱的一塌糊涂。
很多的宗教都会朝内观察,去分析了解精神是什么,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是这样的,但它们并没有将朝内观察进行到底,没有通达心灵的运行规律和究竟本质,它们不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也没有发现自心可以造就一切,于是,这个有生命,有规律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客观精神来担当造物主,所以就有了很多“一神教”。他们认为除了我们的人类以外,必须有另外的客观精神实体,是这个精神实体造就了这么有规律的世界,并造成了我们人类的生命。他们认为这个精神实体,是世界以及生命的来处,如上帝、安拉、湿婆(印度教的一个神)等等。
如果内心确定有客观的精神实体,就会形成信仰,这样的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其实也是有帮助的,比如一些人学基督教的人,很多时候做人还是会有底线的。如果他们真的相信基督教所说的地狱和天堂,就不敢去做太多过分可恶的事,因为他怕下地狱,这样的信仰,也许不一定具备真理性,但能够让我们充满欲望的心灵,不至于过分的肆无忌惮。
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认为是世界和生命就是物质生成的话,那会导致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动物,所以以前会有种说法,说人类是“高级动物”。说人类是高级动物,这个并不是十分可怕,最可怕的是,人们会因此而认为人的生命,就此一世,死亡之后,烟消云散。既然人就只有这一世,那么我活着的时候,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坏事也没有什么,只要不抓住我、只要不失败,我什么都可以做。发展到一定程度,连道德和法律完全成为一种伪装,甚至会变成工具,现在社会上这类的事情有很多,在此我也不跟大家多做解释。总之,如果内心里面没有任何的对生命和神灵的敬畏,也没有因果报应的畏惧,人类可能会真的很动物,甚至比动物可怕的多!
比如基督教之类的一神教,他们也害怕死了以后上帝会惩罚,所以他们会有忌讳的。但是没有信仰的人,虽然物质上可能会获取很多,但是社会关系可能会建立的非常不好。就算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好像好的不得了,但是如果他们内心里面没有真正的信仰,那一样可以做出很多很可恶和变态的事。最近流行的一则社会新闻,一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叫章莹颖,她给人绑架了,最后连人都找不到。所以,如果内心里面没有信仰,他的行为会很可怕的。当然很多唯物主义者也是有道德的,但有信仰和没信仰,却是会造成大幅度的道德差别。大家可以仔细去观察,看是不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即使你观察自己的精神以及外面的世界不那么深刻,也不那么真实,但如果你真的相信外面有一个道德和行为的审判,那么你的行为也会老实很多,起码你不会主动和过分去对别人造成伤害,因为那会被你敬畏的神灵所唾弃乃至审判。如果大部分人都比较相信这个,约束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不去对别人做过分的伤害,那整个社会,是不是会和谐很多?
这是“一神教”这样的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如今科学如此昌明,很多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宗教信仰的原因。
前面我们说了三种关系,第一种是人跟物质的关系,通过人对物质外境的观察,其结果会体现在科学发明,社会生产上;第二种是人跟人的关系,通过对人和人群的观察,建立各种制度、法律和道德要求。当然,人和人的关系的良善,如前所说的,不仅仅只依靠道德和法律,还需要信仰;第三种:人和精神的关系,通过人对自己内心的观察,获得快乐,产生信仰,让心灵有寄托,这样的话,人类的世界和生命的价值,会因此而更加圆满。
当然,不同的信仰之间,也会产生一些可怕的冲突,比如我是信基督的,你是信安拉的,结果我们俩打起来,而且各不相让,至死不休,其实这也是挺麻烦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朝内观察,并没有像佛教那样观察到最深,观察得最彻底,由于观察没有彻底,故而没有产生相应的究竟智慧。
因为你真的观察得很彻底,你会发现所有的宗教信仰,以及外面的一神教,都难以自圆其说,难以具备不被冲击的真理性。
而佛教的朝内观察,却切实地做到了究竟彻底,佛教观察到一切世界和生命的根本,根本就是自己的心,在彻底究竟的层面上,每个生命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佛教的认知结果下,所有的生命是绝对的平等,不要说人类和人类之间,乃至人类和动物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依据这种认知结论,世界上生命和生命的关系,最容易达成和谐良善。
如前所说,信仰对建立社会关系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朝内观察不深,信仰的真理性会降低,观察不深,还会产生如“一神教”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还会导致冲突和停止对内心更深的观察。
刚才说的印度教或者是道教,可能都会比一般的“一神教”要深一些。但依然没有走到究竟深处。
基督教说一切都是上帝造的,上帝是全能的、是全知的,而上帝是怎样的,他弄不清楚的。作为人来说,你不是全知的、你是有缺陷的,你一个缺陷的心灵又怎么知道上帝是全知的呢?万一他不是全知全能,还有一个更高级的创造者或者还有另一个上帝怎么办呢?其实你是没办法知道究竟的,因为前提已经说明,人类天生就是有缺陷的。所以你只能靠信仰,而这种信仰,又经不起逻辑的冲击,也没办法实证,所以科学一发达,这些信仰就会受到冲击。
但是“朝内观察”到极点的佛教,却没有这些逻辑毛病,佛教说我们每个生命的根本,其实都是佛,只是我们普通生命具有无明愚痴,只要你把无明愚痴去除,你会发现你就是佛。不要说人,连所有的动物,究竟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佛教里面这么提倡放生,是因为佛教的认知结论:生命全都是平等的,只是因为各自的业力、各自的污染,呈现出不一样的形象。我们呈现为人,有些生命呈现出来是动物,但呈现生命的究竟本质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认知结论,让佛教不愿意伤害任何生命。
业力可能让一些人有钱或者有权,一些普通人无钱无权,但是佛教不认为它们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佛教的认知结论要求大家重视生命根本的本质,平等的本质。同时,佛教的认知结论还认为善恶有报,因果循环,故而还要求人们互相友爱,互利互惠,利人也能利己。
这就是朝内观察的深浅,导致认知结论的不同,从而信仰的结果也不同,同时也产生的不同社会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朝内观察的深浅,对内心快乐幸福的影响度。
如果朝内观察不深的话,是难以发现观察过程中内心种种的快乐,更难以发现内心根本处“本具的快乐”的,大部分普通宗教都不具备这样的观察。
而佛教由于观察得非常彻底,过程中的快乐和究竟快乐,都能够完美体现。印度教和道教,他们对内心里面的观察也是比较深的,但还是深不到佛教彻底“空性”的程度。
印度教和道教,甚至可以深到如我刚才提到的“欲界定”,超过欲界定还有一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统称为“色界定”。然后超过色界定后还有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
这些名词学过佛教的人可能能够明白一点,但是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只能简略的告诉大家,这里所说的“定”,其实可以暂时理解为“朝内观察”,只是观察的方式,不是用六根朝外观察,也不是简单用意识朝内观察,而是先用意识朝内观察,而后慢慢会停下六根,直接朝内观察。并且,随着观察的力度和清晰度一层层上去,心的快乐会越来越增加,甚至增加到完全无法用语言形容,因为普通人类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难以形容。更不可能拿出来获取“共证”。
这些甚深观察得来的快乐,绝对不是意识想象性的,而是感受性的,真的是快乐的不得了!
一般来讲,如果修到二禅、三禅的人,对世间人认为那些了不起的欢乐,根本就不感兴趣了。而且他会觉得世间人挺可怜的,你那么一个完全可以获得如此欢乐的生命,却拿去搞了世间这些无聊的事,太浪费了!
由于具备这些朝内观察的结论,这些人会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会充满自信和幸福,但其实,这还是朝内观察并不彻底的一些宗教。
但如果是佛教,那就不是这样的了,它不但可以因朝内观察而产生各种禅定的快乐,还会因为观察得非常彻底而产生解脱的欢乐。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什么叫做“解脱的欢乐”,因为人类的词汇内涵有限,基本上是无法形容这种大部分人类没有经历过的心灵状态。比如佛教里面有个词汇,叫做“极乐世界”,大家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也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中比较好看,好用的东西,如极乐世界的“甘露水”,我们也最多只能将其想象成你喝过的味道最好的饮料。
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极乐世界”是对一切事物的究竟本质,彻底观察清楚了以后,心灵本具的绝对欢乐。什么叫做“绝对”呢?这个词汇似乎是一个形容“很厉害”的形容词,而佛教里面说的“绝对”,不是形容词,是说观察到究竟时,没有了二元对立的相对观察方式,所以叫“绝对”。
平常的世间人,所有欢乐都是相对的,也就是所有的快乐,需要有与之相对的外在对境。
比如我要有饱的欢乐,就一定要吃食物;我谈恋爱一定得要个人,不能找个石头嘛,就算找个石头,也是对境嘛;我要住得好,总得给我个房间嘛;我要虚荣,你们得拍我马屁嘛。所以我们的快乐,一定需要相应的对境(相对的欢乐)。
而佛教说的“绝对的欢乐”,是指他不需要这些与之相对的东西。任何一个相对的东西都不需要,是心灵自身发出来的欢乐,叫“自然之乐”。而且这个乐是毁坏不了的,只要有“对”的快乐,就可以被毁坏,为什么呢?第一个,对境可以毁坏,比如你喜欢一辆车,那辆车迟早会坏的;你喜欢一个人,那个人会老的。还有内在也会有能感疲劳,心灵会因为对外境的麻木而消失掉最初的快乐,相对快乐的不稳定,佛教里面统称为“无常”,凡相对,必无常。
而“绝对的快乐”不是这样的,观察究竟的时候,心灵会发现一切和自己相对的外境,其实都是自身,同时,心灵自身对自身的观察,也会发现自身也并非一个实有事物,因而,相对的双方都完全消失,这叫“能所双亡”。这种“能所双亡”。就是所谓的“绝对”,而“绝了对”以后的快乐,是绝对毁坏不了的,佛教里面为此安立了一个词汇,叫做“极乐”,也叫做“常乐我净”。
禅宗里面经常说的“开悟”,也就是普通人明白了什么是“常乐我净”,然后把这种“常乐我净”的明白,不停的扩展和清晰,以至于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丢失这种明白,那就是所谓的“佛”。每一个生命,在本质上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只是普通生命产生了“自我”的执着,相对外境存在的执着,然后依靠这两种执着再产生一些认知上的错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世界,究其根本原因,是无明和执着,让我们在寻找快乐时,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方法。
只有佛教,才会明白最后的常乐我净。有些比较高级的宗教,通过禅定也会产生一些相对的快乐,比如印度教、道教。但是一神教,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就不见得有这些快乐了。有时候他们通过祈祷,可能产生一点点定的快乐,但是都很少。在注意力很集中进行观想的时候,可能真的会看到上帝或者基督的一些相状,但这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也一样无法拿出来进行“共证”。
普通人也会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你特别思念一个亲人的时候,那么你可能在梦中就会见到他(她)。甚至思念到不能自拔时,有时候白天你也能够见到他(她)的,当然,那时候你差不多可以进精神病院了,所谓的思念成疾,就是这样的。
所以,通过专心祈祷,也可以有一点点“定”的功效,但佛教的修行,就不仅仅只是祈祷,佛教讲究闻思修,所谓闻思修,就是要求学人在理性的指导之下去实践,首先是闻思,会学习很多很详尽的逻辑推理,然后才会在理性的支持下,进行修行实践。
佛教的理论非常较真,在逻辑上非常的圆满、颠扑不破,实证上,每个修行人坚持到一定程度,都会有一些具体体验性的收获。比较麻烦的是:这些个体体验不能拿出来“共证”,比如一个人说已经证得二禅,他的感受,你是没办法知道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在逻辑上,你可以相信,但他的感受,普通人完全没有办法知道,只有他自身可以知道。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形容这种情况,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禅宗大德,叫赵州,一些学人来问他的时候,他喜欢叫别人:“喝茶去!”,这样的回答,让大家觉得这很神秘,我来问你佛教的根本宗旨,你却叫我“喝茶去”,哪跟哪呀?
其实赵州和尚是想告诉你,这个宗旨必须要自己直接去体验,如喝茶一样,喝茶就是一种直接体验,不管你用语言介绍茶的味道有多好、茶的价格有多高,喝茶有多么快乐,说了一大堆,都等于零,不如你拿着茶品尝一下,味道全都知道了。在佛教里面有个术语叫做“直接认知”,当你直接明白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如同亲口“喝茶”一样,虽然语言说不清楚,但味道却是喝茶者自己明白的。
说不清楚,反而会导致说法很多。历史上,一些学人可能因为错误认知,也可能是纯粹的欺骗,会用背诵经论和模仿大德们的语言,来欺惑自己和其他学人。为防止这些现象,禅宗里面就产生一种奇特的语言交流方式,叫做“斗机锋”,本意是为了大德们相互勘验和引导学人,并且防止糊涂人模仿和错认,要求学人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修证的智慧。但“斗机锋”这种方式流行之后,很多稀里糊涂的人,也来模仿“斗机锋”,结果,“机”就变成了“鸡”;“锋”就变成了“疯”,“斗机锋”成了“斗鸡疯”。一种微妙高深的语言交流方式,反而搞成了一场笑闹,口头禅和狂禅流行,让人不免滑稽和痛心。
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佛教“朝内观察”的结果,无法拿出来“共证”,由于没有共证,无法取信也无法让大众简单鉴别,所以导致不管是哪里的佛教团体,都会有很多的骗子,藏传也有、汉传也有、南传也有。
也因为没法用“共证”的方式去证实佛教的真理性,所以就形成与科学的认知方式有矛盾冲突,但没有“共证”,也根本不能说明佛教的认知方式就是错误的。因为个体生命对内心的观察,就是没办法拿出来形成“共证”的,如前所说,个人产生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认知,可能没办法让其他人知道,但是对个体来说,就是真正成立的。
既然没有“共证”,那我们普通人,要怎样才能知道佛教的真理性呢?如果你确实对生命真相的了解有很强烈的需求,而且认为佛教可能具备真理性,那你可以通过闻思,学习佛教中一些阐述真理逻辑性的经论书籍,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学习佛教中一些教导修证的方法,然后去实践,获得个体体验,并对照佛教逻辑,看是否正确和圆满。当修行者在逻辑上自洽了,并且有了实证的感受,别人说的对与错,有没有共证,就无所谓了。比如你取得了禅定的欢乐,别人跟你说:“别搞这个了,禅定有什么意思,有抽烟喝酒快乐吗!”这时候你还会理他吗?你不会再理会这些可怜愚痴的言论,就如你不会在意一个动物看不懂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的,你会为一头猪去看不懂莎士比亚的戏剧而认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不好看吗?
我没有骂人,只是举例而已,我们不必在意猪看不懂戏剧,但我们可以先将自己从猪变成人,自己先看懂戏剧,然后再帮助别人看懂戏剧,意思是说,别人怎么认为不重要,没有共证,也不说明问题,而是你自己可以去阅读,去了解,然后自己去观察内心,这就是佛教所需要的信仰。
这个信仰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关系呢?这个关系实在太大了,为什么呢?如前所说,人类的需要,可以用三种关系来表达,第一个:人跟物质的关系;第二个: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人跟精神的关系。而人跟精神的关系还分成两个,第一个是跟外面的神的关系,比如上帝、安拉等等。第二个是人跟自己内在精神心灵的关系。
这三种关系,在佛教里面,全都可以满足。先谈第一个,人和物质的关系,在佛教里,学人整天磕头、烧香、拜佛、打坐,你会问:“这样做,在物质上怎么圆满呢?”。我告诉你,佛教里面对物质获取的方式,跟一般认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认知的方式,只是去了解这些物质,把物质拿来解拆和组合,然后通过劳动、商业、竞争等等,去获得物质,滋养生命。
但佛教却不认为获取物质,就只能靠前面所说的那些方式,佛教通过朝内观察,有自己的结论,并可以用很多的逻辑去证明,前面那些方式,只是获取物质的外在原因。除此以外,获取物质还有内在的原因,如去布施、供养等等,如果这样去做,小小布施和供养,将来可以得到很多很大的回报。有人问:“这可以吗?这不是迷信吗?”是不是迷信,不能仓促结论,先要去学习,然后观察,才能作结论,否则,可能不是佛教徒迷信,而是我们自己迷信。
你想想看,佛教流行几千年了,很多聪明贤达的祖辈们相信这样的观念,时至今日,很多非常聪明、非常智慧的人们也相信这种观念,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迷信。如果你去认真学习,你会发现,佛教的这些结论,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愚痴迷信,佛教反而非常较真,有很多严密的理论可以证明:布施就是可以得到财富;供养就是可以得到财富,而且也不会很费力,不会有失败,不会有浪费。
这种事情,如果你认真观察,会发现很多事实,一些人傻不拉几的,但是却发财了。如果按照我们一般的认知方式,获取很多财富的人,一定要很聪明,还要有能力、有背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是这样的。他们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也并非十分努力,也不一定有背景,有特殊能力,但还是发财了,为什么呢?我们只能认为他们有“运气”,但“运气”是什么呢?运气是怎么来的呢?
佛教里面有严密逻辑性理论,非常较真的逻辑,告诉我们“运气”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去创造发财的“运气”,就象1+1=2那样的数理逻辑一样,佛教也有自己的逻辑,通过这些严密圆满的逻辑,可以得出结论,通过布施和供养可以发财,满足人类物质上的需要。
其实佛教并不反对我们拥有物质的,只是反对对物质的贪执,不要一提到佛教,大家马上就想到穷。一看到出家人拿手机,就诽谤人家,凭什么出家人就不能拿手机啊?有些人完全不了解佛教,歪曲和猜度佛法,我们以前的文化,也对佛教有很多的曲解和诽谤。甚至认为出家人,就是受了打击,才去出家,一出家,就必须青灯古佛,过很穷的生活,一些文艺作品,一描写出家人,就是在一个破庙里,拿着一个木鱼在那里敲啊敲啊,好象出家人就应该是这样一个样子。这纯粹是扯淡。
大家都受这些片面信息的误导,其实佛教并不反对修行人拥有物质,它只是告诉我们,仅凭这些物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可以放弃它,去追逐更高的境界。但是你在需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求取物质的。
因此,密宗里面有很多让你发财的方法,你看现在有些学佛的人,什么佛都不拜,而专拜黄财神。其实他们很笨的,不知道该怎么拜,这些都有很具体的修法,有很详尽的观修窍诀,你随便乱修乱拜,不见得起作用。
这是佛教里面关于人和物质财富方面的关系。
第二个需要,就是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佛教里面有个观念,叫做“菩提心”。菩提心的最基础的四种心态,叫“慈、悲、喜、舍”,指一个人的心要慈善;有悲心;有欢喜心;有舍心(平等心)。这样的心灵是最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的。
有人说:“是这样的吗?你们佛教徒里面的斗争,比我们还多!”这也是事实,因为现在的佛教徒团体里面,不见得每个人都有真正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心。甚至一些佛教团体变成一个party性质的组织,大家凑在一起好玩,或者党同伐异、结党营私,凑在一起互相攻击,确实有这些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般人虽然加入了佛教团体,就不见得就真的具有了佛教精神。但是随着长期的修行,每个人的心慢慢真的可以变成具有慈悲心,而且他周围的人,慢慢也会变成这个样子。一个团体里面,大部分人如果都这样,相处起来,就会非常的愉快,佛教的慈悲的熏习,会将一个互害的团体,慢慢转化成为一个互利的团体。
作为个体的人,总是会有恐惧感,像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是要买房子、老是要存钱呢?因为恐惧。我们觉得周围没安全,一定要靠自己,靠金钱,要有一个生存的地方。但是把佛教精神贯彻得非常彻底的团体里面,恐惧感会大幅度降低,一是因为修行人本身心量大了,不再贪着一些事物,二是因为每个人都清楚,如果我真的有了麻烦,团队的所有人都会来帮我,佛教互利的精神,首先就会体现佛教团体里面。当然,这个佛教团体,必须有真正的佛教精神。
如果你把佛教的精神贯彻到底,那真的就会这样,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的话,那人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例如不丹,他们虽然穷得一塌糊涂,但是幸福值却是全世界第二。其实应该是第一的,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名的丹麦,拥有很多金钱,在金钱这个指标上,丹麦彻底碾压不丹,但实际上,金钱超过了一定的程度,和幸福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基础。就算你再有钱,但是没有安全,互相之间没有关爱,真的是不快乐的,有时候甚至很痛苦。我看到很多有钱人很痛苦的,以前觉得在穷人堆里,痛苦是很正常,吃都吃不饱,经常为读书的钱、看病的钱而忧虑,觉得穷人真是太苦。
但是在一帮土豪中间,富得每根毛都在流油,为什么他们还是一样痛苦呢?慢慢你会发现,物质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合理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拥有幸福。有些土豪自己有钱,还养了一大帮小老婆,而且每个小老婆都在找他要钱,钱又不够分,还分的不平均,搞得鸡飞狗跳,愁得不得了!这个老婆多分了一千万,另外一个老婆又不干了,他整天都在愁,活得一点都不舒服!我是亲眼看到的,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故事。
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相续里面,根本没有慈、悲、喜、舍,而是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贪、嗔、痴、慢、疑”,互相的关系当然处不好,所以痛苦是必然的。
一般来说,这些人很难产生朝内观察,探索内心的快乐的意愿,也很难拥有这样的机缘。无论多富有,痛苦总是和他们如影随形。所以,单纯拥有金钱,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
只有佛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一个长期修持佛法的人,他心灵的宁静、聪慧、大气、坦然、细腻,所有人类所具备的良好品质,全部可以在他身上体现。
借助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去观察自己的心、搞明白它,然后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控制,你将会变得坦然、无畏、无惧。当你的心慢慢宁静下来后,会变得非常的细腻——事无巨细,了然于胸。对各种牛鬼蛇神、乱七八糟的现象了然于胸,连做生意都能比别人厉害。
当然走到这种程度的人,往往就不喜欢做生意了,他认为还争这些干嘛呢?挣钱还不是为了拿钱让自己快乐,而现在我坐在那里都可以快乐了,我干嘛还要这么无聊费事呢?
有时候我们觉得修行的佛教徒很苦,他们在山洞里面穿得一身破烂,嘻着牙巴、牙齿焦黄,可能连“佳洁士牙膏”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他看着我们牛皮哄哄,一身名牌服装,实际上相续混乱,臭气四溢,也觉得我们好苦啊!
到底谁苦呢?很难说的!
在暂时的层面上,可能我们会觉得他苦,但实际久了以后,我们会比他苦很多。而他会认为我们在暂时和究竟的层面都会很苦,因为那些品牌啊、包装啊,其实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偶尔开始可能有些欢乐,但后来什么都不是。
而真正的佛教修行人的欢乐是没办法破坏的,但是这样的快乐,一定要靠信仰才能获得。我说的“信仰”,不是前面所说的没有逻辑、不能说服理性的人的信仰,而是对于佛教究竟真理的理解和信仰,就这个“信仰”的含义来说,考夫曼对信仰的内涵设定,并不准确。
佛教的信仰,首先一定要有逻辑的,凡是理性的人去研究它,都一定会相信。其实它跟科学的认知方式是一样的,也可以得到实证,但是它的实证少了普通人之间的一种认知方式,叫做共证。事实上,个体修行的体验,是没办法共证的,只能“各别自证”。
但如果按照佛教逻辑去分析,普通人之间的共证,并不成立真正的“共证”,普通人之间的“共证”,其实是一种“伪共证”,现实中,没有“真正一致”的共证。比如我手上拿着的鼠标,你看到的是这个角度,他看到的是另外一个角度,你们共同看到“绝对一样的东西”,永远是没有的,因为你看到的是你的角度,他看到的是他的角度,光线和呈现都不一样,除非他的眼睛变成你的眼睛,这样才能算真正的共证,但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共证。
真正的“共证”,只有佛陀和佛陀之间才能做到,而作为普通的个体,永远都是有角度的。在较真的时候,真是没有所谓的共证,普通人之间的一致,其实只是大概相似。但佛教的逻辑,是要较真的,所以根本就否认普通人之间的共证,它认为那些所谓的的共证,全都是世俗层面的,究竟来讲,都是虚假的,这就是佛教对于“共证”的观点。
究竟的真理,在我们内心深处,要想明了,只能各别自证,得自己去体认。但是在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的层面上,可以推出这个自证是能够成立的,要通达这种逻辑,也需要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真正的佛教,不是磕两个头就等着发财,这种就是迷信。什么叫做迷信呢?你连道理都没搞清楚,然后就信了,就叫迷信。
我们现在很多佛教徒都是迷信的,一听说那边来了一位大德,“啪”一口水吐下去,地上就冒出了甘露,或者一拍死老鼠变成了活猫。听到这些神奇的东西,很多人都扑上去了,导致上当的人一大堆。
真正的佛教不是这样的,它跟科学的认知方式是一样的,你得一样样的分析、一样样的推论,然后得出结论,再依照去做。但是在实证上,就欠缺了一块——无法实现普通人之间的共证。为什么呢?因为真实是没有真正的共证,所以没有共证,不能说明佛教不具真理。
佛教的共证只有一个东西——开悟的境界。我们每个人去朝内观察的时候,如果消失了认知的个体,而且也消失了认知的所有对境,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这是真正的共证,也就是佛教行者所要取得的结果——开悟!
但这个“共证”,和前面说的普通人之间的“共证”,不是一样的。普通人之间的“共证”,是相似的业力,出现了近似的显现。而这里所说的“共证”,是佛教行人取得的“绝对一致”的结果,结果虽然一致,但在没有神通之前,即使是开悟者,也不能直接认知别人的证悟,还是不能有普通人那种“共证”。
但是,就真相来说,只有佛教行人所取得“绝对一致”的结果,才是真正的共证,而所有普通人之间的共证,全是近似的,佛教里面有很多逻辑可以去证明这个。如果我们把这些理论都丢了,才是真正的迷信。
当然,这也是有历史的原因,从五四运动开始,我们就开始打倒孔家店、整翻老祖宗,邀请德先生赛先生(科学和民主)回来。至于是否请回来了,大家自己去衡量吧!
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有很多优秀的遗产,如佛教的很多逻辑思想,修行方法,现代人几乎都丢光了。语言的隔阂也是原因之一,现代人很难用古文来思考了,用的是现代白话文,这也导致了我们对经论的理解、分析变得比较困难。
但不管时代走到哪一步,信仰是绝对需要的,它具有很有效,而且不可或缺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不能仅仅只要科学,只朝外去掌握物质;也不能仅仅只是掌握一点点基本的人文科学,比如法律、道德、规章制度;也不能单靠发展还很幼稚的心理学。我们要对自己的心进行非常深入的、深刻的观察,然后产生真正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考夫曼说的仅仅只是一种强烈的信念。真正的信仰必须具有逻辑性,而且可以去实证,对我们获取物质,改善周围的关系,以及产生各种殊胜的美妙体验,最后达到解脱,都有着非常巨大和美妙的作用。
这里提到一个词汇:“解脱”,什么叫做解脱呢?佛教里面,对此有很多的解释,如前所说,我们消失了观察点,同时消失了由观察点所觉知到的所有事物,达到一种语言没办法描述的境界,那个境界就叫做“解脱”,而生命是可以达到那种境界的,在佛教里面,将之称为“涅槃”。
关于那种境界,有很多的描述性的词汇,例如觉性、如来藏、空性……我们学的所有的方法,就是为了达到这种境界。那不是有些佛教团体里面的传说,一些不靠谱的传说,比如一个人看到一根鸡毛飞上了天,到了第二个人那里,就变成三根鸡毛,到了第三个人那里,就变成了半只鸡,最后到了第十个人那里,就变成了一只凤凰飞上天去了。
佛教的修行不是传说,而是非常具体的实践,有时候甚至比一些科学理论还要较真。佛教的因明、中观、唯识等理论,都是非常较真的,也就是它具有科学的第一个观察方式——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同时也可以实证,但是它没有普通共证,因为它否认普通共证的究竟真实性。
这就是信仰对我们生活的作用。第一个,可以获取物质;第二个,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个,可以获取心灵的寄托,以及很多心灵的美妙欢乐。
我今天能够跟大家分享这些内容,感到非常的荣幸!其实我在交流的时候,也是没有逻辑的,哗啦哗啦就讲出来了。如果大家听了受用的话,请拿去!没受用也没关系。接下来有五分钟的时间,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交流一下!
问题1:师兄好!我来上课之前,脚疼得走不了,但是我来上完您的课后,脚就不疼了。
答:那是因为你休息了一下,腿就不疼了,跟我的交流是没有这种功能的,感谢您的参加!
问题2:我今天特意把我的家人都叫过来听课了,我们家里就我一个人学佛,而且学得很烂,我希望您能把因果轮回的道理,对不信佛的人讲一下,让他们生起一点信心,可以吗?
答:本来我是想讲的,但是这牵涉到好多的术语,所以你们一定要先了解术语和理论才行。我可以把为什么有因果轮回,为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理论逻辑的方式讲出来。现在凭这点时间是不行的,起码要准备一个小时以上,事实上确实有这样的理论的。
我们看到的都是坏人活千年,好人活不长的,你凭什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但实际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实的,原因在哪里呢?对此有各种各样的逻辑,但是这些逻辑需要很多的时间来讲,而且需要一个人很安静的坐在那里好好的听!
你想想看,一个数学题都会把你搞得头昏脑涨的,更何况是佛教的逻辑,它牵涉到“能”和“所”,而数学题只有“所”的。什么叫做“所”呢?它只需要在我们心的对境上去演算就行了,比如1+1=2,对境在逻辑上发生的。
而佛教里面的因果报应逻辑,是我的内心跟对境(能和所)都在发生,也就是种子在运动,外境也在运动。其实这是挺麻烦的,如果大家要懂得这些理,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起码最少一个小时。
但你可以让你的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是真实的,如果他们有兴趣可以到我的公司来,我愿意因为你刚才的需要,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跟你的亲人解释,为什么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果你能够推翻我,那么我就对你磕头,做你的弟子;如果你推翻不了我,你就要照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去做。所以一时半会是很难说清楚的,这要懂一些术语,而且要把这些术语一个个的解释清楚。数学上的一个习题、一个道理、一个定律,都要懂一定的观念,而且也要把公式搞清楚才能进行推论。
问题3:我本身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我对佛教还是有兴趣的,刚才你主要是把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信仰之间来做比较。那么我的认识是,科学随着时间的递进,每年都是有发展的,然后使我们更加认识这个物质的世界。而我的问题是,佛教有没有发展呢?大概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呢?
答:每个派别为何都用“宗”来宣称呢?宗是基本宗旨的意思,而基本宗旨的教育,就叫做“宗教”。佛教的根本宗旨,比如世界的本质——世界观,是空性的。
这个宗旨无论释迦牟尼佛出来与否,都是肯定的,只是释迦牟尼佛把这个宗旨讲出来而已。至于一些佛教的基本理论,比如世界是空性的;还有怎么去达到空性的理论——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这些是不会变的。
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不同,各种演化会越来越复杂。也就是基本宗旨是不变的,至于怎么去诠释它的理论是一直在变化的,而且变化是越来越高级的。
禅宗里面有一句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你的见解如果跟老师一样的,就等于把你老师的道德毁了一半;你的见解超过了你的老师,才值得传授。这里说的见解,不是指宗旨,而是一些适合各种时代的教育方法。
佛教里面其实也挺麻烦的,因为很多教育的方法很呆板,不与时俱进。有时候太过于死板,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而这种形式不太重要的。但是我们往往因为一些形式,而忽略了宗旨的教育。现在有很多的大德站出来,撇开一些过时的东西,把宗旨拿出来教育大众。那么,在宗旨上,这些理论是改变不了的。
其实科学也不认为自己是真理,但科学里面有一样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它的求实精神(一定要求实,不能假。)“科学”这个词汇是挺泛的,真正的科学应该是分科而学的意思,但科学并不一定承认唯物主义,因为很多科学家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唯物主义其实也是一种宗旨的,他们认为世界的根本就是物质。这跟科学是不一样的,科学是指分科而学,也就是我们对物质的掌握。当然还有掌握心灵这方面的人文科学,唯物主义认为心灵是物质的,基督教则认为物质是上帝造的(上帝的灵在水面上运行,手一指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但是在佛教里面,基本的宗旨是不会变的,但方法上是不停在变的,因为众生的习气、文化、认知力、认知工具、认知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人类主要的认知工具是靠语言和眼识,但狗主要是靠鼻子。有些世界的众生认知能力,也是以鼻识为主的,他们认识一个人不是靠样子,而是靠气味的,而且很多动物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生气了,他发出的是一种气味,然后他就知道这个人生气了;如果一个人恋爱了,他闻到的就是荷尔蒙的气味。
但是我们就不同了,恋爱的人脸上都笑得稀烂啊,他们是靠眼识来判断的,或者嘴上一定要说出一句“I love you!”之类的语言。所以认知工具是不一样的,但是宗旨是不变的。
而且你去了解佛教的宗旨以后,你会发现那是没办法变的,因为已经走到了人类智慧的极处,再怎么变都离不开根本的宗旨。《西游记》里面说:“孙猴子(意识心)怎么跳,都逃不出如来佛(本性)的手心。”这句话有点道理,无论你怎样变化,你都没办法逃离空性的基本原则。这个是一个好问题!
问题4:师兄好!刚才你讲到的东西,有没有亲身得到实证?
答: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我只能告诉你,这些东西我是看书而来的,起码我在逻辑上是知道的,至于你问我有没有实证?我告诉你:“我没有!”
我一上来交流就说自己是普通人,如果有实证还得了啊?其实我没有实证,我告诉你我有实证,你是没办法证明的;而我说我没有实证,你也是没办法证明的。而你需要的不是知道这些,不然你就变成我刚刚交流上所反对的,听到神话就去的那些人。
你应该去看书学习,然后去实践后,再来问我,那时候我是没办法骗你的。如果我骗你的话,你马上知道是我是假货。所以你要去禅定,或者观修空性,修到一定的程度再去问他,如果你问他,他都回答不出来,他就是假的。如果真正有实证的人,他的回答一下就能戳到你的点子上去。
这是最好的方法,不然你这样去问别人的话,会培养出很多的骗子出来。比如你问他:“你是数学家吗?”但是你也不懂数学,所以你也没办法知道他是数学家。但如果你本身是数学专业的,然后问他微分为什么不能等于零?然后他就傻了,因为他没法回答你。
佛教也是一样的,真正鉴别一个好的老师,用这样的方式是最妥当的。你先自己去学,然后再去问他,就算他骗你一时,也骗不了你很长的时间,因为你在不停的学习嘛。其实那是最好的方式!
问题5:请问怎么入门呢?
答:先去皈依,然后读书。
问题6:读什么样的经典最好呢?
答:推荐你们一套书,叫《慧灯之光》,是佛教里面一位真正的大德慈诚罗珠堪布写的,在网上就能请到。
问题7::这是什么教派的书籍?
答:我推崇的只有一个宗派——佛教。
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