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三观”,现在说“三谛”,后面还有“三止”。什么叫做“三谛”?
三谛:三谛,天台宗用语。为表显诸法的本然实相而立的三种原理,即:空谛、假谛、中谛等三谛。
“谛”是真理的意思,“三谛”指三种道理,诸法的实相从三个侧面去说,即:空谛、假谛、中谛。
空谛谓诸法空无自性,体不可得。
“空谛”就是我们说的空性。
假谛谓诸法宛然而有,施设假立。
“假谛”是说现象。
事物的本体空无自性,叫空谛;但现象就是有、幻相,是施设假立的,叫假谛。
中谛谓诸法其体绝待,不可思议,全绝言思。
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法性、本质,应成派所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叫做“全绝言思”,断绝二元对立,能所双亡,并非是言语跟思维可以去认知的,所以要歇即菩提。二转应成派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三转法论说的光明、法性,都是它,叫“中谛”。
天台宗认为三谛圆融之理是天然的性德,无论是佛界还是地狱,乃至法界任何一物,其当体当相都是圆融三谛。
任何事物都具备这三谛,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本质都是空,你看我面前的杯子,它的本质肯定是空,但它的相就是有的,它的本性就是光明、法性,其实说的就是这个。
说起来虽然道理简单,但你要去观啊,去观就叫做“一心三观”,这(师兄指着杯子)就叫做“一境三谛”。所境上有三种道理:相,假的,叫假谛;本质(本体),空的,叫空谛;究竟本质,光明、法性或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叫中谛。
去观它,就成了一心三观:假观、空观、中观。观的程度叫三止:安住在空上,叫“体真止”;安住在假上,叫“方便随缘止”;安住在觉性、空性上,叫“息二边分别止”。
以前讲四夺的时候,这些已经全部讲完了,只不过当时换了一种容易听得懂的方式来说。而天台宗里面的名词太多了,实际上意思是一样的。如果学进去了,你会发现它的分类非常精彩,天台宗叫三谛,藏传佛教叫二谛。其实,印度佛教传到西藏的时候,都是叫二谛的,到了天台宗,就把它弄成了三谛,把二转和三转全部涵括在内了。所以,不要小瞧中华的汉传佛教,其实很厉害的!
“天台宗认为三谛圆融之理是天然的性德”,什么叫做“天然的性德”呢?这是本具的,你修不修都那样的,叫“性德”;修出来了、明白了,叫“果德”。性德全部呈现出来了,叫果德。佛陀就是果德,虽然我们不是佛,但我们本自具有佛的所有特质,叫性德。
“无论是佛界还是地狱,乃至法界任何一物,其当体当相都是圆融三谛”,三谛都同时体现在一个事物上,不管这个事物是天界还是地狱,法界任何一物,净土也一样,当体当相——你看到的、碰到的、想到的,都圆融这三谛,都具备这三种特质。
这是实相论之极致,称之为一境三谛。
天台宗认为这是实相论,什么叫做“实相论”呢?以最究竟的本质去阐述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就叫做实相论。我们以唯物主义世界观去阐述这个世界,就叫做唯物论。小乘认为不是唯物的,而是精神和物质的组合,物质是无方微尘,精神是无分刹那,他们以这个二元论来阐述世界。实相论的世界观就是全体皆法性,所谓“六即”( 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所以三谛圆融称之为实相论。实相论达到极致,就是以实相论这种极致的看法去看世界,谓之为实相论的极致,取名为“一境三谛”,任何一个现境都具备这三种特质。
大家能理解吗?用这种庸俗的语言去说这种东西,我觉得亵渎。但我为什么还要用庸俗语言去说呢?为什么不来点高雅的呢?高雅的你们听不懂,我念不顺,中间我还夹杂了国骂。国骂能不能排到六即里面呢?算什么即?理即还是事即还是观行即?不,以实相论来看,叫究竟即。
为令修行者实证此一境三谛之理,天台宗主张可以透过观察吾人之“一念心即是三谛圆融”。以此为观法,便是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我们以前曾讲过,为了让大家明白外境其实圆融一个本质,天台宗主张我们去观察吾人之心、一念心即是三谛圆融。一念心,到底什么是“一念心”?大家去找念头,其实任何一个念头都具备三谛圆融。而这个念头是有境——物理的外境,内在的心境——全部都叫做一念心。之所以天台宗要一念三千,就是这个意思。什么叫做“一念三千”?三千大千世界全都是自己的念头——“一念”,即唯识论里面的“一切境相由心现”,叫“一念三千”。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不管是天界还是地狱,都是属于心的一种显现。
一念心即是三谛圆融,任何的内境、外境,都能够体现这三个道理:本质为空,现象为假,究竟本质圆融空跟假的究竟觉性就是断绝观待、究竟法性。以此为观法,就是一心三观。
接下来说“三止”。
(一)体真止—体念真如之理,止息一切攀缘之妄想(偏真)。
“攀缘”是指禅定停在心上,叫体念真如之理,意思是去明白我们的心的光明,或者明白我们的心是什么。然后,心的所有乱的想法、分别念,全部停下来,这个偏在光明上、偏在心上。
(二)方便随缘止,又名系缘守境止—知空非空,止于诸法幻化之理;分别药病化益者。知空非空为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为随缘,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谓之止(偏假)。
“方便随缘止”就指偏在空上。什么意思呢?当所有的外境出现时,我们知道它空。“止于诸法幻化之理”,意思是所有都是假的。“分别药病化益者”,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治疗不同的执著。
“知空非空为方便”,知空和非空都是修行的方便。知空、非空就是知道空也不是空,知道空和非空,这两种观行的方法都是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为随缘”,针对不同的状况去空掉它,即四夺。所有的境,不管是情绪的,还是外境的,出来的都是假的,空就是假,完全没有实质,但有现象出来,这是一种随缘的修行。
以前曾说过修单空要周遍,不能在座上就空,座下就不空,或者面对金钱是空的,面对美人就不空的。不能这样,那时候江山、美人都要空、要周遍。但是,修行的时候是循序渐进的,进多了以后,内在就形成空的执著——单空。
但是,你要知道单空也不是真正的证悟,只是最后可以走到真正的证悟去。走到真正的空时,它跟中谛是一样的,所以叫即空即假即中。一个事物分了三种来说,好像中谛才是究竟真理,其实不然。假谛假到极致的时候,就是中谛;空谛走到极致的时候,就是中谛;中谛走到极致的时候,可以呈现出假谛跟空谛。能听懂吗?当时我们就是这么来讲“一心三观”的。
修单空,什么时候能够证悟空性、走到大空性去?我一直强调:“将单空进行到底”,大家还记得吗?也就是说,将单空走到真的空性时,它就是中谛了,就是真正的中观,即应成的中观。应成的中观,其实是三转的光明,也是大圆满的六根自解脱。
“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谓之止”,这个就是“方便随缘止”,即以修静修进去的。第一个“体真止”,是以修光明(心的认知能力称之为光明)、以修心修进去的。我们的认知力二元了,就变成了庸俗光明,但它还是空性的。如果我们没有二元了,就是究竟光明,它也是空性的。
(三)息二边分别止,又名制心止—知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假,息真假二边而止于中谛。
“息二边分别止”,空跟假、现象跟心的本质都停下去了,能所真的双亡了。
“又名制心止—知第一止偏于真,第二止偏于假,息真假二边而止于中谛”,第一止,在心上去求观心的体真止,就是偏真、偏于光明。第二止,偏于假、偏于空。其实倒过来说也没问题。然后,两种偏都停下来,就达到了中。
其实,只要去修空,走到极点的时候,空也丢了;假走到极点的时候,假也丢了。假谛和空谛走到极点,都会变成中谛。所谓的中谛,也可以呈现出假谛和空谛。所以称为“一心三观”或者“三观圆融”。
如果次第去修,就变成了拙度。大家还记得净土三土中的方便有余土的能感因吗?有清净和污秽之分。比较差一点的,就是三观一个一个地挨着修,叫“拙度”;好一点的,就是一心三观同时来,叫“巧度”。
还有一个是分割的,三观好像是不同的。一个说三观完全是一个的,一而三,三而一,不能分开,对究竟的圆教来说就是这样的;分开说就是次第去的,我们现在就是次第去的。你想要直接修圆教,那对不起,你得开悟,开悟就圆了。实际上你修的四夺是偏的,你去夺心,夺到一定的程度,就叫做“体真止”。夺境的时候,就叫做“方便随缘止”。夺境是指夺物理的外境,物理的外境有很多,包括夺身体等等。当证悟到心性,就叫做“息二边分别止”。
以上就是“三谛”和“三止”。以前我们把修行看得很复杂,其实没那么复杂的,只要按照方法去修,最后什么都能理解,而且还能做到。你做到了就很容易理解,“事”到了以后,“理”一般都会到。“理”到了,不见得“事”会到,想得到,很多都做不到。做到了以后,回过头去看那些理,可能很多词汇、道理都记不得,但你根本不想刻意去记得这些。念过去、说过来,听到就烦。但是,为了度众还是要去说。
很多师兄修到有一些觉受以后,就不太在乎这些道理了,只沉浸在自己的禅修里面。这很自私的,我们是学大乘的,不能这样。这样的话,从某种程度上,从大乘的角度,从学菩萨的角度,叫无耻!别人说你是个好修行人,菩萨、佛陀就觉得你无耻、忘恩。真正的忘恩,不是说我们要去感激三宝,还有一个报答三宝恩的方式,就是像三宝一样去利益众生,而且真正悟透了的人,一定会这么去做(你们一听就知道我在说谁,说的就是你,不用回避)!
这是三观、三谛、三止。什么叫做“三观”呢?拿这种道理去观行就是三观。三谛是它本来具备的,但是我们没发现。我们去观它,就是三观——你用道理去进行观行,就成了三观。观到一定程度,达到止了,就可以停在妙理上,就叫三止(止是停止的意思)。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