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学习《修心八颂》,《修心八颂》一共八个偈子,我们已经讲了两个偈子。我们的课程进度是一堂课讲一个偈子,当然,不一定完全匹配,有时候一个偈子要讲两堂课,有时候一个偈子可能不到一堂课就讲完了,但大致是一个偈子配一堂课。也就是说,我们用两个月的时间来学习《修心八颂》,然后接着学净土。
大家现在都很繁忙,我不知道能否抽出一点点时间,看一下即将要学的《阿弥陀经》。我们学习净土的第一部经是《阿弥陀经》,学完以后,再学《净土十要》或者汉传、藏传佛教中有关净土方面的经典、论典。《阿弥陀经》不会讲得很详细,而是略讲,但会把净土的大概法理以及《阿弥陀经》中必须学习的要旨跟大家分享。
好,现在回到《修心八颂》的学习上来。上堂课讲的是第二个偈子“思维卑劣”,即思维自己较众卑劣。
第二颂 思维卑劣
愿我交往何人时,视己较众皆卑下,诚心诚意又真挚,尊重他人献爱心。
这个偈子一读就懂了,意思很简单: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要经常思维自己相较周围所遇到的人更加卑下,而且还要诚心诚意、很真挚地关爱他人。这和我们经常说的“愿天下都充满爱”好像差不了多少,但实际上不一样。为什么呢?我们说“愿天下充满爱”,意思是“你爱我,我爱你”,表示一种和谐相处的待人方式,好像世俗中相对良善的人都应该这样。但“思维卑劣”是一种修行,它要去思维自己比众人更卑下。
上堂课有人问:“我们都是平等的,为什么要思维较众卑下呢?”好了,这时候你的我执就不干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不能比你卑下,我们是平等的”,你说“平等”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人我执”存在了,“人我执”呈现为你认为自我的存在和别人自我的存在。我们两个虽然都存在,却是平等的,这就是前面说的人文主义观点:大家要相互关爱,“愿世间充满爱”“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照亮我们勇气的未来……”。这只是一种说法,说是这么说,到时候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光照不到的地方。原因是什么?你承认了“人我”。
而我们所学的“思维卑劣”不是这样的,它基于的世界观不承认人我,我们说的平等是没有人我的平等,这和承认人我的平等是有差距的。为了达到“没有人我”这种最基本的世界观,所以我们就故意采取矫枉过正的修行方法,强行思维自己比别人卑下。
思维自己比别人卑下,最基础的心态也承认有自、他两个相续。但由于长劫以来我们都爱自己、贬别人,所以我们要矫枉过正,反过来贬自己、爱别人。这是一种对治型的思维方法,这样就会把爱自己、觉得自己很骄傲、很厉害、很殊胜的心态慢慢放下,然后才利于我们证悟最究竟的平等——没有自我的平等。
它是一种修行方法,而前面人文主义的“到处都是光”是绥靖主义(粉饰现实)的说法,实际上不能深究。如果你深究下去,这个世界所见之处都不是光,到处都是黑暗,到处都是互相伤害、不信任、冷漠,互相拆大使馆。真的没有办法,大家的所言和所行都没办法匹配,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承认有“自我”。
为了对付这种黑暗,所以佛教要消灭自我。但你做不到一下就达到没有自我的无我状态,那怎么办呢?有一种修行方法可以消灭自我,那就是思维较众卑下,把自我先贬抑。因为保护自我最厉害的、最根本的东西是我慢,我慢再延续扩展开来,就会变成傲慢,傲慢有七种,最根本的就是我慢。
后面的颂词说“诚心诚意又真挚,尊重他人献爱心”,意思是什么呢?它是要表明,我们思维较众卑下,并不是在承认你和我这种相续存在的情况下,强行扭曲自己去“诚心诚意又真挚,尊重他人献爱心”。不是对着一个主人自称奴才,这样不行,这种人是扭曲的,一旦做了主人,那就会整死周围的奴才。
这句颂词是说较众卑下这种思维要对付我慢、傲慢,然后对周围的人要知母、念恩,要像对待老母一样去献爱心。它不是扭曲的、强迫的、压抑的,而是充满了温暖、开放和爱。大家记住,较众卑下的意思是要对治自己的傲慢,并不是低声下气——“奴才,领旨!”“喳!”这种人一旦有机会,他就会弑君。所以,大家要去做这些区分。
虽然上堂课大概讲了这个偈子的意思,我们也大致总结一下它的法理、修行方法以及次第。
第一,傲慢是很大的烦恼,引发相续的比较及扭曲。
其一,傲慢是修行中最大的烦恼,需要思维较众卑下进行对治,从而最后消灭我慢。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偈子是为了对付傲慢和我慢,所以,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视己较众皆卑下”。在我们的修行中,傲慢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烦恼。傲慢有时候很粗大,有些人走到哪里都要鹤立鸡群、高人一等。
为什么要穿漂亮的衣服,而且还不能和别人撞衫?为什么明明身高一米五八,要穿个高跟鞋变成一米六八?要鹤立鸡群,乌鸡变凤凰。为什么本来是穷人,一定要站到玛莎拉蒂旁边拍张照炫耀,然后搞得红十字会出麻烦?他就是要自己的相续超胜于别人。当然,这叫虚荣,其实虚荣和傲慢也是连在一起的。
由于不同的价值观、教养等等,会导致炫耀于人的方式也不同。比如,知识分子就不会在玛莎拉蒂旁边拍个照发朋友圈,他们怎么炫耀呢?他们凑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这样,一个人说:“我给你来一段英文的莎士比亚。”另一个人又说:“英文的莎士比亚算什么?我给你来一段英文的《独立宣言》。”他们就开始比这些,或者谈古论今,看谁的见解更丰富、知识更广博、观点更敏锐。
为什么?狗就要比“汪汪汪”,猫就要比“喵喵喵”。狗和猫是因为习性不一样,人是因为价值观不一样。每个人衡量的东西不一样,比如,有钱人在一起,有时候会比钱多,但有时候会比节省。还有些人更厉害,比谦虚。为什么比谦虚呢?他一见面就是:“你好,阿弥陀佛!哎呀,你好好哦!我一看到你,就觉得你是菩萨,我是凡夫!”他用这种行为来显示自己的修行有多好,其实还是一种比较。
比较有一个最麻烦的原因是什么?他心里不自觉地承认人我,而且超胜于其他的人我。什么叫不自觉?就是没有反观,没有去感觉、内观自己。这就是傲慢,由于这种基本的傲慢(人我),他就开始了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傲慢,即七种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慢。
在玛莎拉蒂旁边照相就叫“邪慢”,也就是拿一种邪恶的东西进行比较。比如,以前我们的流氓群体中,就会比赛谁对其他人更狠:“你算什么?你才掰断他三根指头,老子直接砍了他三个指头。”这也叫邪慢,这是行为的邪慢,还有见解的邪慢,比如,执持一些比较可怕的宗教观念。
总之一句话:不管他是基于怎么样的价值观、教养、生活阶层,但根本都是相续的比较——他承认相续,承认人我。傲慢如果发展下去,就会让自我很难被消灭。
西方文艺复兴以后,搞了一些诸如自由、民主的东西,诞生了法律,诞生了很多人权的要求,好像可以让人的生命得到保障,好像对社会的发展和构成有一定好处,但与此同时,它建立的基础好像是一个不确定的唯物主义。你说它是以唯物主义观念建立的吗?其实不然,因为有很多持这种观点的人,同时也持有神论等观点。它是在模糊的唯物主义,甚至不深入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的思想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对于保障人权、人的生命、财富以及人际关系好像起了一些作用,但过分发展下去,我们就会非常重视所谓的个人利益,有可能对佛教宣说的无我形成障碍。
持这种观点并非就不能证悟无我,这本来就是所谓的一个世俗谛、一个胜义谛。但这种世俗谛——强烈地执持人我以及人我的权利,有可能会妨碍我们证悟无我。当然,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绝对,如果是绝对妨碍,那西方就没有人开悟了,事实上西方有很多人开悟,还有人证悟。但大范围来讲,它可能会造成思维和修行法理上的小小瑕疵,所以我们要看清楚。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说到佛教的修行方法和观念,可能与人文主义有冲突。比如“思维较众皆卑下”,人文主义就不承认这种说法:“你就是你,你很特别!任何人都不是你,你不卑贱于任何人,你有你的权利!”这些话听起来很温暖、很有爱,但它却与“思维较众皆卑下”一下发生冲突了。
所以我们要搞清楚,人文主义只在维持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层面上是有用的,但佛教的修行就是要去除人我的真实性,那么有时候需要矫枉过正,就会出现“思维较众皆卑下”这样的法理方式。所以大家要去理解,不然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讲这些内容,其实很多人的内心都是不认同的,因为我们作为现代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
傲慢最麻烦的是什么?它承认相续,然后在相续上进行比较。如前所说的邪慢、慢过慢、过慢、卑劣慢……不管是什么慢,都是在我慢的基础之上,如果不去除掉这些慢,最后你的心要体会到无我,还是有点困难的。在慢的状态中,肯定是有“我”的执着,只是对于这种执着,你不自觉而已。
什么叫“觉”?就是明白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你不自觉,连第一步都做不到。自觉到觉性中是无我的,首先是“人无我”,然后是“法无我”。程度浅一点就是开悟,深一点就是初地菩萨,达到圆满就是佛陀。如果你的相续不去掉我慢,或者连傲慢都没办法削弱,那你谈不上真正的证悟。
“思维较众皆卑下”是来对治比较粗大的傲慢,然后逐步趋近于消灭我慢。我慢真正被消灭的时候,反而没什么卑下不卑下的问题了。你承认卑下的时候,其实也承认有人我。消除我慢的时候,心自明了,而且是现量地明白“觉性中哪有什么人我、法我啊?”这样身心就会完全地自在和放开。所以,傲慢是修行中最大的烦恼,需要思维较众卑下进行对治,从而最后消灭我慢。
其二,我慢是轮回的原因,需要无我的智慧来解脱,而我慢是体会无我智慧的障碍。
无我的智慧,我们很容易把它想成是一个东西,经常会说“我们证悟无我的智慧”。其实不然,我们能够进行思维、显现、觉受的那个根本的、究竟的光明,其实就是无我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以个体的方式发出的,它就叫无我的觉性或者无我的智慧,如果它以自我的方式来认知、思维,就变成了七个识。
你用自我的方式去看,所以是你看的,不是别人看的;你用你的耳朵去听,所以是你听的,不是别人听的,虽然两个声音有点相似。比如去听演唱会,如果站在票价比较贵的地方,听到的声音和感觉就不一样;别人站在角落里面,听到的声响效果和我们的也不一样。虽然你们听到的声音是相似的,“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照亮我们勇气的未来……”,但照到每个地方的光度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前五识如果以人我(自我)的方式出去,它就是被污染的,思维也是如此,你想的不是别人想的。当我们以人我的方式去确定一个法性,总是会出错,原因是什么?那一定是带自我的。这是窍诀哦,你们听不听得懂啊?所以要歇,歇歇歇。歇是什么?就是别用人我的方式去看、去找、去体受,这些都不行。这些放弃以后,有一个没有人我的觉性,你是搞不掉的,轮回和涅槃都是它。因为我们没有去除无明,这种无执的觉性就分裂了。
当我们回到那里面去的时候,它是无我的、没有傲慢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无我的觉性。但是,你有强烈的我慢是发现不了的,所以我们要去除我慢、去除傲慢。而且有我慢的时候,我们没办法真正地体会到无我的觉性,所以它障碍我们发现无我的觉性。
我慢很强的人,也没办法真正地安住,坐一阵就不行了,原因是什么?因为我慢总是和众多无始劫以来堆积的习气套在一起。我们经常会说“翻起业障”,有没有这回事呢?就是这样的,因为它太强大了。
你前面的五加行没有修好:金刚萨埵没有修好,曼扎积累的力度也不够,菩提心也发得不够,皈依心也不强烈等等。你这样也不强烈,那样也不深刻或者不透,而且你的相续并不是空的,还装了很多东西。装了什么东西?全都是乱七八糟的贪嗔痴慢疑的种子,这些种子一定是和人我套在一起的。如果你前面修行的程度不深,这些东西就要冒出来,会导致你没办法安住法性,相续就会折腾。如果我们要真正领悟到无我的智慧,也需要对治我慢,那么就要对治傲慢,就要思维较众卑下。
其三,对治傲慢有层次,但真诚是贯穿所有层次的基础,粗大的傲慢和细微的傲慢在真诚思维较众卑下的情况下,都能够消减乃至消灭。
傲慢有很多层次,最初级的傲慢是毫不掩饰的,在生活中也随时能看到,这个世界上傲慢的人成堆,说话总是“我我我”我不完的那种,他关心的也就是“我我我”,一说到和他差不多的人,不是嫉妒就是蔑视,一定会这样。
但你不能怪他,因为他也是不受控的,强烈的傲慢情绪支配他的行为、语言和思想,他一定会说出一些自己如何殊胜、别人多么不行的语言。有时候他说的还是事实,比如他说自己在一件事情上比别人强,并不一定是撒谎。但这还是一种傲慢,对于修行人来说是不行的,但在社会活动中不见得是坏事。
你说:“不是啊,我们在中国,就要讲究谦虚。”那是因为在中国,如果你在美国,谦虚要倒霉的。你看美国UFC格斗场的运动员,出来都要开始吹牛。UFC有一个很著名的羽量级和轻量级的格斗冠军,也是著名的嘴炮叫康纳,你们知道吗?你们可能不太关心,因为我从小打架打惯了,就喜欢看这些东西。
康纳就是著名的嘴炮,天天说自己横扫宇宙,“我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后面这句是我加上去的,我说得那么浪漫,他也不会。他就直接胡吹,但大家觉得没什么,而且他也吹得起。他上擂台的时候,走路都与众不同,走得很像周星驰,哇,那叫一个大屁股甩甩啊!常说“六亲不认的步伐”,康纳就真的是六亲不认。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他傲慢就傲慢了,大家也欣赏他。而且两个傲慢的人凑在一起,看他们打一架,多好啊!(玩笑)
对于普通人来说,傲慢不见得是完全不合理的。在一些特殊的社会形态中,特别在美国,如果你谦虚,大家就真的认为你不行;如果你很傲慢,大家还夸你自信。对于修行人而言就不同了,我们一定要明白,对付傲慢的原因是什么呢?它是人我执的一种体现,我们要对付的是人我执。我们不能觉得在一个社会形态中,大家都认同傲慢的方式,好像就与“思维较众卑下”冲突了,所以一定要明白运用“思维卑劣”的含义。
第二,我慢是证悟的障碍,导致观察偏颇、无法安住和安住不透。
安住不透,我们就没办法彻底地清楚法性,就算有点触碰,但由于各种烦恼太多,不能完全无执地安住。自我一定是和我慢连在一起的,是心承认自我,不是概念性的,最后你会发现它就是一种习性。如果这种习性太重,你就没办法完全无执地安住。这是很欺骗人的,我讲个故事,大家就能领会了。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有很多阿罗汉修行。有一位很厉害的修行人,教出的很多徒弟都证悟了阿罗汉。他认为教的徒弟都证悟了阿罗汉,那自己应该也证悟了阿罗汉,而且他能长时间安住,好像进入了灭尽定一样。而他一个真正证悟了阿罗汉的弟子有神通,后来一观察他,“哎呀,师父还没有真正地证悟阿罗汉”,所以他就变成大象去吓他。他的师父在那里打坐、安住,他变成大象朝师父冲过去,师父就躲,在躲的时候一下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有发现真正的人我执着。是什么在躲呢?真的阿罗汉根本不会当一回事,而且也知道那是幻象。他的师父经过这么一吓,最后也真正证悟了阿罗汉。
这就叫安住不透,你若说他不是,他似乎又意识了一点,但不是完全地透过去,人我残余的执着、习性还在。如果我们不去修行对治我慢,最后会导致安住不透。
第三,思维知母念恩报恩,修行单空和菩提心。
我们要怎么修行对治傲慢呢?同样要去思维知母、念恩、报恩,修行单空和菩提心。我们以前讲过的,在《修心七要》中都讲过,我觉得要把它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和修行。首先你要经常去思维知母、念恩、报恩,思维菩提心以及修行单空,慢慢地人我的执着就会减轻,然后你会发现自己不屑于傲慢了。有时候一反观到自己傲慢,都觉得好笑。起码你在观念、见解上不会认为傲慢是有意义的,所以一定要做一些很普遍的、比较长久的修行。
“普遍的、长久的修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最基础的出离心你要去修,菩提心你也要慢慢去思考,各种各样的理论都看一点,关于这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课要去听,让你的相续中充满佛教的世界观以及佛教修行的法理。有很多师兄一上来就听我讲的课,也知道了一些干巴巴的教理甚至修行方法,但他玩不下去,搞两三天、两三个月,时间长的两三年,就会丢盔卸甲或者变成法油子。原因是什么?他不了解普遍的法理,真正的世界观没有在内心里面成型,所以,首先还是要去做这些基础的修行。
思维知母、念恩、报恩,修行单空和菩提心,走到一定的时候,身心柔软了,傲慢这个事情就容易对付了。内观能力很强以后,细微的傲慢念头和感觉一下就能察知,在察知的同时能调起学过的理论,从思维方面去对治傲慢的念头和情绪。如果有单空和菩提心的觉受,一提起相应的觉受,傲慢的念头和情绪一下就会烟消云散。你去做了这些修行以后,身心慢慢地开始趋入真正修行人的相续,那傲慢就好办了。这是在座上,要大量去做这些普遍、深入、广泛的闻思和修行。
第四,与人相处时,随时内观,发现傲慢和比较时,立即思维较众卑下,并引发菩提心和单空的修行。
与人相处时,要随时内观(就是前两句偈子说的),一旦发现自己有傲慢,甚至在与他人比较时,就要马上思维较众卑下。有时候能够发现自己傲慢,觉得自己还可以:“你看,暇满人身我也得到了,这样那样都得到了,我的人生还不错。”这是一种傲慢。
还有比较:“他是那样的,我是这样的。虽然他那个很殊胜,但是我这个比他更殊胜。”你会不知不觉做比较。“她有钱,我比她靓”“她靓,我比她有才”“他有才,我比他运气好”“他运气好,我比他想得好”“她长得美,我想得美啊”。
反正总是要比较,所以你要随时内观,一旦觉察到自己在傲慢和比较时,立即思维较众卑下。说起来挺容易,但做起来你会发现好难。你在跟人比较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要战胜别人、要比别人有价值的强烈需求。当产生你比别人有价值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已经不是无垢尊贵种了,而是“比较种”。只有当你思维较众卑下,这个时候你在客观上才是无垢尊贵种。
我们再说得详细一点,你去思维她比你美、你比她想得美,在做这样比较的时候,天人是厌弃你的;当你在思维较众卑下的时候,天人会觉得:“哇,这是潜力股,投他!”我以天人来举例,便于大家理解,听得懂吗?听我这么一说,你又想“那我赶紧这样做”,天人发现你知道他这样想,你也知道天人知道了你知道他在这样想,但你还是要这样想,那天人就“投”其他人去了。
所以要真诚地思维较众卑下,同时还要在行为中引发菩提心、单空的思维和修行(刚才讲的是座上)。当我们很真诚地思维较众卑下,特别是知母、念恩这些修多了以后,你就不会产生扭曲和压抑,否则即使是自称奴才,还是承认相续的,有时候甚至更可怕。
你看那些抱着目的在皇帝面前称奴才的太监,一旦有权力,坏起来是最坏的,所以,到了清朝就绝对禁止太监干政。明朝太监干政也挺厉害的,搞什么东厂、西厂,到了清朝以后就不允许了,太监干政会弄死人的。但到了后来还是会干政,只是干政的程度不大了。比如慈禧太后时期,有著名的安德海,最后被杀了,还有李莲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干政。那是不是所有太监在道德上都很败坏呢?也不见得,但大部分太监的心理是扭曲的。因为他是在承认有人我的基础上再“我比你卑下”,一旦有机会让他觉得自己不卑下,他会把你踩扁,最怕的就是这种人,翻身奴隶做了主人,以前的主人就完了。
这是社会现象,所以李自成打进洛阳府的时候,抓住福王直接就煮了。明朝的农民起义,基本上抓住朱家的子孙就杀光了。当时朱家(明朝的皇帝)有个很坏的制度,他怕各地的藩王造反,于是不允许藩王及子孙进京城,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限制(特别是朱棣以后)。明朝的藩王们以生孩子为乐(权力被削弱,整日无事可做),因为生一个孩子以后,国库要拨给他们很多钱,每个藩王就娶很多老婆,生很多孩子。那是财富,生一个是真正的财富,所以明朝的很多GDP,都拿来养了这帮龙子龙孙。结果报应来了,等到李自成、张献忠起义的时候,只要是姓朱的王,逮到就杀,把大半姓朱的帝王杀得干干净净。顺便讲一点历史故事,只是想说明不能以扭曲的心态去思维较众卑下,它是一种对治,我们要明白它的目的。
好,上一个偈子“思维卑劣”就总结到这里。这堂课学习第三颂“疾断烦恼”。
第三颂 疾断烦恼
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
这个偈子很精彩,是真正说修行的。那前面的偈子是不是说修行呢?也是说修行的,但这里说的是马上反观断烦恼的修行。恒常观自心,由于烦恼会毁坏自他的相续,所以一旦发现烦恼初生,就要马上强行断除。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反观自心、当下断除,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行方法。
如前所说,这是一个讲修行的偈子,那前面的偈子是不是讲修行的呢?也是,但这里讲的是随时反观自心的修行。这四句偈子也一样,意思说起来都容易让人明白。佛教中的词句、偈颂,如果以思维的观点去理解,那是很容易明白的,但实际上其中的深意,你就是不明白。
我举个例子,比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在思维上很容易明白——“哦,心没有住的地方,没有来处、没有去处、也没有住处,这时候的心就是菩提心,而且是胜义菩提心”。很好理解吧?在概念上理解很容易,但是,如果你要产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觉受,哪怕是一点点觉受都很难。
有一点点觉受,那是触碰;完全踏实地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是开悟的人;而心里生起的完全就是清净显现,那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所有的清净显现无量无边,而且没有任何执着,那是佛陀。所以我们不能仅凭对一句话在概念或逻辑上的理解,就认为自己明白了,其实很难的。
我们可以说很多禅宗的法句,刚才举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例子,再比如六祖说的“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在逻辑上也很好理解。你要离开外相,心不粘著外相,其实就是“应无所住”,也就是“外离相为禅”;你的心里没有分别念头,就叫“内不乱为定”。在逻辑上很容易理解,那你做试试看?就算你这么去做,也很可能会变成禅定。
如果以比较深刻的教理去理解这句话,“外离相”要怎么离相?你得修单空——夺人和夺境,夺个遍,你才能“外离相”。什么叫“内不乱”?有念头叫不叫“内不乱”?难道没有念头的死定叫“内不乱”啊?那叫死禅定。
六祖还说了“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要安住法性,发现不生不灭的明觉或觉性,那才叫“内不乱”,你们要去深入理解这句话。这样一说也容易理解,但你做来试试看?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你连“外离相”都做不到。你怎么外离相嘛?稍稍骂你一句,你就离不了相了。甚至都不用骂你,坐在那里修久了以后,烦恼、郁闷一生起来,你都离不开——那些都是相,你离不了相,更谈不上“内不乱”。如果你真的安住法性,即使起念头也没什么。
有时候佛教中一些很简单的话,也许从逻辑上、简单的修行解释上我们都听得懂,也能够理解,但其中很深刻的意思,你不见得能明了。例如你去问禅师“什么是法性”,他会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说一句简单的话,好像非常有意思,大家就觉得“哇,禅宗很有深意!”——到底有什么深意啊?其中的深意并不是来一个“不明觉厉”,或者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就可以搞定,二者都不行。
所以,一定要从思维、觉受、修行上一步步地深入,对现代人而言就是如此,因为你没办法“啪”地一下击竹开悟,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甚至你读了很多书,把五部大论都研究透了,也不见得能够真正地开悟。它得有方法,有窍诀,闻思修什么都不能缺——“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是这样,有时候说这是末世,真的是末世,很多人的执着太深、太多了。
这个偈子看起来很好理解,“恒常观自心”——发现烦恼就解除,就这么简单,但实际上要讲很多。现在来讲它的法理。
第一,常观自心。
常观自心(“愿我恒常观自心”),这是一件必须要经常训练才能做到的事情。你要在座上去修行,修单空、修禅定,经常观察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养成内观的习惯。
这是很难的。很多师兄就是没有内观能力,他只是思维,没办法去觉受自己的思维——记住我说的这句话。思维是他认知、判断、决定的一个工具,而且那就是一切,普通人皆是如此。当你问他什么在想?他一定会说是大脑。甚至发展到哲学层面叫“我思故我在”,他认为根本者就是思维。但是,修过禅定的人就会明白,我们可以觉察自己的思维。
当然,你可以问深一点:“觉察思维的那个是不是意识?”那就精彩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这么来问过我。当然也有,我和一些师兄们在讨论的时候,就会讨论到这些。知道自己在思维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它会不会是意识呢?它是属于意识,还是属于阿赖耶识的明,还是属于觉性呢?如果你认为觉知到的思维是所境,而你的能觉知是能境,那它就已经不是觉性了,说不定是一种意识行为;当你完全没有思维的时候能够觉知,那可能是阿赖耶识的明。这是有层次、有窍诀的,而修行人就是要去了解这些。
所以,常观自心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你要先在座上进行训练。为什么我会教大家修单空(夺人、夺境),又修禅定呢?一方面,是为了建立空性的体受。为什么呢?把全部的所境都夺空了,就是单空。有人问:“什么是单空的准确定义?”能上有个单空的执着。当你把所境夺空以后,那它存在的基础在哪里呢?在能上,有个单空的执着。那什么叫空性呢?把能境夺空了,能境空了,那就变成了真正的空性。
“所境夺空了”和“能境夺空了”这两句话,如果换成另一种说法就叫“一切境相由心现,心性也是离戏边”。“一切境相由心现”实际上就是把所境夺空了,你说:“啊?‘一切境相由心现’怎么会是把所境夺空了呢?”所有显现的东西都不是它自己的体性,而是假象,它的本质是心。
这要靠什么来实现?靠这样一句话肯定不行,你得去夺这样、夺那样、夺身体,夺完以后,心才能明白“哦,这些真的是虚幻的,甚至是不存在的”,这叫所境夺空了。所境夺空以后,这个境界以什么方式来成立?你还没有开悟,那在能境上一定有一个“无”——单空的执着。
然后“心性也是离戏边”,产生一切的能是什么?心性。它也是空性的,叫“离戏边”,当你把能境夺空了,那就是大圆满。
为什么我要教四夺呢?首先要建立单空或者空性的认知。为什么教了你四夺以后,一定要你去修禅定之类的呢?你要放弃以意识作为认知主体的这种方式,你不要认为它是一个主体,意识也要变成客体,是被观察的东西。
有些人,你问他:“什么是法性?”他说:“法性很简单,明空双运,离开四边。”这些就是意识性的东西,所以,到了禅师那里,如果这样回答,他会打你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你总是说一些思维性的东西,不是觉受性的东西。当然,觉受有可能会出错,那叫误区,因为不是究竟觉受。如果真的回到根本的本体上,那就开悟了。
所以我要教单空(四夺)这些修行方法,长期这么训练,你才会慢慢观察自己的心。首先观察到意识,然后观察到觉受,最后观察到本体——这是观心。这种观心的习惯,一是要在座上去做,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去做,不能打成两截。不然的话,有时候在座上好像是个证悟者,结果一下座,心绪纷乱、念头失控,这也挺可悲的。所以“常观自心”在座下也要去做,座上和座下经常训练。
刚才我已经对最深的观自心做了一些分享。接下来说懂得观自心,大概分成四个层面:念头、情绪、心态、心体。
我们现在讲的是观心,不是观境。观心,也就是去观“能”是什么。“所”是前五识的对境,刚才已经讲过了。你问:“意识是不是所呢?”意识也可以称为“所”,当你观察出它是“所”,那它就是“所”了。
我们肯定不会认为眼睛看到的东西是“能”,它应该是“所”。那我们会不会认为自己想的东西是“所”呢?如前所说,如果你能觉知你的思维是什么,那你的思维其实就变成了“所”。有个能观思维的东西,它可能是意识的直觉,也可能是阿赖耶识的明觉,甚至可能是法性。
如果它真的是法性,你在法性的层面去看念头,那么念头也成了法性,一切都成了法性;如果你以阿赖耶识去看念头,它就是意识;当你以“意识的直觉”去直觉到意识的时候,那么意识的所境与意识本身其实是一体的——见分和相分的关系。能听得懂吗?
也就是说,心是有层面的,我们去观心,肯定不是观前五识的对境,而是看意识,再把意识分成阿赖耶识和末那识。我们先不说法语,直接说体会。首先,你能觉察到自己的念头,这很容易,你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那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狂乱意识,就是你疯了。
但大部分人其实都处于疯狂状态,基本上被念头带着走,不会去看自己的意识,他只是用意识来分析和判断各种情况。你看普通人是不是这样的?很少有人去观察自己的意识,比如自己在想什么、是对的还是错的,包括很多修行人都不会。所以他永远都能发现别人不如法,而自己是否如法却不知道,因为他没有观察自己在想什么。
当你观察自己“想”的时候有很多层面,你说:“开始我能观察的,是意识还是阿赖耶识?”先别管它,刚刚开始肯定是意识——用意识看意识。虽然是意识看意识,但实际上,一定要有个直接的觉知意识。也就是说,你去想自己想了什么,在这之前,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想了什么;而要知道自己想了什么,不可能用想去知道,而是用觉知去知道。至于那个“觉知”是什么,先不管它。
你能够觉知到自己的念头,那个觉知有可能是意识的直觉。当你静下来了,心处在很平静的时候能够发现自己的念头,有可能是以阿赖耶识的明分去发现的,但大部分时候不行,其实是意识的直觉。这是观心的第一个层面,念头。
观心的第二个层面是情绪,情绪就更厉害了。情绪是很多心所造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心所应该是在心态里面),有可能是受蕴里面的东西,分为苦、乐和无记。虽然可以笼统地说苦、乐、无记,但下面却运行着很多心所。一些激烈的情绪我们能够马上察觉,但有些隐藏的、阴暗的、幽微的情绪很难觉察,这也是观心的内容。
比如,有时候一个人显得很阳光,让世界充满爱、到处都放光,他也很开心,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在背后经常偷偷大哭,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有些人觉得自己很勇敢,结果某天晚上一打开电视,贞子爬出来了,他才发现自己并不勇敢。他不能察觉自己心里很幽微的情绪,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抑郁症。抑郁症病人那种抑郁的情绪让他痛苦不堪,但他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如果知道为什么,他会马上采取措施搞定它,结果被逼着去吃药也没能解决,这就是没有反观能力。
反观能力真的太重要了!太重要了!太重要了!所以,你不能察觉自己的念头、心态,还说自己在修行?那没有修行的,最多是种点善根,很多人都是如此,一说都是别人的不对,永远都是如此。有些人甚至把全世界都得罪完了,还是别人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
其实别人对他的反击已经有了,他也感受得到,但是,由于不去思考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所以他能够思维和领会到的都是别人给他带来的伤害和冲击,他不知道导致冲击和伤害的深层原因是他伤害了别人——要记住这句话。至于他怎么伤害了别人,就要去观察自己的思维、想法以及心态,但他没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你又说要修行解脱,这是不可能的。
师兄们,听得懂吗?我讲起来好累哦!要听懂非常简单,但其实可以把它做得很深。一是观念头;二是观情绪,各种各样的情绪也要去反观;三是观心态。
有人问:“心态和情绪有什么差别呢?”情绪还会浮于表面,而心态有时候更底层,人有很多种不同的性格,其实是心态造成的。有些人特别冷静,你说什么他都没反应,无论怎么吓他、刺激他,一张冷静的脸;有些人特别活跃,一看到东西就嗨得不得了,但很容易消失,比如对宠物的新鲜感,能不能维持一个月?这就是心态。
心态有很多种,这是情绪性的心态。还有纷乱的心态、平静的心态,你能够察知自己六识中的哪一识此时此刻最旺盛。比如,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是眼识和耳识同时运用,鼻识和舌识就丢失了。再比如,你在打坐的过程中,有时候眼睛不看了(黑了),身体的感受还在;有些人甚至眼前“唰唰唰”出现很多光或烟(其实已经不是眼睛在看了),但身体的触受没有了。所以,这也是属于心态的层面。
你说:“这不是心体吗?”心态包含了心体的作用,而心体就是指法性,它更难觉察,觉察到心的本体就叫心体。心体有两种:一是世俗心体,二是究竟心体。究竟心体只有一个——法性;世俗心体,就是你要搞清楚什么叫阿赖耶识和末那识。这需要点水平哦!心是怎么依靠无明去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首先阿赖耶识的见分是什么?你心里面要很清楚地明白这个东西,然后要知道心是怎么执着它形成自我感的。
其实没有真正的自我,都是“感”出来的。你的这个身体就是一坨肉,它不是你的自我,只是自我的一个施设、表征。为什么呢?如果这一坨就是自我,那我们把它煮了,你就解脱了。但是,把你煮了,你会因此而解脱吗?不会,下一世你又会变一个身体出来,它只是一个表征。如果你能弄清楚造成自我的无明是怎么回事,那你就能明白什么是末那识了,也会明白什么是阿赖耶识,连阿赖耶识、阿赖耶你都会分得很清楚。
这是世俗心体,就是八识,大家要分清楚。我们经常教察知、察知,你就要去内观才能察知。如果你不内观,那你察知什么啊?连念头都察知不出来,你还想察知心体?究竟心体就一个——法性,如果把它再分细一点,从大圆满的角度去看心体的几个层面,还可以分为心部、界部、窍诀部:心的光明是心部;环境的空性是界部;明空双运的心体是窍诀部。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如果你去观察、确定,就很难了。用什么去观察?观察的时候怎么辨别?怎么肯定?怎么安住?
当然,这是最后的内容了。首先,你一定要习惯性地去看自己在想什么——念头,发现自己的情绪、心态,然后才是察知心的世俗体,最后是明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高级的是“本自具足”。但首先你要一步一步地去做,不去做是不行的,所以,“常观自心”不是那么容易。
“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这四句颂词实际上说的只是观察到念头、情绪和心态,后面的世俗心体以及究竟心体都不提。但你要去观察和明了世俗心体和究竟心体,必须先从观察念头、情绪和心态开始,然后学会断除,不被它影响(断除就是不被它影响),这样你才能慢慢体会到世俗心体和究竟心体。
第二,妄念初生。
现在讲观察的过程,也就是什么叫“妄念初生”(第二句颂词“烦恼妄念初生时”)。首先是念头,当无明的心在各种各样自私扭曲的心态和不受控的情绪折磨之下,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念头,即各种各样的想法。比如,“这个王八蛋,他欺负我”“哇,靓妞,泡了她”“哇,好漂亮的猫,逮回去养”,这些就是各种各样纷乱的念头和情绪,要观察到它。这是第一步,要经常看到并发现它,其实这就是一种“常观自心”的方式。
然后怎么断除呢?各种思维以及你学的教理和法理就来了。而且一个人的念头要停下来,不是用念头去命令它停下来,它就能停下来,而是要去培养心让念头停下来的能力,这就是修禅定。
禅定不是要修到完全无念,那是很厉害的程度了,其实你修到发现自己有能力观察到念头,就已经很厉害了。你很平静,有个平静的心态是主体,你会发现念头是客体——哇,那好厉害啊!至于主体是什么,先不管它。有这个主体,发现念头在起落,“大雪纷飞落于何处?”就落在那个主体上,那个主体是什么?先不说。
这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修禅定出来的。当我们永远不明白那个主体,一直修下去,就会修成世俗禅定。一直静下去,最后可以达到完全没有念头的状态——非想非非想处,那真的是没有念头,但它是外道禅定。而我们有上师的窍诀,最后明白主体是什么,就搞定了。但你要先发现它才行,所以要去修禅定和四夺。如果不通过四夺夺掉外境,你的心总是会被外境牵引,也做不到停下念头。
首先是能看到念头,但是,发现了却不能对治(这在说修行的进阶,开始会走到这一步)。如果有些人修行很好,他一发现念头,马上调回相应的觉受,立即就对治了。初步修行的人,刚开始可能是不能对治的,但通过大量的学习、思维、打坐,大量的出离心、菩提心、单空,甚至空性的观修,日积月累,修成很厉害的觉受(不要说境界,哪怕有觉受都可以),念头一出来就可以对治,情绪也一样。
首先是发现念头,然后才是发现情绪。你要去观察,是什么东西产生的念头?“哇,这个念头是因为嫉妒造成的”。很多人在嫉妒的时候,是很专心地在嫉妒,忧郁的时候也很忧郁。比如,有些人被骂了以后,回去伤伤心心地哭,他从来没有去想自己哪里错了,甚至会说:“凭什么骂我?他和我一起学佛,我还帮了他那么多,他居然骂我,这个人不可交。”他就想到这里去了,他都已经忘记了,甚至连念头都不会去观察。
观察了念头以后,有些观察力强的人会想:“哎呀,我怎么在想这些了,那这个心绪是什么?哦,这是嗔恨心。”或者是“他和我一起学佛,为什么上师喜欢他不喜欢我?哦,这是嫉妒心。”开始去发现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发现自己的很多念头,是在不同的情绪之下造成的。
比如,有时候很兴奋,觉得什么都可以,“哇,世界是我们的,很光明的”。观察到这个念头,又回头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哦,这个时候很顺,才让我们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处于觉得世界可以一把掌握的状态中。”有时候心里又很阴郁:“我这一生是怎么过的哦?我妈都不该生我,我都不该来到七侠镇。”这是佟掌柜说的(出自电视剧《武林外传》)。你从这些念头中再回去,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处于抑郁、沮丧的情绪中。
再深一层,你就会发现、观察到自己的心态。心态和情绪不同,情绪很表面,而心态很隐藏。心态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性格,而且它是变化的,有些人在某个环境中很自闭,到了另外一个环境,一下就开放起来了。真的如此,有些人随时随地感觉自己躺着中枪,因为这都是心的现象。像我这种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心的现象。
有些人在一些场合中真的是“普天之下,舍我其谁”,志得意满;换一个场合马上蔫了,立即变得像老鼠。真的会如此的。为什么?环境变了,心态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去察觉自己的这些东西。
这只是心态,都还不是心体。要观察世俗心体,在打坐的时候,你可以去观察自己:这是意识还是阿赖耶识?还是末那识?这就更深了,属于世俗心体——八识中每个识的体。前面的心态这些属于意识,心体还分为眼识的心体、耳识的心体等等。
我们经常说的“能看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要找眼识的心体在哪里,是谁在看,或者是“念佛的是谁?”你说:“明明就是我在念嘛。”你说“我在念”,这完全是一个妄念,因为没有我。那是嘴在念?是舌头在念?这些都是色法,也不是。那是意识在念?好了,开始朝心体上走了。那意识又是什么呢?一直追下去,最后就会追到法性那里。参禅的原理就是这样的,也要靠我们不停地内观。
这句颂词说的是“烦恼”,烦恼一般在念头、情绪和心态这个层面,谈不上心体,而各种各样的烦恼就会“毁坏自己他众故”。什么叫“毁坏自己他众故”呢?很简单,当不好的念头、情绪和心态产生的时候,你的相续中会增加恶业,堆积起来就要毁坏自身。然后在这些不良的念头、情绪、心态以及动机的驱使之下,你做出的所有身口意的行为都会伤害别人,所以会毁坏自己以及他众。
第三,强行断除。
当你瞬间发现烦恼或妄念,就要立即进行断除——“立即强行而断除”。怎么强行断除呢?那你就要进行各种思维、出离心、世俗菩提心、单空以及空性的修行。
大家要记住内观的四个最重要的层面:念头、情绪、心态以及心体。用各种思维、觉受的方式去断除。
如果你有了一种境界,而且是最深的那种境界(开悟以后)的观察,一旦生起,全都是法性。比如,你看到一辆跑车:“哇,好漂亮啊!”贪心一下起来了,然后回观这种贪心——“哇,法性”。当你回观的时候,能观一下就换了,不再以贪心为主体,而是以法性为主体。如果以法性为主体,贪心就变成了所境,而处在法性去观的时候,能所是一致的——唯一法性,那就变成了大圆满的修行——六根自解脱中的意根的对境自解脱。
所以,观察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深入的,要建立这些观察方式也有四个层面。
第一,闻思以建立见解。
要通过闻思建立见解,一定要去看这些经论。我们为什么要学唯识、因明、俱舍论呢?就是要去发现我们的前辈们、大德们,他们是怎么把人的心进行分类的,以及心的运行规律是什么。然后你会知道:“哇,原来心所有五十一个,它运行的方式是什么……”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把唯识讲得非常详细,如果有时间和机会,我来跟大家讲一下唯识里面心运行的规律和方式,讲起来会很精彩。唯识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如果你要结合教理来讲心的运行规律和方式,那就需要既有闻思又有修行的人来听,才能听懂,才会觉得有意思。不然就会变成天方夜谭或者讲一些干巴巴的名相,大家都没有兴趣,也听不进去。
唯识并不浅,很多人说:“中观破唯识。”其实中观破的是随理唯识,真正的唯识是没办法破的,那是弥勒菩萨讲的,根本上是佛陀讲的。随教唯识怎么破啊?它的观点属于非遮,高过自空中观的观点。唯识的“识”是心识的识,它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现象都是心的分别而成的,所以叫“唯识”——唯一是“识”,即所有现象唯一是分别。
第二,座上观修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单空的见地。
就是要在座上观修,既要修禅定,同时还要观修出离心、菩提心以及单空的见解,然后生起见地。为什么要去观修这些呢?
如果没有出离心,你根本不可能去观内心,你的注意力全部在世法上——这是大部分居士的毛病,你都不能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在世法上,甚至把世法解释为你追求的佛法。很多人认为,解脱就是有莲花做的房子,真的好漂亮啊,如果有,那一定会很贵,然后莲花做的房子里面有好多空行母。当然,女的可能会想有很多空行勇士。这些都是世法,但有些人把这些追求当成是佛法。然后进到团体中:“哇,布施好有钱哦!有这样那样的功德……”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消灭人我执和法我执,所以一定要去观修出离心。
然后要观修菩提心。有人问:“观修菩提心对断除烦恼有什么好处呢?”很多烦恼就是自私造成的,如果有了菩提心,还不要说真正去利益他人,首先利益的是你自己——你因自私产生的烦恼,用菩提心一观,烦恼马上就会消失。
单空也一样,很多烦恼都是因为你执实,如果单空这种觉受生起来,有什么情绪直接去印照,情绪就消失了。当然,印照是不究竟的,大家要记住。以前江味农居士经常说自己修般若就是用“印之”这种方式,把一个情绪、想法,甚至现象,用空性的观念和感受去印之。这是一种观修,其实就是四夺的内容。你们一定要记住,印之不是究竟的行为,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如果你认为这是证悟,那就是“失地”。甚至把什么都印了,一片大空,认为那是空性,这些都是错误认知。
当然,这是从究竟的角度去看,如果从单空的角度去看,我们不是说“夺掉所境叫单空”吗?印之就是去夺,如果你还有夺,那就不存在真正的解脱。它是单空的见地,对于对付烦恼有很多好处,如果训练成熟以后,烦恼一现前,你一内观,发现以后一下就可以把它去掉。
第三,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
最后要去学最究竟的观察方式——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这就有一匹布那么长!
学习大中观,首先要学习中观,要进行闻思,然后要进行详细的讨论、辩论,思考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知道了五大因、四大因,然后这样破一破、那样破一破,就懂了。比如,《中观根本慧论》中的二十七种“破”,其中的道理我们好像都背熟了,但也不见得懂中观。你可以在逻辑、思维层面上明白,但心是不承认的。
心执实是一种习惯,要破坏这种习惯才真正开始趋入修行,才真正地建立大中观的见地。中观和大中观的区别在哪里?自空中观就是一个“空”,它其实要离开四边,建立一个法性才行。
大手印也一样,它以心为道。什么叫“以心为道”?心是什么,怎么为道?建立觉知,觉知要如何让它离开执着,要怎么才能安住,其实这需要老师。大圆满就更厉害了,上来就以法性为道、以智慧为道(而且是根本智慧)、以胜义菩提心为道。那么最需要什么呢?信心、福报以及准确有效的窍诀,当然,你得对上师有很强的信心。
这是最后一种内观方式。你内观自己,无非就是能观和所观,而所观的全都是烦恼。如前所说,烦恼分为念头、情绪、心态以及心体,世俗心体也是烦恼,它是烦恼的根,就是阿赖耶识。最后去观心体的其实就是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但它除了明了自心心体以外,也能明了念头、情绪、心态。
我们以大圆满的智慧去观念头,那叫法性游舞,念头越多越快乐;观情绪,比如我们有贪,贪越大越好,它也是法性游舞;观世俗心体,它根本不成立,就是法性的光明。这是以大圆满作为能观,大手印、大中观在根本上也是一样的。大手印、大中观、大圆满只是趋入的方式不一样,其实用于能观的东西都一样。
第四,随时内观,并提起相应的正见、觉受和境界。
当我们还没有建立比较究竟的能观工具时,那么可以用单空、菩提心以及出离心的方式去进行观察。这样的觉受可以进行观察,这样的境界也可以进行观察,最差的是我们学了那么多经论,可以去思维。
比如一个人受了气,回去想:“算了算了,他是我妈,我不要生气了,我不要生气了。但我心里还是很生气啊,我不要生气了……”这也叫对治,你在用思维对治——用你的念头对治你的心态,虽然打起来很苦,但最初就是如此。因为你能观的工具没有建立好,没有走到那一步。
你要是达到了大圆满的程度,你一看:“哎呦,这个好安逸哦,再来厉害点的!”真的会如此,所以大圆满修到一定程度的人,他就希望有一些违缘,产生一些更不好的东西,然后发现它还是法性,这样修行境界就会提高,叫做“训练妙力”。这是建立观察的方式,建立能观、所观的方式,分为这四个层面。
然后是次第。我们观内心的时候,产生的次第应该是怎样的呢?
第一,最初被念头和情绪折磨而无法对治时,需暂时回避。
最初我们会被念头和情绪折磨得没办法对治,哪怕你学了那些东西,也不管用。记住,“最初”不是指时间,并不是你只学了几个月才叫“最初”,有时候学了十几年还是叫“最初”。原因是什么?你没有顺利建立刚才所说的观察方式,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连单空的见地也没有。你读的都是书,心态并没有因为这些书和学的见解而改变,甚至有可能因为读书变得更可怕。
比如,有些人因读了很多书变得很傲慢,别人一刺激他,说他学得不好,那个火一下就喷起来了:“你算什么?我五部大论都读透了,学了十几年,你居然敢说我学得不好!”当然,脸上可能是一副沉静的表情,但心中如一头狂兽在嘶奔、一万匹羊驼在驰骋。这时他的所学反而让他傲慢了,原因是心态没有变。
最初,在我们没有建立很好的观察方式,能力也不够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回避。首先要回避外境,那些让你产生不好念头和情绪的外境你要回避。因此,很多人就要到修行的团体中,离开世俗的让人太过纷乱和产生烦恼的环境。
那内心呢?有人问:“内心我没有办法回避,人走到哪里内心都在,怎么办呢?”那就转移,它也叫回避。不要因此而气上加气,然后产生过激行为。比如有人得罪了你,实在忍不过,你就去做马加爵,那不行哦。你只能转移自己,比如看看电影、找朋友泄一下火,实在不行就去砸酒瓶子、打沙袋等等。我都是采取这种方式的,有时候气得想揍人,但没办法,想揍也揍不了,就拿个沙袋来捶。最初就是回避,但你起码已经发现自己在烦恼了。
第二,依靠闻思的力量断除烦恼。
依靠闻思的力量就是要长期闻思,经常看这些书——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道理,天天读、月月读、年年读。哪怕同一个道理读一千遍、一万遍,读多了以后,思维就有力量了,一旦发现烦恼,就可以依靠思维来断除。
第三,依靠出离心的力量断除烦恼。
再下一步就是有出离心了,我们可以依靠出离心的力量来断除烦恼。很多烦恼就是没有出离心造成的,比如对钱的执着、对家庭的执着,很多人对家庭执着到一塌糊涂。因为社会观念认为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是正确的,破坏家庭是不行的,但很多时候佛教修行会遭到一些家庭的反对。
如果一对夫妻能同时信佛,那是因为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大部分家庭是不可能的,要么是老婆信,老公捣蛋;要么是老公信,老婆捣蛋;或者是儿子信,母亲捣蛋;或者是女儿信,母亲捣蛋;或者是母亲信,儿子和女儿都捣蛋!
排开干扰是很难的,因为你要执着这些东西。当你有了出离心,就要想这其实是梦一场。出离心可以体现在思维上、体现在对建立世界观的逻辑上,也可以体现在单空上。体现在单空上,它就是一场梦,有什么好执着的?不管多亲的人、多恨的人,都是一场梦;多好的事物、多丑陋的事物,或者多不好的境遇,再苦再难的境遇,还不就是一场梦啊?沉浸在梦中,很蠢!心真的有这种认知就好办了,烦恼一出来,一调起出离心就完了。
有人疑惑:“这不是出离心,已经是单空了。”单空就是比较厉害的出离心,它把所境都夺空了。你能出离什么?就是出离所境,难道还出离能境啊?出离能境就变成安住法性了。
所以,可以依靠出离心的力量断除很多烦恼,我们要去培养出离心,当然,首先得长期地、习惯性地内观。
第四,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转化烦恼。
依靠菩提心也是一样,如前所说,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可以转化烦恼。我们的很多烦恼都是自私造成的,你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很多都是因为自私。我们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种自私,有些甚至以冠冕堂皇、高大上、高品位的姿态展现出来(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自私),所以要内观,发现以后要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去转化。
我们经常只顾自己的修行,根本不管别人。有时候看到别人不行就蔑视别人,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帮助他,哪怕不一定在行为上帮助他,起码要在心里有这种想法。还有一些人故意去帮助别人,搞什么所谓的弘法,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帮助别人。其实就是一种习性,实际上动机里面有自私的成分,他都观察不到,那就更麻烦,很多人都是如此。
所以,我们要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去转化,可以继续帮助别人,没问题,但发心已经变了:“我是真的想帮助你”,那么,很多自私的烦恼就会被去除。有时候跟别人发生了冲突,一点对错就记恨半天,如果有了菩提心,这些情绪就没有了,很多嗔心、排斥、冷漠会因为菩提心而化解。这都是心态类的东西,有时候甚至连孤独都会被菩提心化解。比如“一个人好孤独”,其实你想想看,全世界那么多妈,你孤独什么啊?当心处于温暖的状态中,就不会孤独了。
孤独实际上是自私造成的,他希望温度朝自己来,不希望把温度拿出去,就会产生这样的心态,过度以后就会变成抑郁症。当心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以后,他没办法再有快乐了,而且是非概念性的,就是没有快乐,甚至想死。以前所热爱的东西不再热爱了,所有的饮食不再激发快乐,甚至连性都没有快乐,心沉浸在那种板结一块的状态中,用什么样的音乐和图画能描绘那种状态呢?一片幽远的暗黑色,全是泥沼,在里面动一步都很费力,完全丧失动能,想死。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过度自私造成这种力量的累积。当然,这种力量有杀业以及各种各样其他的业作为原始动能,种子中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但造成这种情况的其中一个心态就是自私,所以依靠菩提心会暖化这些东西。“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重罪”,这不仅仅是一句话,它真的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那种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心态(就是极端的痛苦)会被它化掉。所以依靠菩提心,也可以转化很多烦恼。
有人问:“抑郁症怎么治疗?”其实有了菩提心,马上就能治疗抑郁症,但已经有了抑郁症的人,很难产生菩提心,非常困难,哪怕是已经学佛的人都很难。原因是什么?因为心中抑郁的力量成了主导。所以,这个时候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比如与有菩提心的人接触,内心的抑郁就会化掉。但这也很困难,因为有抑郁症的人一般都相当自我(我把它换个词叫自我)——他以自己的感觉为主,不考虑别人的感觉,与菩提心是冲突的。
所以,抑郁症病人要先去参与放生,学会关心别人,先逼着自己这么做,慢慢地做成习惯,然后再辅以念咒、打坐,并且要放弃一些世俗追逐。抑郁症的人千万不要再去求什么考试第一名、找一个好工作、追一个追求不到的网红等等,绝对不要再看这些东西,甚至连游戏都不要玩,因为游戏会耗尽能量。就是要去大量地放生、念咒、打坐,去养老院拥抱老人,去营救路上被水淹的蚂蚁等等,然后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如果抑郁来了就告诉自己:我死了就死了,但愿这种死能让所有抑郁症病人都康复。如果真心诚意地这么想,你的抑郁症很快就好了,不需要吃药。但在产生这种功能之前,你要吃药,而且要吃很多药。一般来讲,这非常困难,产生抑郁症的人就是因为业力太盛才会这样。
第五,依靠单空的力量化解烦恼。
有人说:“依靠单空可以化解烦恼吗?”可以的,如果单空修得很好,其实人就会松好多。如前所说,把所有的所境全部夺空,就是单空。有时候你面前一片大空,你把它夺空,在明白本性之前它还是空。把所有的空夺空——还是空,不断地夺空、不断地夺空——还是空……这叫狗咬尾巴。到底什么叫空性呢?那就是后面的事了。
但我们现在不夺空,夺有。夺有,就是很多情绪、痛苦,甚至疑惑,全部把它搞掉,慢慢地你的心就会变得洒脱、放松。这是了不起的修行,你不要说:“这没什么,很简单。”不简单哦!赵州禅师怎么做的?“赵州老人八十犹行脚,四十年不杂用心看个‘无’字。”这是我们很好的模范。
观一个“无”字四十年哦!赵州禅师是真正的大佛陀,他这么干了四十年,我们干了多少年?大部分人都是半路学佛的。而且他是“不杂用心”,我们是专杂用心,几十天可能一个“无”字都想不到,他却一直这么观下去。
他不是写一个“无”字在墙上来看,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单空——夺夺夺,什么都是“无”,以“无”作为根本、作为宗(朝向它叫宗)。“四十年不杂用心”,很多禅宗大德(包括大慧宗杲)都是如此,都是以“无”字入手。如果单空修到很厉害的程度,就会形成很多单空的境界,甚至会被误认为是开悟了。虽然它不一定是开悟,但化解普通的烦恼就很简单了。
所以,大家要用心修行下去,佛教是生命的唯一之路,别无他路。真的没有办法,不管你多威风、多了不起,它就是一个现象,转轮王是个现象,梵天王还是个现象,更何况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即使你再厉害,美得倾国又倾城,钱多得建城又造城,权力大到任意生杀予夺都是个现象,没什么了不起。所以只能去求解脱,生命只有这么一条路是有意义的。
我有点极端,经常有很多人说我极端,唉!我想问一下网上的师兄们,我是不是很极端啊?是有点极端,但这是一个好的极端。你只有这么走下去才有意义,才会觉得活得有意思,才算得上是暇满人身,否则就算你再厉害,也什么都不是。
这真的不是傲慢,这叫佛慢。如果每一个佛教徒都不认为佛教走的路是最殊胜的,你又说自己是无垢尊贵种,那就叫自欺欺人。如果不认为我们走的路是殊胜的,那你的心一定会走到其他路上去。当然,你不会信其他的宗教,但你会信一些让你快乐的事物。这些现象非常多、非常厉害!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视频,有个出家人造了一间房子——漂亮得一塌糊涂,里面的陈设古香古色,非常雅致。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佛教生活,就应该这么清幽离世,清净、没有烦恼。这不是真正的解脱,也要把它夺空。这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一遇外缘马上就被破坏了,如果贪著它,同样会轮回。千万不要把优雅、愉悦当成佛法,这只是修行佛法、进入修行之路时所产生的一点副作用而已。甚至一些神通,所谓的光照大千等等,梵天王都做得到光照大千。所以不能把它当成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解脱就是要去修单空,然后去修大空性,这样才行。
第六,依靠空性的觉受直观烦恼本性。
最后要依靠空性的觉受来直观烦恼的本性,这必须要开悟以后才行。即使是触碰了法性,都能做到一点了,当然,烦恼不能太重,不然马上就离开法性了,一肚子都是气,或者马上就开始用分别念进行思维,或者直觉过去变成单空,很多人会去印它,那就不是真正的直观法性了。
直观法性是什么?心回到无执的觉性中去,你在觉性中看到烦恼的时候,你会发现烦恼和觉性是一体的,而且烦恼会消失。但是,消失是说烦恼自己会消失,所以叫自解脱,不是像单空去印它那样把它对治掉,这是差别。最初只能是小烦恼,慢慢地就越来越大,到时候甚至需要大烦恼,那是最高级的,但我们一般是做不到的。我们一般是从出离心、菩提心、单空一步步地修起,最初一定要去闻思见解。
次第好像是一步一步这么来,但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什么叫同时进行呢?比如,我们觉得闻思见解好像是最初的修行,但实际上那时候我们也可能已经被指示了心性,有了一点法性的触碰。另外,如果我们单空修得很好,已经形成了觉照的境界——照见五蕴皆单空,但那时候我们还是在闻思。虽然它好像分了次第,但其实是同时进行的。
当然,最初一般都是从闻思开始,然后打坐、观修,深入体究,但一定要养成习惯,不停地内观。这四句颂词“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怎么强行而断除呢?依靠思维、出离心、菩提心、单空、空性这五种方式。最初可以采取回避的方式,但方式、次第都是一样的,建立的方式就是要闻思、修行,还要随时内观。
随时内观是很不容易的,要经常检查自己的念头和情绪,而不要去检查别人。看一个人修行好不好,如果他总是说别人的错,那他一定有问题,他连自己的对错都不知道,所以自己永远是对的。这种用心的方式是朝外的,他不可能变成真正的修行人。不要说“明白”,他连做人都做不好,这种人是傻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有程度,首先你要明白自己大概在思考些什么,自己明白的内容和范畴有哪些,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有一种世俗性的说法“哎呀,这个人搞不清楚状况”,好像是他不了解外境,其实不然,他是不了解自己。他不了解自己的心,也很难明白别人的心,然后他就搞不清楚情形:人家笑,他以为是哭;人家哭,他以为是笑。爱恨情仇他分不清楚,经常发瘪(biǎ)言(四川话,意为说些不合时宜的话甚至胡说八道),所以大家会认为他少了根弦。这种人很多,不是一两个,当然有些人特别突出。
那要怎么办呢?一定要学会观察自己。反复地观察自己,不要再去计较什么对错,外境的对错不太重要,要去观察自己此时的内心是否符合教理,这才叫真正的开始修行了。“行”主要指心行,外在的磕头、点香、绕佛等等要修,最重要的是修正内在的心行,从发现念头、发现情绪、发现心态、发现心体,到最后证悟,一层层地走下去。走到很深的程度,建立的能力强大之后,所有的烦恼一观察就消失了。
这就是修行,反反复复地做,当做到很厉害,真的观察到心体的时候,能观和所观完全融为一体了,就叫“能所双亡”,只剩唯一觉性。我在表达的时候说“只剩唯一觉性”,虽然你他知道觉性是什么,但它不是什么,这个时候就完全自在了。他坐在那里,不是像我们最初打坐一样眼观鼻、鼻观心,浑身上下每一根寒毛都不敢动,而是很自在,而且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自在的修行,甚至慢慢地延及到梦中,最后会超越生死。
但不管它多高妙、多深邃,都要从最初观察自己的念头开始。观察念头,起码得有一种能力——有一个平静的心,否则会被念头牵着乱跑。比如,一个人得罪了你,你就开始反复地思考、烦恼;烦恼已经是情绪了,烦恼之上还有念头,“这个王八蛋,我要收拾他!我要去告状”等等。所以一定要从最初开始,否则说到后面说那么深,有时候等于零。好像很吸引人,但你做不到,有什么意思啊?这叫“数他人珍宝”,有时候你还帮别人数珍宝,数完之后自己一无是处。
好,这个颂词就讲到这里。明天学习《胜道宝鬘论》的十个沦落之法,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参与学习。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八颂》第2课
- 《修心八颂》第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