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学习《修心八颂》,这部论典篇幅短小,一共只有八个偈子。
慈师和索师,还有很多汉藏两地(尤其是藏传佛教)大家比较熟悉的出名的高僧大德们,都对《修心八颂》作过讲解,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有的大德还讲过很多次,比如索达吉堪布,在不同的地点、场合、时期都讲过,这也间接证明了《修心八颂》的重要性。
虽然只有八个偈子,篇幅短小,但如果真的按照这些偈子去修行,甚至只修行其中的一个偈子,都有可能成就。
《修心八颂》的作者朗日塘巴尊者,他可能有修行其他内容,但流传下来的大德们关于他的开示以及文本,都讲述他主要修行《修心八颂》里的第五颂“自受亏损”,即我们经常说的“失败亏损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有些人翻译为“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虽然翻译有点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因为它是从藏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汉文中有些词句的顺序不一样,或者同义不同词。
朗日塘巴尊者就是长期修行这个偈子而获得成就的,一般人会疑惑:“这个偈子怎么修啊?”我们认为的修行,一般都是盘着腿,修出某种境界,然后这种境界有多么厉害,过程中又放光、冒电啊,生起各种各样的感受啊,还看到了什么,最后又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啊。我们会认为这样才是“实修”,为此,前段时间还进行了讨论。
现在简单地拿一句“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怎么修啊?这句话只是一个纲领,实现起来没有那么简单,它会有很多具体的思维、心理情绪的处理,乃至于进入禅定的方法。如果随时随地都能做到“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我执会迅速地减轻。
但是,要做到真的很难,细节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在汉地,两个陌生人碰面,互相看一眼,你是你,我是我,羊子不跟狗搭伙——这还算是比较和平的,只是互相不理睬,各自的眼神和心态里可能会产生一些不那么良善、平和的东西。当然,也有些人是良善的。
作为修行人,如果真的做到“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他的眼神是温暖的,自然会觉得:“我希望你好,哪怕你比我好,希望你穿的比我好、你的财富比我多、相貌比我庄严、智慧比我厉害,什么都比我好,这样最好了。”
哪怕只是互相看一眼,这种“情绪”都会上来。把这种心态称为“情绪”,其实不太准确,但就是随时随地都是这样的心态。当遇到激烈的冲突时,即便有人骂他,他也不会生气、不会计较。为什么呢?“愿将胜利奉献他”!当这种心态深入到一个人的内心,他处事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情绪的方式,全都会变化,乃至于“追求成就”的这种心态都会变。
我们经常会听说:“这个人好卑微啊,把自己低到极处,是不是阿Q?是不是伪装?是不是很可怜的事啊?”但是,经过修行的人不会这么觉得,因为“愿将胜利奉献他”,同时,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卑微到了尘埃。其实,我们说别人卑微到尘埃的时候,心里虽然同情这个人,但不愿意自己像他这样,我们会觉得这是不对的,对人权有所损伤,对尊严有所践踏。
而他不会这样认为,并且不会让别人卑微到尘埃,只会让自己这样,但他不会有卑微感,不会自怜、自艾、自怨。他是诚心诚意希望你胜利、成功,而自己取受失败、亏损、被瞧不起。当他心甘情愿被瞧不起时,如果遇到有人瞧不起他,他就不会痛苦了。
而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委委屈屈地接受“好吧,为了‘失败亏损我领受’,你让我失败吧”,怀着一种自怜、悲伤的心情去取受失败,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走到这一步,而且越走越深以后,最后他会发现人我消失以后很容易入定,很多欲求也因为人我的消失而变得比较轻。如果真的实现下去,最后会真正地证悟本性。
我曾经问慈师:“如果菩提心发得很好,对证悟的帮助是什么?”慈师说:“如果真的有菩提心,证悟易如反掌。”我心想:“一个人的心态好,怎么会跟证悟有关系呢?而且还易如反掌呢?”对这方面没有修行的人,或者对证悟没有正确认识的人是想不通的,我们会把证悟想象成一个非常特殊的境界,然后就会疑惑这个境界和菩提心能有什么关系啊?其实不然,证悟就是我执没有了,我执又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
说到“我执”,我们会习惯性地指向“人我执”,其实应该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只是首先会指向“人我执”,因为修行中首先障碍我们的是“人我执”。
当然,我们会经常说:“阿罗汉的证悟是没有人我执,而菩萨的证悟才是没有法我执。”实际上,不管是菩萨,还是阿罗汉,当你去对付这两种执著的时候,首先要消除的是人我执。作为凡夫,不管是学大乘,还是小乘,首先要消除的也是人我执。人我执不但让我们烦恼、痛苦,而且还障碍我们认知法性,所以我们才主要对付它。
而菩提心的修行,对人我执的消减、贬抑有巨大的作用。当人我执被消减、贬抑之后,一方面,因人我执产生的情绪、希求、恐惧会慢慢淡化,乃至于消失;另一方面,对认识法性,不那么偏颇,不出现误区,起到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所谓的开悟,其实强大的人我执并没有消失,但他不知道人我执是什么东西,即使有很强的人我执,也可以入定(外道都可以入定)。在定中,如果这个人很聪明,也有一定的福报,被具德上师一指引,他可能会体会到一点点法性。那么,体会到的这一点点慧光和强大的人我执,它们是可以在同一个相续里和平共存的。
而具有强大人我执的相续,就会把这一点点证悟当成一种武器,它没有被拿来消灭人我执,反而被人我执利用。当然,最后这一点点所谓的慧光(这一点点触碰),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人我执很轻,这点慧光就会逐渐发展下去,慢慢地,人我执就彻底被消灭了。反过来,如果没有菩提心,人我执又很强大,这点慧光就真的会被人我执所利用,变成工具。到了最后,这点慧光也没有了,就会变成“悟后迷”,反而变得很狂妄、很自以为是,很多初学者有一点点境界的时候就会发生这些事。
虽然这些情况很复杂,但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这些人的菩提心修得不好,人我执很强盛。哪怕他很聪明,但是,由于人我执很强盛,认识本性的程度就不会深,那一点触碰根本不说明问题,甚至会变成“悟后迷”。所以,修行菩提心可以对治人我执,它对我们认知本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望大家重视《修心八颂》的修行。
讲完《修心七要》再来讲《修心八颂》,有些人就开始厌烦了:“哎,《修心七要》都讲得那么详细了,现在又讲《修心八颂》,烦不烦啊?而且讲来讲去,内容好像都很重复。”我曾多次声明,讲菩提心就是要重复,没办法不重复。不管从什么角度、换什么花样讲,内容就是这些。
以前我也说过很多次,修菩提心、修空性,不是学知识,它是个磨砺的过程。学知识和磨砺是不一样的,比如学冲拳,开始我们会先学习其中的知识:“力从脚起,在腰间发出,打到目标(沙袋)上,可以怎么怎么样……”这些冲拳知识,最多两三天就学完了,但是,要产生一拳出去把人打飞的那种力量,你要练习十几二十年。前面那几天叫学知识,后面十几、二十年的练习叫磨砺、修行。
我们修菩提心也是一样的,不仅仅是在座上修施身法、呼吸法,还要不停地反复闻思同类的论典、经典以及各个大德们的开示,这也是一种磨砺。
闻思修的闻思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修行,叫做“思维修”。特别是对初学者,如果缺了会修不下去,比如,施身法修了一阵子就修不下去了、呼吸法修了一段时间又修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弹药”,那个“弹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闻思。
闻思多了以后,心会被越洗越干净、越清明、越趋近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还有一种会越洗越傻,叫“洗脑”,把你关在一个地方,让你反复地听同一种理论、同一种声音,不让你比较和思考,后果是什么?自己去思考!
人心也是如此,有人会疑惑:“你教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是不是对我们洗脑呢?”是的!你开始畏惧:“哇,你竟然对我洗脑?”洗脑有两种,一种是“洗傻”,一种是“洗聪明”。我们这种是把人“洗”傻还是“洗”聪明,你们自己去判断!
让你自己去判断的,基本上就不是把你“洗傻”,因为你有判断能力。此外,“洗傻”类的洗脑,有一个最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不准你听其他的,只准听他那一样,或者就算让你听其他的,你也没有机会听。你脑袋里面堆满了他教给你的东西,他通过各种各样的力量让你不能听到其他的。
我在讲出离心、菩提心,讲佛法的道理时,有让大家不听其他的吗?我希望大家去听其他的宗派是怎么讲的、其他人是怎么讲的,甚至其他的哲学流派是怎么说的。
你说:“我没有这种能力!”那我也没办法,你就只能信了,信也不错啊!处在我这个角度,我只能说:你信佛就信对了!如果有头脑的、聪明的,又有时间去闻思的人,我希望你们怀疑我说的东西是不是对的。
特别是准备开讲的净土,它是以“信”为主的一个法门。当然,我在讲“信”的时候会提供很多理论依据,但是,它主要还是以“信”为主的一个法门——我凭什么要信啊?万一上当呢?
其实,有时候合理的怀疑是必要的,那什么叫做合理的怀疑呢?有些人的怀疑是直接否定,那不是合理的怀疑,而是纯粹扯淡。比如,有人听到佛教就说是迷信,就像那些老太婆拜佛,这是被一些影视作品或者唯物主义者的说法所迷惑了,属于不合理的怀疑。他本身才是迷信,对其一点都不了解,就直接作出结论。还有一种人,他天生就喜欢佛教,他也不知道信什么,上来就把佛当神一样信,这也叫迷信。
真正的智信是什么?就是要了解它:合理吗?可以信吗?信了有结果吗?能操作吗?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比对,然后得出结论,这叫做智信。当然,智信也要有条件,要有这种智慧和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智慧和能力怎么办呢?站在佛教的立场上,你信了佛,就算是迷信,那也很有运气,前辈子绝对埋了超级歪屁股坟(前辈子种下了巨大的善根福德)。站在一个佛教徒的立场上,我就会这么说。
怀疑是那些有能力的人的事情,没有能力怀疑,站在你的立场上,你就信!不然怎么办呢?五部大论,你一部论都读不了,读了唯识以后,唯一就是死,而不是“唯识”,这是不行的。
为什么我们要反复讲这些呢?因为它不是知识,而是一种磨砺,闻思是一种修行,叫“思维修”,对我们的修行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现在说的是菩提心,即使是空性也一样,应成派、自空派关于单空的理论怎么体现?我们经常说“无”,那么“无”怎么去体现、怎么去修行?对“无”字的理解都有很多层面。如果一群修行人来讨论这个“无”字怎么实施,他们会说出很多东西。
可见,以前的很多大德们留下来的论著和说法都不一样是有道理的,说明很多人当真去做这件事情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不同。你们可以去读章嘉国师关于自空派的见解,宗喀巴大师关于应成派的见解以及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的观点,他们的角度都不一样。而他们都是真正的大师、真正的成就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说明他们在当真沉浸进去做这件事情,他们根据自己的传承、他们所学的东西以及他们自身的修行,说出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虽然角度不一样、立场不一样,但却是真实的。
而有些传承下来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大家都在背书,所以不会有不同,每个人都一样。比如,古诗《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几千年来有变吗?就算你背错了,也就变一个字,不牵扯到具体实践的东西,所以就会一直没有变化。
但涉及到具体的实践,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都会遇到很多情况,记录下来就会很丰满、很复杂。而我们去阅读、去思考这些东西,就是思维修,它会对我们的修行起到巨大的作用。
所以,闻思修不能偏颇,不能只闻思不修行,那是扯淡,总是读书,沉醉于名相和逻辑,这是一种偏颇;还有一种,不闻思,没有逻辑,也不去拜师,自己在那里进行所谓的实修,那也是一种偏颇。这两种都不行,闻思和修行必须结合起来。
虽然把《修心八颂》放在《修心七要》后面来讲,内容都好像差不多,但希望大家不要厌烦,把之当成一次磨砺,当成一次心灵的洗涤和训练,慢慢地,产生一些菩提心的觉受以后,再去培育稚嫩的菩提心苗子,这样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们经常说,有菩提心的人是无垢尊贵种,你产生了这种想法,是不是无垢尊贵种呢?是未来的无垢尊贵种。那什么是真正的无垢尊贵种呢?我觉得,心里起码要有轻微的菩提心的觉受才行,并且经常用它来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甚至用它来消灭自己因自私而产生的烦恼。否则你浑身都是垢,就知道一句话而已,整天都在烦恼,凭什么尊贵啊?不是你说自己尊贵就尊贵的,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厌烦。
下面来讲《修心八颂》,这部论典的作者是朗日塘巴尊者,他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弟子。阿底峡尊者传给了弟子仲敦巴尊者,然后传给博多瓦尊者,再传给朗日塘巴尊者,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些都是历史上很出名的人。
朗日塘巴尊者很出名,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当然,他的故事有很多种说法,有些大德对他的开示,说他一辈子黑着脸,只笑过一次;有些大德的开示中,却说他笑了两三次。对于一些死脑筋的师兄,就会疑惑:“有没有搞错啊,明明说只笑了一次,怎么这里又笑了一次呢?说法都不一样,这些佛教大德们是不是在说假话?”
他究竟笑过几次,那些大德们有必要说假话吗?没有的,这些佛教的故事,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中间可能会有些变化,你要去看主要的东西。
由于大德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说尊者笑了一次,有的说尊者笑了几次,由此断定大德们在说谎,这是无理取闹。真的有类似的案例,有人斥责我,说我曾答应下次禅七给大家找更好的地方,结果下次没找到,他就说我说谎,气得我顿失菩提心(开玩笑)!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这位伟大成就者朗日塘巴尊者的故事,他是靠修《修心八颂》而成就的。《修心八颂》只有八句偈文,可能不是修心的全部偈文,只是其中的一段,因为前面没有顶礼句、后面没有回向文,不过就算是这样,中间的这段也非常重要。
噶当派分成新旧两派,旧的噶当派由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开拓者阿底峡尊者创立,有很多以修菩提心出名的大成就者,比如博多瓦尊者、仲敦巴尊者、朗日塘巴尊者以及《修心七要》的作者恰卡瓦格西,都是以修菩提心成就的,可见,旧噶当派的这个特点犹为突出。
新的噶当派就是现在的格鲁派,由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也继承了阿底峡尊者的很多东西,《修心八颂》《修心七要》是格鲁派必须要修学的论典。
朗日塘巴尊者是噶当派非常有名的一位高僧,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金刚狮子”,他一生都很严肃,整天黑着脸,很少有笑容,大家又称他为“噶当黑脸”。为什么他不笑呢?因为他每天都在思维死亡和无常,所以笑不出来。有一次被问道:“你为什么不笑呢?”他说:“三界如火宅,没有一处值得我开心。”
大家不要一听,就开始惊慌失措:“我们是不是要学朗日塘巴尊者整天不笑呢?”你要学他的精神,不要学他的脸,还有,你学得了吗?说老实话,如果你整天黑着脸,老板会揍死你的。另外,作为居士,如果你不笑,老公/老婆会找你的麻烦——“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为什么整天黑着脸?”所以,不要去学这些形式,而要像他那样去思维无常。
如果你内心里面觉得三界如火宅,三界确实无安、很痛苦,那也不一定要黑着脸。你说:“朗日塘巴尊者为什么不这样呢?”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大德们有他们的示现和他们的性格。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内在、他们的精神,外在的东西反而很难模仿,甚至修行的方式我们都很难学习。
比如密勒日巴尊者,有本事你去学他的修行方式,首先去找个上师来暴打你很多顿,然后挖个山洞让你坐十一个月。他的第一次闭关就坐了十一个月,然后又在山上修行了很多年,不穿衣服,吃蓖麻,饿得瘦骨嶙峋。虽然外在的形式你学不了,但大家要记住:他为了追求解脱而不顾一切的精神,你是可以学的!
虽然朗日塘巴尊者不喜欢笑,但传说他有两个笑的故事。在很多开示中,都说他只笑了一次,可能因为当时没有通讯工具,不同的大德说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事情只笑了一次,从而产生了今天的问题,希望大家理解。
关于他笑的两个故事如下:
其中一次。尊者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很苦、很穷,没有人理睬他,后来在他成为很有名气的大师后,很多人跑去攀关系,有一个人对他说:“我是你舅舅!”朗日塘巴大师就笑了,然后他把银子放在佛坛上对之顶礼说:“本来无亲变有亲,本来无友现有友,为我带来亲友者,银子银子我顶礼!”这话其实有很深的意义在里面。
这个故事好讽刺啊!朗日塘巴尊者说:“本来没有亲人,现在因为我成名了,就变得有亲人了,本来没有朋友,现在有朋友了。为我带来亲人和朋友的是银子,所以银子、银子我顶礼!”实际上他是在讽刺这些世间现象,那这些讽刺对不对呢?是对的,庸俗世间的人们就是如此趋炎附势。
佛教圈子里面也是一样的,虽然大家都在追求高尚、追求解脱,但不是一学佛、一进入这个圈子就会高尚。这个圈子里面同样会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些人因为追名逐利而加入某个圈子,见利忘义的事情比比皆是。
但是,佛教也有个好处,虽然进来的人充满了缺陷、充满了颠倒虚妄的东西,但通过修行,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些不值得追求,从而自然放弃,这是佛教带给我们的最终利益。
而在一些世法团体里面,就不是如此,进去以后大家心口一致、知行合一——争名、争权、争利,至死方休。活着的时候因为争夺而不安乐,死亡以后也同样因为争夺而不安乐,他们没有改进,反而越来越加深。
这是佛教圈子和世俗圈子的不同之处,所以,不能因为别人进入了佛教圈子,就要求别人:“你还学佛的,你怎么这样呢?”同样地,最初学佛的人会充满一些不好的品性,这个圈子里面也会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所以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去理解。
以上是关于他有一次笑了的故事,讽刺一些趋炎附势的人。还有一次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记载的一个故事:一只小老鼠偷取曼茶盘上的一块大松耳石——小老鼠为什么去偷松耳石呢?也许小老鼠的前世就是松耳石(松耳石是一种绿色的宝石)的拥有者,后来修行不好就变成了老鼠,原因我们暂且不管。
还有一次,一只小老鼠偷取曼茶盘上的一块大松耳石时,因自力不足,就吱儿吱儿地唤来一只小老鼠,两只老鼠一推一拉搬走了松耳石。见此情景,朗日塘巴尊者才露出了笑容。
看了这个故事以后,我的直接反应就是:朗日塘巴尊者的居住环境一定不是那么好。我没有看到其他东西,就看到了老鼠到处跑,就这一点,说明人的执著会发出不同的判断。
实际上,藏地某些地方的居住环境确实不怎么好,但是,这能影响大德们的修行吗?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一些修得很好的人,老鼠也不会怕他,因为感觉不到伤害。我们去国外一些地方,经常会看到鸽子、松鼠到处走,因为人们不伤害它。但是,某些地方伤害动物成风,动物们见人就逃,生怕变成锅中菜。
有人说狗看到吃素的人,就要亲和一些,而看到吃肉的人,就会汪汪汪地吠叫。为什么会这样呢?人心的力量用在思维和情绪上比较多,在感官上的力量和动物比要弱很多,在地震之前,老鼠会先逃出来,而人往往要等大地摇动以后才会知道。
尊者说:“想到轮回中的痛苦,三界之内没有一个安乐之地,没有一个欢喜之处,我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
这是尊者之所以不笑的原因。
朗日塘巴尊者曾经发愿:生生世世皆以比丘身来度化众生。为此,吉祥天女护法神也随之发愿:若朗日塘巴尊者生生世世现比丘相弘法利生,我也发愿生生世世护佑他完成度生的事业。以此因缘,朗日塘巴尊者的传承弟子,都有吉祥天女作为自己的护法神。
说不定诸位就是朗日塘巴尊者的继承者,如果大家当真修《修心八颂》,吉祥天女会来护佑大家的。
等下我会把《修心八颂》的传承给大家念一下,这个我是有传承的。传承不是一定要成就者才能念,我一个普通人也可以给大家念,你们互相之间都可以念。
以前我们去学院接受传承,上师没有时间来念,就找一个出家人来给我们念,而且一念就是一整天。所以,念传承不一定要成就者,听了之后你就有传承了。
那是不是听了这个传承之后,都有吉祥天女来护佑呢?有的。但是,如果你要比较清晰地感觉到她们的护佑,你得好好修行,修行一段时间以后,你会感受到一些行为、思想、境遇,真的会有如神助。那个“神”是什么?说不定就是吉祥天女,她不一定只是天女,也有出世间的,有些就是空行母,是真正的成就者。
朗日塘巴尊者终生行持清净戒律,最初于寂静处修行了很长时间,后来摄受了众多弟子,为他们广转法轮,据说随行弟子有两千多人。尊者在朗日这个地方建立了“朗日寺”,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朗日塘巴”。
这是朗日塘巴尊者的故事,对他的介绍很简略,如果想看一些详细介绍,要去看藏传佛教的一本历史书《青史》(注:藏传佛教僧人管·宣奴贝编写,全称为《青史:西藏雪域佛法如何出现和传播的故事》),可见,藏传的历史一定和佛教联系在一起。
《青史》中记载了朗日塘巴尊者的很多故事,大家可以去看,它里面详细地讲述了很多朗日塘巴尊者的故事。
接下来讲另外一位尊者的故事,他是《修心七要》的作者恰卡瓦格西,他也修习《修心八颂》。
恰卡瓦格西的故事:以下摘录索达吉堪布的讲述:
华智仁波切在著名的《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修心八颂》的公案:
噶当派的格西恰卡瓦,从小就依止了众多善知识,精通五部大论,对新旧密法也相当娴熟,是位具有很高智慧的大格西。一次,他到甲夏巴格西家中,看到枕边有一个小经函,恰卡瓦格西拿起来翻阅,当见到“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的词句,顿时生起猛厉信心,甚觉稀有难得。
如果把“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句话,拿到非佛教群体中去说,毋庸置疑,大家都会嘲笑你是傻瓜。若你只是嘴上这么说,大家就会说你在装模作样;若你当真这么去做——专门要失败,胜利给别人,大家就会怀疑你的脑袋是不是不正常。
整个社会,教育从小到大都在灌输你要通过竞争来获得胜利——孩子们读书要考第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各种体育运动比赛也要赢,争取第一名荣获奖杯;进入社会上也要赢,成为某个行业的翘楚,独执牛耳……整天社会都在歌颂这些,整个价值观就是如此——我要赢!我要更厉害!我要拥有更多!
世界上全都充满着这些,如果你语重心长地把“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告诉别人,别人也根本不理你。即使在佛教徒中(乃至一些学大乘的佛教徒中)去讲这些,虽然他们不会反对,但有几个人会真的这么去做呢?很难!这句话很好理解,但要做起来却很难,真的去做就叫修行。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冲突、刺激,如果真的愿意“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当真这样做三年,整个人格会完全改变,毒蛇都会喜欢你。真的会这样吗?会的!
但是,作为个体,本能就是要爱护自己、要赢(因为有我爱执),怎么可能“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呢?这跟我们所谓的“本能”(人我的本能)是冲突的。
因此,看到“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这样的话,如果能够生起信心,而且觉得稀有难得,这绝对是我们常说的“大乘根性的觉醒”,或者这个人本身就是大乘根器,听到这样的字句,就会本能地喜爱。而我们本能的喜爱是什么呢?男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看到女孩就喜欢,这就是本能的喜爱,这叫唤醒了什么根性?一定会这样的。
而恰卡瓦尊者看到这句话,就生起了猛厉的信心,甚觉稀有难得,这是因为尊者是真正的、了不起的根器,他本身也是稀有难得。
于是问道:“这个法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能得到这个法?”甲夏巴格西告诉他:“这是朗日塘巴尊者所造《修心八颂》中第五颂的后半偈,现在他还在世广转法轮,他是这个传承的源泉。”
尊者是《修心八颂》传承的源头,颂词是他撰写并传扬开来的。
恰卡瓦格西就立即动身,千里迢迢赶赴拉萨寻找朗日塘巴尊者。
拉萨一般是格鲁派传法的区域,学的基本上是格鲁派或者旧噶当派。在康巴地区,基本上是大圆满、大手印的传承比较多。当然,也有混杂在一起的,但还是以区域性为主。于是,恰卡瓦尊者千里迢迢赶赴拉萨寻找朗日塘巴尊者。
一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拉萨后,他一边绕佛塔一边打听消息。一天傍晚,从朗日方向来了一位癫病患者,恰卡瓦格西向他打听朗日塘巴的消息,病人告诉他,朗日塘巴尊者刚刚圆寂了。
我以前就疑惑,为什么这里一定要提到这位“癫病患者”呢?这是一种如实记录。如果需要修饰,就会把“癫病患者”换个说法。但很多时候,在佛教的一些论典、经典或者笔记里面,都会如实记录。
通常,被佛教的三乘学人都认同的佛教经典都是如实记录的,比如《阿含经》,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完全如实写下来,连佛陀生病了都照写。在一些大德的修行自传中,或者一些修行人的描述笔记中,有如实记录的成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夸大和片面之词。
你说:“那怎么辨别真假呢?”你没有必要辨别真假,因为你辨别不了!你要学习经论中的主要精神、意旨和宗旨。根据现在的情况去判断认为它是假的,但说不定它就是真的;而如果你认为它是真的,说不定却是假的。具体的事实是判断不了的,你只能通过具体的事实去看其中的真正要旨,用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读经论乃至于读传记的一个要点。
病人告诉他,朗日塘巴尊者刚刚圆寂了。恰卡瓦格西非常难过,就问是谁继承了尊者的法位,病人说:“向雄巴格西和多德巴格西是尊者的两大弟子,但是他俩每天都在为谁做法主而争论。”此时恰卡瓦格西深深感到失望,他觉得若两位大弟子真有《修心八颂》的传承,肯定不会为谁当法主而争论,于是放弃了去朗日寺的打算。
他上当了,为什么呢?
但实际上,两位大德并不是在争夺法主,而是在互相推让。
这个也叫争夺,争夺的是“非法主”。
向雄巴格西对多德巴格西说:“您年长请当法主,我会像恭敬朗日塘巴尊者那样恭敬您。”多德巴格西却说:“您年轻有为,智慧深广,持戒清净,应当做法主。”两位大德因为谦让而展开了“争论”。病人不知道原委,而使恰卡瓦格西误会了。
所以,文中强调恰卡瓦格西遇到的是“癫病患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当听到佛教的传闻,说某某大德如何如何,哪个人又怎么样……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大家都要小心。有的人说得很神,“哇,这个人是八地菩萨,在太阳下面都没有影子,吓了我一跳!”“哇,这个人灵得不得了,拜了以后癌症都好啦,艾滋病变成滋艾病啊”等等。
大家要小心这些,你不要否定它,但也不要轻易相信。另外,当听说“这个人好坏啊,他如何如何……”时,你也要小心,有时候传谣并不是故意的,其中可能就有癫病患者。
你看这两位大德,他们是在争论,但这种争论实际上等同谦虚,确实是“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法主你做!但被不了解的人一传,就传成了其他样子,结果还让恰卡瓦尊者上了当。
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轻信传言,同时自己也不要随便去参与,我们要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说到这话的时候,如果看到我现在的表情,就会对这三句话有更多层次的、更丰满的理解,否则,你会变成癫病患者(开玩笑)!
后来恰卡瓦格西听说夏日瓦格西有真正的传承,于是就去依止了夏日瓦格西。当时夏日瓦格西非常出名,每天都不停地转法轮,随行弟子很多。
这样住了一段时间,关于修心方面的窍诀却一直没见传授。恰卡瓦格西心不满足,对上师是否拥有此传承产生了怀疑。一次夏日瓦格西在绕佛塔时,恰卡瓦格西将自己的披单铺在上师经过的路上,请上师入座。上师说:“我没有在外面坐的习惯,绕完塔就回去了,你有什么事情就讲吧。”恰卡瓦格西说:“我曾看见‘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的句子,这个法到底殊胜不殊胜?”上师说:“这个法也殊胜,也不殊胜。如果想要今生成佛,这个法殊胜无比;若不想今生成佛,这个法就不重要,也不殊胜了。”
这个回答很精彩,殊胜不殊胜要视人而言,视你的需求而言。如果你要成佛,这个法就殊胜得不得了;如果你不想成佛,只是不想输在起跑线上,那这个法就一点用都没有,甚至沦为装模作样的工具。
这段话也在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这一生成佛,有这么伟大的理想,当然值得随喜。但是,哪怕把理想降半格,你只是想解脱,虽然《修心八颂》只有八个偈子,但也非常殊胜。
大家不要整天总想着大圆满窍诀,怎么区分法性和阿赖耶识。有时候挺幼稚的,你怎么区分啊?最基本的禅定,你三分钟都呆不住,你还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座上就不说了,一下座,看到全世界都是你的仇人,又苦又闷,生活处处没有希望。明明是无垢尊贵种,却当自己是孬种,你还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我们总是凭想象办事,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样的话,不要说修法成就了,挣几个钱都挣不到。
所以,大家学佛要实际、要踏实、要玩真的,别当成一些说辞、一些套话,或者凭想象、凭无明到处浪,浪出一身病来(学佛的人毛病多得很)。只有踏踏实实地、实实际际地去修行、去闻思,你才有可能真真实实地获得利益,否则,你不是无垢尊贵种,而是歪种。
“请问您有这个法的传承吗?”上师答道:“我确实有此传承,这是我一生修法中最重要的一个法。”恰卡瓦格西请求上师传授此法,上师说:“如果你能长久住在我身边,我也许会传给你。”于是恰卡瓦格西在上师身边一住就是六年,终于得到了《修心八颂》的全部传承,并且一心专修,最后断尽了我执和我所执。
这八个偈子,尊者一修就是六年,你们最多两个月就学完了。其实学完很容易,但重要的是要知道它的意思。我这里搜集了十几、二十位大德讲《修心八颂》的文档,最多两三个月就看完了。但是,要真正做到并去修行,说老实话,真的不太容易。至少我现在肯定做不到,百分之百做不到,不是谦虚,我就是做不到。
“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要我在生活中处处这样,那是不行的,很多人会被我揍扁的,我真的做不到。虽然做不到,但我也要去做,不做不行啊!做不到不怕,如果抵制不想去做,那就不行了,你就不是无垢尊贵种。先不要提什么尊贵种,也不要说真正的解脱了,你连解脱的味道都闻不到。所以,大家要当真!
虽然说只有八个偈子,道理很容易懂,它不像我们讲因果、阿赖耶识、中观等道理那么复杂,也不像讲境界那么玄妙。但那些看起来高深的东西,不见得你能听懂,也不见得你能实现,而《修心八颂》的内容非常重要,它是一个人成就的相续基础。所以,大家要认真、当真才行!
上师说:“如果你能长久住在我身边,我也许会传给你。”那时候的人很简单,一个颂词要去理解、要去背,持文又持义。持文就是把这些句子全部背熟,持义是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理解,然后在生活中兑现,随时随地提醒自己。
他们不会像我们那么敷衍:“我已经知道了,你再教下面的,下面是什么?”现在的教育方式,造成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当成头脑里的名相、概念、推演、逻辑,我们认为这就是知识、就是学习。
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东西要在一个人的相续里成为自己真正的东西,不是数他人珍宝,那就要经过数年的磨砺,而不仅仅是在头脑中知道的一种概念。佛法有三藏十二部,看起来很复杂,但你要是把其中的一些要点掌握了,那就很简单。比如空性,如果你掌握了单空甚至大空的一些理论,有时候一句话就说完了。
一些禅师们表达什么是解脱,他把拳头伸出来一松手就完了。拳头伸出来一松手,谁都在做,好像没什么,但对于真正明白的人,他就知道修大圆满的时候就如松拳头。在正确的见解下,它就是一个松,什么都没有,身心都在松。如果是真的明白了的人,一看就知道是真正的窍诀,但要做到那个松,你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磨砺,否则你一松就睡着了,或者变成了锻炼身体的瑜伽。
还有一个就是菩提心,“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就一句话,但要是真的落实到你的身心相续中,你整个人完全变了。所以,有时候一句话就可以了,把其中的宗旨、要点、核心概括凸现出来,但要真的掌握却不容易。
一个《修心八颂》,尊者修了六年,我们学了多少法啊?太多了,而且反反复复地讲。为什么呢?因为心相续的特点就是这样的,贪得无厌。本来是好事,但永不实践,这就不是好事了。相反,这样会把所有的东西都变成知识,知识越堆越多,但永远没办法成为修行的指南针,贪多嚼不烂,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贪多也没什么不好,闻思修行可以贪得无厌,但一定要把它落实在相续里面,长期串习。这些我反复说,也说了很多年了,有些师兄们确实也在闻思修行,不停地打坐,也有了一些变化。但有些师兄十几年过去了,真的没有太大变化,还是那个样子,知道了不少东西,满口行话,什么都听得懂,但整个相续一点也不变,这种人很多。
如果相续不变,那就无法真正地明白相续的本质。修行就两件事:首先是调伏相续,从自私、贪婪、散乱到慢慢体会到无私,开始能够专注、能够内省、能够内观,这叫调伏相续;然后是切断相续,明白相续的本质——开悟。
最后,相续中本具的功德会发挥出来,比如修托噶,那是另外一回事,但首先要调伏相续。很多人学了好多年,相续一点都不变,那就说明他只是把这些当成了知识,没有当成思想行为的指南、座右铭。
以上是有关恰卡瓦格西的故事,在其他上师的论著中也有相关内容,本来还有他的其他故事,在此就不讲了。
接下来,讲一下《修心八颂》这部论著的特点。这部论典肯定是为大乘修行人讲的,因为大乘修行人才会发菩提心,所化的受众是学大乘佛法的佛子们。我们很多师兄都是密乘修行人,网上的一些师兄或许不是,但起码是对大乘有兴趣,或者不反感的一些学人和同修。因此,《修心八颂》很适合大家。
论著的特点:按照从印度所传佛教经纶的行文规则,论文开头有顶礼句,结尾有回向文,则是佛教三藏不共同的特点。
什么叫顶礼句呢?论著的开始一般都有顶礼文殊菩萨或者某某佛陀,但《修心八颂》却没有。论文的结尾一般都有回向文,印度和西藏的规则都是如此,这是佛教三藏不共同的特点。而汉地的禅宗就没有这些规矩了,已经把它打烂了。佛教以“教”的方式来弘传的时候,大部分论著都有这样的特点。
以此特点不仅可以区分内教和外教的经纶,也可以直接从顶礼句中分清经律论三藏,又能从顶礼句中知道作者所属教派,所依止的本尊等等。
为什么呢?解释经、律的论著,一定要顶礼佛陀;解释论的论著,一定要顶礼文殊菩萨,这是从顶礼来区分的。从顶礼句中还可以知道作者所属的教派、所依止的本尊等等。他会写顶礼某某本尊,顶礼哪个祖师,以此顶礼句能区分出它的教派和修行的本尊。但汉传佛教的禅宗就没有这些,而是直接说内容,很多留下来的禅宗论著也是如此。
而《修心八颂》前无顶礼句,后无回向文,所以,可以推知这八颂可能是朗日塘巴尊者修行法要中的一个修心窍诀。
这八个偈子,可能是朗日塘巴尊者撰写的一本修行论著中攫取的一段,故而没有顶礼句和回向文。但是,顶礼句和回向文是印藏两地的论著共有的特点,汉传佛教前期的一些翻译中也会有。在汉传佛教的论著中,有些也确实没有,比如《心经》就没有顶礼句和回向文。但是,藏传佛教的《心经》,它就有顶礼句和回向文。汉传佛教,特别是禅宗,慢慢就把这些规矩改变了。
由于没有顶礼句和回向文,由此判断出这八个颂词可能是从一部非常大的长篇论著中攫取的一部分。慈诚罗珠堪布也曾讲过《修心八颂》,截引一段原话跟大家分享一下。
慈诚罗珠堪布说:《修心八颂》虽然字面上不是那么广,只有八个偈子,却是非常重要的修法,在藏传佛教当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它由非常有名的成就者朗日塘巴尊者根据自己的修法精华归纳而成,是一部具有窍诀性的论典,藏传佛教的每个修行人都很重视。
学习这部论典的时候,我们要看看大德们的说法。慈诚罗珠堪布说,它是藏传佛教的每个修行人都应该重视的论典,而我们很多人都是藏传佛教的传承。当然,有些人也是显教的,那也没关系,同样要重视这部论典,先学习这些窍诀,然后在自己的修行中去长期实践,慢慢地,你会发现这个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珍宝。
每个人对“珍宝”的观念都不同,我们认为珊瑚、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是珍宝。其实不然,这些珠子、宝贝没什么用的,都是一些负担,特别是“一颗永留传”意义下赋予的珍宝。结婚时送了一颗鸽子蛋,结果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不一定是如意宝。最滑稽的是,钻石是不能买卖的,送给你就属于你的,两个人的关系一旦破裂,钻石就不再永留传,对你的生命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当你学到大乘菩提心,内心真的体会到那种味道以后,你能直接感受到它将伴随你生生世世获得无量无边的利益。首先是心胸的开阔、愉悦、无畏、无惧,心有所依。你说:“有所依还不是个缘起现象?”开始是缘起现象,到了后来的胜义菩提心就不是了。即使不是胜义菩提心,初步生起菩提心的觉受以后,人都会变,甚至连死亡都不会怕,那时候你就知道这是如意宝了。
追求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非就是想让我们快乐、安宁,但最后你会发现并体会到,只有菩提心能让你永远快乐和安宁。而很多我们所希求的东西,比如LV包、钻石恒久远、珊瑚、蜜蜡等东西,不一定让你快乐,也许刚刚开始会兴奋一下,时间长了以后可能狗屎不如,或者是麻木了,扔到角落置之不理。
我也买过很多宝贝,刚刚拿到手的时候,晚上还起来摩挲赏鉴,时间长了,扔到角落里,想看的时候看一看,不想看的时候,想都想不起来。
而且,你也不会因为拥有了钻石、蜜蜡和很多手串就快乐了,遇到事情就不烦恼了,不会的。但是,如果你有了菩提心,当遇到违缘和痛苦的时候,你会发现菩提心一下就起作用了,而且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还是小利益,更巨大的利益还在后面,它对于空性的修行、禅修、安住,起到的作用真的用语言难以表达,你们自己要去做,才能体会到。所以,菩提心是真正的如意宝。这部论典篇幅很短,只有八句,希望大家当真。
首先,我把八句颂词念一遍。
第一颂:恒怀珍爱
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
第二颂:思维卑劣
愿我交往何人时,视己较众皆卑下,诚心诚意又真挚,尊重他人献爱心。
第三颂:疾断烦恼
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
第四颂:愿惜此宝
愿我目睹恶劣众,造罪遭受剧苦时,犹如值遇珍宝藏,以难得心爱惜之。
第五颂:自受亏损
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第六颂:视害为师
愿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
第七颂:暗取他苦
愿我直接与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第八颂:诸法如幻
愿我所行此一切,不为八法念垢染,了知诸法皆如幻,解脱贪执之束缚。
整个八颂非常短小,每一颂前面都有一个总结性的词语,如“自受亏损”,原文中是没有的。
首先学习第一个颂词——“恒怀珍爱”,这句颂词是对八句颂词的一个大总结。也就是说,第一句颂词是纲领,后面七句颂词是对第一句的充实。
第一颂:恒怀珍爱
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
大体意思是什么呢?对于大乘修行人来说,一切众生都非常珍贵,胜于如意宝。我们一般会认为,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我们才是无垢尊贵种。但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来讲,比如意宝还要珍贵的,恰好就是我们想去利益的众生,是反过来的。
也就是说,通过平常的学习,我们会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利益众生,是无垢尊贵种。实际上对于修行人来说,这些被我们利益的众生,对于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如意宝,是他们在利益我们,他们的存在胜于无佛教时期的人们所珍爱的如意宝,即我们要珍爱一切众生,胜于无佛教 时期世间人爱如意宝。
如意宝:是佛教、印度教中记载的能如自己意愿变出珍宝,且有除病、去苦等功德的宝珠。如意宝珠出自摩竭(即摩伽罗,鱼形水神)脑中。另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九,如意宝珠由龙王脑中而出,一说为帝释天所持之金刚破碎后掉落而得,又说为佛舍利变化而成。如意宝珠为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地藏菩萨等所持之物,可满足众生意愿。又西牛货洲之人,多有此宝珠。如意宝在佛法未出世时才有,可以满足众生很多世俗愿望。
如意宝是一种珍宝,有佛教的时候不出现,在没有佛教的时候,人类的福报会呈现出一种称为“如意宝”的宝贝,大家都觉得它非常珍贵。现在有佛教,佛教就是我们的如意宝。对于修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来讲,众生对我们来说胜于无佛教时期世间人珍爱的如意宝。大家应该听懂其中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对众生应该恒怀珍爱。
什么是如意宝呢?它是佛教和印度教中都有记录的一种珍宝,就像佛像一样,如果有人去跪拜它、供养它,很多时候它会满足人的一些意愿,这好像很难让人相信。我们供养佛像、佛陀,那是因为有佛,但供养如意宝怎么会满愿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如意宝也是一种心的象征,但它不是真正的佛教、不是真正的心的本质。我们供养的佛、三宝,就是我们本质的体现,而如意宝是我们心的福报的体现,它有除苦、祛病、满愿的一些功德,也叫摩尼宝,或者叫如意宝珠。
有记载说如意宝是从水神的大脑里出来的,《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讲如意宝珠是从龙王的脑中出来的,《法华经》中有很出名的龙女八岁成佛的故事:龙女八岁时把自己的如意宝珠献给了佛陀,当下就去南方成佛。
龙王头上的珠就叫如意宝,我们经常会看到二龙戏珠的画,那个珠就是指如意宝珠;也有记载说帝释天手上的金刚杵碎了以后,掉到人间就变成了如意宝;也有记载说佛的舍利会变化成如意宝;一些本尊、菩萨手中也会拿着如意宝珠,比如观音菩萨、马头观音、地藏菩萨,他们的手上都会捧着如意宝。
实际上,真正的如意宝在有佛教的时期是不出现的,除非是本尊手上捧着的如意宝。而我们现在的世界,因为还有佛教,所以没有如意宝。但佛教灭尽之后,那个时期的众生会找到如意宝,也会去供养、跪拜,同时还会对如意宝祈请、发愿,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能满足他们的一些世间欲望。
但这种如意宝只能满足世间的一些小欲望,佛教本身也被称为如意宝,这个如意宝就厉害了,它不但能够满足你的世间欲望,还能让我们解脱,只有佛教才具备这种功德。普通的世间如意宝没有这样的功德,而且只有在佛教消失了才会出现。
为什么拿如意宝来举例呢?当没有佛教的时候,大家会非常热爱如意宝,因为它能够让人们的很多愿望得以实现。对于大乘修行人,一定要把众生当成如意宝,就像没有佛教时的人们对待如意宝那样对待众生。
这跟“我们学菩萨去利益众生就是无垢尊贵种”的观念是相反的,那到底谁是对的?都是对的。由于发菩提心,我们成为了无垢尊贵种,但你要明白,你成为无垢尊贵种的原因是你发了菩提心。
实际上,你发了菩提心就等同于把众生当成了如意宝,甚至超胜如意宝——“犹胜如意宝”。由于你把众生当成了比如意宝还要珍贵的对境,所以你才成了无垢尊贵种,懂吗?并不是你本身就是无垢尊贵种,然后视众生为草芥。如果你视众生为草芥,那你就不是无垢尊贵种,而是杂种。这两个东西是互相成立的。
“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就像对待如意宝一样对待轮回中的一切有情,时时刻刻倍加珍爱。这句颂词就是说要对众生恒怀珍爱,为什么要珍爱众生如如意宝?这个道理我们讲了很多次,《修心七要》里面也讲了很多次,这里还要继续讲,不讲不行。前面打过招呼,我们会重复《修心七要》里面的很多内容,我曾想过,这样连在一起讲是否合适,中间是否要停一下讲讲其他内容,再来撩起大家已经被忘怀的一些东西,这样对我们的记忆、理解都有好处。
不过已经安排成这样了,《修心七要》后面就是《修心八颂》,很多人会觉得厌烦:“能不能讲点其他的?实在不行,给我来两个禅宗的故事啊,机锋一把!”不行的,既然安排了,我们就照着学习,虽然是重复的,你还是得学,要不断地磨砺。
为什么要珍爱众生超胜如意宝呢?接下来讲一下修行法理:
1.发世俗菩提心必须珍惜众生
如果不爱惜众生,我们发不起世俗菩提心,或者所发的世俗菩提心会不真实。大家千万不要把菩提心理解成:在内心里串习“为利众生愿成佛”,产生了一些情绪、觉受,然后自己就高贵于众生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我们的高贵,在于认为众生比我们更珍贵,然后你就珍贵了。
佛教听起来似乎没有逻辑,但实际上很有逻辑。就像单空和菩提心,从表面的词句来讲似乎是冲突的,菩提心认为有众生,虽然是虚幻有,但还是有,我们要珍惜他;而单空达到一定程度时,它认为众生根本不存在。二者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当真的深入去修行,单空会认为众生不存在,你也不存在。众生不存在时,作为你的自我也不存在,当自我和众生真的不存在的时候,就唯一法性,那是胜义菩提心。
一个证悟了胜义菩提心的人,他会自然认为众生是佛,他会产生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就会真正地慈悲,它和菩提心一点都不冲突。另外,在修单空的过程中,当把自己的一些需求、欲望夺到很厉害的程度时,再去珍爱其他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它们本来不冲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修行、没有从修行的逻辑上去理解,而仅仅从观念上看,一个“有”、一个“无”就会产生冲突。凡是来问这个问题的人,一下就知道他根本没有真正深入去修行。
同样地,发菩提心要珍惜众生,我们要记住,并不是发了心以后,我们在内心里面好像产生了一些觉受,我们就高贵于其他众生,不是!真正的菩提心是我们真的认为众生值得珍惜,所以要去修“知母、念恩、报恩”,并且坚持去修,最后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珍惜众生对世俗菩提心的作用在哪里呢?
a.应珍惜众生而积资,初三度(布施、持戒、忍辱)离不开众生;
b.以珍惜众生而净障,忏悔和消除自我离不开众生。
整个佛教的修行无非就是积资、净障两个东西,积资净障到一定程度就会福慧双足,最后成为佛陀。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修菩萨六度,而前三度都离不开众生,所以要珍惜众生。
菩萨六度的第一度是布施,如果没有众生,你布施给谁啊?所以,布施离不开众生!
菩萨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它里面有很多不伤害众生的戒律,比如不杀生等等。还有菩提心戒、三昧耶戒,其中都牵涉到众生,如果没有众生,这些戒就没办法持。所以,持戒也离不开众生!
菩萨六度的第三度是忍辱,就更离不开众生了。我们去救度众生,或者跟众生交往的时候会遭受很多攻击、诽谤、凌辱等等,如果你要修忍辱,那就离不开众生。
如果你真的修菩提心,你会发现好像你在尽量利益众生、帮助众生,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你因为对着众生修持布施、戒律、忍辱,最后成就了、成佛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众生还在流浪、痛苦。在这个事情上,最大的获益者是你!所以,你这个“无垢尊贵种”该不该去感激帮助你成就的众生?
所以说,菩萨珍爱众生,不仅仅是知母、念恩,为众生过去对我们的付出而感恩,而且当下或者未来的成就也依赖于这些苦难的众生。珍惜他们,我们的前三度才能真正去实施。后面的三度——精进、禅定、般若,无非是前三度的延续和结果。也就是说,布施、持戒、忍辱,不停地做下去,就是精进;精进到一定时候,心会安静下来,就是禅定;最后会发现心的本质,就是般若。
所以,前三度都没办法离开众生,因珍惜众生而积资。发世俗菩提心,无非就是积资净障。胜义菩提心是对本性的明了,虽然不存在积资净障,但它是积资净障的究竟结果。达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就是积资和净障,前三度是积资,离不开众生;同时,净障也离不开众生,也要珍惜众生。
比如忏悔,一般都是忏悔对众生的伤害,是不是?修金刚萨埵的时候,因为伤害了众生,内心很后悔,然后观想甘露流入身体,把各种障变成脓血、含生、浓烟等往下冲刷,被下面的冤亲债主和鬼吞噬掉。
大家记得那些观想吗?那些是众生,你在和众生交往的过程中伤害了他们,现在通过忏悔来让你的相续清净,这个过程没有众生,你也做不到,所以忏悔也离不开众生。净障,就是搞清楚和清除掉与众生互相建立的罪业。所以,净障(忏悔)离不开众生。
另外,消除自我也离不开众生。你会问:“为什么消除自我也离不开众生呢?”因为自我和众生是对立的,是观待的关系,不可能没有了自我还有众生,也不可能没有众生了还有自我。消除自我,首先得有自我;而有自我,就得有众生。然后你要通过爱众生来消除自我,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逻辑,绝对不是1+1=2的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没办法绝对对应修行逻辑的。破坏数理逻辑最厉害的就是因明所讲的遣余,数理逻辑中的一些东西和现实是冲突的,事理逻辑反而要根据现量的一些东西来决定。
也就是说,我们要消除自我,是因为先有自我,而自我的成立与众生的成立是观待的。为了消除自我,我们首先要热爱众生、珍惜众生。如果没有众生,就起不到消除自我的作用,这个叫净障,它也离不开珍惜众生。因此,发世俗菩提心,不管是积资,还是净障,都离不开众生,所以需要珍惜众生
2、生胜义菩提心必须要珍惜众生
如果不珍惜众生、不把众生当如意宝看的话,你也没办法证悟胜义菩提心。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没有比较强烈珍惜众生的菩提心,就很容易陷入阿罗汉的灭尽定。
格鲁派和宁玛派有一个争论:阿罗汉是不是证悟了究竟的空性。格鲁派认为阿罗汉证悟了究竟的空性,阿罗汉和菩萨的差别只是菩提心的力度、广度不够。而造成菩提心力度、广度不够的原因就是,阿罗汉对众生没有喜爱的感觉。也就是菩提心的力度不够,他不爱众生,于是就会陷进灭尽定。这个灭尽定就是《心经》讲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无明尽”。
a.因珍惜众生而让心不执著于无明尽,从而免于偏堕;
b.因珍惜众生而让心产生尽所有智,使如所有智得以圆满。
按照格鲁派的道理来讲,当我们非常珍惜众生的时候,就没办法陷入无明尽,即不会堕入灭尽定。宁玛派是不是这么认为呢?这跟宁玛派认为阿罗汉没有证悟究竟的法性并不冲突,两派在菩提心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当我们的心尽量去珍惜众生的时候,我们会认为陷入没有自我烦恼的寂灭是一种耻辱,也不是真正的证悟。
当然,格鲁派会认为阿罗汉证悟了,只是菩提心不够就入定了。宁玛派则认为这不是真正的证悟,由于没有真正地热爱众生,心没办法扩展开来,所以才会陷入定。
其实定是一种造作,因为还有“定”和“不定”的区别,而不像菩萨或佛陀的证悟,无所谓定不定。这是所有无明的根本,每一个众生的本质都是它,同时它清醒地了知任何众生的一切,叫做“尽所有智”。
“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它的无执、不生不灭是“如所有智”;它的遍知无碍是“尽所有智”。而这一定要心怀所有的众生,一个都不能漏,所以,菩提心的特点要缘一切众生,同时也证明所有众生的心是一个东西。
这一段说的法理性很强,大家要去理解。因为众生,我们的心可以不执著于无明尽,免于阿罗汉这种堕入小乘涅槃的偏堕,所以,生起胜义菩提心需要珍惜众生,大家要记住。
如前所说,因珍惜众生而让心产生尽所有智,当尽所有智产生以后,如所有智才能得以圆满。平常我们说的开悟,也是得了如所有智,但是,刚刚开悟的人和初地菩萨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虽然二地,三地,八地,到十地都是如所有智、都是空性,但其中的圆满程度差很远。
那么从开悟到佛陀,是以什么方式圆满如所有智?就是通过发起菩提心救度众生这样的方式圆满的。因为珍惜众生发起真实的菩提心,所以才会让我们的如所有智得以圆满,从而变成了尽所有智。否则,如所有智就是最初级的初悟、触碰,最多是达到加行道的忍位,然后是初地菩萨,这些都是不圆满的。
在空性程度上,可能理解得还可以,但在光明的清晰程度上是不行的。所以,从修行的法理来讲:珍惜众生,也是我们生起、明了胜义菩提心的必要。
这句颂词的修行法理就讲到这里,在大乘修行中,菩提心是很多修法的基础。无论是修时轮金刚,还是修大威德金刚,你必须要有菩提心,否则根本没办法修,修也修不出来,熬也熬不下去,没办法掌握这些要点。心处在自我的烦躁中,你可以修出一些禅定、气功之类的功德,但绝对没办法产生因“无我”带来的自然功德。
所有的修法都需要把菩提心作为基础修行,噶当派就是单纯地以修菩提心来成就。也就是他们只修菩提心,并不是以菩提心作为基础,再去修大威德金刚、时轮金刚或者密集金刚而成就。也就是说,菩提心既是所有修法的基础,同时,只修菩提心也能成就,噶当派的很多大德就是如此。
都说佛教的修行难,其实不难,如果你当真去修菩提心,是很容易成就的。但是,现在的人不愿意这样,觉得修菩提心好麻烦,整天“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我们会想“我修佛就是要一坐十几个小时,比你厉害”,或者是“我看到的观音菩萨的坐莲是一千瓣,你的才九十八瓣,比你多了九百多瓣”,又或者是“你看,这些法理我能讲通,你却讲得稀烂”。我们要的是这些,修行也总想着要比别人厉害,所以很难做到。
很多人学佛才几天,要么骂别人不懂因果,要么就说别人好可怜——“你都不懂因果,你要轮回的,失败亏损你领受,胜利解脱全是我”,与我们所学的背道而驰。
我们不愿意这样,连修佛都要与人一争高下。我们不明白修菩提心的妙处,同时也畏难。我们很容易知道、理解这些道理,但贯彻落实却很难。在平常生活中,偶尔想起来感动一下还可以,若要当真去实施——“哎呀,天哪!”
正因为我知道你们会这样,所以才给你们补充一些大圆满、空性等修行,把自己空了,菩提心就好办了。当修到一定程度,这些都不需要了,利益众生才没问题。如果你真的够狠,一个菩提心修下去,就算不修其他的法,也一样会成就。
如果能将菩提心贯彻并深入下去,很容易证悟。另外,就成佛来说,最快的就是菩提心。有人疑惑:“不是说大圆满最快吗?这个不矛盾吗?”不矛盾的!我拿事理逻辑来跟大家解释,如果你要成就大圆满,首先得有很强的菩提心,如果没有很强的菩提心,证悟大圆满几乎不可能。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法王如意宝说的,他也是“如意宝”,意思是法王能够满足我们的很多愿望。而且,法王的如意宝与摩尼宝珠那种如意宝还不同,他除了满足我们的世俗愿望,还能满足我们解脱的愿望,比摩尼宝珠那种如意宝要宝贵很多。
法王如意宝曾说:“你要证悟大圆满,首先要做菩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先要有很强的菩提心。有人说:“不是啊,我已经被指示了心性,而且触碰了,我对这个东西还是有一点点的体会。”很多师兄已经被指示了心性,网上每次指示都是上千人,有些人确实可能对法性有所触碰,但是,你玩不下去的。为什么?因为你根本就是在折腾,说是,又不是,说不是,它又是,有时候头头是道,有时候一窍不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还不是菩萨!
因为你的我执很深,还不能真正地安住在胜义菩提心里面(大圆满就是胜义菩提心)。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这个原因,他总认为自己是不是没有掌握什么窍诀。其实不然,如果菩提心不够量,即便有窍诀,你也体会不了,你一定会被强烈的人我执“拱翻”。我用了一个词叫“拱翻”,因为人我执是暗藏在里面的,一旦运作起来,你就会丢失掉无执的觉性,没办法安住、没办法深入。所以,“你要先做菩萨,再证悟大圆满”,这是法王如意宝在《窍诀宝藏海》里面讲的。
所以说,发世俗菩提心是成佛最快的方法。我曾讲过阿底峡尊者的故事,他跟金洲大师学佛之前,有一次,绕塔时度母化现为天女告知他,成佛最快的是发菩提心,然后让他去斯里兰卡向金洲大师学习菩提心。
在这之前,曾有几次,护法神又变成小人等等来提醒他,这样折腾是不行的,赶紧去斯里兰卡找金洲大师,向他学一下真正很“干货”的东西(四川话,意指真正有用的东西)。所以,菩提心是证悟和成佛最快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真的发了菩提心,你跟他讲窍诀,他很容易听得懂,也很容易安住下去、很容易体会。但是,一个有我执的人,在他方方面面的判断、认知上,都会以“我执”作为根本基础,甚至蠢到不知道自己在以“我执”作为基础的判断力。
一般来说,蠢到最极致的时候,永远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永远都没有错,我执被保护得非常完好,完好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这种傻瓜有很多。说白了,他可能知道一些菩提心的词汇,还会为之感动,但自己永远不执行。原因是什么呢?他不珍惜周围的生命,也没有把菩提心扩展到一切中,也没有去修持它,我执就得不到减轻,没办法真正地领会无执觉性,所以功德也不出来。
因此,在修大圆满的过程中,在教育的次第上一定要讲菩提心,否则容易变得狭隘,导致能够真正证悟的人不多,原因就是没有菩提心的教育。
修行的方式是什么?与之前讲过的《修心七要》一样。首先,要思维知母、念恩、报恩;其次,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后,修行发菩提心的菩萨六度。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座上的施身法、呼吸法,我们讲过很多次了,并且要去修行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具体要怎么做呢?如前所说,要闻思,座上去修施身法、呼吸法。每个人都有一个主修法,有些人修大圆满,有些人修念佛,有些人修其他金刚法,除此之外,每天必须要坚持修一座菩提心。或者在修大圆满之前,先观想一下菩提心的施身法或者呼吸法,再进行大圆满或者单空的修行。或者一天专门修一座或者两座菩提心,修累了再加其他的修法。菩提心要成为每天的功课,要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东西来做。不要一上去就要安住法性,很难的,知道吗?
就像一间不经打扫的屋子,你一上去就想享受屋子里的香气,显然不可能,你得先把屋子打扫了,甚至种上花或者点上香,那样才会有香气。不然满屋的狗屎,怎么会香呢?当然,你说有屎香,那没办法,你可能是只蟑螂(开玩笑!)。大家真的要这样做。
然后,平时我们应善待同修、同僚、同学、眷属以及每一个相遇的生命,比如蟑螂、兔子、松鼠、响尾蛇、美洲狼、美洲狮等等,“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要随时对所有人提起感恩、报恩之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利益众生,并希求他们和自己一样解脱成佛。你要经常想这些东西,不能总觉得别人欠你的,而应该在心里想“很多时候我要向你报恩”。
你要认为,自己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向他报恩,要经常这么去想,想多了以后,心态会变的。你就不会那么咄咄逼人,不会经常在心里纠结、痛苦,觉得这样不妥、那样不妥,不会随时想把别人干掉。
当然,有时候装出来也没问题,但你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这样的?请记住,修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表演给别人看没什么用的。就算暂时骗了一下大家,最后算起帐来,比P图P爆吓人多了,真的会倒大霉,所有的修行都是为自己负责!
你说:“之前不是说为众生吗,怎么现在又说为自己呢?”最初,你不能强行将自己和众生凭语句分开,怎么才能为自己负责呢?你珍惜众生就是为自己负责,并不矛盾。并不是说为自己负责就是不珍惜众生,不能建立这样的逻辑关系。修行的事理逻辑与头脑里凭名相乱想是不一样的,你必须要去修行才知道。
你要随时随地提起对周围人的报恩之心,去摧毁你的嫉妒、不满、纠结、失眠、心中一万匹草泥马、问候别人的祖宗八代,以及自己的抑郁、狂乱、自怨自怜等等。一旦有不爽,就要马上去思考这些,如果修行习惯了,一思考心就放松了。
“为利众生愿成佛”“失败亏损我领受”,什么都不怕——“地球爆了,我还有菩提心;新冠肺炎来了,我还有菩提心;水把祖坟淹了,我还有菩提心。”
有人会疑惑:“不是要去珍爱众生吗?”你有菩提心,所以你要去珍爱众生。珍爱众生不是珍爱天边的一切众生,因为天边的众生你没办法珍爱,只能在心里面想。那要怎么做呢?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生命。当然,这个善待不是说见到每个人都毕恭毕敬地说:“我善待你哦、我善待你哦,钱包拿去!房产拿去!老婆拿去!儿子拿去!”不要这么傻,而是要根据你所处的因缘情况去善待他,该爱就爱、该疏远就疏远。有时候要疏远,免得天天被叨扰。
作为同修,我们不担负教育的责任,就不要去骂他、打击他。担负教育的人,才有资格去刺激其他人。“珍惜所有的众生”不是一句话,而要当真去善待所有人,慢慢地,这种心态就会培养出来了。
此外,修行还要有次第。不管是外在遇到多少众生,还是内在产生的修行心态,都是一个由少到多,程度由小到大的过程。什么意思呢?最初的时候,我们产生的这种良好的心态是很少的,但随着修行的时间增长,修行也很当真,慢慢地,产生的珍惜众生这种心态就会越来越厉害。
以前二十四个小时,只有三分钟想得起来,最后就会变成随时随地都在。但是,不要认为自己发了三天菩提心就会如此,这个过程会拖好多年。你会把自己感动很多次,也会把别人感动很多次,然后你自己也会愧悔很多次、后悔很多次、纠结痛苦很多次,真的是钢炉里面熬铁啊!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心态是由少到多的,而且你应付的环境、众生也是由少到多的。最初的时候,一两个就把你搞翻了,到了最后,很多情况你都能承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遇到的违缘也会越来越多,但你都能迎刃有余,这也是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
最初时你要懂得回避,不要一上来就气势汹汹——“为利众生愿成佛,走!我要去新冠肺炎的人群里面治病,连口罩都不用戴”,不毒死你才怪!也不是不让你去,而是要戴了口罩再去。
所以,你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程度也是要由小到大。最初只能在遇到一些小违缘时,才能想起利益众生,如果遇到有人拿刀来杀你,再珍惜众生也得跑啊。比如,你真的遇到了一条响尾蛇,想着“珍惜众生”,然后就去抚摸它,那时候就算它是“你妈”,也会咬你的。所以,珍爱众生是有程度的,得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随着修行,程度就会越来越厉害,到了后来,响尾蛇也不怕了。我就不信响尾蛇能把初地菩萨咬死,那是不可能的,初地菩萨一刹那有一百个化身,咬死一个,第二个又出来了,毒蛇咬得好费力啊!走到一定时候,就会超越生死。最初的时候,我们要回避,但内在一定要有珍爱众生的心,随着修行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厉害。
从发起世俗菩提心一直到开悟,然后到证悟胜义菩提心,到初地菩萨,最后到成佛。这种心态是一以贯之的,都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懂得智慧地处理,这是修行的次第问题。
第一个颂词就介绍到这里。“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意思就是,我们要随时随地保持对所有生命感恩和珍惜的心态,而且要认为他们比如意宝更加珍贵,我们所有的修行成就都依于这些众生。并不是说他们是芸芸众生,我们发了菩提心就是尊贵种,比他们了不起。
很多人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屁股上长莲花、升在空中,让所有人来顶礼膜拜,这是在修魔。事实上,让你成为无垢尊贵种的原因是你内心珍爱众生,认为他比你更珍贵,他才是如意宝,而你不是,由此,反过来你才更珍贵。
说话的立场是不一样的,但在道理上是成立的,这是事理逻辑,跟简单的“1+1=2”这种数理逻辑是不一样的。
好,今天的第一颂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大家重视这些修法,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