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供曼扎
当你把金刚萨埵修完了,内外缘清净了,你的相续清净了,这时候去修上师瑜伽就比较容易了。但是,瑜伽不是说你清净了就够了。虽然你什么错误都没有,但是要是一点力量都没有,你也没办法承担重任。佛菩萨是要去度众的,一定要有力量。如果没有力量,你也没办法跟他的心完全合一。这种力量的来源在哪里呢?供曼扎,积累福报。其实平常的上供下施都属于供曼扎的内容。
修行要点
但是,五加行里面供曼扎是什么呢?就是真的要去修十万座曼扎。那么,修曼扎的重要心态是什么呢?这个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观想的那些东西是真的。你得相信你的观想,如果你不相信,它的作用就不大。
什么叫做相信你的观想呢?就是要相信“一切境相由心现”这样的见地,你观想这些东西来供养,比如三十七堆曼扎,你要相信你供养的宝石就是真宝石,供养的天女就是真天女,要有这样的想法。而我们的心态是什么呢?我们觉得这些是假的,可以随便供养,而现实中的东西才是真的。
比如,供养十块钱就“哗”地供出去,要是一百块手就会抓住不放。因为我们相信一百块是真的,不太愿意供。这其实是一种捡便宜的心态,十万座曼扎,这些东西是假的,随便给他,还可以换真的。你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是做交易的心态,是最糟糕的一种心态。
记得十几年以前,有一次我回成都,开了一辆很好的车,好像是宝马740。然后有个老太婆马上就说:“哎呀,这么漂亮的车呀,他肯定已经供了好多曼扎。”她这么说,意思是供曼扎就能换这个东西。她认为曼扎是假的,不用花钱,她衡量的标准是钱。这种心态是非常糟糕的,你这样供曼扎会永远供不上味。
你一定要相信你的观想,这才是真正的东西。而宝马汽车跟你观想的东西是一类的,它是虚幻的。大家都是虚幻的,虽然是虚幻的,但也会发生作用。今天晚上我们上课会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幻化师想戏弄佛陀,于是就请佛陀来吃饭。他幻化了很多东西,他认为是假的,想让佛陀吃。他以为佛陀吃不到,想以此戏弄佛陀。结果佛陀带着大家来吃,全都当真在吃。因为在他们那里,幻化的就是真的。
所以,你观想的东西一定要当真,真的在供出去。而且供到后来,不仅仅要把想象的东西供出去,你要把自己的一切身口意全部供养出去,这样才是对的。你不是要一丝不挂吗?这些身口意全都是轮回的东西。你的身体、感受不是轮回的东西?所以我拿刀戳你,你就会疼嘛。你的嘴巴整天都在扯淡,有多少时间说过解脱之音啊?什么叫做“解脱之音”?证悟以后,从空性里面发出的声音就做“解脱之音”。你有吗?没有嘛。你的意识想的是什么?即使你想的是空性,那也还是轮回,叫做“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因此,这些东西都要供养出去。供养出去以后剩下什么呢?其实剩下的还是这些东西。那时候身口意就成了解脱的东西了。所以,你一定要当真把自己的一切,即所有的耽著,全部供养出去。基本上我们只耽著好的东西,所以特别是好的东西要供养出去,我们就不贪了。坏的、不好的东西怎么办呢?从众生那里拿过来,把它消于空性,这是菩提心的一种修法。
我们供养时,基本上供养好的东西,其实就是要我们离开贪执的东西。你要相信自己供养的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同时也要相信,你耽著的那些所谓的真东西,其实只是幻化的。要在这样的心态里面去供养才行。修到后来,你会觉得世界真的就是佛陀的坛城,无所谓供养不供养。修到那种状态时,好了,曼扎就算成就了。什么都不贪执了,这是内在的一种成就;什么都能引起你愉悦,这是外在的成就,其实归结起来都是内在的成就。
现在什么都能引来我们的愉悦吗?不是嘛,不信我们去厕所看看,能不能引来愉悦。我告诉你们,修到后来你真的不会厌烦这些东西。我们现在去厕所看,“哇”就开始恶心了。但那时候你就不会了。而且我们现在认为的能引起我们愉悦的东西,比如汽车、洋房、美女、美男,没关系,拿走。既然什么都能引起我们愉悦,那么我们就不用贪著一些很特殊的东西了。
你说这种程度高不高呢?高,但你通过供曼扎相似地达到就可以了。相似地达到,它的基本心态是什么呢?其一,一切都供养出去;其二,相信自己供养的东西是真的,不要跟佛菩萨做生意,用假的东西去换真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种心态。以这种心态去修曼扎,这样修下来才会有结果。
六、上师瑜伽
这样你修下来,就达到最后一部分了。叫什么呢?上师瑜伽。我们现在不是要去皈依嘛。达不到果皈依,就去修因皈依,即我们现在的修皈依。而皈依就是要跟他瑜伽。瑜伽不上去怎么办呢?就先跟他的一部分来瑜伽,即菩提心。然后,还需要清净业障和积累动力才能皈依得上去。这些都有了以后,最后真正要跟三宝皈依时,三宝在我们这里会显得很空泛。那怎么办呢?就找一个三宝的代表,即上师。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我们要跟上师进行瑜伽。
那么,跟上师瑜伽,其实是要跟上师的心瑜伽,而不是跟上师的身体瑜伽。就如我们刚才说的,我们要跟他的心一致。跟他的心一致,并不只是一种说法,真的要实实在在地跟他的心一致。实际上就是我们要去认识心的本性是什么,这是真正的上师瑜伽,即果皈依。
修行要点
具备了这些因素以后,我们具体怎么去做呢?具体的修法也是一样的,观想莲花生大师眉间有一个白色的“嗡”字,发光融入我们的头顶,清净我们身体的业障。然后观想莲师喉间有一个红色的“阿”字,发光融入我们的喉间,清净我们的语业。接着观想莲师心间有一蓝色的“吽”字,发光融入我们的心间,清净我们的意业……这是运行的方式,培养你的心跟他合一。
最厉害的瑜伽是什么啊?是最后的那一下。即要么我们变成豌豆大小的光,“嘣”地一下跳到他心里面,要么他变成光融入我们(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就是这样的)。他融入我们或者我们融入他以后,这时候你一定不能把自己的身体和他想成是实有的物质性的东西,而应该是像心一样无形无相的东西。而且你要想象你融入他或他融入你以后,这一切全部都是心的本性的幻化,即上师的幻化。你们懂不懂啊?这非常难懂。
他融入你或你融入他以后,你就安静下来了。安静下来以后,你会发现,如果这些东西都是上师的幻化,那么它们本身就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幻化的存在。而这种幻化的来源是什么?是上师。这时候的上师,并不是有着血肉之躯的上师,而是我们说的最根本的上师,即心的本性那位上师。也就是说,这些东西是心的本性的幻化。
虽然我们不了解心的本性的幻化是什么,但是我们起码知道心的本性是没有相状的。而且是靠思维、感受以及语言没办法触及的。那怎么办呢?你就完全什么都不要思考,什么都不要想。既然是思维、感受以及言语都不能触及的,那你去想这些有什么用呢?你就只要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就行了,完全没有思维,不思善不思恶的那种状态。
但是,在进入不思善不思恶那种状态之前,由于上师已经融入我了,或者我已经融入上师了,你要有一种想法,即这一切都是我没办法想出来的上师的幻化,它们都不是真实的。首先要有这种状态,然后在它们都不是真实的那种状态中,慢慢地进入什么都不想的状态。这是上师瑜伽最关键的一部分。前面的那些你们要照做,书上怎么说就怎么做。
既然上师是三宝的总集,那我们对上师应该有什么样的心呢?前面的皈依心和无限的恭敬心。所以说,密宗里面说,“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呢?因为你长期对上师无限地恭敬,就会造成你的心很容易和他一致。你的心和他一致了,你就会体会到解脱是什么。
如果我们确定上师是证悟者,那么他的心肯定会经常体会到证悟,即体会到无执的明性是什么。而我们现在就是体会不到这些东西,所以要跟他一致。如果你对他不恭敬,那是不行的。不恭敬本身就是一种二元的思维。不恭敬体现为什么呢?很简单,你认为上师有问题,他和佛菩萨肯定是不同的。那么,他就不能成为三宝的总集。而且你在思想上会和他有隔阂。
所以说,即使上师行为上有一些错误,你也不要想他是错的,要看成是游舞。你认为是一种游舞就完了,因为上师不一定懂那些世法。世法上他会出现错误,出现错误时,你就想:“哦,那是一种游舞。”你不要经常想“他错了、他错了”。如果想成习惯,那是很可怕的。中阴的时候,一旦你想他错了,那就完蛋了,所以不能这样。很多时候在中阴我们要依靠上师来救度。
这就是为什么密宗里面要强行视师如佛,它有很深的道理。所以,密宗里面要把上师看成是法身,没有说要看成报身或化身。如果要看成报身或化身,那就绝对不能有错,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但是,如果看成是法身,那就不是这样的,你就不能经常看他幻化上的那些所谓的错误。如果是法身,本来就没有什么幻化的对错。若你总是站在有分别的立场上去看他有错误,养成习惯是挺可怕的。
那么,既然他什么都没有错,那是不是在世俗上也要什么都照着他说的去办呢?其实也不是。比如,你们两个一起做面条,他明明都不知道要放多少盐,你听他的,那就麻烦了。但你也不能认为他错了,你要认为他是在游舞,放少一点也行。你不能在心里面呈现一个念头:“我不听他的。”这种“不听他的”养成习惯以后,中阴你也会不听他的。你在中阴当成放盐就麻烦了。
其实视师如佛很不好修,所以初学者不太讲究这些东西。刚开始修的时候,非常难。一旦做到了,证悟易如反掌。但它很不容易修,中间的那些细节,你不知道该怎么掌握。那怎么办呢?你就尽量去恭敬、供养,能做什么就尽量去做。这是外在行为。内在要怎么办呢?修行前面的那些观想时,你要怀着十分崇敬、绝对依靠的心,因为他是三宝的总集。我们刚才修皈依时就已经说好了,要彻底依靠三宝。所以,要以这样的心境去修上师瑜伽。
最后要达到的是什么呢?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进入以后,一切都是上师的幻化。然后,在这种幻化的感受上,逐渐地让心思停下来,不去感受。那么,如果这时候有真正的成就者给你指引,你很快就开悟了,一刹那就可能开悟,一下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说,最后你跳进他心里面,或者他一下融入你,这是最重要的。前面的观想,我们也要尽量认真去观想,充满恭敬和专注。
这次讲五加行,我忽略了很多细节,大家不要计较。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是照着书本讲的,我只是把要义讲出来了。上师瑜伽最关键的是,最后面融进去以后,要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师的幻化,包括我们的身体。其实幻化就是不实在的,这已经是单空了。但是,纯粹的单空是不起作用的。既然是幻化的,那你要搞清楚是什么东西幻化的?是上师。那上师的心是什么呢?你又会说思维和感受都不是它。那怎么办呢?就要完全停下来。
停下来以后怎么办呢?停下来就不能说怎么办了,一说怎么办就是大圆满了。但是,有些很聪明的人,在那种状态里面他都能领悟——“哦,原来上师的心其实就是我的心,本质是一样的”。好了,这时候就完成了所谓的果皈依,你就会明白,所有众生的心全部都是一样的,所有众生其实全部都是佛。正因为前面的五加行没有修好,所以他们成了众生,哈哈哈哈。虽然我是开玩笑,但实际上就是如此。
因此,如果五加行绝对按质按量修完的话,到了后来是很容开悟的。为什么我们不行呢?因为我们根本就是在混数字,没有刚才我说的那些心态,那些关要没有做到,只是把那五十万的数字凑完了。这样根本就不起作用,因为我刚才说的那些修法里面,融汇了很多见地,五加行修行的关要就是这些东西。
师兄们第一遍五加行勉强完成了就算了,第二遍就要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修,听到没有?不要再去追求数字。如果你真的要证悟,就要照着我说的那样去修。那些追求数字的师兄,虽然他很安静,但是他追求的是赶紧把它完成,好像听了大圆满就能证悟一样。
我告诉你们,如果那么容易证悟,全天下都是证悟者。那么多修完五加行的人,我看到不止一两个人修完一两遍了,修完了棒槌还是棒槌,没有变成活的棒槌。所以,大家一定要照着我刚才说的那样去做。要掌握那些关要,你才能够进入到那种意境、味道里面。你的心才会真的趋于明空双运,趋于宁静、明晰、温暖、充满慈悲、宽大、清澈见底。哎呀,好难形容啊。
最后你会明白那个明空双运的心的本体是怎么回事,由此而真正地开悟。开悟以后的修行就好办了,继续保任就可以了,大圆满叫“六根自解脱”。接下来要一生成佛,也不是什么传说中的事。在你的身上就会变成一件很具体的事。这种人是人天可以敬仰的。
你说:“我们可不可以做得到呢?”随便哪个方法,你们都能做得到。大家把佛法修行弄得好神啊,原因就是前面的两个心(出离心、菩提心)生不起来,后面的五加行不好好修,空性正见完全流于一些概念。我反反复复讲这东西,希望讲一百句,你听到一句,那就有用了,要用于真正的修行,而真正的修行的前面就是五加行。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