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今天又来交流唯识。唯识是大乘佛法,我们还是要发菩提心,发起菩提心来进行交流。今天下午又有人打电话给我,不知道是哪位师兄,硬要我把昨天晚上关于阿罗汉的那个问题说清楚,不交代清楚的话,就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开玩笑)。我再把那个问题说一说。
不知道是哪位师兄,他还是没想清楚,可能是我昨天没有解释清楚。他说:阿罗汉入定的时候,末那识没有了,为什么还有阿赖耶识?末那识不存在了,阿赖耶识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他问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实际上阿罗汉有很多种,阿罗汉没有涅槃之前,他还有余业未尽的。但是他的末那识不起作用,它再也不执我了,他完全觉知到“我”根本就没有,他不会像我们这样不加思索地执我。然而他以前造的那些业还在,这些业虽然不以“我”的方式出来,但是会以痛苦的方式(以法执的方式)出来,所以他还要受报。这些业毕竟是依据他以前的“我”而造的,这就称为微细的俱生我执的种子。
俱生我执或者俱生法执都可以分为:粗大的种子、中的种子、微细的种子。而且粗大的还要分三类,中的又分三类,微细的也有大的微细、中的微细、细的微细。要去看这些内容的话,《定解宝灯论》等很多书籍上应该有讲到。俱生我执被去掉之前,他的心其实已经完全不执我了,但是他造的那些业还有的,所以他还是要受罪的。他要完全地把“我”造的这些罪消灭的话,他必须要进入无余涅槃。所以只有在死亡的时候,他才会跳到空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依据“我”才能造业嘛,没有“我”了就叫无漏地或者清净地,相当于八地菩萨以上,那时候造的业是不可能受报的。所以阿罗汉的业报实际上是以前依据“我”造成的,我执本身也是一种法执。那个时候还有微细的俱生我执的种子,虽然末那识再也不执我,但是它的种子没有完全消尽。当它消尽的时候,他就进入涅槃了。这是一种说法,我只能把我所知道的这些说法复述出来。
还有一种说法,但是后面这种说法有很多问题,我们今天没时间去分析。但是这是一种比较大类的说法,所以还是要说出来。它说阿罗汉的相续已经清净了,这个时候不能够叫做“阿赖耶识”,只能叫做“阿摩那识”(或者翻译为“安摩那识”),实际上就是清净识的意思。或者可以叫做“阿陀那”,但是“阿陀那”有“清净”和“不清净”两种意思。“阿陀那”就是执持一个相续的意思。甚至在唯识里面说,佛陀都有相续,也叫阿陀那。搞得我们学如来藏、学中观的人很不服气:“怎么还会有相续呢?佛陀不是个体,法身无相……”然后就开始这方面的争论。
这个问题,我能回答的只能到这个层面,而且都是翻了好多书得出的结果!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前面那种说法是成立的。至于后面那种说法,其实也有很多论师指出了它的不妥,但是它也是一种比较大类的说法,有好多论师坚持这个说法,所以我也把它说出来,只是介绍性的东西。这个问题就算回答了,我已经“坦白从宽”了。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学习《八识规矩颂》,前面是为《八识规矩颂》打基础。它的作者,我们也已经介绍了,是玄奘法师。我们那天介绍的五位百法里面,最重要的是心法和心所法。八识规矩颂的“八识”就是指心法的八个识,“规矩”就是八识的性、相、作用、作用范围以及它们的关系。我们如果把把这些搞清楚了,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法都可以了解得很清楚,因为一切境相唯心现嘛。也就是说,缘起层面上的很多事情可以搞得很清楚。缘起层面清楚了以后,就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缘起,了解世俗谛有利于我们证悟胜义谛。胜义谛叫做“方便生”,世俗谛叫做“方便”。我们了解它以后,才好让它结束。比如说庖丁解牛,因为了解牛的结构,所以下刀特别准。
修行也是一样的,我们都轮回了很多劫,有无量多的执著,如果是要去把这些执著一个一个地解除的话,那可能要三大阿僧祇劫,何其漫漫!有部电视剧叫做《永远有多远》, 非常之远!一大阿僧祇劫是“1”后面有六十个“0”,有这么多年(这是一种数学表达)。还有形象表达,有个四十由旬的大石头,天人下来在石头上跳舞。每跳一次舞,他们的四两衣就在石头上抹了一遍。(因为他们有惭有愧,所以出生的时候就有衣服。他们的四两衣非常轻,像纱一样漫妙。)他们每五百年来跳一次,直到纱衣把石头抹尽,这算是一个阿僧祇劫!我们经常说“下地狱的时间有多少多少劫”,就是刚才说的。所以我们玩不起,一定要好好修行。
唯识的缘起规律了解了以后,就很好下刀。你去修行的时候,观察自己的识的转变,这样就比较容易。说得再直白一点,我们很多人都是学大圆满的,大圆满后面最重要的就是:心怎么去区分阿赖耶识跟法性(区分有寂)。区分有寂要很长时间的,以前有位著名的大祖师,他区分法性跟阿赖耶识,用了十二年的时间。那是很深邃的观察,把心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搞得清清楚楚的。如果对心的各种缘起现象了知得非常清楚,那么对离开它或者对度众有非常大的作用。其实“遍知”就是心像明镜一样,显现出所有众生各种各样的造作。当然,在他自己境界里面,这些造作都是法性。但在众生那里,这些都是很实在的造作。他了知所有的深细广远的造作,所以成了所谓的“正遍知”。说了一大通,就是说唯识非常有用!
虽然它很有用,我们也不能够连基础都没打好,就把所有的精力用去搞这些名相。这些名相搞久了以后,由于没有修行,就会搞不下去,烦得不得了。而且学习进度也很慢,学了很长时间,自己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改变。而且越学越憋,越学越差劲,自己的心态越学越不好。会有这样的麻烦。特别是唯识这些术语太多了,一个术语跟另外一个术语的差别只有一点点,搞得你头大。所以说,当我们的心不是很稳定的时候,我觉得不一定要把这些东西拿来读。当然,如果你有兴趣,中观也学了很久了,在修行上也搞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自己又喜欢,也有时间,各种条件具备的话,这样去学就再好不过了。
《八识规矩颂》就是把八识的作用、性、相、它们之间的配合整理出来,叫做“规矩”。“颂”就是颂文、颂词的意思。它把前五识分成一类,意识分成一类,末那识分成一类,阿赖耶识分成一类。然后每一类都用十二句颂词来解说,前面的八句都是说污染的状态,后面四句是说识转成清净以后的状态。一共有四类,每一类识是十二句……一共有……四十八句(我的数学能力特差)。
这里面说了八识和与八识配合的五十一个心所,还说了一些其他的术语。你要我把这五十一个心所全部解释清楚的话,这七天的时间也不够用,那怎么办呢?我只能说心所的大类,它为什么要归为这一类,它的作用大概是什么,把这些讲清楚。然后,这八个识是怎么作用的,我会把它讲清楚。术语方面也讲,结合修行的也讲。讲完之后,就把一个笼统的框架扔给你,剩下的自己去研究。唯识的东西太多了,你学不完的,这一辈子都学不完。因为它牵涉到因明,牵涉到各派的争论,非常的复杂。
好,我们现在开始。我们今天晚上就来讨论前面的十二句,主要是说前五识。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眼识,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眼识呢?千万不要把眼识想成眼根了,眼识就是能够显现形色和容色的这种能力。我们眼识看到的有形状和颜色,容色(或者叫做显色)是指颜色,“形色”就是形状。我们眼睛只能看到这两个东西,一个东西的冷热,我们是看不到的,要靠触识。气味的话,眼识也看不到,要靠鼻识去了知。声音要靠耳识了知。我们的前五识有五种能力,我们看颂词是怎么说的。
第一句是“性境现量通三性”,它说前五识具备“性境”、“现量”、“通三性”的特点。什么叫做“性境”呢?五根相对的五境(眼睛看到色,耳朵听到声,鼻子闻到味道……)都是属于性境。从唯识的角度讲,“性境”就是它有自己的种子,是它自己的种子在产生变化,不依我们的意识改变。
我们的意识是可以改变一些东西的,比如龟毛兔角,我可以把它想出来。但是这些性境是意识改变不了的,它有自己的种子,它根据自己的种子显出生灭现象。当然,这些种子是来自于阿赖耶识,但是它不会随着意识而产生。比如没有修行的人,他想把杯子变成人民币,但种子永远不会变。它是依自己的种子显现出来,这叫做“性境”。
“性境”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它是真实的,不是虚幻的。你也可以说虚幻的东西也有它自己的种子,但是虚幻的东西不真实。唯识分三类境,其中一类就是这种真实的境。还有一类就是,它显现了以后,然后我再去想它,它是在遣余里面发生的(因明里面叫“遣余”)。唯识里面的“性境”其实就是因明里面的“现量境”,它有它的自种子,它可以发挥作用,而我想的东西是不能发挥作用的。比如这杯水有解渴的作用,但我想的水能不能解渴呢?想像酸梅可能有一点点解渴,望梅止渴嘛,但这个作用不会很大。
这在《中观庄严论》里面的第一个“殊胜”也讲了,性境有它的自种子,它能发挥作用,它真实。梦幻泡影这些东西是属于非量,比如按一下眼睛就马上出现的金星,它没有具体的作用,只是个假象。你头脑中想象的龟毛兔角,就更没有作用了。那只是你在想,没有它自己的作用。性境是靠它的自种子而变,不是靠我们分别的意识去变,说白了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如果前五根没有出错,它所缘的外境全部叫做性境。
然后,有种境叫做带质境。就是我看到它以后,我再回过头去想。我想的还是有所依托的,因为我毕竟看过它。回忆就叫做带质境。比如和朋友见面了,然后回去又想起自己的朋友,你想的朋友一定是曾经见过的,是有依托的,这叫做带质境。
还有一种叫做独影境。就是做白日梦,幻想自己某天变成了公主,这就叫做独影境。一共有三种境。我们五识所对的境,全部是性境。(有人提问:也就是指起功用的法?)是的,这是因明的说法。
然后是“现量”,现量也是非意识计度 、非遣余发生的。你会问:“性境就是现量嘛,为什么重复呢?”性境主要说“境”,现量主要说“能”。现量就是不用想的,一下就显现出来了,刹那即是。不是靠逻辑去推断、猜想。
量有现量、比量、非量。比量就是推断、遣余。非量是指错误的认知,比如开车看到的阳焰,或者是红绿色盲。当然,我们人只能跟人比,如果我们去跟狗比,狗会说它看到的是现量,我们看到的是非量。它说:“明明就是黑白色的,你怎么看成彩色呢?”所以说鸡是不能跟鸭沟通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量,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执著,我们的眼根都差不多。如果你违背了大家共同执著,大家看到的明明是红色,你却看到绿色,那你的就成了非量。或者虽然你眼根没出问题,可能是某种因缘,造成你看到海市蜃楼等等现象,这也叫非量。
这就是前五识的两个特点:性境和现量,还有一个特点是“通三性”。“通三性”的意思是什么呢?当我们眼睛看到某个东西的时候,意识马上就跟上去了,它会带来善、恶、无记这三种心的造作。前五识本身是不具备善、恶、无记的,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意识附加上去了。在五识发生的时候,五俱意识一定要加上去,让它明了。第一刹那加上去的意识是五俱意识,五俱意识都还不具备三性,接下来的一刹那才开始有好、坏、不好不坏的分别,所以说它通三性。
不是说前五识本身通三性,而是它带动通三性。如果说它本身通三性,那是要出问题的。为什么说会出问题呢?比如这个杯子,曾经有个朋友在我最渴的时候拿了一个杯子给我,现在我一看到它,马上觉得它太好了、太温暖了!而你分手的时候,爱人拿了个杯子给你喝水,你一看到就是心酸。这就说明,同样一个东西,我们不同的人看到它有不同的感觉。所以它本身是不具备好坏的,而是我们加上去的。所以要记住,前五识通三性是指它带动意识,而并不是它自己具备三性。如果它自己具备三性,那么,好的东西对任何人都好,坏的东西对任何人都坏,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接下来是“眼耳身三二地居”,这个意思是什么呢?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甚至包括前五识全部,只能在两地居。“两地”是什么意思呢?唯识里面把有情分类,分成了九地。第一个叫做“五趣杂居地”。(当然,有的说是六趣。这里说五趣,是把阿修罗归纳为天趣。也有说“五趣”就是眼耳鼻舌身,但实际上五趣就是六道的意思。五趣杂居地是在欲界里面的。接下来就是四禅,初禅叫做离生喜乐地,二禅叫做定生喜乐地,三禅叫做离喜妙乐地,四禅叫做舍念清净地。然后是空无边地、识无边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地。一共分了九地,它实际上是和禅定的层次配合的。
到了初禅的时候,鼻识和舌识就不起作用了。在欲界,我们人需要吃饭(段食),就会有香味、有味道。但是到初禅的时候是以禅悦为食,所以不具备鼻识和舌识。但是他们还是具有鼻根、舌根,为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为了庄严,为了好看。到二禅以后,因为寻伺心所停下来了,眼、耳、身这三个识就不发挥作用了。但是这三个识在初禅这一地还是有的。
但有对二禅的说法有争论,有的说二禅的正禅才没有寻伺,近二禅(未到地定)还是有寻伺。(每一个禅前面都有一个“未到地定”,就像我们的正行前面有加行一样。)它说二禅还是有眼耳身三个识,要到殊胜二禅才会没有。但是《八识规矩颂》这里说:不是的,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在二禅里面就全部不具备了。它们只能够在两地居:一个是五趣杂居地,还有一个是初禅。并且初禅里面没有鼻识和舌识,只有眼、耳、身三个识。也就是说,它把我们在禅定中哪些识可以发挥作用说清楚了。
到了三禅、四禅,五识全部不发挥作用了;到了四空天,也是完全不发挥作用了。也就是说你感觉不到身体了,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了。我们有一个邪见:我们看不到某个东西,就认为是因为其它东西把它挡住了。我们认为它还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看不到。其实不是的,实际上就是那种识不发生作用了。如果从唯识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原因是这样的。
下面一句是“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这里讲到附加上去的心所了,也就是配合前五识有哪些心所。从这里开始就要简单介绍心所了,不然就不知道“中二大八”是啥意思。
心所有五十一个。“心所”就是我们心的形象、心活动的状态。比如“贪”是一种心所,“嗔”也是一种心所,我们知道它是怎么样的。我们贪的对境可能不一样,但是那种贪的欲求是固定的,心与境不离就叫做“贪”。甚至我们贪的东西可能是相反的,有的男的喜欢女的,有的男的喜欢男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贪就是贪。所以同性恋是罪,异性恋也是罪。当然我不是为同性恋伸冤,而是从很高的角度去讲的,呵呵!那么,这就是“心所”的概念。
心所有很多种,但是归纳起来有五十一种。其中最基础的心所叫做遍行心所,意思就是八识的活动一定都会有遍行心所去配合它。肯定要有遍行心所去配合它,不然心就动不起来。
很多人问:“是不是证悟了就没有遍行心所呢?”证悟以后不是没有遍行心所,而是很仔细地认知到遍行心所是空性的。证悟的功力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他会观察到阿赖耶识里面的微细流注。那时候阿赖耶识实际上还是动的,它里面有很多种子在活动。(我忘了讲种子的六个含义,呵呵。)
种子是什么?种子就是我们所造作的势力存在心里面,还没有发作之前就叫“种子”。它会通过我们的七个转识从阿赖耶识里面发作出来,发作出来后就成了各种各样的现象、执着。大家千万不要把它想成是青稞种子或者玉米种子,一个一个的。如果是这样,那会放不下的,因为太多了!它就是心的可能性,它的势力。几种势力混合起来,某个现象就会出现,这就叫做“缘起”。现象生起来以后,我们加上判断、分别,种子又存下去了。种子聚合变成现行,现行又变成种子,心就是这么运作的,这就是轮回。
种子是在变的,它一定会变,不变是不可能的。不变就成了常见,就不可能产生“缘起”。这就是种子“刹那灭”的特点。它刹那、刹那不停地变,每一刻都不一样。
然后是“果俱有”,意思是它的显发跟种种子是同时的。“果”就是现起,这个能力跟现行是同时的。当种子显发的时候就是现行,现行一灭掉就是种子,它们是同时的。
这就牵扯到中观的“生灭同时”的问题,很多人不理解。如果你空性修行到很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就是这样子的。如果生灭有哪一刹那不是同时的,那就一定要有一个东西是实有。当全部不是实有的时候,就一定会“生起就是灭”。为什么呢?你看,这个东西在旁边生起,这就是识的状态,每一个刹那它的状态都是变的,没有任何一个状态是不动的。如果有任何一个状态不灭的话,那就会造成悖论。芝诺悖论里面有个叫“飞箭不动”的悖论,大家有没有读过?如果说有一个刹那是真实的,飞箭就停在那个刹那不动了。飞箭不动,这个是哲学问题,我们以后有时间再说。以前讨论中观的时候,讨论过很多这些问题。
刹那灭、果俱有,还有一个特点是“性决定”,意思就是它的性质一直不变。种子的性质会一直不变,善种就是善种,恶种就是恶种。它虽然是刹那刹那在变,但是它的性质不变,而且越变越厉害(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士用果”)。所以我们有时候造了很小的业,现在没什么,等它慢慢越大越大,可以成为大势至,一下涌出来成为现行的时候,你就难堪了。如果造了善业,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种子的力量由很多因素决定,比如我去供养三宝,这个对境太厉害了;而且我供养的时候发了菩提心,这是能境方面很厉害;我供养时很虔诚很专注,然后我还回向了,那么这个种子的力量会极其之大!一旦发作起来,它就很“恐怖”,马上会把轮回摧毁掉。哈哈!它的力量越变越大!它未变之前,你可能感觉不到什么,你会说:“我都已经供了三年的佛了,为什么六合彩还没有中啊?”因为那时候它的力量还不足够大。为什么不够大呢?有很多原因,可能你相续中其它更大的力量压过了它。但只要你不停地去培养它,慢慢地,你会从非佛教徒变成佛教徒。然后它的力量越变越大,最后它一定会发作的——成为初地菩萨!实际上就是把那个种子不停的武装、扩大、丰满。
然后,它一定要“待众缘”。它要起现行的话,一定要有很多因缘的组合,不可能是它自己单独生起来,否则就成了自生或者他生。
还有一个是“引自果”,就是色法的种子一定是只能够产生色法,眼识的种子只能产生眼识,它只能产生自己的果。眼识的种子产生耳识的种子,这是不可能的。
大概就是这六个,我不知道我说全了没有,你们又没有书翻给我看,呵呵。“种子”的意思就是,我们做的这些事埋藏在心里面,它具有以上六个性质。有的书上说是六个,有的说五个,但一般都叫“种子六义”。关键是我找不到那些词,如果找到了,我马上就知道它说啥意思。我记不起了,自己回去翻书,这不怪我,呵呵!
“五遍行”这五种心所在八个识里面都有,任何一种心识运作,它们都会去配合。但是有些心所在某些识里面是没办法产生的,比如善心所就不可能在末那识那里产生,惭、愧心所也不可能在末那识那里产生。善恶很强烈的心所,没有办法在阿赖耶识里面产生,阿赖耶识不会配合它。所以所有的善、恶的识,一到阿赖耶识那里就马上变成无记。如果还有善恶,阿赖耶识就会排斥它,不能保存它。也就说阿赖耶识不分善恶!因为不分善恶,它才有可能把所有的种子存放下来,不然就只要好的、不要坏的。
但是末那识就不是这样了,心起了“执我” 这个作用,紧接着我贪、我痴、我慢就来了。然后它就产生了好、坏的分别,有些心所能够配合它起来,有些就不行。当我执非常强盛的时候,就绝对不会有善心所的。比如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一定有无惭无愧配合他。如果一个人在惭愧中去做坏事,他怎么去做啊?他做不了的。所以有些心所能够配合某个心王,有些不能够。
那么五遍行就不同了,八个心王它都能去配合。五遍行是什么?一个是“作意”,引动心警觉的力量。然后是“触”,六根跟外面发生接触。接触了以后,然后是“受”,领纳的意思。接下来是“想”,想就是显境、明了。“思”就是开始动身发语,思考我该怎么样做。
这五个遍行如果是在阿赖耶识里面发生,它就很细微;如果在意识里面,它就比较强大。我们能够体会到的层面只能是意识的层面,末那和阿赖耶我们都没办法体会,太细微了!如果能够去体会到它(心能够阅读阿赖耶识),阅读自己的阿赖耶识,你就可能看到过去未来;阅读到别人的阿赖耶识,你就看到别人的过去未来;全部人的阿赖耶识都阅读到的话,你就成了正遍知的佛陀。领略到阿赖耶识的微细流注,那都是大菩萨干的事!阿赖耶识是动的,它跟法性还是不一样的。那么,法性是不是不动的呢?千万不能把它理解成是一个东西放在那里不动,如果这样理解,你就变成了常见。
下面是“别境心所”,别境就是心对外境的认知的不同态度,对差别境的不同显现。别境是哪几个呢?欲、胜解、念、定、慧。 什么叫做“欲”?有些境界,我们想要靠近它、要求它,对某种境希求就叫做“欲”。下一个是“胜解心所”,就是对某个境很肯定、印可它。“念”是对某种对境念念不忘,随时都在想它,比如我们经常想人民币。然后,对出现的所观境专注不散就叫“定”。然后,“慧”就是对我们所了知的境界非常的清晰、明了、明达。它跟定不同,定是不动,慧是知道、明了。慧可以有动,虽然动了,但还可以知道。这就是五个别境心所。
别境心所不可能在阿赖耶识里面出现,在末那识里面也只能出现慧心所(而且是属于比较“邪”的),欲、胜解、念、定这些都不可能出现。因为末那识有覆盖,它的性相是有覆无记。
然后是善心所,善心所有十一个。我就不解释了,大家去看书,我把名称念出来就行了:不害、不舍、不放逸、轻安、无疑、无嗔、无贪、惭、愧、精进、信。我不解释了,否则今晚就不能讲其它了。
然后是烦恼心所,其中根本烦恼有六个。(大家以后有时间可以慢慢去看,它的性相,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慢、疑,再加一个不正见(邪见的意思)。邪见有五个:萨迦邪见,边执见……大家去读书就行了。
然后是“随烦恼”,随烦恼就是跟随根本烦恼的意思,跟随这六个根本烦恼而起的是随烦恼。随烦恼一共有二十个,它又分成了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大随烦恼的意思就是,在所有的不好的、不善的心所里面,它都要去做铺垫。中随烦恼也是伴随一切不善心所,它只有不惭、不愧两个。也就是说,我们做所有坏事的时候,心里面都有不惭、不愧这两个心所。它遍染一切不善心所,全部不善的心所都有它们混在里面。
一个心王起来,不是只有一个心所去配合,而是可能同时有几个心所。如果这几个心所不冲突,它们就可以同时起作用,冲突的就不行了。比如刚刚说的,惭愧心和恨心所是不能够同时存在的。他可能是前面惭愧一下,后面马上又变了,但同时存在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心所可以同时存在,比如很坏的心所跟无惭、无愧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随烦恼心所分为十个小随烦恼、八个大随烦恼、两个中随烦恼。小随烦恼虽然说“小”,但是它的力量最大。而且小随烦恼有个特点:它不遍染一切不善心所,有时候是互相排斥的。
接下来是“不定心所”,它没有决定的善恶,有可能善、有可能恶。它分为:睡眠、恶作、寻、伺。为什么睡眠是不定心所呢?如果为了修行去睡眠,睡眠就变成了善心所;如果睡眠为了去打架、杀人,那就成了恶心所。
“恶作”就是讨厌自己所作的一些事,对自己所作的业很后悔,“恶”是厌恶的意思。如果做了坏事,我很后悔,那就变成了善心所。如果我做了个好事,比如前天去放生,回来后抱怨:“哎呀,我不该去放生啊,搞得我股票都炒错了”,这就成了恶心所。
“寻”就是心要去找什么东西。“伺”就是守在那里找,守株待兔,表面上没动,实际上还是想有个东西在他面前出现。这两个心所实际上都是在动的。如果你是寻找菩提心的觉受,那就是善心所;如果是寻找贪欲的觉受,那就成了恶心所。“伺”也是一样的,比如有人打坐,坐在那里盼望出现什么。北京有个师兄,曾经有人教他:“你吃毒品,吃完了以后去打坐,会有很多美女现前。”他真的去做啊,吃了毒品就开始打坐,真的很多美女现前……他坐在那里伺,等美女现前,还真的现前了。这个事是绝对的恶心所。但是他也有可能去等待菩提心的觉受现前,那就成了善心所。所以它叫“不定”,要看你做什么事。
随烦恼心所有很多: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妒、奸佞、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随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生起来的,一共有二十个,就是以上这些。
我们可以去看《百法明门论》这本书,它上面会对这些心所进行分析。你说:“我学了这些心所,对我有什么用啊?”学了这些心所,你观察自己的心的时候,你学到的概念就会跟心结合。一看,这是诳心所;再一看,贪又开始生起来了……这就叫观心。
我们说的“观心”有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观这些念头(心所)。然后第二个层面是观察心态,心态是比较隐蔽的。有些心所会骗你的,表面上生起了菩提心,但骨子里面是自私,我们会经常这样的。很多丑恶的东西,一般都会裹一个漂亮的外衣。但是你还不能说它绝对坏,它是好坏夹杂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去观察这些。
我们把这些心所的含义、性相都搞清楚了以后,观察起来就很爽。“呀呀!我被说中了!我该怎么办?”然后对治的方法就来了。如果你观察不清楚,你不内观自己的话,你的心基本上都是向外探寻,轮回就搞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但是如果你能够观察自己的心,就不会这样了,你会知道自己(这实际上就是正知正念的“正知”)。
这是第二个层面——观心态,再下一个才是观心是什么,一共三个层面。所以说,观心哪里有那么容易啊?如果你连纷飞的念头和各种各样的心所都搞不定,你怎么去观心的本质啊?观心所的时候其实已经到心态的层面了,前面完全是念头横飞,根本谈不上“观”。只有把念头歇下来,心开始明亮、清凉了,才有可能去观察这些心所,然后越过心所去看心的本质。
我们会经常说“观心”,但如果你的心整天跳跳跃跃的,那是没办法观心的。“观心”并不是说我们知道了一个什么东西,而是让心完全静下来,进入它本来自然的状态以后,确定它是本质!不是说我能够看到一个什么东西或者看不到什么东西,或者看到一个什么状态,绝对不是这样的。只要你的心觉知到任何一个东西,你认为那个是证悟的话,那就跟《楞严经》里面说的“见见之时,见无所见”恰好冲突,跟很多经论都是冲突的。堪布说证悟就是“找到一个找不到的东西”,这句话怎么去理解呀?已经说它是找不到的,但是又把它找到了。这个“找到”就是认定的意思,认定这个世界是没有本质的,但它又不是断灭。
你会问:“它不是断灭,那是怎么样的呢?”那说明你还是想找到一个东西。所以在应成中观里面,它是不会跟你说有什么东西的,因为只要一说出来,马上就变成对境了。有些人学中观会有这个毛病,他总是破破破破,破完了以后该怎么办呢?其实他心里面暗藏一个渴望——我一定要找到一个东西!为了在理论上把完全证悟的状态说出来,就出了“他空中观”,它说那个时候就是光明、自然本质!怎么去跟大家解释这个自然本质并且让大家体会到它,那就叫做窍诀!体会到了,你会发现它也是空性的(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然后身心安住在大圆满状态里面。说起来像唱歌一样,但我自己都不会,呵呵!
要做到的话,你得去努力,要发菩提心,要修行空性,要视师如佛,等等。我们做不做得到呢?我们这个时代,再过一二十年,如果社会没有什么大型的动乱,就会大批量出产这种“产品”——证悟者!如果社会出现大型的动乱,那就没办法了。我们的禅宗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证悟者那么少呢?因为我们少了一些必备的“批量生产”的手段,比如出离心的专门熏习、菩提心的专门熏习、空性的具体修行。虽然参禅可以培养一些很高根器的人,但真的是不适合批量生产的。确实是这样的,它一定要很高的根器。
参禅跟我们修大圆满有什么区别?有个无明的大堤挡住我们走向光明,参禅就是拿一跟锥子使劲去戳,“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谁……”,一直这么戳下去。它什么都不考虑,不管前面是金刚还是稀泥巴,它一直戳,直到捅破一个洞。捅破一个洞以后,水灌进去,大堤一下就崩散了。禅宗是这种方式。我们的大圆满用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中观、菩提心、唯识、视师如佛、传承、加持、信心……全部都拿出来给你浸泡,泡松了以后,大堤也会崩塌。或者泡到一定的时候,再去戳就容易多了。这种手段须要具备一些前提,它要求视师如佛、发菩提心等等,否则你根本就泡不了,反而会被它泡。
我讲这些,是想让大家慢慢对佛法的各个教派有些概念上的认识,然后去修行,这样就会从概念上升到现量的认识,然后全部解脱成佛!呵呵!
现在说下面的,不然时间又不够了。“遍行别境善十一”,就是说配合前五识的,一定会有五个遍行心所。别境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也会配合这五个识,十一个善心所也会配合。前五识可以引动我们的善法,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东西,然后生起很善良的感觉。比如我们看到穷人,觉得他好可怜,这就是善心所。这些心所由五根识引发出来以后,马上就转到意识里来了。因为意识太强大了,一下就盖过它。但是它还是要靠前五识引起的。
然后是“中二大八贪嗔痴”,前五识也会引发不好的心所。它有时候引发不惭、不愧这两个中随烦恼。“大八”就是八个中随烦恼:散乱、不正知、失念、掉举、昏沉、放逸、懈怠、不信,它也会引动这八个心所。还有根本烦恼里面的贪、嗔、痴,我们对外境一般都会产生贪、嗔、痴。前面五根识会引发这些心所,这是五根的特点。应该说五识的特点,不是五根的特点,五根只是配合五识的增上缘。我们看的时候,我们一般认为是眼睛在看,但其实是眼识在看,眼根只是帮助眼识的增上缘。
“五识同依净色根”,就是说我们的五识全部要依靠净色根。那天我好像说过,其实在唯识里面也说,我们的眼识不是纯粹依靠眼睛的玻璃体或者视网膜,这些只是浮尘根,真正能看的是后面的净色根。
在唯识里面,很多人把净色根解释成视觉神经、听觉神经等等。但是有一派说不是这样的,它说净色根不是我们可以看得见的。神经还可以看得见,它也算是浮尘根而已。浮尘根是比较粗糙的,净色根是比较细微精妙的。它说真正的净色根,我们根本就看不到。
他们各派有各派的举例。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修行产生天眼,虽然产生了天眼,但是我们的视网神经没有变的。但是我们看到的东西变了,也就是说净色根变了。我们的净色根变了,而我们的视网神经没有变,这说明净色根不会是视觉神经。这是其中一派举的例子,但有一派说不是这样的。他们争来争去,结果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但真正的结论是我们大乘这一派……(不能说“大乘”,因为唯识也是大乘。)大乘的另外一些派别说,净色根不应该是视网神经这些,应该是我们眼识的这种能力。甚至依靠望远镜、放大镜,都不能看到净色根的。
“五识同依净色根”就是说,五识发挥作用的时候,一定要依靠五种净色根。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身根”,身根是什么呢?我们会想到这个身体,但它说:不是的,里面的神经才是最重要的。另外一派说,身根不仅仅是这些神经。比如一个人修成了虹光身,他外在看起来还是这个样子的,你把他的尸体拿来解剖,一样有神经的。但在他自己的觉受中,身体完全成了坛城。那时候他的净色根是什么?不能说是这些神经,因为他的神经没有变。我读了那么多见解,我自己认为后面这种说法比较合符现实,不然解释不通。他们也有很多解释,但是说老实话,我看了觉得不过瘾,好像说不清楚。
有很多解释,比如有的说神经不是那些一根一根的神经,而是里面的很多运动的类似微尘的东西。那么,它区别于物质的度在哪里?它也没说清楚。还有些解释说不是物质,而是种子的能力。如果是种子的能力,那就跟后面这派的说法是一样了。有很多这类的说法。
然后是“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什么叫做“九缘七八好相邻”?前五识发动(显现外境)的时候需要因缘,眼识需要九个,耳识需要八个,鼻、舌、身需要七个。九个、七个、八个,是指哪些呢?这个问题以前我经常跟师兄们一起讨论。比如我眼睛看到这个东西,首先阿赖耶识要起作用,因为它要提供种子,阿赖耶识随时在起作用的。然后,因为我是个凡夫,末那识一定会起作用的,两个了。然后我的意识一定要起作用,五俱意识要附上去,让它明显起来,三个了。然后我一定要有个作意,不作意的话,这个东西现不出来。然后,眼识得有自己的自种子,五个了。然后,我得有眼根去看,眼根是个增上缘,六个了。还有,必须要有光,还要有空间,八个了。最后一个,它自己的种子。眼识的种子和相分的种子都要出来,不然你看到什么东西啊?所以是九缘凑成一个眼识,九种力量要凑在一起,否则就显不出来这么一个东西(虽然只有一刹那)。
刹那刹那的连续叫做等无间缘,这样你才能看到一个连续的样子。否则它一刹那就没了,不可能这样的。我经常说“六因四缘”:眼识的自种子就叫做亲因缘;它(相分)的自种子叫所缘缘;连续性叫次第缘;除了眼识自种子、相分的种子和连续性以外,全部都叫做增上缘。必须要有这些因缘,它才能够显现出来。
眼识的缘是九个,这九个要怎么去想呢?我们首先想:阿赖耶识要提供种子;我是凡夫,有我执;我有意识;我有作意。这些最容易想了。接下来,眼识本身有自种子,五个了。它(相分)得有自种子,六个了。然后,我得有增上缘——眼根(作用最大的增上缘),七个。要有光,没有光看不到。还要有空间,我们不能眼睛贴上去看,刚好九个。
那么声音呢?声音恰好少一个,其他的都有,声音是不需要光的,黑暗里说话也听得到。所以耳识要八个缘。那么鼻识、舌识、身识呢?它们连空间也不需要,刚好七个。所以叫做“九缘七八好相邻”。“好相邻”的意思就是它们配合得非常好,就是这个意思,没有其他含义,完全是为了凑句子。呵呵!
“合三离二观尘世”,意思就是现起这些尘世的时候,这五个识中,有三个识是根境结合,有两个是根境可以离开。眼识的根境可以离开,耳识的根境可以离开。根与境接触的时候,眼睛可以看远处的东西,耳朵可以听很远的声音——离。“合三”是什么意思呢?比如鼻识,气味一定要进入鼻子里面才闻得到。舌识也是一样,触识也是一样。所以叫做“合三离二观尘世”,这个理解吧?
“愚者难分识与根”,我刚才已经讲了,意思就是很笨的人搞不清楚根与识的区别,他认为是眼睛在看。尘世间的凡夫全部是这样的。
其实现代医学都已经证明了,我们不是靠眼睛来看的。比如小孩生下来的时候,你用胶布(不是透明的胶布)把他的眼睛盖住,等他成长期过了,大概三岁到四岁,你再把它揭开,他肯定看不到,他丧失了看的能力。他的眼根是很好的,检查他的器官,怎么都找不到毛病。西方医学检查他的视网膜、晶体、眼肌等等,全部都是好的,但就是看不到,他丧失了看的能力。所以说,很多人认为是眼根在看,其实不是,我们能看的就是心的力量。
有情生命的根加起来一共有二十二种:性根、命根、男根、女根……不仅仅是我们说的六根,一共有二十二种根。但是我们现在说的“五根”主要是感官,我们有五种感官。意根不叫感官,叫思维。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这四句是说前五识转变以后的状态。 “转识成智”有四种:阿赖耶识转化以后就成为大圆镜智,末那识转化就成为平等性智,意识转化以后就成了妙观察,前五识转化了就叫做成所作智。
“变相观空唯后得”是什么意思呢?唯识把我们修行所得的智慧分了三种,一种叫作加行智,还没有证悟初地菩萨以前的修行所产生的智慧叫加行智。然后,证悟了法性以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他们共同证悟的本体的智慧叫作根本智。(不能说到十地菩萨,应该是到八地菩萨,因为八地菩萨就没有出入定了。但是八地菩萨跟佛陀相比,实际上还是有轻微的出入定。)
为什么要区分出入定呢?入定证悟的缘真如的智慧,叫作根本智。出定以后看到这些显现的东西,他已经带了入定的智慧去看它,所以叫作变相。他知道这些显现是如来藏的变化,同时也知道它是空性的,所以叫作“变相观空”。它是后得智,所以叫作“唯后得”。
我们在中观里面经常争论这个话题。菩萨入定的智慧叫做根本智,出定后叫作后得智,在修行上怎么样区分呢?在《现观庄严论》里面讲,入定就叫作修正行;出定以后,面对某种外境去修行,叫正等加行。出定以后,面对某些让自己非常难安住空性的外境,比如二祖跑到妓院去,某某大师跑到坟地去,看到一些龇牙咧嘴的非人出来,这是贪和嗔两种外境。到各种各样的让自己没有办法安住本性的那些环境去修行,叫作修“刹那加行”。
刹那加行一定要在后得状态里面修,因为在修根本智的时候,全部境象都消失了。入定以后,贪也没有,嗔也没有,啥都没有,这叫正等加行。你只能在里面武装自己的本性,它是纯粹的无修状态。然后出来以后,它是无修中的有修。什么叫做“无修中的有修”呢?在能境上他是无修的,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本性是怎么回事。他在能境上保持本性的不分别,所境现起的时候,他知道外境完全是法性游舞,是空性的,是如来藏的变现。
这个时候,按照大圆满的修法叫做“六根自解脱”,禅宗的修法就叫作“保任”,很自在的。心任何时候都不离开本性的这种状态,这种后得不是真正的后得,还有一种后得是心完全离开了这种状态,无垢光尊者把它叫作“放纵后得”。心完全不在本性的状态,你做什么都是错的;当你在这个状态,你做什么都是对的。关键是你能不能在这种状态呢?很多人在座上的时候,真的是可以进去的。如果能把出入定搞得截然分明,这种人他证悟了以后,他只要在那个状态里面,一切烦恼都消失了。你说他的证悟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但是他一出定以后,就完全不受控了。
当然,这是因为他证悟的程度不是很深,程度很深的不会这个样子,到八地就基本上没有这种区别了。没到八地以前,都会有进出的差别。他出定以后,是否能够在能境上保持得很好,那要看外境的条件。如果是很正常那种情况下,比如平常吃饭、睡觉,他还能够保持心境的不分别。但是来个刺激的就有可能麻烦了,比如有人要杀你的时候。如果贪欲没有解决好,突然某天出现了美女,就像摩登伽女引诱阿难,很可能就要出问题。就算他忆起戒律,行为上控制了,但是心里面还是会动。他们不会重点修这些外在的行为,外在的行为没什么好修的,他要修里面的。他要看自己起不起那种念头,注意力完全放到这上面。而我们的戒律基本上是控制外在的行为,心里怎么想都没问题,比如恨得想把对方杀了,但只要没有杀他就没犯戒。但他们不是的,只要念头一起来,马上知道自己破戒了。他们最高的根本戒叫作“无为戒”,也就是说他一觉察到自己离开了本性,就算是犯戒。这个是最高的戒了,如果你没证悟,根本就守不了这个戒。
证悟了以后,你就想办法让自己一直保持在里面,甚至在睡梦中也保持它。这样下去的话,这个人能不解脱吗?这是我们一生解脱的一个依据。一旦开悟的话,保持这种状态下去,他一定会解脱!解脱是什么?就是当任何苦难现前,我还是保持证悟。外在的身体可以死亡,随便它,因为都是假的嘛。但是那个不变,我知道了。然后在中阴的时候,如果想成佛的话,进入那个法身里面,刹那就成佛了!不是初地菩萨,是一生成佛!所以开悟非常重要。
但是开悟还是没有菩提心重要,菩提心没有加行重要,加行没有出离心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肯定就没有后面的结果。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去修行啊,轮回真的很可怕的!兄弟们,不开玩笑的!
然后,“果中犹自不诠真”,我最怕的就是解释这句,因为这句又牵涉到宗派争论。它的解释是什么呢?它说当我们证悟了佛果的时候,在五识那种状态,都是不能够诠真,它缘的不是真的东西。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的五识状态中,五识缘的还不是像法性定那种真如。它说这还不算是真如——“果中犹自不诠真”。
这种解释就跟我们学的一些宗派的观点不同。佛陀说了两种胜义谛跟世俗谛的分法,三转法轮是说能境跟所境一致的时候,就成了真正的胜义谛。(大家学过这些东西没有啊?没学过听起来就有点麻烦哦。)但是这里的意思是说不一致(果中犹自不诠真)。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玄奘法师持的是唯识的观点,他的唯识是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合在一起的。而我们学过的三转法轮对胜义谛跟世俗谛的区分,是随教唯识的分法。所以它说,即使是佛陀证悟了果地以后,五识所缘的东西还不是真正的真如。这种说法,我们肯定不承认,因为虽然佛陀可以了知我们的庸俗显现,但是在佛陀那里,庸俗显现也是真如。我们会这么去理解的,你说“果中犹自不诠真”,我不承认。当然,这是因为我们学了大圆满和很多中观的见解。但是按照唯识的见解,它就认为:即使是果地,如果有五识的显现,它还是没有缘真正的真如。
这又牵涉到最基本的真如缘起和阿赖耶缘起的问题。我们第一天讲的,玄奘法师为什么要出去求取真经,原因是什么?就是为了证明所有众生到底是不是佛。如果承认一切众生都是佛,这种观点就是说,所有的缘起都是真如在缘起,又叫做“如来藏缘起”。
对世界的现象有三种解释方法(这要讲很多基础知识),哪三种呢?一种叫作“业感缘起”,这是小乘的说法,它说这些苦乐现象是我们造业形成的。那么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怎么产生连续性呢?唯识说是靠阿赖耶来储存种子,然后显现出来,这叫作“阿赖耶缘起”。因为阿赖耶提供种子, “九缘七八好相邻”,就产生这些现象出来了。现象就是轮回啊,如果我们对现象执著,那更是轮回。还有一种说阿赖耶本身也是空性的,我们一旦证悟空性,阿赖耶本身也是真如,所以它是真如的缘起。这就是三种缘起的方式。
但是唯识里面说的是阿赖耶缘起,它是站在圣凡各半的那种状态来讲的,所以它会说“果中犹自不诠真”。而我们说的“果”既没有假也没有真,所以全部都是真。这是两派的区别。如果按照书上讲的话,就会说“果中犹自不诠真”。但是我们这里的师兄很多都是学过中观和密法的,所以我没有按照书上那样讲。我们是交流,交流就是我学到什么就讲什么,如果错了,你们自己去批判。呵呵!
下一句是“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什么叫作“圆明初发成无漏”?这里都是说前五识的,前五识的种子全部来源于阿赖耶识,而且它显现出来的境都是现量。如果阿赖耶识不转变,前五识永远没办法无漏,都会有漏。
这就牵涉到那天我们说的一个理论,我们怎么通过意识去把外境观空,手能插过去?现在我们说触识(身识),现在我是可以碰到这个东西的,它有质碍,我要怎么才能穿过去?从唯识的道理来讲,怎么穿过去?那我就要通过“六七因上转”,然后导致“五八果上圆”。“六七”就是让我的我执减轻,让我的意识觉得这个东西是空性的。先去思维它,然后去感受它,其实这都是意识层面的。这个东西是我原来的种子现起来的,现在我认为它是没有质碍的、如梦如幻的,“污染”原来觉得它坚硬、实有的执著。(污染对污染嘛,修行都是“污染”。)然后新的种子存下去的时候,它对原来那种坚硬的执著是一种伤害。如果我的“污染”太厉害了,它再现起来的时候,我的手就真的可以插进去了。这是原理,明不明白啊?这个再不明白,我跳楼,呵呵!
也就是说,它跟种子是有关系的,你想要前五识发生变化,你的阿赖耶识得先变化。阿赖耶识的变化就叫作“圆明初发”。圆明初发以后,其它的种子就开始无漏。“圆明初发”的意思不是刚刚说的“空掉触识”这么简单,而是一定要证悟阿赖耶识都是法性。当我证悟到阿赖耶识都是法性的时候,所有的显现全部都是法性,恰好跟“果中犹自不诠真”对着干。(我不是找玄奘法师的麻烦,他老人家是我最恭敬的人,但是见解上就是这样的。)
既然是“圆明初发成无漏”,那么当我证悟阿赖耶识的本性的时候,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一切众生都是佛陀。但玄奘法师持的观点,他说不是一切众生都是佛陀,“一禅提”不是佛陀。当然这个观点是不是他本人的证悟呢?不一定,因为他要宣扬一门学说的时候,他要站在那个立场去说话。就像宗咯巴大师一样,宗咯巴大师他证悟的是最究竟的,但是他用格鲁派的单空的方式来教导大家,这样反而救了很多人。所以玄奘法师也是一样,他如果不把这些东西如理地引入到中国来,中国的佛教不会有这么发达的。超级大菩萨!但是我们说到见解的时候,要如实。
然后,“三类分身息苦轮”,“三类分身”就是说我们成了佛,五识转变为“成所作智” 以后,分成三类化身。一类是针对十地菩萨的、非常殊胜的化身,就是我们学过的大幻化网的百部本尊。有些很庄严,有些呲牙咧嘴的,全部都是我们心识清净以后的显相,成所作智的一部分显相会变成这种化身。
第二类是针对初地菩萨到九地菩萨的。有的说是一地到七地,但是有的书上说是一地到九地,大幻化网的百部本尊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看到。比如对于初地菩萨,他看到的佛的报身可能只有多少多少丈;二地菩萨看到的大了很多;三地菩萨看到的又大了很多,又殊妙了很多……所以每一地的菩萨只能看到相应他的报身,因为他的业障在逐步去掉。他去掉一部分业障,他看到的佛的身体就要殊胜很多、大很多,最后就是十地菩萨看到的佛的身体,叫作千亿丈……
还有一类就是针对我们的丈六金身,比如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前面两种可以称为报身,后面这种称为化身。
有的说法说“三类分身”不是这个意思,它说佛陀可以变成清风、山林、大地等等去利益众生。但是这些可以归纳为化身,所以是两类报身和一类化身。化身可以是无情物,甚至是其它道的生命。比如在畜生道,佛陀就会化身为不动狮子;在饿鬼道,就化身为焰口。佛陀的名字又叫“六能仁”,六道里都有一个佛陀。这也是称为化身。
“息苦轮”,那就不用详细说了,熄灭轮回,轮回都是苦的。
我们今天把《八识规矩颂》的前五识讲了,大家要记住。比较笼统的、总结性地记:五识都是现量,配合相应的有三十四个心所,有些心所是配合不了的。然后,五识不是眼根,而是心的一种能力。五识转化后可以成为成所作智,是佛菩萨的具体能力的体现。没清净(转化)之前,它就是我们五种感观的作用。它是心的作用,不是根的作用,否则就变成唯物主义了。一共十二句,《八识规矩颂》说五识的。
我们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呵呵!
问:“合三离二观尘世”,“合三”是说我们的鼻、舌、身三个识要根尘接合才行,比如舌头一定要跟吃的东西接触到。而眼识和耳识是可以离的,这我没办法理解。因为如果声波没有进去耳朵,如何能听到?
答:古代的时候没有“声波”这个概念的。究竟来说,根本就没有“离”或“合”,它是从缘起层面讲的。古代的时候根本没有“声波”这个概念,他认为声音是在那边响,但是我这里听得到。“声波”这个概念是现在才有的,我们会认为是声波进入耳朵里面了。
问:事实上都是一样,要根境结合?
答:是根境结合,但是结合的方式一个是合,一个是离。
问:眼根与事物是有距离的,但是声音不管有多远,如果没有进去耳朵,怎么听到呢?
答:你说“进去”的时候,已经把它当成东西了。
问:但是我们也把味道当成东西啊,气味也当成东西啊,刚才你说气味要进入鼻根才能产生鼻识。
答:我们认为是有种气进去了,古人是这样认识的,它叫做“味尘”。它要跟鼻根接触才有鼻识,当时是这么解释的。气味一定要进入鼻孔,不能说气味还在很远的时候我就闻得到,古人不这么认为的。而声音很远都听得到,古人认为是“离”。现在我们认为是声波进去耳朵了,但是当时完全没有这种概念的。按照你那样解释的话,也可以说:如果光不进入眼睛,我怎么看得到呢?所以这只是当时的一种说法而已。其实它自己也解释说,根境尘一定要接触才能产生识,不然就没有触心所。所以它只是说结合的方式而已,而且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解释。
问: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对“果中犹自不诠真”, 刚才您说玄奘法师是按随理唯识的观点来讲的,跟随教唯识是相违的。如果说这个“果”是佛果,那确实是相违的。但如果我不认为它指的是佛果,而是“变相观空唯后得”的五识转智的果,这种解释可不可以呢?
答: “变相观空唯后得”是菩萨的状态,后得实际上只有八地以下的菩萨才有,佛陀就不会有后得了。如果你一定要把这个“果”解释成不是佛果,只是七地菩萨以下,那么这种“果”当然是“犹自不诠真”,谁都承认。但是按照大量的唯识的经典来解释,这里说的就是佛果,所以我才不承认。几乎所有的唯识论典都是这么说的。七地以下这种状态,大家都知道不是绝对的真,完全是不用争的。但是产生了这样的争论的原因,就是所有的论典里面都把它解释成是佛果。
问:前两句好像是八地菩萨以下的,后面两句才是圆明初发之后?
答:后得实际上只有八地以下的菩萨才有的,八地菩萨就没有了。如果你不把这个“果”理解成佛果,那就没有问题。但是所有的解释,包括窥基法师,都是这么解释的。所以才会有一大段的争论出来,否则就根本不用说了,呵呵!
问:第一句“性境”是不是指起功用的法?现量可不可以用“自相”来解释?
答:可以,自相或事相。
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术语多了,如果再这么讲下去,连讲几天的术语,你们全部会奄气的,要讲故事才行,呵呵!
问:还是关于阿罗汉的那个问题……
答:哈哈,今天是不是你打电话呀?
问:阿罗汉在没有涅槃之前……
答:没有涅槃之前,他还有以前我执所造的种子,而涅槃就是要什么都息灭完。他出定后还要受苦,说明还有种子在。
问:意思就是说,他在没有涅槃之前是在不断地消掉那些我执的种子,然后到我执的种子完全消尽的时候,就可以真正入涅槃?
答:是的。其实他那时候早就不再执我了,但是他以前因为我执所造的那些业还在,它是以法执的方式存在。有人说这是因为法执不净,所以他还要受报;有人说,不管怎么样,他没涅槃之前,这些业是因为他以前的“我”造成的。所有种子消尽了以后,他就进入涅槃了,他不像菩萨那样去度众。菩萨会去度众,他会生病受报,或者以其它方式受报。
问:他无始以来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他在那一生当中就可以把所有业消尽吗?
答:佛法很伟大,这个不是问题,呵呵!
问:您刚才说十地菩萨可以看到文武百尊,中阴身也可以看到文武百尊吗?
答:是的。但是如果平时的修行不够,到中阴时候,红红绿绿的一下就过去了,或者是看到很可怕的显现,会吓晕过去。连动物都可以看到。
问:如果在世的时候证悟了,那有可能在中阴身见到……
答:这个证悟是指证悟法性。中阴有两个阶段,一个叫做法性中阴,一个叫做光明中阴(或者把有文武百尊显现的阶段称为法性中阴的后半段)。光明中阴有现象,但是在法性中阴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它也不是断灭,而是真正的法性,那就是法性定里所证得的“东西”(假如说那是个“东西”)。
如果你平时就证悟了,到法性中阴的时候,你会发现那就是平时证悟的法性。因为在死亡的时候,阿赖耶就断了,暂时有个中断。(我们显宗不承认的,这是密宗里面讲的。所以显宗里没有六中阴修法,只有藏密才有。)稍稍断了一点以后,如果你平常能够在法性里面很稳定地待两分钟,那个时候法性中阴就会出现两分钟(其实哪里需要两分钟啊,五秒钟就够了),马上进去,你就是佛陀!我们经常说,听了六中阴后都可以解脱,那是乱说的,一定要证悟。
不然的话,法性中阴过后,接下来就会看到那些相(如果业障很轻),很多呲牙咧嘴的。如果你平常看惯了这些相,或者经常对他磕头,那个时候你就会去靠近他——解脱!但是如果你长期不修行,不断造业的话,我们基本上是不经过中阴的。所以说想要让真正的中阴出现的话,就要猛烈地发菩提心。所以索达吉堪布讲,大乘佛法要发菩提心,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教理,这样讲是非常慈悲的一种行为!现代人太坏了。
问:您刚才说善心所没有末那识……
答:不是没有末那识,而是末那识生起的时候,善心所配合不上去,它们两个是相违的。末那的力量就是执我,执我的时候就生不起善心所。我们要把善心所的定义搞清楚,善心所是指老是为别人好、忽略自我,为“我”的那种心基本上很难有善心所。
问:我们修菩提心,也有“我”去发菩提心的念头?
答:那是另外一回事。你是在为“我”修菩提心,“我”在起作用,所以它会把菩提心污染。你生起的菩提心(善心所)是在意识层面,而末那识是在底层执著,末那识层面是没有善心所的,你把它们搞混了。这要在后面两天才讲。
末那就是执著“我”,它本身是一种心的作用,这个作用不会有善心所去配合它的。它在底层执著我,为了“我”而要发菩提心,我们普通人都是这样的。但是菩提心是意识层面了,意识里面就会有善心所。所以说,我们的善心背后都是恶,地藏菩萨讲:娑婆世界的众生,起心动念都是恶业。原理就是这样。
你去放生——恶业。呵呵!因为如果没有发菩提心,你就没法解脱,放生的功德就变成下辈子做国王、发财的力量。如果那时候没有佛法,无量的习气就会推动你去干坏事,然后就下去了。
问:相似的菩提心行不行?
答:可以,相似菩提心起到压制自我的作用,在利“他”的时候就开始忽略“我”。不断地压制,我执的力量就会越削越薄,障碍越削越轻。然后你的心就越来越清明,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是假的,心开始真正地放弃“我”。每放弃一分“我”,那都是很爽的事!那个时候真正出现了法喜,你会觉得像松绑一样的。以前有很多东西捆住你,情、爱、钱、权、虚荣,所有人必须要尊重我,我一定要在人前很牛,起码我要搞一个大德的形象出来……诸如此类的东西。
问:就算是发了相似菩提心,但由于我执没去掉,它还是恶业?
答:它是从很高的角度讲的,相对于我们的层面来讲,它绝对是善业。《地藏经》里面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如果不发菩提心,那都是恶业。它还加了个“不发菩提心”的前提。
问:“变相观空”跟五识怎样联系起来理解?
答:进了法性定以后就没有五识了(没有庸俗显现了),从定中出来以后(后得),五识就又显出来了。这时候由于我已经知道了法性,我就觉得这些现象是法性变现的,然后我会把它观成空性,觉得它如梦如幻。这就叫“变相观空唯后得”。
问:这里讲的是五识吗?
答:全部都是讲五识。
问:那为什么第二句只提了三个识呢?没有鼻识和舌识。
答:因为鼻识和舌识在初禅就没有了,它只能在一地居。初禅的时候,鼻识和舌识就停止了,但是眼、耳、身在初禅的时候还会有,所以它在初禅地、五趣杂地二地居。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八识规矩颂》第3课
- 《八识规矩颂》第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