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第二个禅七的倒数第二天,明天就要解七了。明晚希望提前把课上完,然后我们就解七,但我估计有点悬。上完课以后,我们要一起念诵《普贤行愿品》,念完以后,还要做一个解七仪式。就像刚才一样,大家看不到我们的解七仪式,但可以听到。其实,解七仪式当中最重要的是回向。
一方面,通过《普贤行愿品》来回向;另一方面,在举行解七仪式的过程中,你可以找一些熟悉的回向偈子来念,还可以在心里反复地思维你需要回向的目标,比如回向给众生解脱。当然,这是一定要的。另外,你还可以回向一些个人的目标,比如身体健康、发财等等。这些不是不可以有,不要一听到学佛,就觉得学佛要穷,不能发财,其实不然,这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那学佛是怎么回事呢?你一定要去追求真理,对于那个过程中顺便发生的一些事,一般我们采取的态度是既不拒绝,也不过分强求。比如发财,如果你强求发财,那根本就谈不上解脱,肯定不行。如果你强求不发财,那也没必要。什么叫“强求不发财”呢?那怎么可能呢?确实有这样的人,有些人有了钱以后就很焦虑,送出去又舍不得,不送出去又觉得“我发了财就学不了佛”,扯淡,不是这样的。当然,这种人比较少。还有些人甚至荒唐到什么程度呢?他害怕自己发财。我问他:“你怎么会害怕自己发财呢?”他说:“我发财以后就学不了佛。”这叫脑袋有问题,有没有这种人呢?真的有这种人,但是极少,我只是顺便跟大家说一说。
也就是说,你可以回向一些你所需要的东西,哪怕是这一世的利益,比如身体健康、发财、家庭圆满,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起码你要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修行解脱成佛,你要朝这个大方向去。对于过程中发生的事,很多时候采取的态度是随缘。当然,它也有一定的界限、限制,限制的标准就是戒律嘛,用戒律来控制你。
当然,还有一些因缘层面的事情,那就需要智慧去做取舍,比如做某件事情你能不能做得下来?如果你要去指导一群人修行,你能不能指导得下来?菩提心要求你去做,但智慧不行,那你就要做取舍。这种取舍,如果不夹杂私心,在很大程度上基本是不会有错的,你去或者不去都没什么。但有些人就会非常纠结、痛苦:“哎呀,不去好像不行,他们都需要我。”当然,确实也需要他,但是,很多人是借口,其实别人不需要他,是他需要别人,他就说别人需要他。就像很多人去自杀,他拉住别人的手说“你不要拉住我”是一样的。
如果别人确实需要你,但你一思考:“我自己修行也不好,如果我去教导别人,可能是盲人引瞎子,一起跌下悬崖”,那何必呢?你智慧抉择不去,其实也不是错的。当然,也有这种很坚决的人:“他妈的,要死就一起死吧!我跟你一起去奋斗!”他可能在智慧的抉择上有点问题,但他的发心也不会错。
有时候并不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我们一定要学会这样的思维方式。不要像小时候看电影一样(我们那个时代),出来一个人,马上就问:“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特务还是好人?”坏人一般都是特务,其实不然,很多事情都挺复杂的。
作为人,我们会有自己的选择,这些选择会有一些基本的指导思想。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佛陀教给我们的这些哲学思想、修心方式、行为准则,以及理论、见解、戒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办法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一衡量就要出问题。如果你强行去衡量,拿一个箍箍去套,俗话说“比着箍箍下鸭蛋”,大的或者小的都不行,都要吞回去。很多时候僵化就会变成这样,但我们不能这样。当然,那个箍箍也不能随便收缩。
也就是说,我们要走中道,不能过分,不能走极端。有些人太死板,比着箍箍下鸭蛋,大鸭蛋不要,小鸭蛋也不要。而有些人就变成什么呢?箍箍随着鸭蛋的大小收缩,完全没有规矩。很多人说要有个度,但什么是度呢?其实他还是想要个死框框,不想动脑筋,因为有了死框框就好办了。修行也是这样,“你教我怎么做嘛”,这句话的准确意思是“我不想搞那么复杂,你能不能简单一点”?
这个世界上没有简单的事情,因为人太复杂了、心太复杂了,你得长期学习,学到智慧成熟时,才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才有“智慧”这个词出现。如果什么都是个框框,那就不存在什么智慧了,那叫“规矩”。我们不能不要规矩,但是,如果死守规矩,不与时俱进,你就会忘掉初心。
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为利众生愿成佛!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初心,我只是说我们这个团体的共同初心。你说:“这不是我的初心。”那就随便了,随便什么初心都行,反正你到这里来了,就算很长时间以后才发起菩提心,那也可以叫做初心。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胜义菩提心是原始的最初的心。
关于初心,网上有些人在互相辩论,他们有一种解释,我觉得挺有趣的。他们说大乘佛子的初心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胜义菩提心,即最根本的、最原始的、最初的那个心。而我们去追求这个心的一些发心,叫做世俗菩提心。好了,我们不能闲聊太长时间,否则后面的内容没办法讲。
上堂课我们讲了“三十六对法”,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用语言描述世间的时候有两个根本点,大家记住就行了。
第一,你用心的基础一定要站在自性上,这是禅宗乃至于大圆满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它的观察面、运行和修行的层面以及果都在一个基点上,这个基点叫“自性”或者“觉性”,哎呀,叫什么都行。
第二,我们在描述它的作用时,一般都要语出尽双。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或者描述世界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都是观待的,所以必须是对法,都是相对的,即缘起性的成立,用中观的说法就是大缘起因。
他说的就是这个,所以,你去跟他讨论的时候,你说的任何东西,他都会拿相反的东西来回答你。这不是一种机辩术,我们可能会把它当成一种辩论,其实不然,它体现的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认知方式,甚至是一种修行方法。
我们不能走极端,心不能住在一个对境上。如果所有的法都是对法,那么,任何一个法我们都不能住在上面,因为都有相反的一面。如果你住在明,那就有暗;如果你住在空,那就有不空。它最终要体现的是什么呢?应成派的观点——离开能所、离开四边、言语没办法去说,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他的所有思想全部体现在这里。
这是上堂课中“三十六对法”的核心思想。大家记住这个,后面就好说了。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下面我们要讲得快一点,不然明天讲不完,因为内容太多了。这次我们要把《坛经》讲完,否则拖到下个禅七,我都不好意思了。下个禅七我们要讲《维摩诘经》,但我觉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说不定很快就把它讲了,下个禅七到时候再说吧。我们看内容。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
哇,这个悲伤啊!“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太极元年,就是另外一位皇帝,好像是唐睿宗李旦。你们查一查,我忘了,其实不一定要追究到底,因为我们不搞研究。如果搞研究,那你就要查清楚,他在某年说了什么,某年又说了什么,说话的时间顺序是怎样的,以及他和谁打交道,这些都可能影响他的思想发展。而我们不是,我们读这些内容,就想知道它到底说了什么、佛法的宗旨是什么,至于是哪一年说的,随便它。我们并不是去研究它的思想发展,而是去拿它的核心思想、接受它的教育方法。
我们去读经,其实都得有这些思想在里面。如果一定要较真,那就会发现各个版本的《坛经》好像说的都不一样,最后你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六祖说的?说老实话,你很难说这是不是六祖当时说的原话,由于抄录,或者各种版本的不同,里面的文字可能受到很大的改动。所以,我们要去学习其中的思想,不管它用什么样的话,不管它是什么版本,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即对事物的看法、对修证的看法、对修证结果的看法,这些拿到了才重要。
“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新州”即广州市的新兴县,也就是太极元年的时候,他命门人在新州国恩寺建塔。那时候出家人建塔,要么是藏经书,要么是藏自己圆寂、荼毗以后的舍利子或者肉身。他这里建塔,估计也有这样的意思。“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就是第二年夏末就建成了。
“七月一日”,这里的“七月一日”不是我们现在用的西历(以基督教耶稣的诞生作为元年),一定是指农历,大概推断,差不多是八九月份的时候。“集徒众曰”,把徒众召集起来说。“吾至八月,欲离世间”,哇,预知时至,他已经修到知道自己大概要走了。
大家听起来可能有点神,这不会很神的。我们觉得“预知时至”是很高的功夫,其实不然。修净土的人,如果专心致志、一心不乱地念下去,或者是一直这么念,念到一心不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达到一定的程度,你自己也会知道。
你要问为什么自己会知道,这个很难跟你说。有可能你会在梦中、境界中见到阿弥陀佛或者观世音菩萨来跟你说,比如慧远大师,他就是阿弥陀佛出现告诉他“你要走了”,有可能是这样的。还有可能是一种冥冥的相应“我就是知道”,至于为什么知道,我也不知道,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
比如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别人问他:“你的这个对象长得又丑又没钱,什么都不行,你为什么会爱上他啊?”他会说:“我不知道,但我就是喜欢他。”为什么喜欢他啊?没理由,从家世、金钱各方面进行比较,没有车,也没有房,什么都没有,为什么喜欢他啊?“我点知呢?我唔知啊”(粤语,意思是我怎么知道呢?我也不知道啊)——哇,那是真爱啊!
有些东西我们强行要答案,这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个毛病,很多东西是众多因缘促成的,你根本没办法抓到一个真正的因。而且因在不停地变化,可能是很久远的一个因,除非像佛陀这些才讲得出来。比如我们讲的故事里面,有一个人找舍利佛想要出家,舍利佛看他八万劫内都没有善根,就不准他出家,结果佛陀来了以后准许了,于是他跟着佛陀修行,最后成了阿罗汉。大家问是什么因缘,佛陀说八万劫以前,他去山上砍柴时遇到了老虎,情急之下,他爬上一棵树叫了一声“南无佛”,即皈依佛。八万劫以前佛法还没有灭,由于它发生的时间超过了八万劫,也就是超过了阿罗汉认知的时间度,所以舍利佛也不知道。
如果舍利佛问一个普通人“他为什么能成佛呢”?强行要找一个原因,其实是找不到的。但是,现代人一定要找一个原因,如果不给他一个原因,他心就不安。其实在他问原因的时候,如果遇到聪明一点的人,拿个名相就随便糊弄过去,他已经很满足了。比如,他问“为什么它是杯子呢?”你说“因为它是cup”,他就满足了。这是很扯淡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所有事物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觉性。
如果真的要说到这个原因,它就是我们说的初心。哇,那就要拨开它的作用对你认知的影响,你的认知要回到认知自体那里去,你要摆脱认知造成的误区(影响)。认知会造成两个巨大的误区,一个是有认知点,即我执;另一个是有认知的对境,即法执。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去除这两种执。那么,在不明白最初的认知点之前,总是在因缘层面去找原因,也不是说不可以,有些东西确实找得到。
比如,现在出现了一件事情,有个人死了,是谁杀了他,那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查得到。但是,你要是较真追下去,为什么有人会杀他,那就不行了。现在有很多杀人案件,找不到凶手杀人的理由,最后就说他疯了。有些可能是谋财,可以给个理由;有些可能是冲动杀人,也可以给个理由;但有些就是找不到理由。如果你要再去追问,用我们人类的认知方式你怎么找啊?也许在佛那里一看就知道,多少多少劫以前,他曾经在哪里不小心杀了他,这次又怎么报回来了。他可能会找到这么一个原因,但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找到原因。
所以,佛陀禁止我们去找因缘的原始处,也就是原始因缘是什么样的,或者因缘变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他遮止我们去做这样的选择,等于入海算沙。他说,我们只要知道一个大概的结果就行了,也就是知道“因果不虚”这个大规律就可以了,至于具体是怎么样的,你得原谅自己,不要知道这么多,等你成佛了,才可以真正地全部知道。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的时候,就有可能知道自己大概要走了。如前所说,知道的方式是很奇怪的,有些人可能不行,但像六祖这样的人,一般在自己的境界中就可以知道。什么叫做在境界中知道呢?比如,他入了很深的定以后,甚至可以看到自己圆寂了,因为他的观察点已经不是以人体的方式观察出去。如果以人体的方式观察出去,那是看不到自己死的,因为人死了以后,观察的能力就没有了。
但是,他观察的基点已经不经过人体了,达到很深的程度时,他的那个观察点是不坏的。他从这个角度去观察,由于没有时间性,就会出现所谓的宿命通,就会知道未来是怎么回事。他甚至会看到“某年某月我坐在哪里,停了呼吸,多少人在我旁边”,它可以以眼识的方式呈现,可以以声音的方式呈现,因为人有这些功能,还可以以混合的方式呈现,可以以片段的方式呈现,这与每个人的修行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说一个人有神通,那是很复杂的。
我们听到一个人有神通,就认为他什么都知道,其实不然,他可能偶尔会有点神通,或者只是某种神通,甚至可能搞错。比如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搞错过,别人问他牛要生个公牛还是母牛,他以天眼通观察,说是公牛,但他没有想到,他在观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障碍,天眼没有透过去,有一个东西挡住了牛的性别特征,所以他观察错了。而另外一个没有神通的人,根据经书所说的判断“哎呀,这个现象应该生出的是母牛”。但是,农妇没有听信看经书的人,反而说“目犍连神通第一,你算个什么呀”,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算个什么东西呀”。结果看经书的人说的是对的,目犍连观察错了。像目犍连这种神通第一的阿罗汉都会出现这种事,这还只是一头牛的事,如果再复杂一点就更麻烦。
所以,神通这个东西是很复杂的,而我们总把它想得很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人听说某位所谓的大德有神通,就认为他说的全都是对的,什么都去问。很多时候,那些大德可能有些神通,但不见得知道一些很复杂的事情,比如,你去问他股票,很多时候都要栽。原因是什么呢?那个东西牵扯的因缘太大了,他的功力没办法知道结果。就算他知道,他也不敢告诉你。如果他可以知道股票那么巨大的因缘结果,他也一定知道你拿了这些钱以后会干什么事。如果你拿了这些钱,不利于你的修行,不利于你的慧命,他就会遮止这件事,不会告诉你。而我们像小孩似的,总把很多事情都想得很简单,其实没那么简单的。
你说:“那怎么办呢?”没怎么办,复杂与否不关你的事,你拼命修行就行了,解脱以后,这些本具的功能自然会有,你把障碍去掉以后,自然就出来了。很多不信邪的人说:“哎哟,佛教有那么神吗?”哎,如果你真的把教理学通了,再去看看这个世界上的事,它是多么复杂啊,比如那朵花是怎么生长的,细节是什么,那些博士生都搞不清楚。你再看那太阳、那人马座,多么奇妙的事情啊,那都是你的心。你说你的心有多厉害啊,你清楚它,那就是神通,所以你很厉害。如果学透了以后,你就会明白这个。
对于以我为首的这些根器不是很好的佛教徒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努力学习和修行,坚持下去。世间一个小小的成就都要经过多少的努力,而且努力了以后,说倒就倒了。我们不是经常幸灾乐祸地说:“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你搞这些世俗事都那么复杂,那么无常,起伏不定,你想获取一个不坏的成就——解脱,当然要付出努力。
说老实话,如果你不短视,又有一定的善根,能够排开世间对你的影响,只要坚持学佛下去,注定成就。为什么呢?因为学佛功不唐捐,你会经历很多波折、很多痛苦,但是,只要你下死了决心,一定会成就。而且,如果一个人下死了学佛的决心,绝对诸佛护佑。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狠了心,只要发现自己有不符合佛陀教导、不符合三宝要求的地方,就努力地改正。不要“我就要这样,我就要这样”,你是个什么啊?你皈依你自己,谁帮你啊?如果真的照着去做,哪怕你很笨,哪怕你曾经罪业满身,哪怕你的各种习气难以改变,但护法们、三宝都会帮你,慢慢地,你就会尝到甜头。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学佛,根器差的人最难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另外,我们要认真去学习佛法,不要把精力用在很多无用的学习上。什么叫做无用的学习呢?参加过多的外围活动,比如,天天没事就去这里烧一下烟,那里参加一个庙会。你们可以参与这些活动,但真的不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知道学的佛法是什么,要怎么去用心,怎么去训练自己的心。
有时候仔细去想,没有什么真的、假的,你可以说任何东西都是。因为那些东西太难分辨了,你学的书(佛经)是真的嘛。你说:“有人说佛经也有假的。”《中论》这些书不会有人说是假的。如果有人说《金刚经》是假的,你可以直接认为他是个二百五,这些不会是假的。
当你把这些主旨性的东西学通之后,再从这个主旨推演出去,其他东西就很好判断了。学大乘的人里面,没有人会说中观是假的,至于你学的自续派、应成派这些,一般来说,学进去、磨进去以后,慢慢地,你就会知道真假。
当然,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误区,有时候你会自以为是,有时候你会学不进去,但是,只要你坚持,这些东西都会像天空中的云彩、像身上的疤痕一样慢慢地消失。当然,如果你说你是永久性疤痕体质,那我觉得你把疤痕那一块全部砍了算了(开玩笑)!
“汝等有疑,早须相问”,我还有一个月就要走了,如果你们有什么疑问,就赶紧来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强烈的悲心开始体现出来了,我要走了,你们有什么疑问就赶紧,否则我走了就没人教你们。这是一种悲心的体现,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教了,因为他们中间已经有很多人成就了。但是,从六祖的角度来讲,跟他有因缘的那部分人是很麻烦的。因为他们的因缘是跟六祖学,如果他们去跟其他人学,也许那个人确实是成就者,但不对缘也不行。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会加上其他很多很多的因缘在里面,如果有些人因缘不对,即使是很好的老师,也学不进去,这种例子历史上有很多。所以,这里六祖也是对跟他有缘的那些人讲的。
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法海等很多其他禅师听了以后,都开始流泪、开始哭,只有神会不哭,神情不动。
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
在禅宗里面才会这样子,在藏密里面,如果上师要走了,弟子神情不动,那是大罪。这是因为传承的意味不一样,密教是上师本位,上师就是你的心,而且特别重视缘起的上师。以前法王如意宝圆寂的时候,很多大德都说,那时候只要为法王流一滴泪,就可以消掉多少多少劫的罪。当然,其他的非密教徒不信,作为密教徒,他们真的相信这种说法。那是不是有这个作用呢?真的有这个作用。
但是,从禅宗来讲不是这样的,禅宗是处在那种无善无恶的本位去看世界,去操持自己的行为。说得高一点,神会不会认为六祖会去哪里的,他不会去哪里,他不来不去,那他有什么走不走呢?神会会这么认为,所以他不会哭。
《维摩诘经》里面也有这样的例子,佛陀生病了,阿难去为佛陀买药,路上遇到维摩诘,维摩诘问他去哪里,他说佛陀生病了,要去给佛陀买药,维摩诘就把他大骂了一顿,说他谤佛,佛陀怎么会生病呢?两个人说的佛陀是不一样的,阿难说的“佛陀”是指化身佛陀,生病是一种示现,而维摩诘说的“佛陀”是法身,那是不会生病的。禅宗也是一样的,禅宗认为我的老师就是我的心,也就是不生不灭的本质,他不会去世或者不去世。这里的大意是这样的,它是从见地层面去说这件事情。
六祖就夸他了,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也就是“善”和“不善”是一样的,“等”,从哪里等啊?一定要等在本性上。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或者一个团体的立场上,一定有善和不善。不管你是什么人,破坏我的团体就是不善,只要维护我的团体,就算你是坏人,也有三分善,这是有立场的。但本性没有立场,善和不善是一样的,俱皆无实质。所以,他说善不善等,等在哪里呢?实际上,他是从本性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的。
接下来,他都是从本性的立场上去说话的。“毁誉不动”,世俗人也可以做到毁誉不动,但是,这个“毁誉不动”和处于本性中的“毁誉不动”是不一样的。世俗层面的毁誉不动,如果一个人的人格比较好,他都可以做到。但他起码还要保持不动,从而抵御赞誉对他的诱惑,诽谤对他的伤害。而站在真正的自性层面,他不觉得毁是伤害,他也不觉得赞誉有什么不妥。
哇,这两种人应付的心境状况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轻松自如,他可能跟着赞誉就去赞誉了,跟着毁就去毁了,但他的内心确实是不动的,动而不动。而普通人的毁誉不动就是一腔正气,傲然挺立,像一座雕像。所以,这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不用去深究这些,我们只要知道他是从本质出发去看问题就行了。
“哀乐不生”,悲伤、快乐都不生。“余者不得”,你们其他人都不行,只有神会小师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
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
“数年山中竟修何道”,你们不能这样子,你们在山中修行,修了些什么呢?他在斥责其他人。当然,他不是当真去斥责,而是从见地上去教育大家。“汝今悲泣,为忧阿谁”,他问这些哭的人,你们是为谁悲伤(忧伤)啊?“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你们要是替我忧伤,觉得我不知道去哪里,那就错了,吾自知去处。他当然知道哪里安身立命,因为他成佛了,这个幻身迟早都要消失的。那我们要去哪里呢?如果我们还有执著,而且这个执著比较强大,那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去哪里,那就是轮回。轮回就是不知道去哪里,今生不知后生,完全随业力飘荡。
但是,如果一个人超越了业力的约束,已经知道了生命的本质,他当然知道去哪里。既然这样,那你哭什么呢?我回家,你哭?你是想要我长期流浪吗?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弟子们也不是不知道,而是舍不得自己的上师离开。他们不叫“上师”,而叫“师父”。六祖在这里说这些,是想通过这件事来阐述他的见地,教育他的弟子。他说,你们忧我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其实我是知道的。
“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如果我连去哪里都不知道,我怎么能够提前告诉你我下个月就要走了,即预知时至。达到预知时至的人,一般都知道自己去哪里。比如修净土的人,修到预知时至的时候,他肯定知道自己去哪里——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六祖会去哪里呢?他成佛了,他会去哪里呢?哪里都去,哪里都不去,真的没办法说去和不去了。说好了“不来不去”、“没有来处,没有去处,没有住处”,他去哪里啊?他消失了,他出生了,说不定在某个世界,以“惠能佛”的方式就出来了——不是说不定,而是肯定,他一定会应缘而度世。当然,他不一定叫“惠能佛”。比如,在弘扬他教法的人那里,他就可能出现,至于他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那就不知道了。
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我觉得这个读起来有点调侃的意思,如果是问他修行多年的弟子,大家在概念上肯定知道他去哪里,肯定是回归本性嘛,用密宗里面的话就是皈依法界。一定会这么去说,他们在概念上肯定知道这些,知道六祖会去成佛。但是,从觉知或者证悟层面,很多弟子当然不知道。他说的“知道去处”,就是要知道本性在哪里,要回到本性那里去。
“回到本性那里去”,我这种说法是有毛病的,好像把本性说成了一个地方,没办法,这只是一种表达,我也不知道用什么合适的语言,但大家要记住,本性不是一个地方。
六祖的很多弟子确实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证悟,他是从这个角度去说的。六祖说:“你们这样悲泣,是因为你知道我圆寂以后回归何处,如果你们证悟了、到了那个地方,就不会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嘛?”他根本就不存在圆寂、不圆寂,没有这回事,连涅槃都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什么悲泣、不悲泣。
如果一个人知道这个,他也不存在缘起上与六祖分离,那就是真正的瑜伽,瑜伽了就不存在这种分离。很多弟子是因为要分离才哭,而分离是因为个体和个体之间断了因缘上的联系。如果我们连因缘都没有了,彻底融为一体,还哭什么啊?就不哭了。如果你要理解其中的意思,就这么去理解,我是从六祖完全站在本质的立场上来讲的。如果你不要这么去理解,也可以的。
“法性本无生灭去来”,他回到本质那里去了,法性本来就没有生灭去来。六祖的意思是,“我现在就是法性,我要走了,要回到法性里面,而法性本身没有生灭去来,所以你们不合悲泣,不用为我圆寂而悲伤”。
“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你们都坐下来,我跟你们再说一个偈子。古代人总是喜欢说偈子,我们现在看到偈子就麻烦了。他们说偈子也有好处的,可以朗诵。如果说一段话,那就很难朗诵,很难背诵。
偈子可以包含很多意思,古代人有这种学习方式,而现在不是的,我们是把很直白、很重复的话录下来不停地听,或者写下来不停地看。所以,我们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古代短短的几句偈子可以反复地思考,他们用偈子记录或者读诵都比较方便。
“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这个偈子叫做“真假动静偈”,你们要诵取它,里面的意思和我所证悟的东西是一样的。“依此修行,不失宗旨”,如果依此修行,就会不失宗旨。
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众僧作礼”,众僧行礼。其实,禅宗有时候挺讲规矩的,规矩之严,有时候严过密宗,只是很多时候密宗都会说出来,而禅宗不说。我们来看偈子,我先念一遍,再来解释。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你们一定要看着文字,否则哗啦啦就念过去了,你们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会解释,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解释也不会拖得很长,我会迅速地解释过去,大家要用神听,不然一滑就过去了。好像上堂课我讲漏了一句是吧?完了以后,我们再把它补上,你们要提醒我,是哪句我都不知道。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自续派要破外境的观点。“一切无有真”,一切现象都不是实有的,这个“真”一定指实有或者对立的观点。“不以见于真”,不能有一个什么空啊、明啊的东西,或者不能有一种见地,或者不能有一个认知被你们确立起来,跟《楞严经》里面讲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是一样的。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如果你发现了一个什么对境性的东西,觉得“这个就是真相,哎呀,就是这个”,这就是一个假的见地。但是,这句话可以解释成应成,可以去破坏它;也可以解释成自续,如梦如幻就行了。
那么,你怎么去认知呢?由此形成了应成和自续在哲学方面的争论:我们见到真相的时候,现象到底是消失还是不消失?应成派认为,绝对的自性现象就是要消失。而自续派认为,现象不一定要消失,如梦如幻就是真。大圆满认为,那不行,应成只是见到了本体,它没有外境,就谈不上心境一如,即使现象不消失,外境和心也是一样的,也就是外境和本质是一样的,这才叫“心境一如”或者“等性解脱”。
所以,见地看起来好像只是一句话,实际去做取舍时,还是有很多细节。而这些细节,如果你不去修,那就只是一些话。如果你去修,就会发现你要怎么去用心,那就很具体了。用心以后的效果也不一样,可能这样省力一些,或者更加自在一些,那就不一定了。
为什么不一定呢?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有些人一上去就用很高的见地,但根本就用不上。而有些人始终陷在很低的见地里面,走上不去,也不能透脱。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具体的修行指引,这时候才真的需要上师指导。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如果你真的要找到一个真东西、找到实相,那你离开假的就行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障垢磨尽,真如自现”。你不能在充满分别、充满各种各样状态的时候,强行在那些分别和状态里面找一个真,那是绝对不行的。这种方式就相当于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总想去思考一个东西出来,那是思维性的,或者体会到一个东西,“那个是不是啊”,这其实是在假相中间强行安立一个真,是不行的。
那怎么办呢?要去掉所有的分别,离假即心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障垢磨尽,真如自现”。那怎么去磨掉障垢呢?出离心,磨掉最大、最初、最表皮的障垢;菩提心,磨掉自我的障垢;单空,一层层地这么下去,磨掉分别的障垢。慢慢地,心的本性就开始被你自体、自明,这就是“离假即心真”。这些东西全都是我们修行的方式。当然,有些宿缘、宿根很厉害的人,一上去就能明白本性,看到一点本性的端倪,然后再将它扩展。
这种人有没有呢?不是没有,但不多。大部分人要在去掉一定程度的障垢以后,才能让那个端倪漏出来一条缝,犹如朝阳曙光,或者门缝里面透出的一点光。哎呀,你怎么说它都行,大概就是似是而非的阶段。但是,将这个似是而非的阶段逐渐扩大,反而是一个非常危险、紧要的过程,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那时候要谨守戒律、发大心,要比普通的学人更加用心才行,不然那个灰色地带会非常长。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很用心,并且照着教言上说的去做,也不是难到万水千山没办法渡过。其实双手一放,自然现前,关键是你能不能照着这些教理去做?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如果你的自心都不离假,总是在假相上盘桓、流连,这些假相都不是真的,你怎么能够找到真的呢?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其实是说,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你总是处在一些分别念和安立的状态里面,怎么能找到真的?所以,大部分的情况下,真正的修行不是去建立一个东西,根本目的在于去掉分别、去掉假的。分别就是假的,二元对立就是假的。
该怎么去掉它,这才是真的。而我们不是,我们只能建立,“哇,这个状态好爽啊,真的好爽啊,哇,什么都没有了,哇,好舒服啊……”没关系的,这些只是过程,你也会有,但它是不是真正的真相呢?你能不能依靠这个脱离生死呢?根本不可能,那些状态你不打坐就没有了,它脱离不了生死。所以,学佛一定要拿到最根本的东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不要把它看得那么简单,真的要花心思,所以一上来就要你舍弃今生。
很多人即使进了佛教团体,也舍弃不了今生,他会在佛教团体里面玩世俗法,这叫挂羊头卖狗肉。每个人都要检查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那个浪费就太大了。说你不学佛,你都学了;说你不是暇满人身,你也暇满了。但你修着修着把“暇”也拿走了,“满”也没有了。会不会这样呢?问自己!
学佛绝对是一件自己要求自己的事情,因为训练的是你自己的心,外人是没办法逼你的。上师逼你是借助你的崇敬和信任,给你压力。但是,如果你在心里面抵抗,那是没有用的,你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让自己逃离修行之路。找理由,那就太容易了,真是这样的。
有些人修行要靠别人来管,“哎呀,你管着我,你要求我这样、那样”,那是一种偷懒的方式,如果你不去用心,根本没办法改变。就算被强行要求“你一定要打多少座啊,你一定要读多少经啊、念多少咒啊”,那也是不行的,所学的理论很快可以忘掉,打坐所产生的禅定,一不打很快就没有了,这根本不起作用的。你自己一定要有强烈的希求心——我就是要去,最后才会有结果。我说的是老实话,你们别当我在这里说套话,老子不说套话的,一口一个“老子”,一口一个“丢你老母”,这样的人能说套话吗?当然,这也是套话,哈哈,是真话。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我们作为有情知道动,有主动性,而且我们也了解动,凡是有情就是这样的。而无情本身不动,它也不解动,即不了解动。是不是啊?你看一个石头,它不动嘛,它也不了解动嘛。水的这种动,也不是它自己主动的,你把它放在一个碗里面,它也不动,它一定要有重力才动,并不是它的主动在动,而且它也不了解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如果你认为心是不动的,死修禅定的话,那你跟修石头差不多。你压死自己的心识不让它动,在一定程度上,体会这样的禅定也没关系的,因为你在体会心的一种现象嘛。但是,如果你要认为它就是解脱,那你就是傻瓜。
很多人会认为“既然这样,那我遇到禅定就怕”,其实也不是的。今天还有人来问我:“我修单空修到一定的时候,坐在这里好舒服啊,我是应该定下去呢?还是起来再修?如果定下去,我就落入禅定了。”你先别担心自己落入禅定,你就定嘛,没关系的,我看你能定多久?定一会儿你就定不下去了,那你就出来再修。
也就是说,我们是可以体会禅定的,它是我们佛教徒必须要修的一个内容。有些人以前喜欢修禅定,听说修禅定不好,马上担惊受怕,我之所以一上来就说不要走极端,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你要修禅定,你可以定,没关系的。
你说:“我害怕形成禅定变成畜生。”你连畜生都不如,但你现在还没变成畜生,你怕什么啊?大部分人其实走不到那一步,走到二禅、三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要走到四禅舍念清净,后面的四空定,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不停地闻思,自然而然会改的,你会觉察到你的智慧在变动。你现在应该担心自己没办法产生禅定,而不是因为禅定变成畜生。你修得了定吗?三十分钟你都坐不过去,你还要修成畜生?你要有很高的本事才能修成畜生,哈哈,我是开玩笑!
大家不用担心这些,可以去修定,但不要以为那就是证悟,你们要不停地把见解、见地融汇在修行里面,这样才行。而且,还要随时看自己能不能对付烦恼,有没有菩提心,这个最重要!很多人修行就是缺乏菩提心,在很多时候都可以表现出来。比如,他根本不关心别人的修行,根本不能够真正地从内心里面去关爱周围的众生、同修。如果当真从内心里面观察自己,就会发现这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这种人还要解脱?你不下地狱已经非常好了。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那些观察方式很简单。
你可以坐很久,你可以把中观、唯识学得很好,但是,如果你连基本的菩提心、真正关爱周围同修的心态都没有,还说你要解脱,那你是选1911还是AR15?(我说的是枪的名字,意思是崩了你,我在开玩笑!)也就是说,这样是不可能的,你观察自己就行了,发现不行就改嘛。作为个体都是自私的,你不要说你生来就大公无私,或者说你生来就是麦彭仁波切,那我纳头便拜,但你不是的。
我们根本很少想着别人的利益,很少考虑别人的修行、别人的解脱,想的都是自己要舒适、自己要安逸、自己要解脱。甚至连解脱都想不到,忘了解脱——“解脱是上师说的,是书本上说的,我现在要解脱不好玩,我要好玩,我要解脱寂寞,要去找个对象……”,或者是“我要解脱,我很孤单,所以我要……”,你想这些去了,其他的根本忘得干干净净。这些最粗大的东西都有,你就说自己证悟,那你的证悟有什么用啊?
并不是证悟的人都道德高尚,或者怎么怎么样,但起码有一点,他深深地明白执在自我上是没有用的、是愚蠢的,他会自动自觉地放弃这个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观察,你要观察自己,不要观察别人,别人你是观察不了的。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你一定要去除自己的无明执著,有一个根本点就是你有没有发起菩提心?对我们这群人来讲,发起菩提心比假惺惺地修行单空可能更重要,大家要很重视这个问题。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如果你要找什么是真不动——本性,那么,动的那些东西就是不动,那个东西是不动的。那不动的东西在哪里呢?就在动的那些东西上,“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那心动不动呢?心的本体都找不到,它不存在动不动,那个是真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实际上,动和不动是一种观待,至于动和不动的本质是什么,那个是真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非常不好的那种不动,比如石头等无情物,无情无佛种;还有一种是指本性,它就是无佛无众生,也没有人类的那种所谓的因缘感情,也可以这么去理解。但是,这里还是应该倾向性地理解成本质。当然也有人说,“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就是指石头,不要追求那种观待性的不动。其实怎么样理解都行。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哇,这句最关键啊!“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你能够分别各种各样的现象,但是证悟不动,不舍无上。也就是说,你证悟以后,你的证悟不会丢失。为什么禅宗要斗机锋呢?就是为了把你逼出去。
大圆满为什么要训练妙力呢?要跑到坟地,或者贪欲很盛的场合,比如闹市、夜总会等地方去修。其实闹市已经很简单、很容易过的,但是,监狱、荒野、坟地就有点夸张了。特别是念了相应的咒以后,你能看到那些东西出来,那时候保持觉性是很麻烦的。那时候你会恐慌,恐慌的情绪起来以后,它会压倒觉性,你不知道恐慌其实也是一种觉性,那时候你会忘记的。还有些人会跑到一些贪欲很盛的场合,在夜总会里面看那些乱七八糟的现象,莺歌燕舞,那时候你还能保持觉性吗?哎呀,哦吼!又忘了。
之所以要去训练觉性,是为了让你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失觉性。这个“不失觉性”是指不失我们对觉性的保持,这就是真正的大圆满里面说的“训练妙力”。禅宗也会这样训练,二祖就干过这样的事情,他跑到妓院里面去看,别人说:“你是祖师,你怎么跑到这种地方来?”他说:“我自调心,何关汝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修我的心,关你什么事?那是不是有这样的修行呢?确实有这样的修行。而且,我们现在的修行人基本上都要过这一关。当然,你用不着跑到夜总会去看,你打开电脑就可以了,现在到处都是夜总会,信息发达啊!
但是,并不是说他傻傻地站在那里像石头一样不动。有人认为“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说的是一种死定,那是不对的。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我觉得都合理,一个说的是世俗谛,一个说的是胜义谛。但是,一定要“能善分别相”,否则佛陀没办法成为遍知。如果你说自己开悟了,虽然没办法像佛陀一样遍知,但你对缘起性事物的了解应该强过一般人,你的心清晰了,猪油不会蒙心。所以,你看很多事情都会很清楚,但不一定会对,因为因缘来了的时候,你对了也会错。比如,大慧宗杲最后被流放,憨山大师也被流放,很多人不一定会扛得过因缘。
但是,在一般的事物上,他会很清楚,起码在佛法这件事情上,比如他会非常清楚怎么去修行,否则他怎么教人啊?真正的骗子,就是他没办法让别人去修行。我又把骗子的级别提高了,骗子分为主动骗和被动骗。主动骗纯粹是要钱啊、哄人啊,这种很容易识破。还有一种是被动骗,虽然他不想骗你,但他没办法教你,你跟着他,他教的东西不适合你,他根本就不是骗你,但你搞不懂,相当于受了骗。当然,这样也会种一些善根。
所以,即使是解脱者,也不一定有解脱智,如果他教不了你,那也是不行。那佛陀行吗?到佛陀那个层面,他怎么都会教你。不要说佛陀,如果到法王如意宝他们这个层面,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你接触到他,基本上都是“死”,“活”下来的很少。就算你这一世不死,下一世也要弄死你,最长七世嘛,有时候是十二世,他一定会让你解脱。我说的“死”指解脱,你们不要听到“死”就认为不好,中了文化的毒。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这句话在禅宗里面很出名的,它在《维摩诘经》里面的原话是什么呢?我现在的记忆力太差了,真的是太差了,经常张冠李戴。有时候我讲公案会讲错,比如甲禅师讲成了乙禅师,宋朝的事讲到了明朝,你们要原谅我,如果不原谅,我就不讲了,威胁你们一下!我不服老都不行,以前我的记忆力真的非常好,所以什么都是无常的。
有人把《维摩诘经》里面的那句话打出来了,“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我大概记得意思,只是具体的话不记得了。讲这些课,本该做大量的备课,写一些备课文档,那样就好办了。但我没有时间,眼睛也不行了,只能拿着经文略略地看一看就来讲。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行为,但实在是不行,因缘限制,年纪一大,记忆力也不好。原来根本就不用去做这些准备,我都想得起来,根本就不用回忆就记起来了。但现在不行了,回忆都不行了,记不起来。所以就需要做功课、做备课,但又有很多杂事。我不是一个纯正的出家人,我是一个“假公司”的老板,还是个跨国公司,几十个人,两岸三地,理想又大,所以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我要不停地去思考。
还有各种各样扯淡的事,太多了,哎呀,搞得神被分走了。时间被分走了还好办,神被分走了最麻烦。你要用心去想一些明知道没用的事,但它对公司有用,对很多人的修学也许有用。所以,我还是要勉强自己去想,所以很多心神就被分走了,搞得备课的时间都不一定抽得出来。
另外,以前看书是一种享受,喜欢坐在干净的地方看书,而现在不是,看半个小时眼睛就花了,甚至不用半个小时,几分钟眼睛就花了,没办法,搞得看东西都要用投影仪。幸好条件挺好,有投影仪,否则就完蛋了。如果有人能从视频里看到我,你会发现我的头在不停地往右边转,因为投影仪的屏幕在右边。有时候我看面前的视频看花了,就要去看投影仪,现在变成了这样子。
大家要记住,珍惜暇满生命,再厉害的生命也会老。你们要知道我年轻的时候有多强健,那就是一头牛。但是到了一定年纪,一样会衰老,挡都挡不住。我的精神层面还算比较好,但都不行。你们现在三十岁、四十岁,我不觉得你们有我当年那么强壮,所以,你们真的要花时间努力。人说老就会老,等老了以后,你会后悔的,本来有一个暇满人身,可以修到比较好的结果。但是,现在你连第二世去哪里都不知道,最后醒来以后突然发现脚上有三个指头,是我家的尼奥(狗)。那还算你的运气好,我们前世有缘。
大家一定要用心修行,轮回是真的,每个人要很认真地去想,不要觉得没所谓,总是讲一些无聊的事。那些东西对你的生命到底有用吗?特别是佛教徒,你一定要深深地思考“我活着要干什么?”你说你要挣钱,很多时候你是挣不了钱的,特别是九零后。就算你挣了钱,那有什么用啊?你要死的嘛,挣了钱你也要死。世俗灌输和要求给你所谓的理想,比如它灌输给你的那些生活的原则、成功的标准,或者所谓的人生赢家,最好不要,这是对修行人说的。
像马云、赵薇这样的人生赢家,他们倒霉了,我们说他们没有赢,那些不倒霉的,同样也没有赢。唯一的赢是什么样的赢呢?“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那真的是赢了,我们只有朝这条路走去才能赢。我说的是良心话、真心话,我跟你们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又得不到打赏。
我说的是真心话,而且像我们这样的交流方式,能搞到什么时候都不知道。你们知道现在风声紧,风声鹤唳,什么时候说断就断了。其实这些断了也没关系,你要坚持修行下去,如果下定决心修行,诸佛菩萨都会帮你。真是这样的,人要下大决心,此生不解脱,更待何时啊?下一世你就不会有这么好的时候了。OK,我们牢骚发完了,再来继续学习。
“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如果你处在第一义不动,任何现象都是真如。事实上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大圆满的修行。那《六祖坛经》是不是大圆满呢?它就是。保持法性的时候,郁郁黄花皆是佛性。问什么是佛祖?问取露柱。什么是露柱呢?指走廊旁边露在外面的柱子,也就是什么都是。什么是佛?干屎粑粑、干屎橛、庭前柏树子。为什么呢?他想表达这样的思想,在他的境界里面,只要保持第一义不动,一切都是真如用。
但是,什么是第一义呢?这是关键,所以要开悟。那怎么去开悟呢?修单空。为什么单空总是修不下去呢?菩提心不够,所以要发菩提心。如果菩提心也不行呢?修五加行。就这么一层一层地推下去,当你越过了这些层次以后,直接“第一义不动”就行了。如果有人再跟你说窍诀,那些窍诀有什么用啊?低级一点的窍诀没有用。但是,如果你达到更高的程度,听任何窍诀都有用,他已经不只是让你明白,而是让你加深那种明白。
修到很深的那些人,他们反而会去看那些最原始的典籍,比如四念处、观身不净,哇,看了以后有好大的加持。原因是什么呢?那时候任何佛语,乃至于任何现象都会让那种明白(证悟)加深、加广。那时候他随时都在修行,最后梦中都在修行。当然,有一些专门梦修的方法。
如果想再提高一点,这一生要从人的六根这种因缘里面走到更高的因缘里面,那就要修脱噶,然后密严刹土、普贤刹土等就开始现前,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会现前。但是,你看到的他还是那个样子,因为你不会看到刹土。如果你看到了他看到的刹土,刹土也在你这里现前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你都不修,还想让刹土现前,那肯定是不行的,但他看到就不同了。
你问:“那我们能不能走到这一步呢?”历史上有很多大德走到了这一步,而且,你去看那些真正有修证的人,他们真的不一样。当然,这也需要有善根才能看得出来,如果没有善根,就会觉得“你是不一样啊,你个臭老头”,然后打他一顿。文革期间,欺负修行人的人成堆,也没有发现有何不一样,所以,你要有善根才会觉得他不一样。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学道的人,努力须用意。这个“意”,在我们的教门里面经常会指我执,比如“分别亦非意”的“意”就不同了,它就是指我执、末那。而“努力须用意”是指努力用心的意思。中国字是很麻烦,用到不同的地方意思也不一样,我们要联系前后文去理解。“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这个“大乘门”应该是指最上乘,意思是说,你不要在大乘门里牢牢执这些分别智(即生死智),执这种有分别的智慧是没有用的。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这是跟法师们讲的,如果你出去传法,言下相应的人,就可以一起讨论佛法。如果你怎么教他,他都不听你的,那怎么办呢?合掌令欢喜就行了,别跟他争。这很重要,真的别争论,那些争论是很扯淡的。我进了很多论坛,终于知道为什么佛陀称我们这个时代为“斗诤时代”。有些人真的是胡说八道,自以为是,读了两本书就东拉西扯,自认为全知道。有很多这样的人,你去跟他争,争得完吗?所以别去争这些东西。
我总是想起郭德纲说的那句玩笑话,“我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精选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位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这是他自己讲的。哇,真是这样的,我的手机上经常有人来问这样、那样的问题,我都不回答,只要我一回答,我就输了。那纯粹是来扯淡的,他既不闻思,也不修行,还自以为是,提出很多问题,我想掐死他,但隔着屏幕怎么掐啊?如果他在我面前,我会放尼奥(狗),但他根本不到我面前来。我们现在仅仅是在网上,在生活中更不要这样,你去修就行了。
当然,最好能够讨论,我喜欢你们讨论佛法、法义,你们在群里讨论真的很好。虽然讨论起来很累,但是可以利益到别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到“我要利益别人”,作为一位大乘修行人,如果想不到这个,那真的不够格。你说要去做一些很厉害的事情,像其他大菩萨那样利益别人,如果做不到,那你尽力,能利益一点点就利益一点点,要培养自己利他的这种嗜好。利他是一种嗜好,你要去培养,不要总是自私自利地只想自己,或者想利用这个来拿取什么,那就该掐死。你不用掐死别人,你掐死自己,掐死这种邪恶的心行,那你就要去修行。
有时候,这些修行可能比那些所谓的状态还重要。我们经常会在打坐的时候体会到一些状态,这些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很多状态,但他没有利他之心,遇到任何一点点违缘,就开始心旌摇晃,那你的修行有什么用呢?你要为利众生愿成佛,就要承担天下所有众生的苦难,而现在一点点事情就这样了,所以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修行人的品格是很难培养起来的,有了这种品格后,后面就很好讲了。
什么叫修行人的品格?大乘修行人的品格是“为利众生愿成佛”。你们要死死地记住这个,这不是拿来感动人的。感动是没有用的,感动过后,很快就不感动了。比如,有些人今天好感动,“哦,我好爱你,走,我们一起去跳河”,三年以后你再看,“走,我们一起去跳河,你先跳,我不去了”。
所以,感动是没有用的,大乘的心就是“我要利他”。如果你一直这么去想、这么去做,哪怕你没有那些境界,比如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基本上也肯定解脱。相反,如果你产生了这样的心态,即使现在没有这些境界,这些境界也一定会来。但是,如果你有了这些境界,却没有这样的心态,你一定是个魔。也就是说,即使你有了一些很高明的状态、境界,却一点利他之心都没有,你很可能是个魔。当然,这也不一定。
我想强调大乘菩提心的重要,不要总认为证悟是获得一种了不起的境界,可以光宗耀祖、炫耀于人,这是不行的。大乘教给我们的是牺牲、无我,这是很难培养的,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品格。
以前噶当派基本上靠修菩提心成功的,才会产生很多动人的故事,我们觉得很感人,实际上那是一种非常厉害的修行方法——“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不成是不可能的。但是,大部分人不太重视这些,认为学佛像掌握一门技艺一样,别人没有而我有,所以我厉害,这和佛法的思想是冲突的。好,我们再看下面。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我们这一派没有什么好争的,如果你去争,那就失掉了修行的基本路数。“执逆诤法门”,你总是要去争。为什么六祖不争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不是学经论的,不善于争;第二,最根本的是他掌握了真理,不屑于跟你争,他教的就是那几个上上根人,你要学就学,不学拉倒。如果你一上来就跟他讲“因明里面讲,这个是虚空;俱舍里面讲,那个是虚空,虚空和……”,六祖听了一脸茫然,他不会跟你说这些,扯淡,一巴掌就打过来了,还反过来问你这个是不是虚空?所以,他不会跟你说这些缘起性、分别性的东西,而是一下就说到根本上去。
那么,这又牵扯到一个问题,我们学不学这些东西呢?我们要学这些分别,划圈圈、划格格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那个没有圈圈、没有格格的绝对的大自在。你不能马上就没有规矩,一定要从有规矩到没有规矩,这在我们的教义里面叫从不自在到自在。原话不是这么说的,网上的师兄们一定会懂,意思是从不自由到自由,从有约束到没有约束。我们经常说这句话,以前也讲过,现在都忘了,忘了就算了。也就是说,你得先有约束才到没有约束,从有分别才到没有分别。你不能一上去就无分别,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一种假的无分别。
你要先从戒、定的约束,以及慧的局限,再到真正完全无执的大慧,必须是这样的,这是普通渐修人的必经过程。但有些人不是这样的,他一上去就可以,那是极个别的人,我最害怕我们误认为自己是那样的人,那你的这一生基本上就完了。也就是说,如果你总是“执逆诤法门”,它有两种情况:一是总是瞎争;二是总是陷在分别里面,走不到最后的不分别里面去,那么自性就入生死。
因为有执就有住、就有对境,这样本身就是生死,生死就是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你拿“人我”去对“外境”。“人我”和“外境”本来是一个东西,但你的心却把它分成了两个。而分的方式就是心回过头来从个体出发,这就是末那。比如,我的鼻子和你的鼻子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但是,在我的认知里面却变成我的鼻子和你的鼻子,我能指挥我的鼻子,但指挥不动你的鼻子,所以你的鼻子坏了就活该,我的鼻子坏了就去喷药。
但本质上,你的鼻子和我的鼻子是一个东西,只是被我们的认知分成了两个,这就叫做“自性入生死”。那些成就者会说“外面的世界就是我,你怎么医得好我?如果你把众生医好了,你就把我医好了”,这句话是立场不同导致的结果。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这些徒众听了这个偈子以后,个个都行礼,并深深地明白了上师的心意,然后每个人都“摄心”。我想,他们那个团体里面也一定有很多斗争,一定有各种讨论,,否则六祖不会这样说话。没办法,只要人凑在一起,作为个体,不可能不斗,连夫妻都要斗。夫妻有不斗的吗?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斗,虽然斗也是一种恩爱,但还是要斗。所以一定会斗的,没办法。关键是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明白,我们不但是夫妻,还是道友,最根本的是你和我都是佛,所以不要斗了,何必呢?饮啖茶食个包,哈哈!
“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大家都知道大师不久住世,很快就要走了。
“法海上座,再拜问曰”,法海又礼拜了六祖,提出问题,法海是上座,这个“上座”不是说去打坐,而是说法海本身是个上座,即首座。“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六祖死了以后,衣钵这些东西传给何人?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那时候已经有《法宝坛经》了,但也有可能是后面的人加上去的。“汝等守护,递相传授”,我的教法通过《法宝坛经》传下来了,你们自己传给后学就行了。“度诸群生”,度所有的修行人。
“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依照《法宝坛经》来说就是正法,至少是我们这个宗派的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达摩传下来的衣钵就不再传了。为什么呢?害怕争斗。“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为什么我会把《法宝坛经》传给你们呢?因为你等信根都已经淳熟了。“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据先祖达摩大师的说法,我们只能传五代,这个衣钵再传下去就会造成巨大的争斗,所以就不再传了。达摩大师的衣钵现在到底在哪里,其实是不知道的。
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这是达摩祖师的偈,意思就是从我这里开始只能传五代。达摩祖师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我来到这里是为了度众生。“一华开五叶”,就是传五代。“结果自然成”,到这个时候就行了,衣钵就不能再传了。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
“师复曰”,就是师又说。他是怎么解释“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的呢?在我们的正宗里面也有“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而且有其特殊的解释方法,你们在百度上随便都可以查到。但是,这里我们要按照六祖说的解释,因为六祖把所有的名相用禅宗那种住于本心的见地来解释,意思有所不同,他连戒、定、慧都会解释得不一样。那什么叫做“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呢?
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我们前面讲过什么?《圆觉经》里面的“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它说的就是“一相三昧”。而“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说的是后面的“一行三昧”。大家联系得起来吗?也就是说,对外境我们要不生憎爱,也不取舍,不念利益,安闲恬静,虚融澹泊。这是一种用心的方式,如果真的处在大圆满的状态里,对所有境都会是这样的态度,对自己的心也会是这样的态度。对外境叫“一相三昧”,对自己的心叫“一行三昧”。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这是什么呢?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不动。什么叫“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呢?并不是“我不动,我什么都不看”,那叫傻瓜。这里是要保持本性,“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说的是这个不动。这时候全成净土,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叫“一行三昧”。换成我们刚才说的,就是“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其实,六祖说的与《圆觉经》里面的意思一模一样,虽然文字变了,次序变了,但意思是一模一样的。大圆满里面讲修行,初步是这样的,最后也是这样的,因为这是用心的方式,最初大圆满的见和果是一样的。怎么样体现见和果一样呢?用心的方式前后是一样的,只是境界在不停地变,修量越来越高。修量越来越高,有时候会达到质变,连保任都没有了,见超八地。这个东西根本就不用“保”,它不会丢,只有“任”。我们在“保”的时候要不舍无上,还有个“不舍”,而舍不掉的时候连“不舍”都没有了。那时候会达到一种质变,叫做“见地透脱”。
我说的是“见地透脱”,还不是境界透脱。这些东西说来说去,实际上是一个东西。说老实话,这个东西离我们那么近,连伸手都不用就可以拿到。但你要搞清楚就一定要花时间,舍弃今生、发菩提心,这是必要条件。还有一个充分条件,你要有上师、有窍诀。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若人具二三昧”,如果你具有这样的三昧、这样的修行方法,不管是外境还是内心,你都能够保持这样的明了不动。其实,保持外境明了不动就是如梦如幻,保持内心不动也是如梦如幻,没有其他的,只要心如梦如幻,你就不动了。那么,不动的那个“不动”是什么呢?从本质上去说不动,那就要靠明白,仅仅靠保持是没有用的,有保持你反而不会明白。具体要怎么去做呢?你要去修,修到后来,一定要去找自己的上师,要反复地磨砺,最后才能清楚。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如果你懂了这两种三昧,就像地上种了种子一样。“含藏长养,成熟其实”,种在泥土里面,慢慢地浇水、除草、晒阳光,成熟其实,“实”指果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两种三昧也是这样的,慢慢地,时间久了以后就会越来越成熟,也就是我刚才讲的修量会越来越高。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我今天说法,就像下雨一样,普润大地(外缘就来了)。“汝等佛性,譬诸种子”,你们的佛性就像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种子遇到雨水,就会结出善果。“承吾旨者,决获菩提”,要是听我的教言,而且照着去做,你肯定能证悟。“依吾行者,定证妙果”,这和“承吾旨者,决获菩提”的意思是一样的。
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他又说了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就比较简单一点。“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我们的心本来含有佛种,如果下了雨,它就会生长,“萌”指生长。我们现在说的“萌”是可爱的意思,而这里的苗芽生长叫做“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如果你能够明白生长的本质是什么,菩提果就成了,“自成”是说它本来就存在的,这不是你修出来的,只是明白了它本来就在那里,你只要发现它就可以了。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哇,遍地都是大圆满修行的窍诀啊!“其法无二”,你的本性不是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可以认知的,它也不能成为两个东西,也就是在你的认知中不能有两个东西。比如,你认知到了一种状态,当那种状态消失了,其他的不是,那你就是二。那怎么去认呢?其心亦然,你的心和本质是一样的,即心和心的本质是无二的。也就是说,“其法无二,其心亦然”是说“心”和“法”是一样的。
“其道清净,亦无诸相”,在修行的时候,顿门是一种直接走到本质的修行方法,它要放弃沿途中的所有状态。虽然那些状态会来,但你要放弃,比如气脉的运行、看到的各种境相,或者生起的各种情绪、各种状态,这些都是没有的,亦无诸相。其道清净是非常难以透彻的,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在一些相状里面,摆脱不了,他要怎么去做呢?
“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意思是你们要小心,不要只是停留在禅定里面(观静),或者只修单空,觉得心是空的(及空其心)。空心只是一个过程,禅宗里面经常说“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你把心空了,就以为那个是道,但不一定的。这是禅宗里面的一句老话,你们可以去搜一下。也就是说,通过单空你只是把心空了,但还要有一个确认,那时候很需要窍诀。“无心”不只是一句话,它有很多状态,甚至会出现很多神通,所以,你要慎勿观静,及空其心。
“此心本净,无可取舍”,什么意思呢?此心没有分别,没办法取舍,这个“净”要说成是分别。我们经常说心要清净,那什么叫做“心清净”呢?不胡思乱想就叫清净吗?那也不一定,那就成了“静”,也不行的。安静的“静”和清净的“净”是不一样的,清净就是没有分别,而且本质露出来了。“此心本净”,“本净”的一个特征,它在那时候是没有取舍的,即使它在发挥作用,法性游舞的时候,虽然能够分别诸法相,但它本身也没有取舍,这叫做“于第一义而不动”。
“各自努力,随缘好去”,你们要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这时候大家行了礼就走了。
这一段是六祖告诉大家他预知自己要圆寂了,然后做了一大段开示,这段开示也非常有意思。后面的内容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下堂课应该上得完。还有一点时间,那我们干脆再讲一点。不然下堂课我们就不能早点结束,很多人已经憋不住了,想早点结束,哈哈!好,我们继续。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前面是七月一日开了会,过了几天,现在八号又召集徒众开会。“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我想去新州,你们赶紧准备好船。“大众哀留甚坚”,大家都想把六祖留下来,实际上这是在做涅槃前的准备,大家都不想让他走,就哀留甚坚。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诸佛出现都要涅槃,现象是有来有去的,它不是本质,本质是无来无去的,道理就是这样的,我的这个躯壳(身体),归必有所。这也预示着他已经知道自己会葬在哪里,他的神通在这些地方就开始体现出来了。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众人还想留他,就问:“你去了以后,能不能回来?”他要是说“我下个月再回来”,那这个圆寂的因缘就会被化掉。那些人真的有这种能力,当因缘要断的时候,他可以接上因缘再活一段时间,初地菩萨可以活一百劫。比如洞山禅师,他圆寂以后,大众不舍,一直哭泣,然后他又醒过来了:“算了算了,哪有你们这种哭法嘛,那就再陪你们一段时间。”于是命人办了一个愚痴斋,也就是大众这么哭是一种愚痴,七天之后,吃完愚痴斋他才死。所以,如果生死自在了,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可以控制这些的。
但是,要六祖再回来就不太可能了。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前面众人问六祖,早晚可回?他说:“叶落归根,我来的时候是不会告诉你们的,这很难说。”这是一种解释,还有一种解释是“我来的时候不会告诉你,去的时候也不会告诉你”。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这句话的意思是问都有哪些人得道了?他想让六祖给一个肯定,但六祖根本不会回答。为什么不能回答呢?如果回答了,那会树敌,就会弄出很多东西来。那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哇,好政治啊,意思是有道者就能得道,无心者就能通达。前面不是说“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嘛,如果是彻底的无心,而且能够肯定就可以了,而单空层面的无心是不行的。
什么叫做彻底的无心呢?单空的时候往往不确定心是什么,一定要“离四边,绝百非”,离开四边就是单空,也就是都离开了,但你不能一直非下去,这样不是、那样不是,狗咬尾巴,飞鸟追影,那是不行的。你要肯定它是什么,绝掉百非,一定要这样子。
又问:“后莫有难否?”
“后莫有难否”,后边还有什么灾难吗?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我圆寂五、六年以后,有一个人会来砍我的头。六祖绝对有神通,一定知道自己会有肉身,不会被火化,不然火化了哪有什么头啊?何来后面有人要来砍他的头?“听吾记曰”,他就做了一个授记。
汉人有个习惯,有神通的人总是写一些偈子授记,那些偈子绝对语焉不详。那些预言就是这样的,不能清清楚楚地跟你说,否则有可能会引起预言不灵。往往要等事情发生以后,再去对照那些似是而非的偈子,才会发现“哎,说的就是这个”。你会问:“这些偈子有用吗?”有用的。有哪些用呢?他想通过这个告诉你,由于他能知道未来,所以他说的法是真的,你才会很详细地去研究他的那些法,它是这个意思。
就这件事情来说,是没什么用的。比如,他说你明天要撞车,你躲到屋子里面去了,结果没有撞车。那他的预言是准还是不准呢?所以他不会这么去说。他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比如,他会说你明天会怎么样呢?“走廊里面一丑女”。什么意思啊?你不懂,你也不知道,结果你真的被车撞了,撞了以后,在医院的走廊里就真的看到一丑女,原来他早知道了。懂吗?他授记的方式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很多预言也是这样的,所以你看不懂。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这就是他刚才说的颂词,什么意思呢?他说的是一件事,那时候有一位朝鲜的僧人叫金大悲,他请了一个很穷的人来砍六祖的头,这个人叫张净满,他为了钱、为了吃饭就来砍六祖的头,试图拿到朝鲜去供养,因为他也知道六祖是大德,所以叫“头上养亲”。“口里须餐”,是说张净满为了吃饭,就答应了这件事。“遇满之难”就是遇到张净满,有这么一个砍头的难。这时候是杨柳为官,当时的州官叫柳无忝,县官叫杨侃。
后来这个授记真的实现了,五六年以后,真的有个叫张净满的人来砍六祖的头。但是,当时你怎么就知道“遇满之难”就是指张净满呢?怎么知道那时候的刺史叫柳无忝,县官叫杨侃呢?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事情后来就真的发生了,所以叫授记。
当然,这是《坛经》里面记载的,你也可以当神话。至于是不是神话呢?当然不是神话,但你把它当神话,那你就是个神话,你还是个神经!所以,对于不能确定的事,就不要随随便便地去肯定或者否定,这都是不正确的。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什么意思呢?他又授记了,我圆寂七十年以后,有两位菩萨会从东方来,一位是出家人,一位是在家人,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缔缉伽蓝”是指建立寺庙。“昌隆法嗣”,禅宗的法嗣会非常兴盛,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里的一位出家人是指马祖,另一位在家人是指庞蕴(庞居士)。
庞居士一家四口都是证悟者,他们有很多故事。当然,你也可以当故事去听。庞蕴一家人证悟也是来得很陡,他们直接把自己的所有财产倒进江里面沉了。我们会不解:“何必把它沉了嘛,送给穷人,积累功德多好啊!”他要的不是这种功德,而要舍弃今生,那种功德最大。庞居士在修证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他先是参访石头禅师,他问石头禅师:“不与万法为侣者甚么人?”石头禅师赶紧用手捂住了他的嘴,由此豁然有悟。然后他又去参访马祖,问了同样的问题:“不与万法为侣者甚么人?”这次马祖没有捂他的嘴,而是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然后他就证悟了。
还有一个关于他们圆寂的故事,有一天天降异象,庞居士准备圆寂了,他让女儿灵照在正午时告诉他一声,结果女儿就骗他“哎,老爸,外面有日食”,于是他就跑出去看,发现上当了,于是连忙回来,发现灵照已经坐在他的位置上圆寂了,笑道:“哎哟,你动作比我还快”。他决定再留七日,以便安排女儿的后事,七日之后他也圆寂了。他的儿子在地上锄地,听到父亲和妹妹都圆寂了,于是就站着圆寂。
然后就剩庞婆没有马上圆寂,因为她还有因缘没有尽,所以要留下来。现在的湖北还有一个很大的庞婆洞,庞婆在里面教了很多修行人。当然,这些在历史上都只是传说,在正史上是不会有记载的。因为把持正史的是一些儒家人,他们专门不写这些。
由于藏传佛教是佛教文化,他们的每一位修行人的著作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他们的事迹都有详细的记载。这与文化有关系,由于记录正史的从来都是儒家,虽然他们也会记一些佛家的东西,但会很简略,甚至有很多都省略。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
这些传授几代,我们就没办法一个一个地讲了。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过去佛无量无边,没办法计。“今以七佛为始”,从七佛开始。“过去庄严劫”,我们这个劫叫“贤劫”,前面的一个劫叫“庄严劫”。庄严劫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这是前面三位佛。今贤劫出了四位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以上这七位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今天的禅宗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马鸣大士与中国佛教有很大关系,他写了著名的《大乘起信论》)、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龙树是中观学说的开创者,他是禅宗的祖师,也是汉传佛教大乘八宗共奉的祖师,藏传佛教的四大宗派也都奉他为宗祖,奉他的中观哲学为基础哲学)、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这就是我们中土的祖师了)、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
他们的故事在《五灯会元》里面都略有讲,但都讲得很简略,一些其他的文献里面也有很多片段性的故事。汉传禅宗的前五祖,除了达摩祖师的故事多一点,其他祖师的故事都不是很多,虽然有,但都是片段性的。而六祖,《坛经》记载了一些他的生平,可能还详细一点,其他都是略略地记载了一点。
但是,我们要知道传承的顺序,而且要对这些祖师们饱含恭敬,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恭敬的事情,大家在内心里面要对他们恭敬、崇敬,要经常祈祷他们。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那就说明你自私冷漠、自以为是,我执强到连祖师都不认,这是有问题的。
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从上面看下来,我们的传承是很清晰的,从释迦佛开始到迦叶尊者,再依次到马鸣大士、龙树大士、达摩尊者,然后一直到惠能三十三祖。你们向后要递代流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毋令乖误”,不能搞错。
禅宗还是很讲究传承的,当然,传承到我们现在,中间确实断了很多,虚云老和尚以修证的方式接了五家的传承。如果要以生命系这么传承下来,那肯定不行,由于社会的动乱、统治者的打击,以及各种各样的灾害,并没有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而虚云老和尚以这种方式继承了五家的传承,现在这些传承在大陆还是有的,我们在云门那里也接受了一些传承。虽然我们学的东西很杂,既有大圆满的,也有禅宗的,但归根结底,我们有个最根本的祖师——释迦牟尼佛。他在没有成佛之前叫乔达摩·悉达多,成佛之后叫释迦牟尼佛,那就是我们的根源。
“天下释子是一家”,什么意思呢?天下学佛的人都是一家,都是以释伽牟尼佛为祖师。不要说天下释子是一家,所有的众生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悟了这个,你就明白禅宗是什么了。OK,时间刚刚好。昨天还漏了一句,大家稍微忍耐一下,我把这句补上。
“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你们一定要照着我说的“三十六法”去修行,以本性为基础,出入即离两边,这样去修行、度众。“无住相布施”,他对这些人说布施,基本上都是指法布施。那什么叫做“住相布施”呢?《金刚经》里面说“若菩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你希望用法布施换来色、声、香、味、触、法,那就叫“住相布施”,因为你的目的是那些东西,或者为了虚荣等世间八风去做这样的法布施,也叫“住相布施”。当然,最丑恶的财物布施是想通过供养换来更多的东西。
有些人听说有功德、有福德,马上就去了。如果说没有功德、没有福德,就不要了、不去了,这就叫做“住相布施”。其实他并不知道功德是什么、福德是什么,他就只想要功德,功德在他那里具象化以后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不管是在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还是财物布施的时候,一定要想,你做这些是为利众生愿成佛。当你没办法具象化的时候,就念七个字——为利众生愿成佛。你就为了这个,顺便再回向给自己的一些事情,作为凡夫俗子,我们有个体的需要、有现实的需要,你可以这么去回向。
但是,你一定要在内心里面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为利众生愿成佛!大家不要把这些话当成一句套话,说着好玩,一定要在你的生命中去实践。只要你去实践了,即使你再坏,也都有救。如果你不去实践它,不管你说得多好,道德多崇高,同样会轮回。我们要死死地记住这个,“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当然,这里是对以后要出去弘法的徒弟说的,基本上指的是法布施。“无住相法施”,实际上是说大家出去传法的时候,要真诚地度人。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32课
- 《坛经》第3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