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第二个禅七的第四天,很多师兄还是坚持下去了。有些师兄打坐也打得挺好的,我听说泰国清迈的师兄们长坐不怠(怠是懈怠的怠)。“怠”用英语读起来是“死”的意思——die,长坐不死嘛。长坐要怎么才能不死?万一坐死了咋办?这是开玩笑!还有些师兄说坚持不下去了,问我该怎么办?我一下就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坚持不下去还能怎么办呢?后来我想了一下,坚持不下去可以停下来,但是不能退。
你要告诉自己:长期这么坐两个七,我现在没办法,确实扛不过去,但并不代表我要退失,以后再也不修行,那是不行的。就像爬坡一样,爬不上去咋办呢?并不要求你一次冲顶,中间可以歇一下,然后积累精神再往上爬,但不要往下滚,一滚的话,就变成万劫不复。
我想,来问的师兄也不代表他要往下滚,而是他以为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没有的,你就歇一下,然后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其实,想一下冲顶本来就是个妄想,不太可能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打一个七、两个七就开悟的。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禅宗故事,打七怎么怎么开悟的,大慧宗杲那个时候,一座开悟了十三个人。
很早以前,曾经有人跟我讨论过,如果这些仅仅是故事,那就是胡说八道,如果是真实的,就说明现代人也有通过打禅七来开悟的可能性。从古到今以来,一座开悟十三个人那种事,也只出现过一次,也不是每年都会出现。还有很多并不是在一座之间开悟的,很多禅师都是修了几十年,最后才开悟的。所以,不要把自己归类在那十三个人中间,那十三个人也许已经修了很多年,只不过是最后那一座被大慧宗杲一逼,然后就开悟了。
我们要建立长期修行的思维,不能老是给自己定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去试,试不了就马上把自己否定了。这是很蠢的,你可以歇一下再来。
OK,我在回答一些师兄在手机上提出的问题。这也没关系,可以稍稍停一下、休息一下,有时候休息一下再去修行可能更有力量。我们回到《坛经》的学习上来。
上堂课我们把“忏悔品”讲完了,整个忏悔品讲的内容,大家去看一看,跟我们学大圆满前面的那些五加行的内容很相似,只不过五加行的内容没有一上来就叫你明白本性。而禅宗不是的,禅宗一上来就让你明白本性,但是,如果一上来就真的明白本性,而且明白得很深的话,那就不用去说这些无相忏悔、皈依自心之类的。
这一切只是给你定一个目标,我们追求的是要明白自心本性。由于追求的是无相的自心本性(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你所有的一切,不但要去做,同时不准你执相。甚至他把佛的三身都归纳在自己的自心本性里面,同时还包含了很多修行的意味。你看,六祖说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自性三身是什么呢?接下来一个一个地解释,其实里面包括了好多内容。
自性三身佛,一方面说他的本质(无形无相的本质、本来清净的本质);另一方面又说怎么样去清净。如果你有一定的修行境界,你的上师又是一位真正的证悟者,他利用这些东西跟你讲,你一下就明白怎么去修行,你也会逐逐渐渐地明白什么叫本性。
当然,有些更聪明的上师,他会次第行的,先把你引到空里面,再把你引到明里面,再把空和明捏在一起,最后让你把空抛弃了。到底怎么引导我们,这是上师的事情,我们要去看自己的上师。此外,不要期待自己的上师好像什么都能够做到,可以一下彻底掌握我们,下刀下到要点、打蛇打七寸,能让我们一下开悟。我们不能这么想,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妄想,从某种程度上,这叫自己妄想,还把妄想加诸在上师身上。
我们要做的是踏踏实实去磨砺我们的心性,然后祈祷三宝加持。首先,祈祷三宝加持,让我们能够遇到好的上师;其次,祈祷三宝的加持,让我们能够坚持次第地修行下去,这个特别重要。很多人修到半途就受不了,你看,第二个禅七的第四天就有人来问了,当然,这样问的也只有一个人。但我想,这可能代表一批人的想法,并不是每个人遇到这种状况都会来问的。两个七都这样子,那两年、二十年能坚持下去吗?
说老实话,学佛没人给你发奖赏、颁奖杯,是不是?也没有说,你深更半夜,哪里金光直闪,又出现了一个什么本尊神人,晚上去到厕所,茅坑里面长蘑菇,冒的都是檀香气……不一定会经常出现这些事,如果出现了,反而要小心!所以,能坚持下去不容易。如果坚持下去了,在佛教修行这个事情上,真的是功不唐捐。你所做的任何努力,乃至于你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任何辛苦,你操行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那都是宝贵的东西。
说老实话,对于初初学佛的人,每一步都走得正确,这也是妄想,不太可能。你每一步都走得正确,也就是从头到尾都走得正确,那还修个屁?从最究竟的层面来讲,修行都是错误的,那你怎么可能每一步都是正确的呢?这种说法都是不成立的。
所以,我们在操行中一定有错误,但是,在不懈地追求下,所有的错误都是珍宝。这个时候,就能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体现什么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平常这都是一句话。我们修行的时候会错认一些境界,到后来再去正确认的时候,就会发现,你不经历那一步是不行的。还有,我们经常会自认为自己克服了一些毛病,克服了贪、克服了嗔、克服了嫉妒,其实不然。你会发现,以前没有执着过的一些东西,突然开始执着了。我们认为抛弃掉的一些内在的贪恋,突然又升起来了,就会发现自己没有抛弃掉。
之所以宗萨仁波切会把曾经的女朋友的照片放在佛台上,并称“她是我的仁波切”,是因为他原以为自己没有嫉妒了,但在电梯遇到她时被她撩起来了,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嫉妒。我们现在则不用人来撩起,举目皆嫉妒,则无处不贪心。就像《酒干倘卖无》的歌词:“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歌词大概就是你永远、时时刻刻都处于贪嗔痴慢疑中间。
但是,你修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修到一定程度以后,你会感到身心很清净,好像觉得自己没有贪嗔痴慢疑。突然一个对境出现,你马上会发现,其实你还遏制不住深层次的贪。那么,你前面的那种误认其实是一种错误,但这种错误也是一种经验,让你以后再也不会那么轻浮,你会小心地看待自己。当你认认真真小心地去观察自己、看待自己的时候,你的修行会蹭蹭蹭地往上涨。当然,从究竟程度上来看,你什么都没涨,但你却越来越清净,真的在清净。所以我们要坚持,即使是做得不好、做得错了,还是要坚持,坚持下去才会有结果。
OK,我们回到《坛经》的学习上。上堂课讲完“忏悔品”,我们大部分师兄学的是宁玛派,而宁玛派的最高修行就是大圆满,修到最高程度就是大圆满。前面还有加行——四加行、五加行,完成五加行以后,大部分人还要去学习中观、禅定等次第性的东西。即使你去学习大圆满,都还要一步步地来,不是一上去就直指心性、见性成佛,不用再修了,并非如此。哪怕被上师指引了以后,你还得去触碰,你还得去分清心部、界部,还有很多梦修的方法。
大圆满分为心部、界部、窍诀部,无论怎么分,都在自心本性里面,一个“自心本性”明白了,这些东西自然就明白了,但要明白得深才行。它是一个系统论,如果你深深地明白了自心本性,在这个过程中,你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是心部、界部、窍诀部。如果你明白得不深,对心性有一点了解,在深深探寻的过程中,你会经历心部、界部这些状态。甚至你完全没有明白,上师一上来就给你讲心部,再给你讲界部,最后你自然会走到窍诀部去。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一个东西,并不是心部、界部、窍诀部三个分开的东西,根本不是这样的。
在讲《阿弥陀经》的时候,讲到天台宗的理论:假谛、空谛、中谛,像个品字型,一而三、三而一。假谛完全修透了,空谛和中谛也就修成了;空谛完全空透了,假谛和中谛也就修成了;中谛修成了以后,空谛和假谛也就修成了。三个之中,你只要抓到一个,其他两个都修成了。但是,你不能说三个就是一个,如果是这样,你就把另外两个排开了,也不对的,所以有“一而三、三而一”的说法。
在这里,有大圆满心部、界部、窍诀部的意味。当然,大圆满的心部和界部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具体修法,窍诀部也不例外,也有自己的见解和修法——应该说见地和修法,这样会准确一些。在修法里面,有很多重叠的地方,同时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所以它也是“三而一、一而三”的一个事情。
我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所追求的一些东西,从汉藏两地来看,它就是一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真理、一个绝对真理。进入的一些方法、去探寻它的理论,会因为人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但到究竟上,它就是一个东西,从一个侧面来看,也反证了佛法真的是真实不虚。不然的话,汉藏两地的大德们,相隔几千万里,各种的文化情况、环境情况都不一样,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都一样,还有加上印度。
几千年来,印度的大德们所留下来的经典翻译,比如达摩的一些论著,还有龙树菩萨、唯识的世亲论师、无著论师,他们所留下的东西,完全说的就是一个东西。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么进去,看了之后,心里面对历代大德的那种敬仰油然而生,同时对自己所选择的修行道路,增加了无比的信心。
我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不管怎么样,我们学得好、学得不好,我们修得好、修得不好,至少我们选的路是对的。既然选的这条路是对的,就真的要坚持下去,如果不坚持下去,那怎一个傻字了得!
我们开始学习《坛经》的“机缘品”,讲述了六祖应机接众、随缘化度的一些故事,而且化度的时间跨度还很长。五祖把衣钵给他以后,六祖就开始逃跑,逃跑的过程中遭到很多人的追杀,路途中或者到了目的地以后会有一些传法,但规模都很小。我们不要想象六祖当时的寺庙金碧辉煌,法座高耸入云,下面的听众人山人海、万人空港,没有这样的。最初的禅宗东躲西藏的,一般就在一个村子里面,根本就没人知道,穿得破破烂烂的,可能连出家人的衣服都不能穿。为什么呢?因为六祖那时候还不是出家人,后来到了广州正式出山以后,才在南华寺剃头。
六祖其实是很惨的,我们现在想起来,觉得堂堂六祖,出来的排场应该很盛大,其实根本不是的,你看到他可能就是一个小老头,穿得不好,可能吃得也不好,脸色菜青。按照现在的相师看法,可能不是个富贵相,所以,以相求法要栽,以相度人也要栽。当然,也不是说相术完全没有道理。好,我们来看经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
“师”是指六祖,他在黄梅东山、五祖弘忍那里得法以后就逃跑了,路途上还遭到追杀,这些故事前面都讲过了。还有位姓陈的将军,性格粗豪,武艺高强,眼看快要追到六祖,六祖就把衣钵放到石头上躲起来,将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搬不起,马上喊道:“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六祖就让将军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将军言下大悟。
这个是真的窍诀,我们能够不思善、不思恶,一反观,当下就知道是什么。你不思善、不思恶,你没睡着嘛?谁在知道你不思善、不思恶?你睡着了就不用说了,但你没睡着嘛,聪明的一下就开悟了,简单得很!你不思善、不思恶,你根本没睡着嘛,它就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知道自己现在没有思善、没有思恶。我自己肯定不是这一堆嘛,也不是意识嘛,我都停了不思善、不思恶,还有什么?身体已经被你夺空了,不会是身体嘛,也不是情绪嘛。好了,自己回去参详!
“回至韶州曹侯村”,路途上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六祖跑到了韶州曹侯村,就是现在的韶关,至于是不是现在的韶关市,那就不一定了,有可能是其他的县。
“人无知者”,那时候没人知道他是谁。在古代,一个县里面杀了人,跑到另一个县都找不到了,哪像现在,上面全都是摄像头,还想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起码你要用信用卡,所以不行的。那时候跑了就跑了,跑了以后,他只要不说自己是谁就没人会知道。那时候也没有照相术,抓犯人要用画,如果按照画里头的人去找,全世界人会被抓到一半,但具体去比对,一个也不像。所以,“人无知者”就是不知道,他躲在一个叫曹侯的村里面——六祖也要躲,说明当时好惨。
“有儒士刘志略”,这也是一位比较有名的人,六祖后来的经历跟他有很大关系。“礼遇甚厚”,这位刘志略应该知道他是有来头的人,一直很照顾他、很恭敬他,还有供养等等。
“志略有姑为尼”,志略有个姑姑(爸爸的妹妹叫姑)出家了。那时候有很多人出家,唐朝出家的人有很多。“名无尽藏”,法名叫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
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哇,这个精彩了!她在里面诵《大涅槃经》,六祖在旁边听到了,且知道了其意,偶尔就跟她解释经文的意思。尼姑可能会有点不理解:“怎么回事呢?你还能帮我说经文?”尼乃执卷问字,拿着经书问他:“这个字读什么?”六祖回答:“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哇,这个回答真的很厉害:“这个字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但其中的意思是什么,请尽管问。”
我们现在好像习惯了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但在当时,这种说法可能会惊世骇俗。当时非常重视文化,文化人是挺牛的,而且学佛这种事,绝对是有文化的人才能学。经卷里面的字好生僻嘛,晦涩生僻,经卷里面的理义也是,倒过去、倒过来,编过去、编过来,又倒又编,一会儿就疯了。一个不识字的人,突然跟她说佛经里的理义,那会很震动的。
那时候的修行人很单纯,不像现在的我们,我们现在见惯了,所有的影视、电影,稀奇古怪的啥没见过?文艺创作的人员,所有从事的工作、努力的方向,就是编造一个事情出来吓坏你、吸引你,然后让你掏钱买票。至于这个事情是否真实,能否对社会、人性带来好处,他是不会考虑的。他只考虑怎么让你掏钱买票,所以,各种稀奇古怪、花里胡哨、不近情理的事情都会出现。而且,他还要把乱七八糟的事情,裹在合乎情理、合乎道德标准要求的情况下给你看,然后逐渐地把你的心思带进去。由于这样子,导致我们现在见怪不怪,而那时候不是这样的,人非常的单纯,那是唐朝哦!
现在的资讯发达是不是好事呢?是好事,为什么是好事?你看,我在大洋这边的一个山头上,孤独地跟你们讲法,你们在大洋那边的一个房子里,孤独地听我讲法,这靠的是什么?靠科技,靠发达的资讯。这有好处,同时也有坏处,这种发达的资讯方式,带来了很多垃圾,占领了你的心灵,让你根本没办法安静下来,也没办法做如理如法的思考。当你的心不做如理如法的思考时,带来的一定是烦恼和痛苦。
比如,你看了《甄嬛传》以后,你会认为嫉妒是应该的,只要嫉妒得有水平就好了,怎么把四爷弄翻了就可以了。在生活中,你不知不觉地把你的对象当成了四爷,然后你就变成了甄嬛。它会不知不觉地带动你,引领着你作这些思考,思考下去,突然哪天发现你的对象不是四爷而是八爷(八爷后来被抓了),那你就惨了。你在作这些思考、思维的时候,你就在痛苦。
有一个电视剧叫《潜伏》,是共产党打国民党的,主角是个特务,里面有很多办公室斗争,你整我,我整你,敌对双方绝对无情,很多人都追着看。不知不觉间,我们就把这些斗争的东西带入我们的生活,斗争能让人快乐吗?你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不知不觉会痛苦,它会不知不觉地把你引到里面去。
可见,发达的资讯也会带来很大的坏处。所以,好、坏体现在一个事物上,真的不能绝对,得从什么角度去看,看这个东西怎么去用。比如,资讯拿来弘法,功德无量;资讯拿来传播三级片,饿鬼无边。这是一样的,得看你怎么去用。
言回正题,六祖说“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尼姑说:“你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知道这个意思呢?”思维实际要靠文字的,我们稍稍观察一下自己,头脑中想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是一串串的文字,是吧?思维有几个方式(在头脑里面滚动的,你们可以自己观察):文字、图像、情绪,混杂着在一起在滚动,甚至还有气味——我想到他,就想到他手心中的痣,还有那个香烟的味道。
歌曲《至少还有你》,歌词中提到“你掌心的痣,我总记得在哪里”,那是图像来的。香烟的味道也是,你得想,同时也有文字在里面,混杂在一起滚动着走。图案思维发达一点的,一般都是搞绘画、搞设计的那帮人;写小说的人,一般都是文字思维特别强,他用一个文字去撩起你的很多东西。图画就不用文字来描述一段话,直接描绘一幅画就行了。还有更厉害的方式,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的文字思维、情绪思维、图画思维全部停下来,一个是禅定,另一个是催眠,放放放,人就停下来了。一般人会认为,我们的思维要靠文字的,就像尼姑说的:“你字都不认识,焉能会义,怎么会知道里面的意思呢?”
六祖回答:“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句话真的很牛,如前所说,我们的思维里面有图像的思维,你不能说不识字的人不思维,很多人没读书,他也思维的,他不一定靠文字,靠的是语言,语言是音频的思维。有些人会拿文字去思维,有些人会拿音频去思维,音频就是你听到的声音。
一种方式是文字思维(包含音频),还有一种方式是图像思维。比如,你去谈恋爱之前,为什么会爱上那个人?很多时候,你在想象跟他两个人在星光下看流星,一起去泡沙滩,弄个纱巾傻乎乎地跑……
我说的是老的那一代,新的那一代已经不是这样了,他们要穿着很好的穿搭(“穿搭”,我听到这个词就火大),在街上街拍。那就是情景思维,情景思维会带动你的很多决定,看到橱窗里的一件漂亮衣服,很多人会想象穿在自己身上也一样漂亮,于是不顾一切地买下来,为什么呢?她想象自己穿着衣服在街上走,所有的色狼都看着她的样子,于是就不顾一切,甚至借钱来买下这件衣服,懂吗?
这就叫情景思维,实际上是贪欲造成的。贪欲造成她没有理性,却不知道自己跟那个模特的身材不一样。那个模特又长又瘦像个竹竿,穿上那件衣服很好看,她想象自己也是那样子,这是人不能自观导致的结果。结果一穿起来,她就像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肉球在滚动——哎,我在说我自己,俺就是一个肉球,哈哈!
这是情景性的思维,还有情绪思维。情绪思维有很多,人在生气的时候,思维的很多东西都朝着愤怒、不理性的方向走了。贪欲也是一种情绪,如前所说,穿着一个貂皮大衣的肉球在街上滚动,吸引所有色狼的目光,耗尽他们的口水。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在贪欲的鼓动之下思考的,所以,思考里面本身有贪欲的鼓动。
之所以尼姑说“字尚不识,焉能会义”,是因为佛陀的意思、佛祖西来意深得很,他没办法用其他方式告诉你,就用文字来告诉你,而你连文字都不识,怎么知道意思呢?这跟平常生活中靠情绪来思维、靠图画来思维,甚至有些人靠声音来思维。很多搞音乐的人,在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往往是唱一首歌,或者听到什么歌,相应的情绪马上就出来了。
我曾看过一个关于舞蹈的电视连续剧,两名舞蹈演员在跳舞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感情,后来因为一些冲突分开了。平常恋人的告别,一般是打个kiss,或者深情对望,无语、泪凝,而这两位舞蹈演员不是的,他们以舞蹈来作最后的分别。
当然这有点夸张,但他想表达,每个人通过一些身语意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情绪,或者因为情绪而爆发出来不同的身语意,这有相应的自己的方式。不管怎么样,六根都可以用。你问:“能不能用气味来表达感情呢?”人是不行的,狗是可以的。狗能够知道人的情绪,比如,人在愤怒的时候,气味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心里面很愤怒,装得笑嘻嘻的,人不知道,狗会知道的。因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愤怒,是通过观察他的表情,起码看到他眼中有杀气,脸上装着笑,眼中却有杀气……
所以,可以通过眼识来辨别,或者通过对方的语言来辨别。如果凶神恶煞的:“老子要干掉你!”——他肯定要杀我了。如果假惺惺的、冷冷的:“没关系,你过来吧!”——那更可怕。这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而狗不是的,狗是通过气味。所以,六根都可以作为认知的方式。
你问:“那舌头的味道呢?”舌头的味道有点麻烦,其实也可以的。一个人愤怒起来,身上流的汗的味道,跟快乐时都不一样的。一个人生了病,排泄出来的东西的味道也不一样。大家还记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吗?越王勾践坏得一塌糊涂,被吴王夫差抓了以后拼命去讨好。我们经常拿越王勾践来鼓励自己,说他卧薪尝胆、十年报仇不晚,其实,这个王八蛋是很坏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他当成成功学的一种标榜,他成了俘虏以后,并没有放弃自己,为了逃生啥都干得出来,甚至去舔吴王的屎。吴王生病了,他去舔吴王的屎,说屎的味道怎么怎么样,从而判断病快好了,吴王夫差看他如此忠诚,最后就把他放了。放了以后,他回过头来整吴王,无所不用其极。吴国大旱,需要粮食种子,他就供养种子给吴国,但那些种子全都在水里煮过,导致第二年种子全都不发芽。这是挺可怕的,古代没有粮食会倒大霉的,整个国家会完蛋的。越王勾践为了麻痹吴王的战斗意志,就送了著名的西施,西施并不是对吴王有什么好处,其实很简单,当沉溺于女色,就没有精力去管理国家,正好抓到机会击败对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卧薪”,睡在木柴上,不让自己睡得那么舒服,“尝胆”,头上挂一个胆,每天早上起来都尝一下苦胆,以此来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当初尝粪的艰辛,最后把吴国灭了。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好励志,实际上这个人好坏。
越王勾践有两位大臣,一位是范蠡,另一位是文种。范蠡当时就知道越王勾践是怎样的人,于是告诉文种:“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意思是越王这个人脖子很长,嘴是尖的,只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他现在已经把吴国打赢了,我们要跑,不然的话,我们也会死,传说中,范蠡最后带着西施跑了,到了西湖做了陶朱公,富甲天下。
另外一位大臣文种,最后被越王随意找了个借口赐死,让他自杀。赐死他的理由很邪恶,说:“你当初贡献了七条计,我只用了四条就把吴国灭了,还剩下三条,你还是自己用了吧!”意思就是,我不杀了你的话,要是给你离开了,就可能会拿这三条把我灭了。所以,这三条计你留下自己用了,不要教给别人了,也就是让他去死。最后文种自杀、自刎,在这之前,文种说了一句著名的流传至今的话:“飞鸟死,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你说,勾践是个好东西吗?如果用现在的道德来判断越王勾践,他真的是个王八蛋!但是,我们的文化里面有时候是不讲是非的,因为他成功了,大家就天天传扬他卧薪尝胆,多么有意志力,却不仔细想他到底干了什么。同时,我们会去嘲笑吴王夫差的愚蠢,轻易就被蒙骗了。还有项羽,如果在鸿门宴上直接把刘邦干掉,就不会再有后面的事。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面鼓励你做事做绝,不留后路——“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是学佛,学的是“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我们要学的东西,跟现在文化里面所流传的东西,是多么的截然的不同。这也是我们难以成就的一个原因,同时也是我们易于成就的一个原因。如果你被它影响,绝对难以成就,你会变得好坏。反之,如果你凛然从这个文化的泥沼里爬出来,甚至把这个泥沼变成有利的修行环境,那就容易成功。就像在末世里面守一条戒,比在佛陀时代守几百条戒的功德还要大,原因是一样的。我们要拉回来,故事不能说得太远,怎么一下子又到勾践那里去了?一勾就勾过去了……
“尼惊异之”,尼姑非常惊诧。诸佛妙理,为什么非关文字呢?实际上,真正的诸佛妙理就是不关文字,它可以造成文字。诸佛妙理,如果关文字的话,那不懂汉语的人就不明白。如果不是用汉语文字来记载,而是用梵语的文字,或者藏文的文字,那咋办呢?诸佛妙理是文字的根本,你可以懂根本而不懂这个文字。懂了根本以后,你就很容易懂文字,文为达义嘛,先懂了理,就可以去表达这个文字,或者理解这个文字。因为诸佛的妙理说的是文字的根本,而诞生文字的基础是诸佛——诸佛的妙理。
这个“理”不是道理的理,我们文化里面说的“理”,是指“理体”,意思是心的体是一样的。“理体”这个字,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其实是很妙的。理是一种智力行为,理,道理,没说这个杯子懂道理嘛?无情物是不会懂道理的,懂道理的一定是有情。在因明里面,人的解释为“知言解义”,也就是懂理。那要什么才能懂理?只有心才能懂理,因为杯子没心,所以它不懂理。懂理的体是什么?理体,是什么?“理则顿悟”,称为理体,“乘悟并销”;你的执着要慢慢去除,叫“事以渐除,因次第尽”。
所以,这个“理”是很精彩的,诸佛妙理,你可以理解为诸佛究竟本质那个妙心。什么文字都可以,应对有分别念的众生,可以展现出很多的文字,但它本身不受这些文字所约束。正因为有这样的力量,所以佛陀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佛陀在讲法,下面有各种各样的很多人,各个民族的语言都有所不同,有英语的、汉语的等等,而佛陀说法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各自的语言——众生随类得听。这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可以诞生各种各样的语言,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文字的根本。根本可以造成文字,但文字限制不了根本,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但是,尼姑听了以后就惊异。
“遍告里中耆德云”,耆德,这是一个古老字。为此我还查了一下,耆耋耄耉四个字,耆是六十岁以上,耋是七十岁以上,耄是八十岁以上,耈是九十岁以上。
这里的“耆”是老的意思,就是遍告这里的年老有德之士,跟他们说:“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她说这句话,把当时的世情(社会的文化状况)露了个端倪。一个尼姑可以在一个村子里面生存,还可以告诉村中有德、年纪比较大的人,说:“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说明当时有供养文化,还支持佛教,否则一个尼姑出现会被弄死的。为什么呢?儒家文化的要求是怎么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一个尼姑“嚓嚓嚓”,一头青丝,委之于地,那是不行的。但当时有尼姑,说明有佛教文化,而且宜请供养,说明有佛教的文化基础。
毁坏佛教,有时候相互的争论,会对佛教造成一些打击。还有佛教里面的一些内部人员,利用宗教搞欺骗、谋取私利,对佛教有很大的打击。比如假活佛、假大德等等,对佛教是有很大的打击。但最大的打击在哪里呢?连根拔,把基础的佛教知识彻底摧毁,那就毁得干净彻底。
大家用它来骗也好,互相之间争论争斗也好,还有一个共认的基础——佛教说的可以去信、去学,如果他把这个给拔了,那真的叫连根拔。如何拔呢?不准传播中观、唯识、因果报应等道理,不准传播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还不准孩子介入。孩子是建立世界观的最好年龄,七岁开始到二十来岁,是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如果那时候不准介入,后来要改过来,基本上是前世埋了歪屁股坟的。建立了以后是很难改的,现代人学佛,学来学去容易退失,学不进去,原因是什么?根深蒂固的、从小被堆积而成的邪见,错误的世界观坚如磐石,花岗岩脑袋,TNT都炸不了,会变成这样子。所以,毁坏佛法有时候是挺恐怖的!
我说这些话,请大家细品、细品!我希望大家不要推波助澜,当然,我们这个团体里面肯定不会。我告诉你,就算你杀人放火,随便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都恶不过这个。因为佛法是至善之事,推广佛法、修行佛法,都是至善之人做的至善之事。所以,毁坏佛法真的是万劫不复。别说我威胁你,我不威胁你的,威胁你干啥呢?
好,六祖的事情就传出去了。“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魏武侯是指曹操,玄孙,就是他的后裔。魏武侯是汉朝的,到唐朝,中间隔了好多代,所以称他的后裔为玄孙,叫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瞻,是瞻仰;礼,是礼拜,实际上是来拜访、来问询的意思,因为越传越广嘛。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当时有个宝林寺,被隋末兵火毁了。大家知道隋末兵火吗?《隋朝英雄传》里面的李元霸,通过打仗建立了唐朝,那是武则天时代,现在已经离我们很久远。
“遂于故基重建梵宇”,梵宇是寺庙的意思,在故基上重建了寺庙。“延师居之”,请慧能师去住。由于他住在这里,“俄成宝坊”,那个地方就成了很珍贵的地方。请大家记住,寺庙一定要有修行人才叫寺庙,不然就叫房子,叫修得很好看的房子。如果寺庙里面没有修行人,只有一些塑像的话,只能叫装有塑像的房子。如果没有修行人,只有一些佛经在里面的话,只能叫古色古香的图书室。所以,一定要有修行人才是真正的寺庙,那个地方才称为珍贵的地方,才能叫做宝坊。
在我们的文化里面,特别是佛教的文化里面,经常说修寺庙、建寺庙的功德大,修塔的功德大,是的,修寺庙、建塔的功德的确大,为什么功德大呢?是因为看到寺庙、看到塔以后,能够让大家想起佛法。而功德最大的是推广佛法,有了佛法,寺庙跟塔才宝贵。没有佛法,那是房子,是一个好看的塔形建筑,那就不成其为宝贵了。真正宝贵的是佛法,是它让我们的心受益,让我们的心摆脱分别执着,摆脱各种痛苦,不是那个房子,知道吧?
很多人说:“我要去供养,修房子啊、修寺庙啊,修塔啊……”我们要随喜,但是,这些功德跟推广佛法比,没得一比的。不要说供养塔、寺庙,就算把你的身体拿去供养(身供养大过财物供养),身供养了多少多少劫、供养了多少多少地方,都不如你去跟人讲诵四句偈,这不是我说的,而是《金刚经》里面佛陀讲的。这些塔也好,庙也好,就是因为佛法才珍贵。那么,持有佛法的人、修行佛法的人也尊贵。为什么叫无垢尊贵种?是因为你有菩提心,不是指你住在寺庙里面。如果只是住在寺庙里面,那就难说了,除非你是真正的修行人,那就值得敬佩;如果住在寺庙里面,你又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你就要堕地狱,享用佛财,又不好好修行,后果极其严重。所以,我们要有这些观念。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
六祖在宝林寺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党寻逐,为什么呢?因为他拿走了五祖的衣和钵,顺理成章地成了禅宗的六祖,遭到了当时另外一派(叫北派)的反对。北派以神秀为代表,神秀师本身非常谦虚,同时也非常推崇六祖,但他有很多弟子,群体大了,真的是什么鸟都有。其实,我们的学佛团体经历过很多,上师没什么,下面的一些人专门找麻烦。但是,古时候的麻烦找得比我们现在还凶猛,他们要杀人的,而我们现在是想去杀别人却又没有下手,“我忏悔了,我错了”。
哇,那时候好吓人,杀人是真下手的,后来还有人来暗杀六祖,故事里面也会提及。砍了几刀之后,发现不起作用,如同刀劈虚空一样,六祖说:“只欠你金,不欠你命”,把对方吓坏了。所以,这里的恶党寻逐肯定是来抓他、来杀他,我们可以想想看有多可怕。即使是佛教里面也这么可怕,还是在六祖那个时代哦。还有,我们可以想一想,派人去杀六祖的人,一定会颠倒是非,到处告诉别人:“这是个坏蛋啊、他毁坏佛法啊……”“本来学佛有多么庄重、多么威严,他居然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个妖魔外道啊……”一定会这样子,而且他绝对是人势单薄,没什么太大的势力,也没什么僧团建立,他甚至连出家人都不是。
所以,有些是非不是人多就有道理,或者你是什么传承、什么名师就一定是对的,并非如此。对人对事,我们一定要聪明一点,要自己去学习、去分析。当然,如果你学习了、分析了还上当,那就没办法了。所以要去拜佛,求护法帮忙。
“师乃遁于前山”,藏在山里面。“被其纵火焚草木”,想通过火把他逼出来。“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哎哟,这就厉害了,单空修得太好了。其实,这已经不是单空了,不过单空修得很好的时候也可以身体融到石头里面去。大家会疑惑:“这可能吗?”这一看,牛顿和爱因斯坦都要气昏,医院也肯定不会承认此事。
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从理上可以去分析,石头跟人身都是执着的结果,如果没有执着,如梦如幻都可以走到这一步,既然是幻的,就可以凑到一起去。所以,我们说万法一如、万法如幻,那不是一些词汇,觉得念着好听,它是可以真实达成的境界,但你要去修行。
为什么我们跳下来会被摔死呢?为什么拳头、石头打在身上会疼呢?因为我们有强烈的执着,执着里面包含了石头很硬、肉体很脆弱。虽然很脆弱,但它是有的,有血有肉,意味着有痛。血、肉、痛,都是你的执着。我们已经执着到不认为这是执着,而认为这是自然现象、是物理规律,事实上,这个规律在很强的禅定之下会冰消瓦解,所以,六祖隐身于石中是很正常的事情。
什么时候被烧死了,原因是业力。如果他前世把这个人烧了很多遍,这个业没消尽,那他真的会被烧死,隐入石中也不行。因为种子不是外面来的,而是里面的,如果他把别人烧死了,种子要爆发出来的。就像目健连想方设法要保护释迦族的人,用钵盖住,最后族人还是化为脓血。虽然你切断了刀砍这种外缘,但他内在这种业力的力量太大了,最终还是化成脓血。就算不依据刀砍的外缘,依据这个钵作为外缘,也一样会闷死他们,而且闷成脓血。所以,内在的业力太大也是不行的,如果这些业力不够大,甚至没有的话,只有一点外在的虚相,那就可以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烧不死他。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这个避难石,好像还在现在的南华寺那里,网上的很多师兄肯定有去看过的,是不是?
网上师兄问:“身体隐入石头还会有痛感吗?”
这不一定,如果程度又不够,有可能会有紧迫感之类的。当他的身体完全如幻的时候,血肉这些东西根本都不存在。我们会直接觉得有内脏,心肝脾肺肾、十二经奇脉,实际上是没有的,那是一种心的势力。在触受里面,你怎么感受你的肠子啊?你只能感受一坨在那里,有时候揉它会蠕动,这个蠕动就是触识的存在。眼识的存在,肠子是不存在的,你要划开肚皮才行。就眼识来说,它是一个种子性的存在。触识,可以有一坨这样的存在。
比如,我们经常说看到自己的身体,其实你是看不到的,你只能从镜子里面看到,或者低着头看到自己的腿等等之类的,那时候,你的腿作为眼识现量存在。但腿里面的骨头,作为你的眼识还是种子性的存在;作为触识,你有一个沉重的存在——重;作为痛感,必须要恶因的种子跟外缘结合起来,才会有痛感。如果痛感这个业还没消尽,你的触感这方面的形状(它有支撑的东西)消失了,修行达到很高的程度,融进去了以后,痛感可能还会在。但是,如果修得很好,哪有什么痛感啊?
你会疑惑:“那六祖当时是什么?”当时六祖在石头中可能是一片光明,或者是其他很奇妙的现象,火在他那里已经不是火了,石头也不是石头了,他也不是六祖。他是什么?佛,是真正的佛,或者是某个本尊。但禅宗不讲这些的,如果是大圆满,就有可能会讲这些,因为大圆满会讲光明的变化。而禅宗不是的,禅宗只讲空性,一空到底,绝对的应成,大无遮,破坏完。
那么,它会在因缘上带来一些相应的痕迹,所以会有这样的避难石之类的。其实,藏传佛教里面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比如,按到石头里有手印、脚印等等,你得问他当时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因人而异。如果是莲师,踩在石板里面留下脚印,就是游戏一下给你看而已,在他的状态里面就是佛的境界,他就在铜色吉祥山,永远都没离开过。
如果是一些普通人,比如受到加持或者修到某种状态,他可能在一片白光或者在一种语言根本没办法描述的状态里面,从那种状态回来以后,脚已经陷在地上了。或者正在做某种操行、修行的时候,留下一个痕迹,比如,阿琼喇嘛摇金刚铃,当时可能处在大圆满的修行里,金刚铃掉在地上,一下就陷在很坚硬的石头里面去了。在他的状态里面,他的心所散发出来的石头,不像我们的石头坚硬无比,不是这样的,那真的如梦如幻,所以金刚铃会陷在石头里面。
如果是修行,不要说证悟,修单空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这需要很深的禅定,很累,累得不得了,而且极其不稳固,今天是这样,明天就那样了,总是变化无常。但是,如果见地透过了,完全证悟了觉性,完全保持在觉性里,他自然完成这一套,自然就达到这个,很厉害,甚至外境完全消失。有的消失了还产生改变,如果再修托噶,就会真的产生改变,实相跟现相一致以后,会呈现出很多妙相。
这个事情说明了六祖弘法也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说学法难,真心讲佛法却经常遭到别人的攻击,但与六祖相比,那太幸运了,至少没人放火来烧我,你来烧试试看呢?老子掐死你,我比你还坏!六祖是圣人,我是凡夫,我是凡夫我怕谁?但是看得出来,那时候六祖真的很难。
不管怎么样,中国禅宗的壮大辉煌,就是因为他老人家。六祖后来有两个徒弟,一个叫行思,一个叫怀让。这两位禅师诞生了后面的五派,称为禅宗五派。所以,六祖是我们文化史也是佛教史里的超级大德,他的肉身现在都还在南华寺。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什么意思呢?前面说过五祖曾经为六祖送行,临别时吩咐了“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怀是怀集,会是四会,指两个地方,现在是怀集县和四会县。也就是说,到了怀集和四会这两个地方就停下来,而且隐姓埋名,藏是隐姓埋名的意思。“遂行隐于二邑焉”,邑是城市的意思,二邑是指两个城市,当时是否叫县就不知道了。六祖就躲在那个城市里面,这叫大隐隐于市。当然,隐于市也并不是完全地籍籍无名,一定会有人经常来访问,只是不像其他宗派的法师或者神秀师那样。在武则天时代,神秀师的北派是很大的法门,成为当时洛阳的国师。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僧法海,也是个出家人,叫法海。韶州曲江⼈也,曲江就是现在的韶关曲江,南华寺也在那里。初参祖师,第一次见六祖,那就精彩了。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这就是你们问窍诀的方式,翻译成现在的话:“心就是佛,什么意思?”当下的心就是佛,叫即心即佛。我们说的“活在当下”,就是“我就是佛”的意思。你能活在当下吗?其实你永远都活在当下,你什么时候活在昨天呢?你穿越啊?
你说:“我想的是昨天,忆念的是昨天,你还不是在当下想昨天啊?”你说你有未来心,在设计未来怎么炒股、怎么卖身投靠,那也是在当下想未来,你什么时候摆脱当下的?你摆脱给我看看?身魂相离啊?什么叫做身魂相离呢?身体在这里,魂已经到了过去,有吗?如果你的魂到了过去,那你的身跟魂是什么关系?
“即心即佛”,就是说当下是佛,禅宗都说当下是佛,到底是啥意思?“愿垂指谕”,愿意听您老人家跟我讲解。六祖怎么回答呢?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这个偈子后面再解释,前面这几句话能听得懂吗?窍诀已经说完啦——“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完啦,这就是即心即佛的意思,懂了吗?每个中文字都懂,合在一起好像也懂,明了吗?所以,禅宗真的是要改方式,不能再这样子,不然的话,大部分人都听不懂,听不懂还会拿去乱说。如果你跟一个二不跨五、二百五辩论,他就跟你说这些话,微信里面全都是“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可以一串一串地背出来。
这就叫做文字宗徒,比文字宗徒更近一步的是名相宗徒,比名相宗徒更厉害的是逻辑宗徒,比逻辑宗徒更厉害的是禅修宗徒。那不禅修啊?明白了以后,就是不禅修。所以六祖说,不论禅定解脱,要直指心性、见性成佛,讲见性。见性跟禅定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要靠禅定来见性,但见性不一定依靠禅定。
什么叫做前念不生即心呢?既然说前念,就说明有过以前的念头,但我们要认为它是不生的,就这么简单。比如,你昨天的思念、昨天的痛苦,从来没生过。什么叫做不生?你看它生起又落下以后,还是这样子,还是当下嘛。它是不是像云雾一样来了,又像云雾一样消失了?而且,念头生起的当下,它是个什么,从来都没有过,那它是个什么?你把昨天思念的那个念头,把拿出来给我看?红的、黄的、香的、臭的,包括你的情绪,你给我拿出来?你说你热爱,请拿出来!嫉妒,请拿出来!它在哪里?后脑勺?在我心里——你心里在哪里啊?心脏啊?
这就叫做前念不生,它发生了,根本就没有质地,完全是一场梦幻——哎呀,用梦幻形容已经不对了,因为念头本来无形,但又在用,那个用也是假的。因一个贪欲的念头激起了好嗨的想象,那个嗨也会消失的,它也是个念头,这就叫做前念不生。但不生不等于没有,你昨天明明就想过嘛、恨过嘛——“我爱过、我恨过,所以我活过”,所以你是个傻逼!
前念不生,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后念不灭,还没来的念头,都没生过,怎么叫做不灭啊?你未来要想的,或者你想后来的,叫后念。你未来要想的,就是你明天将想什么,比如,我明天要写paper,那个paper从来都没灭过——我还没想呢,怎么叫不灭呢?啥意思?还有,我现在想以后的事,这也叫后念。比如,我后天要去泡妞,或者被妞泡,或者我要泡小鲜肉,或者被小鲜肉卖了,这些我都还没做呢,那念头怎么叫不灭呢?
所以,它的不灭不是指念头的本身,而是指能够诞生后面念头的这个东西是不灭的,能听得懂吗?前面产生的那个念头,虽然生起了念头,它也没有生起过,它如果生起了,它就会灭掉,所以它不生。但是,它也可以诞生后面的念头,它本身也是不灭的,连起来恰好就是我们的心不生不灭。
我们要去看我们的心,是怎样一个不生不灭法。念头肯定不是的,念头在生灭,但它在哪里生灭?大雪纷飞落于何处?大雪就是你的念头,不管你的念头怎么灭,你知道自己在产生念头嘛,如果那个能灭,那念头也不会有。你睡着了念头就没有了,如果要深究,睡着了以后,是什么东西在睡着?没说石头会睡着呢?所以要去找这个,但是不能用念头去找,要用心去找,心去找就是直接去觉知。去觉知就要有方法跟窍诀,那就是大圆满的方式,它会诱导你一步步地进去。好,这就是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生灭佛。
下一句是什么?“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这也很精彩的,“成一切相即心”,这个好简单,就是一切境相由心现。这是不是大圆满嘛?它就是大圆满。“离一切相即佛”,什么叫做“离一切相”?我造就了它,我要离开它。面粉,造就了包子、馒头、饺子、花卷,但面粉不能把自己局限为包子、馒头、花卷,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心的光明游舞成了现象,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这些光明就是这些现象。因为相会变的,它会变成其他的相。如果说相就是这个杯子,是的,光明可以变成这样的杯子,但你不能说这个杯子就是光明。如果光明就是杯子的话,杯子一打烂了,那光明就没有了。但不可能的,光明还会有的,它会成为其他的相。所以,只有这个光明的本性、本质才是不变的,光明的相一定是有生灭的,就它的本质,那是不生不灭的。
光明要离一切相,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叫做“非相”?首先第一步,如梦如幻,你执着它的实在相(执着它是一个实在的法),就开始离开了。离到后来,你会觉得它呈现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样子、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形状,其实就是那个光明在那里舞。它跟光明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但它的相不能说是光明。无垢光尊者说“现象不是心”,大家还记得吗?
以前讲中观的时候,我们经常讲无垢光尊者说的“现象不是心”跟唯识说的“现象都是心造的”,这两个观点好像很冲突。其实是不冲突的,当“成一切相即心”的时候就是唯识,当“离一切相即佛”的时候就是无垢光尊者说的观点。所以,两派理论的要点其实是一致的。
“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其实,说“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的时候,就牵扯到很多修行,怎么离嘛?首先如梦如幻,所有现象都把它夺空。但总不能一直夺嘛,然后就变成俱不夺。俱不夺的时候,心已经完全认为它是不成立的。当境界越来越深的时候,你会认知到本性,认知到本性的时候,还有什么夺和不夺吗?它自解脱,它本来就解脱的,不需要它消失,它在那里就是解脱的,那叫“离一切相”。所以,离是有层次的、有境界的。
但你不能老是拿着这些理论去说而不去修,如果你老是说的话,会穷劫不尽的,随便你怎么说都说不完。哇,现象好多嘛,真正要去修的话,一剑封喉。禅宗就是一剑封喉,大圆满也是,哪会跟你说那么多、扯那么多,若也单刀直入,一刀断喉,当下即佛也!何处有祖师,以喉觅剑,也就是说,哪里有祖师,我用我的喉咙来找你的剑,杀了我吧!——哎哟,不如自刎!(开玩笑)
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听吾偈曰”,他又跟法海说了个偈子。“即心名慧”,我们的心就是智慧。但是,这个“心”一定是说本质的心,本质的心就是究竟智慧。如果说那个心是阿赖耶识(八识),那就属于世俗智慧。八识(阿赖耶识)可以收集很多种子,末那识可以以人我的方式去判定、去认知,意识可以思维,前五识可以成相,这也是一种智慧(世俗智慧)。如果正确认知这个东西,就成了世俗谛;不正确认识的,就成了颠倒慧。但都是“慧”嘛,慧一定要由心生,石头是不能产生慧的。
所以,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机器人算得好快,但机器人有智慧吗?阿尔法狗有智慧吗?计算机有智慧吗?它们都没有心,所以没有智慧,只是程序而已,通过这些方式把人的智慧体现出来了。而且,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特别快,其实就好比人用工具一样,人的力气不大,如果弄一个万吨水压机来,就可以压出好大的力气。那么,你总不能说机器的力气比人大,它都没有力气来的,是不是?
所以,机器是没有智慧的,它是一种程序,是人的智慧的一种延伸。就像你的眼睛只能看十米,如果借助射电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天狼星——“西北望,射天狼”。那么,你总不能说望远镜有眼力,望远镜能看东西吗?请大家记住这个,有人说机器人将要取代人,其实不是机器取代了人,而是邪恶的人利用了机器搞定了另外一批人。如果完全没有人了,机器一定会完蛋的,但是你们放心,不会没人的,因为什么?心是不死的。
“即佛乃定”,是什么意思呢?他问即心即佛,我们的心就是慧,当心达到究竟本质光明的时候,它就是那种定,那种定不是我们认为不动的那种定,而是永远不离开光明,这种叫定。他的身体可以动,意识也可以有,念头越多越快乐。但是,他永远在那个觉悟中间、明悟中间,念头也好,形状也好,全都是那种光明。这是真正的定,叫做楞严大定,即佛乃定。
真正证悟了本性,他打坐的时候可以坐在那里不动,也可以到处动。但是,心如果离开了这种领悟,即使你坐着不动,其实也是动,分开了就二元了。即使你去做一些非常可怕的行为,比如修断法的时候要念诵一些仪轨,很多鬼怪出来吃尽你的血肉,如果你处在光明里面,那也叫不动。动和不动,并不是我们凭外相所看到的那种动和不动,定和不定也是一样的。即佛乃定,如果我们的心走到明白了自心本性这种状态里面,永远都是定的,此乃楞严大定,不是四禅八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慧就是自心本质,保持在自心本质里面就叫等持。等持的“等”,好像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平等地双运,其实定、慧就是一个东西。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做有见地的修行,究竟见地的状态里面修行,才叫做等持。等持跟禅定为什么不同呢?禅定,有时候是四禅八定,但没有观点;等持则不行,一定要有观点有见地,见地跟平静跟禅定止观双运才能叫等持。所以,定慧等持,然后,意中清净。
意中清净指心,心里面很清净。按照唯识的说法,末那识称为意,意识也称为意,而真正的意就是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末那识称为意,前六识称为识,叫做心、意、识。所以,参话头、参公案的时候,要离开心、意、识去参,要离开阿赖耶识、离开末那识、离开前六识。离开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你离不开的,阿赖耶识也好、末那识也好、六识也好,你不要认为他们的作用是究竟本质,这就是误区,所以我们要区分意识跟明智的差别。前五识没有人会认为它是本性的,但我们会用意识去捏造一些状态,所以要区分开。我们会进入定中,有时候会认为有些状态是本性,所以要区分阿赖耶识跟法性的差别,原因就是这样的。
阿赖耶识、法性跟明智有什么差别呢?阿赖耶识跟意识我们都知道是什么,那么,法性跟明智有什么差别呢?当然,你可以很笼统地说他们就是一个东西,但为什么会用不同的词?倾向性在哪里?真修行人一听就明白了。但是,那种细微的差别是不是差别呢?其实它也不是差别,但也可以说是差别,因为反体不同。“反体”就是角度不一样,那是因明里面的一个词。这怎么去解释,要找你们的上师去!
那么,“意中清净”的“意中”是指什么?应该是指心,也包括心、意、识都清净。当定慧等持的时候,就什么都清净,没有什么不清净的,找不到一个不清净的,甚至连清净都清净,连清净都没有。可以用很多词汇去形容它,光明、智慧、自在、当下、游舞等等,佛经上找来的词汇去堆,堆都堆不完。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要证悟这样的法门,由你的习性来,这个习性,也可以用二谛的方式去分析。第一个,是世俗习性,你有贪的习性,你有嗔的习性,你有痴的习性,都没关系,这些习性的本性都是清净的本质。由于你透过这些习性、看穿这些习性,你可以悟得本性,这是从修行的角度去讲“由汝习性”。第二个,从究竟的见地去讲“悟此法门,由汝习性”,是什么呢?你的习性就是本性,你可以一下听受指引,或者是睹月忘心、顿悟根本的这种方式一下明白本性,这个习性是指你的究竟本性。
习性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你的贪嗔痴慢疑,透过贪嗔痴慢疑,你可以看到本性;另一种是悟此法门可以直达你的本性,也可以通过指引一下明白本性去修,叫做见性起修。很多师兄直指了一下就明白了,明白了以后,他的习性还在。由这个本性,再去看透你的本性,能听懂吗?
一个是由贪嗔痴慢疑的习性去见到本性;另一个是先见到本性,消融贪嗔痴慢疑。这就叫做“由汝习性”。你问:“难道我有很多贪嗔痴慢疑的习性,也能见到本性吗?”是的,很多根器大的人就有很多习性,但一下就明白了,明白了以后,他保持在本性里面,任由习性出来,出来马上变成法性,这是真正的烦恼即菩提。所以,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原因是“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本来我们的体是无生的,用也是无生的,所以,他可以让他的习性出来消融在法性里面。什么叫做“双修是正”呢?这个“双修”不是指男女双修,禅宗里面没有男女双修。双修是什么?止观双修,即定跟慧双修,或者体跟用双修。什么叫做体跟用双修呢?现在的修行,就是把相夺了以后,好像去找到那个本体,但是悟了本体以后,相就是本体。相就是用嘛,外面的用就是本体。所以,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东西,其实都是本性,“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句话不是白说的,这是修行的境界。
身体就是般若,他也用不着像我们一样,天天夺啊夺啊夺,但他绝对不会执着这个东西。夺,就是把我们对身体的执着、对外境的执着、对各种情绪的执着、对各种念头的执着夺掉。至于领悟了以后,它有没有都没关系。“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双修的意思是止观双修、体用双修。我们不要陷入,它是体就不要用了,或者只有用就没有体了。如果只有用而没有体,那就是初步的、次第的修法。如果只有体而没有用,那就是法性定。但是,都不能说没有用,因为处在法性定里面有光明,那也是用,只是没有二元对立的用。所以“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法海明白了,这是大悟,并不是醒悟或者小悟。“以偈赞曰”,那时候的人们,动辄就用偈子来说话、用偈子来赞誉,就像很多少数民族喜欢唱山歌一样。我还记得有个电影叫《武侠》,是甄子丹和金城武和汤唯三个人拍的,甄子丹把两个坏蛋打死了以后,乡民就过来唱歌,咱们对对歌。
其实,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是大白话,即无韵律的语言习惯,我们说话的时候是不讲韵律的。但在古时候,很多时候说话是讲究韵律的,所以,他们的诗歌里面都很讲究韵律。最早的时候,《诗经》讲究风雅颂,里面有很多的乐府诗,可见,古代人说话的时候是讲究韵律的。其实,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rap,耶耶耶……讲究韵律,那样子更容易让人接受,听起来更入心。
我们的古文也是如此,讲究抑扬顿挫。抑扬顿挫的形式化搞庸俗了以后,私塾里面的教书先生就开始摇头晃脑:人之初,性本善……头一摇一摇的,戴着瓜皮帽,后面束着一根辫子,最后变成了迂腐的象征。实际上,古代人用偈子说话,当时的人会认为很正常,但我们现在就不会这么觉得了,我们现在是无韵律的大白话,讲求的是把理说清楚。但是,有时候要讲求一定的韵律,你看,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人去讲演的时候,讲话有一定的韵律性,韵律弄得特别巧妙的时候就容易打动人。
当时之所以讲究偈子,还有一个原因是省字。我们现在写的文章,在电脑啪啪啪,用A4纸在打印机上一会儿就打出来了,一点都不珍惜。而当时的纸张是很稀缺的,一般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在竹简上,版印也非常麻烦。所以,偈子相对来说省字,意思也能融汇在里面。但是,这也导致了后人对偈子的解释出现五花八门的各种说法。
“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心其实就是佛啦。“不悟而自屈”,没有悟它,其实是委屈自己。委屈自己,其实是覆盖自心的意思,并不是说人我被委屈。即心元是佛,心其实就是佛,心是什么?心就是认知力,只是究竟的认知力到底是什么?我们的认知力经过了扭曲,要么含有人我,要么含有法我,而他的认知是无人我、无法我的。你的心本来就没有人我、没有法我,它就是佛,没有悟到无法我、无人我,无执的心是什么,那就是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定慧的根本是什么,因是根本、来源,定慧的因——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心的认知力就是慧,认知力的无二元、无二执(人我执、法我执)就是定,心的无分别的光明就是定。然后,在这个认知里面去双修,双修并不是有两个东西给你修,只是你在保任自心本性的同时,既有定也有慧,这就叫双修。“离诸物”是离开所有执着的意思,不是要离开这些物,而是要离开对所有现象的执着,即相离相,相出现的时候都已经离开了,叫离诸物。并不是说这个物我不要、那个物我不要,不是这样的,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要,谁做不到啊?关到洞里面,啥都不要,也没见你成佛?这是法海的故事。
我争取三天把这个“机缘品”讲完,还有二十分钟讲最后一个。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法达也是个出家人,说明那时候经常有人来访问六祖。他是洪州人,洪州在哪里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在古代的某个地方。他很小就出家了,常诵《法华经》,应该诵了几十年。他七岁就出家了,总不可能八岁就去找六祖吧?“来礼祖师”,来礼拜六祖。“头不至地”,哎哟,说明这时候他的心里不是很服,很多时候是试探性地看一看,眼睛还斜着瞟一下,“哎哟,我在磕头了,还不是因为大家说你是个祖师,我来看一看,检验检验你”,肯定是这种态度。
六祖就呵斥他:“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如果你头不碰到地,行礼不彻底,不如不礼拜算了,何必这样子呢?那个不投地,肯定不是一点点的不投地,可能是鸡啄米似的点一下,这才能看得到嘛。如果已经伏下去了,头离地只有两寸三寸,这是看不出来的。从他的行为里面,表现了一种不彻底的服气。六祖说:“你这样行礼,不如不行,但是,我看你心中肯定有疑问,那我问你,你在修行什么东西呢?”
法达不服,其实是有疑问的意思,恰好就有这个疑问:“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他念了三千遍《法华经》,你们不要轻看三千遍,《法华经》的内容有很多,很厚的一本。如果一天念一遍,都要念差不多三年多,实际上,一天也很难念一遍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算一天念一遍,也要念十年!oh my buddha,my fahua!
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问他修行什么东西,他就说念了三千遍《法华经》。六祖说:“如果你念了万部,得到了经意,明白了经里的意思,而且不认为念经有多殊胜,那你就跟我一样了。”“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你现在在做这个事情,你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按照现在的话意,就是你修了半天,知道自己在修行什么啊?然后又说偈子了,又开始唱山歌了。
(师兄用rap的方式念诵了一遍偈子:“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不能这样的,祖师怎么能这样说话呢?那祖师怎么说话?这个偈子怎么说?按照古文化,不应该用rap的方式来说,应该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装逼说法。到底六祖是怎样说法呢?不知道,反正文字记录下来了。
“礼本折慢幢”,对人行礼、礼拜,本来是想摧伏我们的傲慢。“头奚不至地”,辫子拉到头叫奚,像头发被人逮住一样,居然没有碰到地上,就说明傲慢没有被折损。那傲慢是怎么来的?一定是由我来的,所以“有我罪即生”。什么叫做“亡功福无比”呢?把人我丢掉,就叫亡功,这样才是真正的佛。《金刚经》里面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菩萨无住相布施”,这就是亡功,才是真正的福无比。这里先是催伏他的傲慢,然后继续问。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六祖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回答:“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好像在进行言语攻击,有人就疑惑:“佛教不是要爱语摄嘛,怎么说话这么不客气呢?”应该说:“你修得很好啊,但是,其中有一点小小的问题……”这就不是禅宗了,不然怎么叫单刀直入呢?应该直接说:“法达!你名字叫法达,你什么时候明白过法、通达过法啊?”达是通达的意思,你从来都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法。
“复说偈曰”,六祖又唱山歌,这个不是山歌,而叫偈子。偈子说起来要庄重庄严很多,山歌就不一样了,野语村言,呕哑嘲哳难为听。偈就不同了,高大上。在我们这里,说什么高上、高下?在禅宗里面,你要说高、说下都要完蛋的。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你还非常勤奋,天天诵《法华经》,诵了三千部,但你是“空诵但循声”,意思是你白诵了,当然也不完全白诵,但实际的意义不大。“明心号菩萨”,只有真正明白了,才能叫做菩萨,但你现在没有明白,所以就“空诵但循声”。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哇,这句话很牛!六祖说,你今天跟我有缘,所以跟你说真正的佛法是什么,你要相信“莲华从口发”,佛一句话也不说。这是什么意思呢?佛实际上说了好多话,但《金刚经》里面说:“我说法那么多年,谁要敢说我说法的话,他就是谤佛,我一句话都没说过。”什么意思呢?从法身的角度来讲,一句真实的话他都没说过,所有的法都是虚幻的,只是用虚幻的法对付你们虚幻的执着,真实的法佛从来没说过。佛也没说过他去度众生。所以,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佛也没说过三藏十二部——无言。但是,无言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啥都没有,停在那里当哑巴,不是的,他在说的时候就是无言,所以莲华从口发。
天下好话佛说尽,这个“好”不是献媚、讨好那种话,而是真理佛说完。真正的佛是什么?是那个一直在说,但是从来没说过的本性。前面还没跟他说道理,只是在收拾他的傲慢,因为他磕头都不点地。按照宁玛派的说法,磕头如果头不点地的话,将来会变成很蠢的动物。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法达听了这个偈子,意识到刚才的傲慢是不对的,现在认错了,不管怎么说,虽然我诵了那么久的《法华经》,但意思却没有搞懂。听说和尚您是祖师,您很厉害,能不能跟我说一下经中的意义呢?从这个话里面,看出他已经卸掉了一半的傲慢心,但仍然有一点试探的味道,要是不出来,那就不是法达了,而是发飙,哈哈!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六祖又敲了他一下,说:“法达!法说得很究竟的,但你的心不明白,叫汝心不达。”经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但你搞不清楚,就产生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六祖也没看过《法华经》,于是问法达:”这个经的究竟宗旨说的是什么?”我想,法达的心里肯定会闪一个念头:“啊!你也没读过?”
“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法达说:“我很笨,从来都是按照文字念,每个字我都认识,但凑起来之后就不认识了。”这跟我看英文是一样的,二十六个字母(蝌蚪文字)我全认识,但凑在一起就不认识了。“岂知宗趣”,就是不知道他的究竟宗见、见地在哪里。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六祖说:“我不认字,你把经念一遍,我直接跟你说。”如果他不识文字,把经文的意思说出来,而且是正确的话,这种人绝对是大德。因为他是不靠思维的,真的是凭证悟倒过来解你的文句。而我们是凭文句、凭思维想去明白本性,从分别到不分别那里。而他已经是明白不分别了,反过来看你怎么分别的。他已经到了峰顶,完全无针锥之地,就是一点都不执的一个地方,看你下面千山万水,何其明了。但是,你要从下面无数分别之沙的状态里面去看究竟宗趣,那真是入海算沙,茫茫无尽头,差别好大。不识文字,你读一遍,我跟你说,牛啊!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 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法达就念经,念到譬喻品,六祖就说:“行了,到这里就可以了,我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这个经是以因缘出世为宗,就是佛为什么要出世,出世的一些因缘是什么,是讲这个。“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纵然说了各种各样的比喻,也不会超过这个因缘出世的究竟原因。不管做什么比喻,就是为了说明佛陀为什么要度世,为什么要出世,为什么要度人。
“何者因缘”,什么叫因缘呢?“经云”,看来六祖也读经的嘛,虽然他不识字,可能听到不少经,那叫听经。“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佛出现在世间,不是因为哪个美女长得漂亮,或者要去抢银行的钱,或者要去当哪个国家的国王,绝对不是。他只是因为某一种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那个大事因缘是什么?
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
他要开佛知见,把他对世界的知见告诉这些不知道真相的人,这就叫做大事因缘。你们一定会说:“这个还用得着你说嘛?”其实不然,如果真的知道这个,我们就真的信佛了。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佛就是宗教,有个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跑到山洞苦思冥想,想出来个真理教我们,其实根本不是的。
如果真的认为佛是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你就认为他已经明白真理了,他想把真理告诉人,才会有后面的示现,以及各种各样的比喻才成立,才会像《法华经》里面说“哇,多少多少劫以前,我老爸是阿弥陀佛,是大通智胜佛……”,一世一世的佛,三世古佛全部出来了。这就等于承认了一个知见:一切众生其实都是佛,佛就是掌握了究竟真理的这么一期众生,他成立了究竟的宗见。
所以,“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世界观是错的,我们会认为佛是一个人,甚至会认为他是来行骗的,或者他是来搞一个宗教,他自己也误在里面,因为正确的是科学,我们会这么认为的。
你说:“好,我相信唯以一大事因缘出世。”他会反问你:“什么叫做大事因缘?”笼统地解释,就是佛在那个时候出现了,恰好有一帮人能够领会佛的意思,所以佛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那么,佛要把真理讲出来,真理是什么,又要一层层地追下去。
所以,“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个简单的句子里面已经包含了世界观,包含了生命观(轮回),包含了解脱,包含了十法界。十法界是什么呢?六道众生、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种生命体。再看六祖怎么说,“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什么叫做大事呢?什么是佛的知见?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哇,这个叫做开佛知见。“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我们就是外迷著相,那什么叫做内迷著空呢?这指修行人,他会陷在空的状态里面: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是空的……或者处在一种状态里面,好松脱啊……这个叫做内迷著空,外迷著相就不用说了,喜欢这样、讨厌那样,就叫外迷著相。
“若能于相离相”,然后能够于相离相,牛了吧?它现起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或者是法性游舞,不贪了。不贪,不是说不要,要的时候离开也没有什么,证悟了的状态里面,它在不在是无所谓的,所以要于相离相。不是不要它,把它拿开,这是不行的,躲不掉的,躲了这个相还有那个相。在的同时完全也不影响你,就叫做于相离相。
“于空离空”,这个牛了,修证的时候,虚空粉碎。我们经常说,把空拿走又换另外一个空,这就叫做“狗咬尾巴,飞鸟逐影”,空拿了还是空,还有什么?空在的时候,明白心念不是空——不是明白心念,而是明白本体不是空。
大家拼命去想,是想不了的,别想,你听到就行了,它是状态性的,有空的那种认知,然后形成外境。但它会明白这个不是空,所以叫虚空粉碎,叫于空离空。
“即是内外不迷”,就是开悟了。“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就是为了这个大事因缘,告诉你本质就是这个,所以他才现于世。所以,里面从本体到教法,都因为这么一个大事因缘全部说完了。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
“佛”,就是我们的本觉。“犹觉也”,佛就是你的本觉,还可以用你的本觉去说,不但是空,也可以叫觉。“分为四门”,从四个角度去讲。分开四门,并不是佛教分成四个门派,而是从四个角度去说这个觉,或者说这个大事因缘。
“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即我们经常说的开示悟入,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个也叫做大事因缘。以前曾讲过一个关于开示悟入的禅宗故事,大家还记得吗?清朝末年,祖师南京赤山发祖到一个寺庙里去看望两个徒弟,逼着徒弟们跪香,几柱香你要给我证悟,如果不证悟就会如何如何……恐吓带威胁。弟子跪在地上几柱香,汗流如雨,那真是跪的,不知道会不会把人家的膝盖跪出病来呢?如果拿到现在,要是真的跪出病来,公安局和派出所会不会上门就不知道了。
跪了以后,弟子突然崩开了,在痛苦中间明白了,就说:“开出本有,示出本无,悟无有无,入出无碍。”“开出本有,示出本无”,我们开示的时候,讲的时候好像是有,如果要把这个悟拿出来,他是拿不出来的,也没法表示的。我们讲的时候好像有个本性如来藏,叫开,但却表示不出来。如果真的明白了,那真的超越有无,叫悟无有无。如果真的安住在里面,是出入无碍的,那个东西是不受污染的。
其中有个徒弟就这么崩开了、明白了。祖师又问另外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则更厉害,说:“开出本有是理无碍,示出本无是事无碍,悟无有无是理事无碍,出入无碍是事事无碍。”无碍理是属于天台宗的东西,另一个弟子就把开示悟入这四个东西用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来表达。什么意思呢?
开出本有叫理无碍,就是说得很清楚,完全明白了;示出本无叫事无碍,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障碍开始消失,我们在表示它、在清晰地看见它时,会排开所有的障碍,就是真的去做这个事,叫示;悟无有无的时候是一样的,叫理事无碍,就是我真的去做,修行也到位了,真的明白了本体,道理也通了;在证悟的状态下,我开始去修行、去弘法的时候,叫事事无碍。什么都抓不住我,苦难来了,在我这里转为道用,哪有什么碍不碍,成功失败都是成功,叫事事无碍。所以,这位大和尚对他称赞万分,表扬他:“你比他还犹较些子。”这是湖北话,意思是你比他还厉害一点点。
“犹较些子”,那些学禅宗法语的烂人,把之当成一个很牛皮的法语一样,跟别人争论的时候,表达这个人说得好一点,就说别人“犹较些子”。你说人话行不行啊?你直接像现代人说“这个人还强一点”,这样很好嘛,为何一定要去说当时的湖北话“犹较些子”,什么意思啊?
为什么我会这么恼火呢?禅宗本来要反对这些形式主义,反对执迷文字、不切实际,结果我们把这些反对执迷文字、不切实际的语言又拿来执着,这个很恼火。禅宗里面经常说我们这些学人、凡夫,你一跟他说般若,他就执着般若,你跟他说法界,他就执着法界,你跟他说不执着,他就执着不执着,什么都不行。二元对立是习惯,改不过来。这是当时的一个故事,现在拉回来讲正文。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我们经常说开示、开示,开就是讲道理,示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示,如果你便能悟入,你就觉了知见,意思是你明白了,觉了这个佛的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你可以发明你的本来真性。什么叫做发明呢?就是你自明了、你明白了。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
“汝慎勿错解经意”,你不要错误地理解《法华经》是什么意思。
“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我们认为开示悟入好像是佛说的话,我们不知道。“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如果这么去说,那就是谤佛毁经。就像我们经常说:“那是上师的说法,那是师父的说法,你算什么东西?”这就是谤佛谤经。当然,这好像是一种次第性的说法,甚至带有攻击性的,但在六祖那里直指人心,他就认为佛跟人是一样的,人也跟佛是一样的,他进入的方法以及修行的方法就是要“人就是佛”。
哇,明明人跟佛差别那么大,人怎么就是佛?不是的,他从本质上去看,所以叫做果地起修。本质上去看,我们跟佛是一样的,我们跟佛的本质就是那个心,我抓住了这个东西,那我跟他一样。所以,我用跟他一样的方式,跟他一样的宗见,跟他一样的安住方式去修,那就快,这个叫做顿宗、禅宗。如果你要认为佛说的那些东西是他说的,我们没有,那么,你就是谤经毁佛。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
你就是佛了,你已经具有跟佛一样的知见,不用什么开、示,也不用悟,这个是真正的顿宗。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呢?我们确实愚迷太深,叫迷人,习性二元,很难单刀直入。所以,他要建立更多的二元方式,破破破,破到最后,那是最容易解开二元的方式。然后一步步地走,法门的层次越来越高,搞到最容易解开二元的方式,就是临近顿门的那个究竟法。
比如自续,自续一解开就是应成,应成就是完全没有二元,自续里面就有个空的执着,心跟空二元。心跟其他的外境解开,需要力量,不需要智慧的。为什么呢?比如贪,你也知道贪不好,只是不愿意,因为解开它需要力量。“我就是想她,我早上起来就想她,晚上睡觉也想她,想成了下流”,那是因为你不具备离开的力量,你知道想他/她是不对的,特别是那个它是钱的时候,你就不具备那个力量了。到了空的时候,你不知道该怎么解开它,那时候就需要智慧、需要窍诀,而前面需要坚定。两者都要信心。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
你已经是佛,已具知见,你要相信佛的那个知见就是你的心,佛祖的西来意就是你的心。什么叫做祖师西来意?就是达摩来要传的东西,就是你的心。更无别佛,你的心就是佛,没有其他的。但是,为什么你还是众生呢?
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
为什么你还是众生呢?因为你贪爱尘境,外缘叨扰你,内在的各种情绪、贪爱叨扰你,你就被外缘和内在的情绪驱驰,然后就自蔽光明,从而成了众生。
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
“便劳他世尊”,因为没办法,才烦劳世尊(释迦牟尼佛)。“从三昧起”,从他的本觉里面出来,其实也没有出来,只是应缘而起,应你的因缘而出来。“种种苦口”,给你说了三藏十二部,说了四十多年。“劝令寝息,莫向外求”,朝外驰求的心停下来,如果真的寝息了、明白了自心,就“与佛无二”。
当然,这里一定会说,劝令寝息就只是初步的禅定,四禅八定即使定得再深也不是佛,属于阿赖耶识的状态。而六祖这里是没有这些的,没有向外驰求的心,自然就是本心,所以他是很高的。我们可能没有向外驰求的心,但会定在非常呆板的阿赖耶识里面,甚至很活泼的阿赖耶识没认透,也会这样子。单空有时候也会这样子,身体也不定,其实没有认透的、没有透脱的,但在六祖这里是不成立的,他认为阿赖耶识的状态还是一种驰求,一上来就直达本性来讲。所以莫向外求,你就与佛无二了。
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
什么叫做“开佛知见”?佛陀来告诉你:你的心就是佛,这就是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我也劝所有的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你要明白你的心,它是什么样子,就叫做开佛知见。
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
佛的知见就是外面离开相、里面离开空,叫做佛的知见。世人的知见是什么呢?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这叫做众生知见,你开的是众生知见,其实是什么意思?一个认知,从觉性出去认知,这叫做佛的知见。从觉性出去认知,到处都是觉性;从人我出去认知,就是你、我、他、寿者相,好、坏、是、非,世间八风,换种说法就这样子的。这叫做众生知见。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这就降了一层,从次第上来说,其实六祖也有次第的。他说,如果我们能够正心,虽然没有完全明白,但也可以常生智慧,观照自心,在观照的过程中,止恶行善,这样就是开佛的知见。什么叫做观照自心、止恶行善呢?恶指的是什么呢?善指的是什么呢?当然,非常明显的一些恶,我们可以知道,但是,真正的恶就是二元分别,人我、法执。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
六祖跟法达说,你要天天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开佛知见。但是,不要口善心恶、贪嗔嫉妒,开众生知见。
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开佛知见,就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就是世间。换成现在的话,就是你好好修行,修出离心、修五加行、修中观,出现错误的时候,就改正、就忏悔,这就叫做出世间。你整天在贪嗔痴慢疑、口善心恶,乱七八糟的,那就叫做世间。
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
这跟我们说的“狗咬尾巴”是一个意思,他说,如果你执着这个念头,以为这个就是功课,“劳劳执念”,每天不停地念《法华经》,以为这个就是功课,“何异牦牛爱尾”,就像牦牛爱尾巴,就是牦牛追尾巴,那会什么都追不到。这跟我们说的“狗咬尾巴”是一样的意思,念头追念头,以贼杀贼,贼喊捉贼。
禅宗里面参心性、参公案的时候,如果用念头去参,那就叫做贼喊捉贼,念头追下去,永远都是念头,一个念头追一个念头,追不完。如果用文字和名相去讨论一个事物,杯子叫什么——容器,容器叫什么——瓷器,瓷器叫什么……一直这么说下去,这就叫做贼喊捉贼。前门去狼,后门进虎,一个接一个念头,没有用,所以要停下来。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法达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他说,要是这样的话,只要知道意思,诵不诵经就无所谓啦,就像我们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一样的意思,就不劳诵经了。可见,六祖也不同意这个的。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
念经没什么错的,只是你不要执而已。
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
经是要念的,它不会障着你的。但是,对经义的了解与否,就在于人了。正确地了解,就有益;错误地理解,就有损。所以迷悟在人,与经没关系。
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你口诵,也明白了它的意思,你就是转经轮;你口诵,心里却不知道、不明白,也不照着去做,你就是被经转,这就叫做牦牛爱尾。
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六祖又开始说偈语了:“心迷法华转”,心迷就被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悟就转法华,也就是你要真的明白才行。“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你们天天在这里读啊、诵啊,搞不清楚啊,好像把经义当成了仇人。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学了十几年,啥都不懂。一部经一部经地读,到底说了些什么,学佛到底学什么,就学了个崇拜!崇拜也挺好的,能积福报,但是,你一边在崇拜,一边又在起邪见,把那个崇拜所带来的功德都可能摧毁了,真是好冤啊!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无念念即正”,如果没有这个念头,那么,念头就是正的。请记住,这个“无念“不是念头停止的意思,而是念头出来也没有本质的意思。六祖已经说过了,压念不起是不对的。所以,这个“无念”并不是说没有念头就是对的,后面还有个“念即正”的嘛。念头出来,它也是空性,那就是正的。那就会出现念头越多越快乐,念头跟外境是一样的,都属于法性游舞,有什么好怕的?只是你不知道空性,那就麻烦了。“有念念成邪”,如果你执着念头、执着外境是真实的,那就是邪,叫着相。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哇,那就厉害了!不管有无,当不计的时候,我只在本性,那就叫做长御白牛车。什么叫做白牛车呢?《法华经》里面讲“三界如火宅”,我们这些凡夫,就像儿童在马上要点燃大火的房子里玩得很快活,佛怎么呼唤都不出去。然后佛就来骗我们,他说:“哎呀,你不要在里面玩了,你看,房子外面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其实就是声闻、缘觉和大乘),你们出去好玩啊!”众生一听觉得好玩,于是跑出去一看,发现是大白牛车,是最好的车。
印度的牛是神物,所以,用牛驾车是最高档的,而白牛车指的是究竟一乘,即最好的法性。有时候用白牛来形容心性,即明白了心性就叫做“白牛”。《十牛图》里面,牛指的是心,完全证悟了的心叫做白牛。
“有无俱不计”,我们的心悟无有无、事事无碍的时候,就“长御白牛车”。众生听到有好玩的羊车、鹿车,结果出去一看,发现比羊车、鹿车还要牛,叫长御白牛车。意思就是,我跟你说那么多,其实都是羊车、鹿车,如果你明白了你的心,那是大白牛车。印度的牛车,特别是白牛是最牛的,那叫神牛。印度崇拜牛,大家都知道吧?到现在为止,印度的马路上都有牛走来走去,也没人敢伤害。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哇,法达明白了,然后对六祖说:“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我从学佛以来,都没有转过法华,都是被法华转。
今天就学到这里,下面的内容留到下堂课再讲,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23课
- 《坛经》第2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