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金刚经》的第九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按照以往的习惯,课前首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有利于整个经文的贯穿。上堂课讲的内容,可能大家还记得,我很害怕大家左耳进、右耳出,像吹过了一阵穿堂风,这样很不好。上完课以后,大家还是要去回忆、思考,遇到不懂或者想不通的内容,要提出来互相讨论,不能一掠而过。
很多师兄说:“反正每周有两堂课,我就坐在那里听,听的时候好安逸哦,有时候还有笑话……”。如果我追问他其中的内容,他就沉默了。而且不只是一两位师兄,我曾问过好几位师兄,都是这样说的,显然,这样学习就不是很好。
学习经论,不是为了凑个热闹、捧个人场,还是要当真学点东西才行。也许有人说:“我又不想解脱,只是想种点种子。”即使是这样,你也要把种子种得深一点、效果好一点。如果听了课以后不去思考,对大部分而言,那些文字性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不到一年就什么都想不起来。如果你把里面的意思想通了、道理深入内心了,哪怕你已经忘记里面的词句、名相,里面的道理仍然会影响你。
说白了,《金刚经》讲来讲去都在讲:一切现象都是假的,不能住色声香味触法,以及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真心。这些道理不一定能够完全领受,但哪怕只是把它想通,也一定会深深地影响你。如果真的很投入,持续修行下去,获得开悟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你仅仅是听了,下课马上就忘了,确实不划算。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好,能听就已经不错了。
为什么说不划算呢?如果解脱真的是生命中最大的利益,那就等于放弃了这个利益。即使你不追求解脱,只是想借助佛法获得一些世俗上的好处,或者只是凑热闹,又或者是晚上寂寞,打开电脑听一个单口相声等等——即使是这些让人觉得好笑的发心,既然你来了,也应该认真听,能听懂一点也会好一些。
所以,我们要去回顾讲过的内容。另外,还没有讲的内容,你也可以先看其他法师、论师的讲解。你能直接看懂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你看得似懂非懂,我们一起学习时,就有可能启发你,让你懂得更多、更深。如果彻底懂了《金刚经》,那真的会开悟。
为什么课前我会讲这么多呢?因为有师兄在QQ上跟我说到这些事,我也经常会发微信或者QQ问大家听课的感觉,我想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我讲得是不是太晦涩了,或者讲的内容是不是太稀薄了,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我问了几位师兄,他们的反馈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们都忘了,已经不记得我到底讲了什么内容。我上堂课讲了阿罗汉的内容,但他们都忘了,而且他们一直都参加学习的。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没有用心,这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现代人接收的信息太多了,真的会忘记。各种各样的信息,电视的、电影的、淘宝的、政治的、经济的、吃的、穿的、拍照片的,朋友圈里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堆积进来,他就忘记了所学的内容。对于学佛的人来讲,这是很浪费的。
现在开始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讲了关于阿罗汉的问题,否定了从初果阿罗汉到四果阿罗汉的实有性,说明了没有实有的阿罗汉。如果你心里执着有一个实有的阿罗汉,那就没有真正获得阿罗汉的果位。
实际上想说明什么呢?阿罗汉不是心面前能够得到的一个什么东西,而是一种智慧。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它是一种没有证悟究竟空性的智慧,但它至少是一种单空的智慧,这种单空的智慧不是一个东西。通过单空证悟的人无我的智慧,不会是一个对境。如果你有“我证悟了人无我”的这种执着,那就说明你的人我还在。如果人我的执着还在,遍知的佛陀就不会授记、认同你是阿罗汉。
上一品的最后一句经文是这么说的:“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如果我有‘我得了阿罗汉道’的执着,那么,遍知的世尊就不会说我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什么叫做“乐阿兰那”呢?这是上堂课的内容,我在QQ上故意问了一位师兄,他说忘记了。“阿兰那”是寂静、无诤的意思,和“阿兰若”这个词有点近似。“阿兰若”是指森林、佛刹、寺庙等寂静的地方,而“阿兰那”是指内心寂静、无诤。按照五部大论的说法,“阿兰那”是能方面的,而“阿兰若”是所方面的,是指外境。
“乐阿兰那行”是指内心里面获得了寂静、无诤,所以世尊还说须菩提是无诤第一、离欲第一,他已经安住于无诤、离欲的状态里面。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虽然缘起上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实际上,“乐阿兰那行”并不是一个实有的、能够死死抓住的东西。这样说起来很拗口、很文字化,实际的意思是:从修行的层面来说,如果内心里面抓住一种境界,就说明你根本没有透。
有时候心会去抓住某种境界,特别是那种境界对你有用,比如,能够对付烦恼、对付寂寞、对付痛苦、对付贪欲,就会反复去用它,认为有所得。其实这不是真正的证悟,有可能是镇压或者偶尔的排遣(镇压和排遣的意思差不多)。修单空就是这样的,痛苦出现时,马上提起那种单空的境界,然后痛苦就会被融化、排遣(用中观的说法,就是被破掉了)。他不是在观念上破,而是在相续的直接觉知里面产生作用,然后非常迷醉于这种单空的感受。
当对人我的执着逐渐消减以后,依据人我而产生的烦恼和痛苦也会开始淡化、消失,慢慢地,我们就会觉得好像获得了一种没有人我的境界。其实,这种境界也含有细微的人我,用《心经》里面的话来说,就叫做“无明尽”。
“人我”是一种强烈的无明,这种无明会引发很多强烈的痛苦。如果长期用单空去内观、觉受,破坏这种无明,人我执所带来的烦恼、痛苦就会慢慢地消散,我们似乎获得了安宁、寂静、无诤的状态。如果死死地执着这种状态,那就完了,那就叫做“无明尽”。也就是用一种方法把无明干掉以后,然后呆在那种方法里面。比如,我自认为获得了一种阿罗汉的境界(证悟了人无我),然后我安住于上面,以它去排遣各种烦恼,这不是真正的阿罗汉。
有人会问:“如果证悟阿罗汉以后,我就去涅槃了,那也是安住于一种境界里面吗?”那是不同的,你逮住一种阿罗汉的境界和获得了阿罗汉果后进入灭尽定,其中是有差别的,非常细微的差别。如果真的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进入了灭尽定,他就没有阿罗汉的执着。正因为没有人我,才会没有阿罗汉的执着。而没有阿罗汉的执着,就是获得了真正的阿罗汉果位。获得了真正的阿罗汉果位,就是没有人我;没有人我,就没有再去轮回的基本动力。这样的灭尽定才是阿罗汉的涅槃,而不是逮到一个阿罗汉的果位去对付一些烦恼,那不叫真正的阿罗汉。
如果还处在这样的状态里面,那么,遍知的佛陀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恰好是由于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而没有“我是阿罗汉”这样的执着,所以须菩提是“名乐阿兰那行”。在缘起上是可以自知的,他知道自己获得了寂静、无诤的乐阿兰那行。实际上,这是缘起上的名言和自觉自知,内心里面不会有这样的执着。这里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同样地,对大乘学人而言,是不是要不知道自己的证悟才算是证悟呢?这是个笑话,他可以自觉、自知。自觉到自己证悟以后,恰好就没有对证悟的执着,这样才是对的,而不是说不知道自己的证悟才算是证悟。
有些人会引用《金刚经》里面“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这些话,然后胡乱得出结论:“你如果认为自己开悟了,你就没有开悟”。
佛教团体里面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在缘起上,他会自觉自己开悟了,但正是因为没有对开悟的执着,他才真正开悟了。说起来有一点拗口,好像是在逻辑上打绞绞,事实上,它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你想想看,如果你连自己开悟了都不知道,你怎么能说自己开悟了呢?开悟本身是一种自觉的智慧,要是没有这种智慧,你可能会误认,但是,如果你连这种误认都没有,你肯定没有开悟。
如果依据刚才那句经文推断说“若一个人自觉自己开悟了,就说明他没有开悟”,那这个世界上就找不到开悟的人。自觉不能开悟,不自觉也不能开悟,那“开悟”这个事就成了笑话。
为什么我会说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从开始学佛就遇到这样的人,甚至有些上师上课时,下面的学员直接问上师:“你开悟了没有?”如果上师说没有开悟,他就说:“既然没有开悟,那你为什么在上面讲法?法是不能乱讲的,一定要开悟的人才讲得清楚。”如果上师说自己已经开悟了,他就说:“《楞严经》上说:到末世,这些来救度众生的佛菩萨,终不会承认自己是佛菩萨。而你说自己开悟了,就与《楞严经》上所说的这句教言相违,所以你是假的,你是魔鬼,你是骗人的。”哇,这让那些讲法的法师们挺尴尬的:要是承认自己开悟,那就成了魔鬼;要是说自己没开悟,就不够资格在上面讲法。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家没有区分开“名乐阿兰那行”和“实乐阿兰那行”。“实乐阿兰那行”是不成立的,但在缘起上他可以有这样的自知。从阿罗汉的角度来说,没有一个实有的、对境性的阿罗汉可得,这是肯定的。而真正得到了阿罗汉果位以后,他也不会对阿罗汉果位有执着。如果有这种执着,佛陀就不会授记他成就阿罗汉果。
当然,这里要建立一个前提:佛陀是遍知的。这是针对已经信佛的人讲的,首先你要承认佛陀是遍知的,才会相信佛陀的授记是准确的。那要怎么去证明佛陀是遍知的呢?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因明有一部论叫做《释量论》,里面的“成量品”就专门用因明的逻辑去证明佛陀是遍知者。
那么,遍知的佛陀为什么会授记你是阿罗汉呢?因为你对阿罗汉果位没有执着,我们要这样去理解这句话。就开悟而言,你可以有开悟的认知,阿罗汉一定会有成为阿罗汉的自觉,阿罗汉圆寂之前都会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他已经自觉自己成了阿罗汉。
这四句话也被汉传佛教团体里面的一些人扭曲、乱说:“人家阿罗汉是快圆寂了才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你还没有圆寂就说自己开悟了,所以你是假的。”也就是说,你要是敢说自己开悟了,那你就赶快去死,死了我就承认你开悟了。
我说的不是笑话哦,汉传佛教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说法。这不是佛教的错,而是汉传佛教里面的某些信众以讹传讹。
汉传佛教禅宗里面反对随便显示神通,因为禅宗要追逐根本的本性,显示神通有可能会误导别人。因此,如果你显示神通,他们可能会打你。那么,这种规矩有没有错呢?没有错,为了扼制大家去追求一些声色现象,所以,禅宗很多时候是以《金刚经》的宗旨作为准则。《金刚经》里面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而所有的神通都是以六根的对境(色相)来表达的,所以不允许你追逐神通。这本身是对的,但并不是说修禅宗的人就没有神通,在某些情况下,他也有可能会露出一些神通。
但是,有些人就借禅宗的这种规矩开始流传一些好像真理一样的说法:“只要有人露出神通,就是准备要圆寂了。”他们还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唐朝很出名的邓隐峰禅师,当时有两军交战,邓隐峰禅师就飞到空中把交战的两支军队吓退了,然后回来就圆寂了。依据这种例子,有人就说:只要你显示了神通,而且还活着,你就是邪魔外道——这些说法是很偏颇的。
禅宗不允许以追求神通为主是对的,但并不是说有人显示了神通就是假的,或者显示了神通就要准备圆寂。这些说法很荒唐,搞得佛教好像很偏颇、怪诞,其实佛教不是这样的。
我只是把佛教界里面的一些现象拿出来跟大家顺便说一说,也不是很重要。上堂课的内容就回顾到这里,否定了有实有的阿罗汉果位,但在缘起现象上,我们可以看到佛陀授记阿罗汉,而且阿罗汉也可以自觉自知已经证悟了人无我。阿罗汉知道自己证悟了人无我以后,反而不会认为人无我是一个对境,不会对这样的果位有执着。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在昭明太子的分品里面,这部分经文叫做“庄严净土分”,这一品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法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说到《金刚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到这句话。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我们分开一句一句来解释,首先佛陀问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指释迦牟尼佛的前生)当初在燃灯佛那里有得到什么实有的法吗?”(这就像武侠小说里面说的:“师父有传过你什么心法或者招式吗?”)须菩提回答:“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就实有法这个层面来说,无法可得。”
原话是“于法实无所得”,翻译成白话是:“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就实有法来说,无法可得。”千万不要把“无法可得”解释成是“什么都没说过”,好像释迦牟尼佛前世到燃灯佛那里,一坐就开悟了,不是这样的。
“于法实无所得”是说没有一个实有的法给你,而是教给你很多缘起性的佛法。比如,教给你大圆满法,大圆满这个法本身也是缘起法。当你真的证悟了大圆满、处在法性里面,是没有大圆满的。如前所说,所有的佛法,是名佛法,不能是实有的法。
这里牵涉到燃灯佛的故事,在过去九十一劫,那个劫叫“庄严劫”(一个大劫是一后面六十个零那么多年),有一千位佛出世,其中有一位佛叫做“燃灯佛”(也叫定光佛)。他出生时是太子,身边像有灯光一样闪亮,大家便称他为燃灯太子,成佛以后就称他为燃灯佛。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佛教文化就变成了中国汉传文化的一部分,燃灯佛在汉传文化里面是很出名的,很多神奇故事和文艺故事里面都有他。
佛教里面经常说到“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横三世佛”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是我们这一生最需要崇敬的三尊佛。最重要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排在中间;左边是药师佛,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解决、犯了错需要纠正、得了病需要治疗;右边是阿弥陀佛,因为我们这一世过完了需要往生净土。“竖三世佛”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而过去佛就有很多种安排,有人说是迦叶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千佛的第四尊佛,前面一尊是迦叶佛),也有人说是燃灯佛。
燃灯佛和中国文化的因缘非常深,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有两座塔(南北塔),北塔里面是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听说南塔里面是燃灯佛的舍利——九十一劫前的舍利哦!是不是传说呢?这在历史上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哇,我真的好想去看看。大家要知道,九十一劫之间会发生多少事啊?风灾、火灾、水灾,宇宙都被摧毁很多次了!我经常想:如果这个舍利子是真的,究竟是怎么留存下来的?只能是佛菩萨把它保存下来的。很多大乘、小乘的经文里面都有很多燃灯佛的记载。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面,燃灯佛还被一些歪门邪道的教会利用,比如,白莲教说弥勒佛要下世了,燃灯佛又怎么怎么了……有很多这样乱七八糟的事。但是,在很多正规的经文里面也记载了关于燃灯佛的故事,比如,《金刚经》这里就讲到燃灯佛。
《修行本起经》和《瑞应经》中都说到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布发掩泥”供养燃灯佛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汉传佛教里面流传很广。虽然当时释迦佛已经是菩萨了,但也需要学习世间其他宗教的一些东西,拿来为佛教所用,所以,他就去一位仙人那里学了一个很厉害的法门。学完准备离开时,那位仙人告诉他:“现在出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名燃灯佛,你应该去拜见他。”释迦佛一听很高兴,赶紧下山,想去拜见燃灯佛。
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宫女,这个宫女手上有五茎青莲花,非常殊胜漂亮。他很开心,准备用五百金买青莲花供养燃灯佛(前面还有怎么获取五百金的故事,我都记不得了)。宫女问他:“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来买青莲花?”他说:“我要去供养燃灯佛。”宫女一听:“既然你发这样大的心去供养燃灯佛,我就不收你的钱,把青莲花送给你。”然后他就拿着青莲花去供养了燃灯佛。
供养完以后,释迦佛又看到燃灯佛前面有一滩很脏的泥水,他不想燃灯佛踩到泥水,所以就趴下来把头发打开,遮住那滩泥水,让燃灯佛踩着他的头发这么走过去。燃灯佛踩着他的头发过去以后,当场就授记他:“再过九十一劫,贤劫时,你将成为第四尊佛,号‘释迦牟尼’。”
大家会想:“这挺爽的,我也要去‘布发掩泥’,然后佛陀就授记我成佛。”但你要想一下,那是九十一劫以后哦,你要轮回多少生啊?其实你不需要在九十一劫后成佛,你这一世修大圆满,中阴时就可以成佛!哈哈,哪个殊胜?其实不能比较的,都殊胜,只是因缘不同。
也有人说,释迦佛在因地得燃灯佛授记时,已经是八地菩萨了,在量上已经达到了无生法忍。当然,我们在见地上也可以达到无生法忍,大圆满的开悟就是这样的。什么是“在量上达到无生法忍”呢?再也没有出入定了,至少是八地菩萨。
我以前会想:“怎么释迦佛到了八地菩萨还要九十一劫才成佛?”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书上说八地菩萨到十地菩萨要修一个阿僧祇劫,九十一劫跟一个阿僧祇劫比较起来,还是要短很多!实际上,佛教里面的时间是有很多“骨头”的,有时候一刹那可以包括很多劫,你不能拿一种呆板的时间观念死死地去套佛教里面讲的时间,佛教的根本理论不承认实有的时间,也不承认实有的空间。
佛教的时空观念,我们会觉得难以想通,因为我们的逻辑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之上,而五根有一些固定不变的规律(我们认为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这些我们认为固定不变的规律,在微观物理学上也会说不通。比如,量子力学的那些道理,在我们粗大的五根面前就说不通。所以,不能简单地用我们六根的逻辑去衡量佛法里面说的一些东西,甚至不能用我们六根的逻辑去说一些科学上的东西。
现在科学上,出现了一些我们的前五根乃至意根都搞不清楚的东西,比如现在科学出现了所谓的“平行世界”(当然,这个我觉得有点胡说八道),就是有十二个平行世界,即有十二个相同的“你”,虽然做的事情不一样,但都大差不差。这种说法让人难以置信,但通过各种科学推论,又似乎很合理。即使这些科学上的理论,以我们六根的逻辑观念都不能轻易想通,更何况佛法的一些甚深境界?
下面我们回到经文上。佛问须菩提:“在你看来,我前世在燃灯佛那里得到过什么实有的法吗?”当然,须菩提已经明白没有什么实有的法,所以他说:“没有,世尊。您前世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实有的法可得。”也就是说,就实有法来说,什么都得不到;如果得到了实有的法,他就没办法成佛。这想告诉我们:当真的明白本质以后,实无可得!我们没有任何境界或者任何所得需要去安住,“无所住”才是真正的安住!
“无所住”是一个非常深奥的词,我们现在所有的修行都是在追求心无所住。只要“住”,你就会痛苦;如果住得很深,你就会产生一些似乎有规律,但又把握不住的坚固的外境和内心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住在一些情绪里面不能自拔,比如抑郁。抑郁本来是一种情绪,你能不能命令自己不抑郁呢?你做不到,因为你的心住在情绪里。那要怎么办呢?要不住情绪。
我们都希望不住情绪,但你说不住就能不住吗?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如果大家都不住情绪,哇,世界一片祥和。事实上不是,很多人都被情绪所折磨,不但折磨自己,还折磨外境。即使你能控制情绪,那病痛怎么办?被病痛折磨时,就是住在病痛上。
所以,“不住”这个词很深!“应无所住”听起来很简单,但很难做到!
尽管很难做到,也有两种实现的方式:渐修、顿悟。渐修就是让我们的心从各种各样所住的对境里面抽拔出来,比如,通过中观、唯识不停地去观、去破,让心慢慢地脱离各种各样的执着,达到自由自在。顿悟就是单刀直入——你可能还有烦恼的执着、身体的执着、外境显现的执着、情绪的执着等等,但你现在不要管这些,直奔本质,去发现本质无体,所以无住。
因此,通过逻辑的分析,我们证明这样也无实、那样也无实,这样也不要、那样也不要,任何东西都是空性的,甚至真如也是空性的。中观里面连如来都破,全都破完。
“破”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的心不再停留在一个个单独的观修上(渐修),而是直接插进去,发现心本身就是无住的、无实的本体。这种发现不是概念性、逻辑性的,而是心直接的体会。如果你的上师用窍诀让你体会到了,那就叫做指示心性。你体会到了就叫开悟,你会得到这种确信:“哇,原来心的本质真是这样的!”然后以这种确信,再回过头来解决身体的执着、烦恼的执着、情绪的执着、痛苦的执着,这就叫做“悟后起修”。
也就是说,先迅速地明白本体,然后再去消除执着,即《楞严经》里面讲的“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一旦明了心本体无实、自成、光明、无有的特性(一旦顿悟),这些方法都可不要了,而且也不会执着一个悟,悟也不要了。
但是,明白了心的本体并不代表我们的执着就能马上消失,我们还得把过去无始劫来积累的各种各样的执着一个个拿掉。只是拿掉的方式就不像以前那样,用单空或者菩提心的方式去对治,而是安住法性,安住于我们认识的理体,让显相上的执着自解脱。
自解脱的过程,就是《楞严经》讲的“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各种各样的执着,比如身体的执着、外境的执着等等,逐渐地在我们的安住中自然消融。“因次第”,随着次第一步步地消解,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融化”“安住”。大圆满“见、修、行、果”中的“修”和“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最后得果。当然,从大圆满的角度来说,见就是果,“见、修、行、果”是同一个东西。但是,说“见、修、行、果”是同一个东西,其实还是“见”。
那么,有没有那种一开悟就马上成佛的人呢?也是有的,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恩扎布德国王,其他人都不是,连六祖也不是。六祖第一次听到有人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很有所悟,但这种悟基本上是属于单空层面的,于是他写了一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说心体本空,你怎么去污染它呢?犹如炮打虚空、刀劈天空,这里我说的是“刀劈天空”,而不是“刀劈流水”,因为流水看起来还有执,而你根本没办法污染天空。“菩提本无树”,“菩提”指智慧,没有什么智慧可以给你;“明镜亦非台”,“明镜”指心体,心体也是没有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的心根本就没有本体,没办法污染。哇,听起来好深奥,我们会认为这是应成见!但是,如果在观念上、体受上还有这么一个“空”,那就还有细微的单空执着,还没有体会到那种焕发的自然觉性。
当然,有些人体会到了也会这样表达。但是,按照《六祖坛经》来讲,六祖这时候其实还在细微的自续见的笼罩之下。(我这样形容,很多学禅宗的会把我打死的,但我只是交流,别无他意,你们要原谅我啊!)这不是我说的,《六祖坛经》里面也是这样讲的。
后来他到了东山五祖那里,被安排去舂米,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吗?当时他腰上绑一块石头,听说重几十斤。六祖个子矮小,是南方人,刚去的时候就被五祖说是“獦獠”。“獦獠”是指南方人,当时瞧不起南方人(现在就不同了,现在广东文化很厉害,粤语音乐和电影横行神州大地)。“獦獠”指猴子、野蛮人,那时候广东是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
五祖说:“你是一个獦獠,求什么佛性啊?”结果六祖的回答让五祖吃了一惊,他说:“人有南北,佛性却没有南北。”听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深悟的人才知道本性是没有方向的。初悟大圆满时,实际上还是有一个个体感在那里的,个体感就决定了方向。当证悟得很深以后,个体感的那种执着在我们的直接觉知里开始消融时,真会没方向的。
你会问:“那是怎么样的呢?”要去体会才知道,总之,那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坐在哪里,因为没有“哪里”了;你也不知道谁坐在哪里,因为没有“谁”了。这叫做“境界性的家破人亡”,这要陷进去才行。
当时六祖说“佛性没有南北”,是不是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呢?如果真的到了这种程度,他就不去东山了,自己搞个西山就行了。
但是,“佛性没有南北”这句话分析起来没有那么简单,那是真正的虚空。
六祖在东山那里舂米,期间也发生了一些故事,后来五祖把他悄悄地带到自己的房间里,用袈裟挡住灯光,悄悄给他传法。哇,读到这些文字时,会感到当时团体里面的争斗非常激烈!六祖刚到东山时,五祖不敢公开给他说法,而是先把他弄去舂米。后来五祖以杖击碓三下,暗示他三更到自己的房间来。这说明当时的争斗太厉害了,如果五祖公开推崇六祖,说不定六祖会被整成“魔鬼”。
五祖给六祖传完法以后,就把衣钵交给他,而且马上把他送走。结果六祖还是被五祖的徒众追杀,慧明将军首先追到了他,六祖无可奈何,只好把钵和袈裟放到路边石头上,慧明将军却怎么都搬不动。这时候,六祖说:“你是要法,还是要衣钵?”慧明说:“我要法。”然后六祖让慧明坐下来,跟他说:“不思善、不思恶,那个就是本来面目。”
这样的指示,如果认不透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常见,把心的那种明力认为是证悟,从而陷入一些误区。但是,一些达到很深程度的人,你一指,他轻微一反观就会真的明白。按照《六祖坛经》里面的说法,当时慧明应该是明白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佛教团体里面也不是和风细雨的,很多东西也不是那么好玩的。好了,这些事情我们暂且不说。
当时,五祖把六祖带到房间里面,用袈裟围住窗户给他讲法,讲的又是同样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时候,六祖就不会再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空,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了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这里就没有再说空了,而是说光明的力量。“本自清净”是指光明,当然,空性也可以用“清净”这个词来形容,但是,它形容光明更合适一些;“本不生灭”可以指空性,也可以指光明;“本自具足”,那一定是光明;“本无动摇”,可以是空性,也可以是光明;“能生万法”,也一定是光明。
处于单空的境界时,什么来了都把它空掉,如果认为这就是证悟,那你就完蛋了。听得懂吗?你一定会说听懂了,但是,如果你连“空”的境界都没有,那是听不懂的,你听懂的只是我嘴里吐出来的中文声音,你要跟自己的境界进行对照。
听到这些话就马上证悟是不可能的,连六祖也要经历这些过程。六祖逃过围追之后,再也没有回过五祖东山,而是到广东的四会跟猎人一起生活了十四年,吃肉边菜,磨了十四年!
这时候,我相信他一定呆得下来,长期处在那种境界里面。如果一个人对法性(心性、本来面目)有触碰或者有一定的安住能力,他一定会去修行。触碰和安住,意味着他已经明白它是什么,知道它是世界的本质,知道这是生命的安身立命处,知道三世轮回、万法生灭、说一千道一万、滚滚红尘全是那玩意儿,所以他一定会去修行。
而不会像某些师兄那样:“修行啊?这个,我还是回去征求一下我老公的意见。”而他绝对不会这样的,他会认为老公本来不存在,或者老公是佛,佛要让我去修行(开玩笑)!达到那种程度的人,绝对不会再贪恋世间。当然,他还是会去享受世间的一些好处,但他不可能为了世间的一些事而不去修行。
当然,刚刚触碰的人还不会这样,他可能很快就退失了,在他相续里翻腾、起主要推动力量的还是对世间的贪执。贪执不一定是我们这个层面上所认为的坏事,有些贪执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很高尚、很美妙、很殊胜的东西。比如古诗词、肖邦的钢琴曲、梵高的向日葵等等,甚至更高尚的一些东西,比如放生、救狗、在佛教团体里护持大家修行等等。
你会说:“这是大乘行为哦!”但是,你有没有大乘的发心呢?不一定有的。那些殊妙的事情他也会放弃,一定会选择去修行,因为他知道:只有真的明白了“那个”,才能利益其他的生命。
六祖也修了十几年,慢慢地才清晰,然后到了广东的光孝寺,把头发剃了开始讲法。他十四年以后才出家,之前一直是居士(居士们听到应该开心了,哈哈)。后来他又去了广东曲江的南华寺,现在老人家的肉身都还在那里。
传说六祖不识字,但并不是一个字都不识,在《六祖坛经》里面,他讲到了阿赖耶识等东西,如果他完全不识字,我真的不是很相信。他可能识一部分字,只是不像学究那样。虽然我经常读错字,但本质上我是个学究,看了很多书,一个词汇都要研究很多。很多学佛的人就是这一类的,但六祖不是,他可能是识一些字,至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几个字应该是熟悉的。
在唐代研究唯识的人特别多,特别是唐玄奘把很多佛经从西域带回来并且翻译以后,哇,我的天呐,长安城里面“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那时候学究特别多。当然,不要认为那样不好,如果大家都在学佛,每个人都有佛教知识,当闻思的风气很盛以后,一定会出现单刀直入、将理论文字变成现实的人,然后六祖就出现了!
六祖应该不是完全不识字,而是识一部分字。他不是学究式的学佛方式,而是直达根本,甚至连禅定都不是非常注重。六祖在《六祖坛经》上说:“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这是很难理解的,普通人会说:“不打坐怎么解脱啊?”当你真的明白见地以后,你就知道那玩意儿和禅定没什么关系。当然,你明白了以后可以用禅定的方式让你的见解更加清晰、明亮、有作用,但那个东西和禅定真的没关系,极强的信心和福报就有可能获得它,获得以后再去修行也是可以的。它和什么东西都没有关系,否则它不可能“遗世独立”“万象丛中独露身”。我们可以借助禅定和闻思让它显现出来,但它本身不依靠任何东西,不生不灭,无因无缘。
所以,六祖的出现是那个时代的需要,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理论变成现实,而且快捷——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们现在学的大圆满,实际上也是这样,通过一些方法能够迅速让大家明白本性。如果信心很好、也是那一类根性,修完五加行,就可以通过上师的直指明白本性,甚至有些灌了顶的人,在修上师瑜伽时就开悟了。
那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我们还不是那样的根器,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为那样的根器呢?要去闻思、禅修,要修单空,将一些执着对治掉,让我们的心彻底地明了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好像乱七八糟地说了很多,但其实都是围绕经文的内容而来。这一段经文里面佛陀说:“我在燃灯佛那里有所得吗?”须菩提回答:“于法实无所得。”也就是说,就一个实有的法来说,无所得,彰显空性、般若智慧。你本来是佛,无论怎么修行,你都不会得到什么,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排开无明。
你也许会说:“不是啊,我通过供养得到了很多钱财!”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也是对的,但这不是实有法,只是缘起现象。在世俗谛上,你供养、布施确实可以得到很多东西,持戒也可以得到很多功德,但是,如果还有所得,诸佛就不会授记你成佛,最多授记你来世又是转轮王。
你根本不需要得到任何法,因为你本来就是佛,整部《金刚经》都在反复强调这个。通过这样去明白最究竟的本质、根本的宗旨,再反过来降伏其心、安住其心(安住即是降伏,降伏即是安住),用的是最高的方法。
以前学习中观时,我经常跟一些师兄说,有一种方法叫做“倒哺”。“顺修”就是先修出离心,再修菩提心,再修空性正见,这样一步一步来。但有一种根性的人,一上来就修中观正见,他拿到中观的书就喜欢看、喜欢想、喜欢去觉受,在座上会觉受到自己的身体和外境俱皆虚假、如梦如幻,身心透脱愉悦,觉得自己已经是圣人了。但一下座,所有的烦恼全冒出来,看见美女就流哈喇子,看见汽车恨不得抢来自己想用。一上座又成“佛”了,一下座又成“魔”了。但他们就喜欢去闻思中观等内容。
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就发现在座下也可以运用座上的东西了,当他生起贪念、嗔恨时,就把座上修行的感受拿来消解烦恼,这就叫做“倒哺”。消解到一定时候,菩提心也有了,出离心也有了。
有没有这种根器呢?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根器,汉人中间特别多,这叫做“文殊种姓”。但我说的“很多”是从绝对数量而言,从相对数量而言是不多的,大部分人真的还是要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这么次第的修上去。
我觉得,居士在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同时,可以闻思空性正见,反过来,这对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生成也会有作用。首先,通过思维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假的,会帮助我们脱开世间的贪著,修成出离心的心态;然后,通过中观思维到(还不要说觉受或者证悟)人我也是假的,那我们去修菩提心可能也会顺利很多。这也是一种倒哺,当然,这种倒哺就不如我前面说的那种厉害。
很多人会问自己到底是哪种根器?其实这是很扯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成是差根器。你会说:“万一我不是差根器,我就是上上根呢?”如果你真的是上上根,修那些下下法不会损坏你的上上根。任何一个上上根去修最基础的法,那种基础法也会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已经开悟了大圆满,反过来再去修五加行、四前行,起到的作用会非常大!如果你不是上上根,而是下下根,然后去修那些上上根的法,那真的是搞笑,不但起不到作用,有时候还要起反作用。所以,一些大德们反复强调打基础、强调从四前行开始修,并非是把大家都看成下下根。即使你是上上根,这么按顺序修上去,也不会耽误你。
很多人总认为自己是上上根,你的根据无非就是你聪明一点、记忆力好一点,对名相理解的层面和角度比别人多一点,或者是能够把名相和理论串起来讲给别人听。但是,这些不是上上根的标志,只能叫做“世智聪辩”。而且,这种人有时候贪著起来更厉害、更坏(没有菩提心),所以不一定是上上根。有时候我们判断自己是什么根器,这是挺蠢的,应该把自己当成下下根去修。也许你是上上根,但修基础的法绝不妨碍你成就的速度。
对于非常虔诚的师兄们,如果你是上上根,佛菩萨是不会放过你的。在末世的时候出现这些可造之材,佛菩萨都不会放过的,一定会有很多因缘把你引领到正确的路上。
前提是虔诚,上上根本身就要具备虔诚。我们以前讲过衡量根器的五个基本素质,第一个素质是信心,信心就是虔诚。如果你连信心都没有,然后说自己是上上根,那一定是把你的聪明当成了上上根,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另外,大家要记住,“释迦佛在燃灯佛那里无法可得”说的是在胜义谛上无所得,并不是在世俗谛上燃灯佛什么法都没有传给释迦牟尼佛。虽然究竟上的佛并不需要得到什么,但在缘起上,消除执着以及引导我们去领会本性时,是一定需要这些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法,也没办法真正修行成佛。
但这些法不是实有的法,它是“名佛法”,是缘起法,名有实无。比如,大圆满有很多教法和证法,但实际上去追究大圆满是什么,你什么都找不到。这在修行上叫做“有得即假”,只要在修行中得到了一个境界,就告诉自己这不是真实的。外境假、内在空,再去掉外境的假和内在的空,就是所谓的“中道”。如此一来,你就会理解天台宗为什么要讲三谛:假谛、空谛、中谛。
传统中观流派只说了二谛,没有三谛的说法,但天台宗的中观三谛对不对呢?是对的,含有他空中观的成分。三谛中的“中谛”是指不离法性,已经说到了法性,所以有他空中观的成分。它认为所有的外境都是假的,内在是空的,但是,内在的空和外在的假都不是真正的真谛,真正的真谛是不离法性的。假、空、中三谛,真正准确的应该是中谛。当然,三谛可以捏合成一谛,这是说法上的圆融。学汉传佛教的应该会知道天台宗这方面的观点,但是,学传统中观派的人可以不管这些,知道二谛就够了。
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在你看来,菩萨清净和建造的佛土庄严吗?”须菩提回答:“不是实有的庄严,世尊。因为庄严的佛土其本质也是空性,只是显相上的庄严。”
这句话对于学中观的人来说是很好理解的。佛陀问须菩提:“净土庄严吗?”须菩提说:“我们看到的庄严的佛土,只是显现上的庄严,是非庄严,它也是空性的,是名庄严,是缘起上的庄严,它也不是实有的庄严,实有就不庄严了。”
这里牵涉到“佛土”这个概念,佛土就是所谓的净土,有时候也叫刹土。“刹”这个字有很多种解释,一字多义,有时候是指庙宇、房子,有时候是指国土,有时候是指净土(佛刹)。这里说的“佛土”,实际上是指净土。
一地到七地菩萨都需要清净、庄严净土,什么意思呢?按照唯识来讲,自己的心就是那块土,所谓“心净即佛土净”。到达初地见道时,遍计执着连种子都没有了。可是,一地到七地菩萨还要去掉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这个过程就叫做清净和庄严净土。到了八地菩萨,才能彻底去掉俱生我执。
一地菩萨以上随时都可以去净土,其实,其他佛陀的净土也是他的净土,他只不过去庄严那里的净土。而他在修行时,比如进入法性定,是清净自己的净土,但这都不能说是“建造”。到了八地以后,他就要建造自己的净土了。
你会问:“为什么不同的佛菩萨会有不同的净土?”其实,到了常寂光土的层面就只有一个净土,所有佛陀最终的净土都是常寂光土,但依据不同的因缘,就有了不同的净土。
为什么要到八地菩萨才能建造净土呢?因为八地以后,我执完全没有了。我执代表有漏、有成住坏空、有烦恼,而净土里面是不可能有烦恼的,所以要到八地菩萨以后才能开始建造净土。如果有我执,建造的净土就会坏,而净土是不能坏的,只能越来越清净,最后成为常寂光土,即成为佛。
也就是说,第一,由于没有我执了,他就能够建净土;第二,没有我执以后,菩提心会非常强烈,他需要建立净土去利益与他有缘的众生。
其实有很多净土,并不是只有西方极乐世界。与我们这个地球的人类因缘最近的净土有四个:五台山文殊净土、香巴拉净土、铜色吉祥山(莲花生大士的净土)、兜率天。有人会说:“还有普陀净土,观世音菩萨的净土!”其实普陀净土是我们的文化搞出来的。
有人问:“净土不坏?是常法吗?”净土不是常法,净土也是虚幻的,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常法的。我们有时候说“净土不坏”,是说它越来越清净。比如,从八地到十地,八地菩萨的净土肯定没有十地菩萨的净土清净,因为它也会坏的——坏的变好了,也叫做“坏”。不清净变成了清净,那个不清净就坏了嘛。我们平常说的“坏”,是指好的东西变成了不好的东西,不会指不好的东西变成了好的东西。“坏”是变化的意思,我们在变化里面加入了自己的需要和不需要,才把变化称为“好”和“坏”。
那么,净土的“净”是什么意思呢?世俗的清净是相对而言的,对有情的慧命、生命伤害小的为净,造成痛苦的为不净。净和不净,并不是指我们说的卫生干净与否,当走到很深层面,已经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了,而是对人体是否有伤害、有没有用。比如,我们吃的糊糊,好吃的糊糊我们就认为干净,狗屎做的糊糊我们就会认为不净。总之一句话,净和不净是比较而言的。
凡夫,乃至七地菩萨出定了以后,都是以伤害、不伤害来区分净和不净的。因为八地菩萨以后没有人我执了,所以法执越少,净土就越净。而佛地是超越净和不净的,就常寂光土而言,净和不净都是扯淡,没有净和不净的分别。
极乐净土由于既接待凡夫,又接待菩萨,所以就分成了四种净土。
第一种叫“圣凡同居土”。基本上是我们以凡夫的身份往生到那里,虽然我们没有证悟般若空性,但里面有很多已经证悟了般若空性的圣者,大家住在一起,他们会影响我们。比如,地球也是圣凡同居土,只是圣人少、凡夫多。
第二种是一地到七地菩萨所在的净土,叫“方便有余土”。他们有我执,还不够清净,但可以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福德力,住在阿弥陀佛建造的净土里,所以叫做“方便有余土”。
第三种是八地到十地菩萨所在的净土,叫“实报庄严土”。那里非常清净,因为没有人我了,他们在那里还可以建造自己的净土。你会说:“哇,他竟然敢在阿弥陀佛的国土里面建造自己的净土,搞国中之国,抓起来!”这是我们凡夫的观念,你敢在我们的国家里面再建立一个国家,你试试看!而在心地(阿弥陀佛那里)建立的净土绝对不是这样,他没有人我,无所谓空间、时间,一微尘里面可以有几十亿万个那由他由旬的刹土,那里没有凡夫这种固有的时空观念。
第四种是佛地的“常寂光土”。有些人觉得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才有常寂光土,其实不然,所有佛陀的自身境界就是常寂光土。而且真正的佛陀只有一个法身,只有一个常寂光土,别无其他。并不是说有很多佛陀,阿弥陀佛、药师佛等报身佛是针对菩萨而显现的,真正的佛就只有一个——我们的心(法身)。显现出报身佛、化身佛都是因不同的缘起而显现的。
到八地菩萨时,人我执消失了以后,心识相续就不以阿赖耶识成立,而是以清净的阿陀那识成立。阿陀那识的状态叫做清净识,“阿陀那”有执持、延续、相续的意思。它是靠什么来延续呢?靠法执来延续和区别。
大家都是八地菩萨,但你的法执呈现为一种状态,我的法执呈现为另一种状态,它是以这种方式分了你我,而从人我执是分不出来的。他没有单独的个体,比如,八地菩萨是哪个人,你真的说不清楚,他有可能是很多人,不会像我们这样因强烈的人我形成单独的个体。
从二转法轮的层面来讲,不管是什么刹土,或者有多殊胜,都是世俗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清净的刹土或者娑婆世界,这些有形有相的都属于世俗谛;而这些现象的本质(空性),就属于胜义谛。
净土与庸俗的娑婆世界相比,可以说净土庄严;但是,如果与空性相比,就不能叫做庄严。它属于世俗谛,是名庄严,不是实有的庄严。所以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谓的庄严佛土,不是实有的庄严,但在世俗谛的层面,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比较而言,它可以叫做“庄严”。
从三转法轮的层面来讲,实相和现相一致叫胜义谛,不一致叫世俗谛。如果要实相和现相绝对一致,只有佛陀。你会说:“不对啊,菩萨入定以后,他也是实相和现相一致,这也叫做胜义谛。”如果较真下去,它也不是实相和现相一致,因为你还要靠入定。菩萨所证的法性和佛陀证的应该说是一致的,但能证的智慧真的不一样,你还要靠入定去证得,说明你的那种智慧是有问题的,连我们大圆满都可以“鄙视”你一把,因为大圆满不需要入定,哈哈!虽然没有你的法性定那么清净,但大圆满取法性的智慧很高超——见超八地。
其实菩萨是靠定压伏相续的,相续里面阿赖耶识轻微的动,只是靠定压住了,入定一观察,就会发现他的相续是动的。他确实也获得了这种本质的智慧,这种智慧和佛陀是一样的,只是他去获得这种智慧的“智慧”还是不行的,没那么清晰。所以,菩萨入定都不能叫做实相和现相绝对一致,只能叫做所证一致,能证的智慧还需要入定来完成。而八地菩萨虽然建立了净土,没有了出入定的区别,但他还有法执。由于有法执,实相和现相也不是绝对的一致,因此,只有佛地才是绝对的一致。
而佛地根本就没有庄严与不庄严的区别,你说常寂光土庄严或者不庄严都是扯淡,只能叫做“名庄严”。佛和人相比,那就成了我们世俗的分别性的说法。除了佛地以外,其他的都不能叫做真正的庄严。
当然,从相似的角度来讲,一地到七地菩萨的净见量都可以是胜义谛的显现。八地到十地菩萨的净土也是越来越清净的,也可以叫做胜义谛的显现。但这些都是相似的,真正绝对一致的只有佛地,只佛陀的能证和所证是绝对一样的,没有一点点差别。从相似的角度去讲,那会有很多。
这是从三转法轮二谛的分法,这样去讲,就不能说菩萨建立的刹土是绝对的庄严。当然,如果你说是相似的庄严,那就没什么好说了,我们现在要说的就是绝对的庄严。
《金刚经》是按照二转法轮来说的,二转法轮才不会管是不是刹土,只要有相显出来,那就是世俗谛,不能叫真正的庄严,而是“名庄严”,即缘起性的庄严。我们承认有缘起性的庄严,比如,我们娑婆世界这个刹土和西方极乐世界相比,当然是西方极乐世界更庄严。
下面这句经文要着重讲: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前面佛陀问:“我去燃灯佛那里有所得法吗?”须菩提回答:“没有。”然后佛陀又问:“佛土庄严吗?”须菩提又回答:“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哇,这个回答太厉害了!这哪里是阿罗汉啊,简直是大菩萨!其实他们是在演戏,教育在场的学人。
然后佛陀说:“须菩提,诸位大菩萨应该这样生起清净心……”。这里的“清净心”应该理解为绝对、究竟的清净心,而不是那种普通的、相对的清净心。
那要怎样生起究竟的清净心呢?不应对色法生起执着心,不应对声、香、味、触、法生起执着心,应无所住而自显本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内心没有任何执着,没有任何所求、对立,而本来自然地显示其本性。如果真明白就是开悟了,别无其他,自显本性,如是而已。
自显本性是什么呢?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显本性的显现,你却找不到它的本质,“有”“无”就产生对立了,在思维中一下就会变成黑白绳子捆在一起;在觉知中不透,就是眼前隐隐有雾,透不过去。对于真明白禅宗的人,听到我说这些会觉得很好笑。真明白的人,那就是明白了;如果不明白,就去修单空。
这一段经文,实际上在回答前面的“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即没有所住就是住,“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降伏其心。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东西,没有任何对境,没有任何境界,没有任何所得,你本来的自然心就是本质。如果不采取那些比较详尽的指示方法,说到这里也不行。但很多古代人听到这些就会开悟,六祖就是这样的。
怎么应无所住,怎么生其心?大圆满的好处就是跟你一个一个地说,让你区分意识和明智的差别,又让你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差别,还告诉你要怎么去认知,所以容易开悟。但真的需要好上师、好弟子才行,不然是不行的。比如,上师告诉你:“心不要取任何执着就可以了,本来自然心就是证悟”——你开悟了吗?
本来自然心,你也找不到本体的,正因为找不到本体,所以可以呈现为一切。无所住,自然呈现。自然呈现可以是光明,但不能认为相就是本质。显宗层面说到这里就到极致了,没什么好说的。但是,由于我们基础没打牢,单空也没有修好,觉知力也不知道是什么,内在观察的时间太少,对自心品味的时间太少,所以,听到这些也不能开悟。
我们从来不把自己的心拿来品味,都是拿来用。儒家有句话叫“百姓日用而不知”,天天把你的心用来用去,却不去搞清楚它是什么,最后被它变幻出来的东西所折磨。
——网上师兄说:“明明是我的肉在痛苦嘛。”
你不会痛苦的,你的心会痛苦。如果没有心,你怎么感觉得到你的肉在痛苦呢?
——网上师兄说:“啥都无需做。”
啥都无需做,那你来听什么课呢?听课就是做。
“应无所住”最关键的是什么呢?首先要解释什么叫做“住”,“住”是执着的意思,不住就是不执着。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相对六尘就有六根,六根和六尘接触就产生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也就是一切都不能住。
你会说:“还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呢?”在中观体系里面只讲六识,意识就包含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唯识把意识的功用分成了三部分:思维和直觉的功能叫“意识”;执我的功能叫“末那识”;意识能够把所有前五根运动的种子存下来,同时又在意识里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拆、组合,再把它显现出来,即能藏、所藏的功能叫“阿赖耶识”。中观只讲六识,唯识就把意识分开了。
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实际上就包含了一切,对这一切都要无执,连心识也要无执。但你说无执就能无执吗?比如,心识无执,最后透过阿赖耶识就是大圆满里面的区分法性和阿赖耶识,你怎么区分啊?你会期望上师教给你窍诀,但是,如果你没有长期对自己的身心进行观察、体味,教给你窍诀也没有用。到处都是窍诀,“全体放下”“反观自认”“啪地一声”……太多了,可以数出来几十种、几百种。但是,如果你没有长期反观自心的经验堆积,真透不过去的,你会从一个分别跳到另一个分别,从一个不动走到另一个不动。
阿赖耶识就是不动嘛,阿赖耶识也没有体,你也找不到。阿赖耶识好像也没有执着,实际上它是执着的根。我们经常会说“明力产生一切、消融一切”,那就是堕阿赖耶识。所以要长期去观修自心,前面的出离心和菩提心一定要好好修,修到后来才能不执着。
不执着有很多次第,不是随便就能“不住”,“不住”是很难的。首先有意识层面的不执着,学中观(各种破)就是培养意识层面的不执着。然后有直觉层面的不执着,也就是修行层面的不执着(直觉就是开始修行了)。还有开悟层面的见地性的不执着,明白不执着的本体了。开悟了也还没有完,开悟以后还要继续修行,一直到初地菩萨那种证悟性的不执着。
到了初地菩萨,遍计执着全没有了,浮上知觉层面的意识以及前五识都不执着了,所以,初地菩萨会把自己的身体像菜叶一样扔。身体是俱生执着显现出来的,但是,由于他的遍计执着全都没有了,依据遍计执的彻底消除会产生很深的定,这种定会胜伏俱生执着的显现。所以,初地菩萨就可以做到要眼睛给眼睛,这是证悟层面的不执着。还有从一地到十地修道层面的不执着;成佛以后,说执着、不执着都是扯淡的,连这种说法都没有了。所以,这个“不住”太深了!
对我们现阶段来说,修道层面的不执着与证悟层面的不执着就不说了,至少我们要明白意识层面的不执着——去闻思,以及觉受层面的不执着——去修行,然后争取达到开悟层面的不执着。达到开悟层面见地性的不执着就好办了,后面的证悟无非就是量的扩大而已,狠点一心就很容易修上去。但是,如果你前面都不修,那后面的就完全谈不上。
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整部经的重点就在这里。从二转法轮的见解来看,“应无所住”表达的是空性,“生其心”表达的是显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现空双运。当我们的心不执着时,这些显现也是我们心的一种显现,显现即是空,空即是显现。
从三转法轮来讲,“应无所住”也是表空性,“生其心”就是光明,可以这样去理解。或者是进入法性定里面,那时候心无执着(无所住),但又不是断灭,它有本体的光明,那个也叫“生其心”,也叫做“明空双运”。
按照密宗的见解来讲,“应无所住”是指本来清净。不管你住不住,它本来就是清净的。经常有人说“你要观清净心”,怎么观清净心啊?到底什么叫清净心?他们说的观清净心就是“你要是得罪了我,我不生气”,其实这不是清净心,而叫修忍辱。观清净心是你要发现这一切——心及心的显现,根本就没有任何分别和执着,不存在任何好与不好的东西,这才叫观清净心,我们暂时是做不到的。
小乘的见解是:整个世界上都是坏东西,所以要通过灭尽定(小乘的涅槃)离开这些坏东西。大乘显教的见解是:世界上都是污泥,但污泥也很不错,通过大乘的修行,污泥里面可以生出莲花。所以,我们一边遏制污泥,比如守持戒律等等,一边又从里面生长出般若花。密宗的见解就更厉害了:哪里有什么污泥啊,全都是清净光明,这才叫做观清净心。所以一定要去闻思,不要整天把“观清净心”挂在嘴上,哪有那么容易啊?
按照密宗的见解,“应无所住”是本来清净,“生其心”是任运自成,所有的显现都是法性游舞,什么都是清净的,什么都是好的,这是处在没有人我能动的情况下去看。没有人我能动时,哪有什么好和不好啊?所有的好和不好,一定要站在一个立场上看,那个立场就是“自己”。你说:“我的立场不是自己,我的立场是我的家庭、我的阶级、我的国家”——没有你,你的阶级是什么啊?你的家庭、你的阶级、你的国家,都是以你为核心的。
密宗的见解就是在无我的基础上,也没有任何的法执,全部都是光明、法性游舞,这叫做观清净心。当然,这个要求很高,我们平常说的观清净心主要是控制自己不要生气,或者看到美味不要流口水,其实这是压制、压抑。
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些佛法词汇是有好处的,不能够随随便便地胡乱理解。有时候我们会在佛法的理解上产生一些冲突、矛盾,往往是因为某个词汇大家没有掌握好,在沟通的过程中会发生问题。
在修行上,“应无所住”是心不要去认任何东西,自然心、无执着、无二元对立。怎么去实现呢?一定要靠大圆满窍诀。然后,“生其心”表示自然解脱,生起的所有现象全部自解脱,不需要破、也不需要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要这么去理解。
那六祖理解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六祖第二次听到五祖给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马上就理解了这个意思,真的明白了。总之,这句话真的非常重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讲到这里,如果要详细地讲,几天都讲不完。我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拖长了,时间又不够了。
我们来看后面的经文: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翻译成现代的话:“须菩提,如果有人的身体和须弥山一样大,在你看来,这样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回答:“很大,世尊。因为佛陀说的身体不是实有的身体,这样才会有身体在现象上的大和小,所以是缘起上的名大身。”
听得懂吗?我在里面加了很多词汇,学中观的人绝对听得懂。如果想要没有学过中观的人也能听懂,可以这样翻译:“须菩提,如果有人的身体像须弥山那么大,那你觉得这个身体叫不叫大呢?”须菩提回答:“大啊,世尊。因为你说过像须弥山那么大的身体不是实有的,所以它可以叫做大身。如果它是实有的,就没有大小之分了。”
那么是不是有像须弥山一样大的身体呢?须弥山有八万四千由旬,《俱舍论》里面对此有详细的描述。佛经的一个故事,有一阿修罗王叫罗睺罗(和佛陀的儿子名字是一样的,印度经常有重名,汉文也有很多重名),身体和须弥山一样大。你们会怀疑:“有那么大身体的阿修罗?”真的有,有些有情的身体非常之大,某些饿鬼道众生的身体非常庞大,像山一样。正是因为它是缘起的才有大小,没有缘起就谈不上大小。
这里说的好像是有情的身体,实际上暗指佛陀的报身和化身。这里是想说,真正的佛只有法身,那个不大不小、无形无相的法身才是真正的佛。佛陀的报身和化身可以很大,比如,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我引用了《观无量寿经》里面对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身相的描述: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当时韦提希夫人被她儿子阿阇世王关起来了,佛陀飞到那里去给她讲了《观无量寿经》。“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天呐,我怎么观想啊?看到这里我想哭!“那由他”是印度的数量单位,是10的108次方。然后前面还有“六十万亿”,是六十万亿那由他那么多的恒河沙数,单位是由旬——阿弥陀佛的身高那么高大啊!这已经不是人类的头脑或AI可以搞清楚的事情了。
这是佛的报身,佛经里讲了很多佛的报身,听起来完全不可思议!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假的?”佛陀嘴里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是假的,只是以我们凡夫的心智和六根状态很难理解。
佛陀的化身也非常大,先不要说其他化身,就说离我们最近的释迦牟尼佛,经文中经常说到“丈六金身”,换算过来是三米多高,差不多比普通人高了一倍。而且按照佛陀留下来的脚印推算,身高也是三米多。
所以,这里暗指了佛陀的化身、报身,化身和报身其实都非实有的。由于不是实有的,所以它有大小之别,可以“名大身”。但真正的佛陀是法身,法身无相,根本就没有大小的分别。
这里说到了像须弥山这么大的身体,好像说的是阿修罗王罗睺罗,其实不然,暗指无大无小的法身才是真正的佛陀,哪怕报身和化身那么庞大,也只是“名大身”。
“大”有殊胜的意思,佛陀的报身和化身都可以谈得上殊胜。正因为是“名大身”,所以也可以叫“名殊胜”,而法身连“殊胜”都谈不上。只有依赖缘起的事物才有大小的分别,而无大无小的法身是没有分别的。
真正的佛,唯一只有法身,依据菩萨的需要可以显现出阿弥陀佛或者药师佛等等,显现的大小也是依据菩萨的因缘。而化身佛是依据凡夫的福报而显现的,比如,释迦佛只有三米多高,到了弥勒佛,就更高大了。
大家还记得弥勒佛的故事吗?大迦叶尊者现在还在鸡足山华首门那里禅坐,他有释迦佛留下的袈裟和钵,要等弥勒佛出世。弥勒佛出世以后就会打开华首门,把大迦叶尊者托在手掌心里面。因为那时候弥勒佛的身体很高大,而大迦叶尊者只有一点点大。然后弥勒佛把大迦叶尊者供养的钵和袈裟拿下来,钵马上变得很大,袈裟也变得和他一样高,然后大迦叶尊者的身体化为微尘。
经论上说,大迦叶尊者在弥勒佛手掌里面只有一点点大。也就是说,那时候显现出的弥勒佛的身相非常高大。为什么那么高大呢?因为当时的人类就这么高大,是依据当时人类的福报显现出来的大小。所以,身相大小是缘起性的东西,是“名大身”。只要说大小,一定缘起性的,而法身究竟无大无小,没有大身、小身的分别。
这一品就讲完了,下一品是“无为福胜分”,且听下回分解。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08课
- 《金刚经》第1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