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12 01: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是“观”,暂且分为:一是“观”的观点;二是“观”的层面。
观点,就是持什么样的见解、看法,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个导致止的不同。
外道不提,诸如唯物主义,其实是串习成量的止观双运,而且动静一如、不思量自难忘的程度,不止而止,不观而观,牛了拨一...但这个无明执着,恰好就是佛教的“观”要破坏的。
小乘,认为苦是真谛,原因是集——业和烦恼,根源是我执。所以修道和证果,都是冲着人无我去的,其解脱是跟轮回相对的涅槃。
大乘的“观”,显教层面,可以用“中观”和“唯识”的观点去,中观的方式,又分为自续和应成,应成的观实现了就变成大圆满的止观双运了,暂且不谈。自续的观,有两种,能上体现是单空的执着,所上体现为,一是外境的虚幻(下自续),二是外境的消失(上自续),这都体现了止观双运的不同层面,没有观,就变成纯禅定了,没有止,你的观点得不到深入地证实。首先是思维抉择空性,诸如五大因、四大因,然后过度到觉受、禅定、境界...
唯识的观点去,就体现了瑜伽派的特点了,首先是把万法抉择为心,通过诸如明知因、俱缘定因、六尘绕中尘,以及把百法的性相用之类的拿到心里观察体味,用五重唯识观为指导,去一重一重去抉择,去安住,假必依实,假的都抛弃,滥的都抛弃,直到坦露最后的圆成实的心性光明。
“观”的层面,体现为能观的层面,你是用粗大的意识,还是直接意识,还是阿赖耶识,还是心性自明的“观”,而区分出来的。
至于禅宗、大圆满,直接指出究竟的观应该是如何如何,而心性本来就是如如不动(不能想成一个不动的东西,暂且表达成这样),本来即是止,这个便走到悟后起修、果地的起修的止观双运了。
其实不管由止入观,还是由观入止,最后都要止观双运。缺失了止,观最多停留在意识分别念的层面,而没有正确的观,修止则如同外道。
末学学艺不精,胸无点墨,大字不识一斗,抖不出什么妙论神章,哈,只能背书式地、大而化之地表达一下。仅供交流讨论。祝修行增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