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7622

  • 收藏数

    0

作者:秋池 发表于 2020-6-5 18:55: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再来看吕洞宾,吕洞宾是真人。可能大家认为吕洞宾就是电视上电影上流传的一个神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会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故事。吕洞宾是实有其人的,他名字叫吕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山西人),被全真教称为纯阳祖师。现在我讲一下他写的一首诗《百字铭》,藏传佛教也有百字明,是金刚萨埵百字明。他的《百字铭》真的是一百个字,二十句,每句五个字,一共一百个字,是说道家修行的一首诗,很精彩的。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吕洞宾把整个修行用一百个字二十句话全说完了。要解释起来就好多,里面有道家的观点、也有打坐。
什么叫做养气忘言守”?就是打坐,不费力了就是“忘言守”。儒家里讲“坐忘”,就是坐的时候连身体都消失掉了。这里叫做忘言守”坐到很厉害的程度,思维没有了,也不去守丹田了,叫做养气忘言守”。
降心为不为””“降心”就是降伏的意思,《金刚经》也经常讲“降心”,“降心”就是让你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停下来。“为不为”,第一个“为”是修行,就是去修行不用修行的心,心如果不起念头、不造作了叫“不为”,保持不造作叫“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知道心的动静是很不容易的,心的注意力会随着动、静而跑,“知道心的动、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管什么样的念头来了,不去破坏它、不去压制它或者跟着它跑,这就“知道心的动、”,否则随会着念头跑,或者什么念头都不起,压制住自己。动静知宗祖”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同时也是说运动本质的方法,也就是到底是谁造成了运动?就是著名六祖的“风动?幡动?到底是什么在动?”,六祖回答:“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外境一切事物的运动,其实也是心在动,这就是哲学观点。“知道心的动、静”落实到具体的修行方法上,就是禅修的方法,或叫不擒不纵。纵是随着念头跑了,擒就是强行把念头压住,这些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是——我要知它动、静,但不为动、静所动。不随着念头跑叫作不散乱,不压制念头叫不著境(“著”是执著的著,“境”就是陷在境里面,就会变成我们经常说的修成“畜生”);大手印的第一个阶段就要明白心的动、静,是很不容易,千万别误认是念头,不仅仅是念头;大圆满就更深了,知道心的情况,比如这个时候属于心的什么样的情况,那个时候属于心的什么情况,就是大圆满的“区分有寂”。所以看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对于修行人来说,里面包含很多的内容。
无事更寻谁”,这句话在禅宗里面,也可以说是证悟以后的状态,证悟的人也“无事人”。既然一切都是空性的,万物都为一,而且“一”也已经知道是什么了,那我干嘛还要造作呢?还去找什么呢?就不用找什么了,因为没有希忧了,当下解脱。但是不是呢?不是的,道家是把境界当成了根本,也就是把境界误认为是证悟,说起来很像,实际上不是的。
道家跟佛家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其实我们经常都说的那些东西上,但是我们对那些东西可能没有那么深的理解,比如说菩提心、皈依,可能人有会说:“这么简单啊!”这个不简单的,等一下讲起来就知道不简单。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这句话仔细分析起来,包含哲学问题。“真常如果不是空性,就应不了物(常乐我净的真常),真常是空性才能应物,那怎么应物呢?它就是物。如果真常是无极,或者是我们心对应的一个东西,它不变化就无法跟其他的东西接触、结合,所以无法应物;如果它跟其他东西发生连接,就不是真常了,就不是独立、唯一、不变了。如果它是空性,就能应物,因为它就是物——空即是色。
如果真常是一个对境性的东西,就变成了常见;如果是空性,就可以不生不灭,所以空性的光明才能应物,应物就变成中观讲的——空即是色。如果你真的处在真常的状态,应物的时候,不会重新变成二元、重新迷乱。也就是当在证悟的状态看到黄花,就变成般若,所有的显现俱皆法性,“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就叫应物要不迷。
道家可能把境界当成根本,其实保持在单空状态也可以“不迷”,所以中间是有差别的,但这种差别一定要修到很后面才会有体会。如果你连单空都不去修,去说这些话,就变成话套话、话带话,永远落不到实际上,没有用。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不迷的时候,本性就安定了。其实本性动也是安定的,所以这个时候又落于禅定。性住气自回”,就是道家修性一定要修命,如果不修命,就万劫阴灵难入圣。什么叫作修命?就是要修气脉这些东西,命、身体是由气脉形成的,道家、佛家都这么说。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道家领悟究竟本性的一个误区。明白了本性,再去修命没问题;如果天天把注意力集中在修命上,对本性的领悟可能就会走入误区。命是本性的一种作用,老是在作用上折腾,是回不到本性上去的,至少会成为你回到本性的障碍,这就是道家的麻烦。
有人问我们说:修佛的人很多到了老年都有病,道家仙人,碧眼方瞳、鹤发童颜、列子御风、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大家还记得曹子建写的《洛神赋》——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吸风饮露……),但佛家的高僧好像身体都不是非常好,特别是藏传佛教。这就是追求的方向不一样,如果佛家的高僧们也把注意力用去修气脉,并且放弃弘法利生的事业,身体真的会很好的,甚至可以修成仙人,一活八万劫。但佛家在追求本性的时候,毅然地放弃这些东西,因为暇满人身只有一百年,虽然放弃这些东西好像对身体不好,但是高僧们是真的走到了究竟的本性上。
当然这也不绝对,比如来一个修行好的,像龙树菩萨这样的,他一活好多劫。修到初地菩萨可以活一百多劫,但现在修到初地菩萨真的不多,不止现在,整个佛教历史上有几个初地菩萨很难讲的(有记载下来的)。当然传说中确实很多,比如说噶陀寺有十万虹身,其实虹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一定是现量展现出初地菩萨的样子,有可能是在临终的时候才成佛(法身成就),并不是说活着的时候已经是初地菩萨,因为初地菩萨可以多活前后一百劫的时间,一百劫,你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平方的立方的孙子次方都死了,他还活着,所以你去见他的时候,他也许会说,你的祖宗的祖宗的祖宗的祖宗也来见过我,那个时候你祖宗是什么样?
有人会说:这会不会是传说或者是乱说呢?这个不是的,佛经上也这么说的,如果信佛是的人,就会明白佛陀是不会说假话的、说妄语的。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性一住了,气就回了。当然这个性,不一定是本性,有时候也指性情(心的平静,或者指心的安静)。心一平静、定下来,气就回来了,不散乱了。对道家来说就是意守丹田,气就开始往丹田里面聚,然后水火既济,肾的水和心的火通过注意力就引到肚皮上去,安一个鼎炉在里面炼丹,道家就叫养元婴。很多种修法。
气回丹自结”,气回去了就慢慢在丹田凝聚成内丹(道家有内丹和外丹),丹就在那里进行凝结,然后内丹会变成有认知力,叫元婴。他们说修行要百日筑基、三年怀胎、九年面壁、十年育婴,听得懂吗?这就是道家的修法。百日筑基就是一百天里你不要乱来,男女之事要完全断绝,甚至连梦遗都不行;然后要三年怀胎,三年在丹田里就开始去养元婴;然后九年面壁,开始培育它;十年育婴。
凡夫认知的基础就是身体,所以就产生了唯物主义的看法,认为思维就是大脑这一坨,而且是根本,看用眼睛、听用耳朵、触碰是身体上的神经这些都离不开物质。而道家不认为世界是唯物的,他们的这些修法会认为:认知主体就是丹田里面的元婴。养元婴养成形了以后,就从头顶上冲出去,甚至幻化成很多的化身。
道家的修行的有百日筑基、炼谷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练虚合道,这个是一个系统的说法;从时间系统来说就是百日筑基、三年怀胎、九年面壁、十年育婴。实际上就是在丹田里培养一个认知体,当认知体在自己的丹田里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成熟,最后就冲出去。冲出去,别人看不到叫阴神,但是它看得到别人;冲出去以后,别人看得到叫阳神。
当然这个过程有百日筑基,炼谷化精(就是吃进去的东西,变成内在能够调动的一些东西,就叫炼谷化精“精”不要想到是精液,精就是分泌物、内分泌的意思);然后是内在的炼精化气,就是把“气”变成能够调动的东西;炼气化神,再慢慢通过大小周天的运转,养元婴的时候一定要运转整个的大小周天;然后在丹田里面把心火跟肾水慢慢培育成元婴,也就是水火既济,坎离相会培育出元婴(“坎”就是易经八卦里面水的意思,“离”就是火);然后神(认知体)就开始出来了,神在丹田里面是有很多很多感受的。
跟大家举个例,你去看你的心脏,想像心脏的样子,你的认知体一定是从上到下的,现在你能不能够从丹田往上看你心脏的下面?你不会认为认知体是从下面看上来的,但道家修行人就可以从里面看出来。我们说:心没有住处,其实你就是认为你的心在你的腔子里面,心的认知力就是从身体认知出去的。以前教过一个修行,为了帮助我们打破固执的认知立足点在身体(腔子)里就说:我们的心从左边看过来,右边看过来,上面看下来,下面看上去。这就是破坏这些执著。
炼气化神,在丹田里面培养元婴的时候,有认知力了就叫作神;炼神还虚,神不能是一个死东西,还可以变化无常,道家的仙人都没有点变化怎么行呢?而且神最后要走到无极那里去,或者走到空性那里去,就是练虚合道
这就是吕洞宾在《百字铭》里说的道家修行过程,但它始终有个认知体,只是这个认知体一活好多年,而且变化神通,还可以化身,牛得不得了。而我们看一个东西只有一个角度的,比如我都没办法看到自己的脸的,你们能看到自己的脸吗?我们没办法当下看到自己的脸,但是别人可以当下看到我们自己的脸。如果化身的话,我们就可以自己看到自己(本尊)的脸了;有一万个化身,就是本尊的一万个角度。那什么是全角度?只有佛陀那里才有全角度,因为不分别。经常说空间这样维度那样维度,无穷无尽的维度,至少把轮回分了六个维度,整个生命分了十法界(十个维度),这都是很大概地分。
这就是说道家的修行,气回丹自结;然后壶中配坎离,阴阳生返复,“壶”就是丹田,也叫鼎炉“坎”就是水,“离”就是火,壶中配坎离就是水火既济,其实你关注那里就是水火既济了。佛家修拙火就这么修的,大原理都是一样,但会根据传承,因为传承有加持,而且传承和具体观修方式不一样,比如密宗就要灌顶,观想脉道、种子字等等之类的都不一样。但生起生理的反应应该是差不多的,最终结果的不同,是因为见地的不一样,佛家修啊修就成了佛,道家修啊修就成了仙,所以是有差别的。
阴阳生返复”就是在身体里面反复运转阴阳二气;然后普化一声雷”很多时候禅宗也有,叫爆炸,就是脱离的那种觉受,有点像响雷一样的“轰”一下就没了。大慧宗杲形容叫“囫”一声,实际上是瞬间进入了法性定,这个是究竟的普化一声雷;还有过程的普化一声雷,就是修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响声;还有气脉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生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时像雷鸣,有时候禅修的人还能听到蝉鸣和龙吟,要修到很深的人才有。大家不要说我已经修了三年了,怎么还没有听到龙吟呢?龙吟到底是什么?你的认知力起码要达到跟龙同缘了,才能听到它的声音,就像玛雅人一定要把西班牙人那点微弱的缘搞明显才行。
我们跟佛菩萨都有缘的,但是太弱了。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六根的力量太强了。如果你利用六根进行观修观修……,六根的力量就会弱下来,如果身根的力量弱了,就感觉不到身体;耳根的力量弱了,听不到声音了……慢慢慢慢你就看到本尊了,看到刹土了,原理就是这样子的。所以说娑婆世界就是佛的坛城,只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关于你身体和你身体所连接的这些因缘太庞大了,来来去去都是这些东西,97%的暗物质你都不知道在哪里,其实就在你身边,但是你看不到也摸不到。
我们看到的光只是一个波段,其他波段的光在哪里?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只能是一个波段,那难道说其他波段的声音就没有了吗?是因为你不具备接受其它波段的根。其他波段,要记住它不是实物,它什么都没有,说白了就是空性。如果依缘生出人类的耳根,你就听到相应波段的声音,大家都是人类耳根,大家都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还可以加上电脑、wifi,隔着太平洋听到我的声音,那我的声音是从你的手机里面传出来吗?还是电脑里面传出来吗?还是从我的口腔里面传出来的?声音是什么?
当然这走到声音都是空性的角度了。哪怕碰到物质有阻碍性,也是因为我们手有接触的神经。如果遇到鬼的话,就不觉得墙壁有阻碍性,一下就过去了,因为他的业力不接收这一套。所以通过修行就会清楚世界到底怎么回事,慢慢可以放开自己的生命,没有痛苦,获得真正的解脱。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就是经常说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花就是精气神,聚顶就是走到头顶上去了,其实也不一定是头顶,从大小周天角度可以说是走到了头顶,但三花聚顶是说精气神汇聚到一处。五气朝元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气,具体化就是心肝脾肺肾五气,朝元也是走到根本,元就是根本的意思,所以叫白云朝顶上
然后甘露洒须弥,人身就是个须弥山,甘露就是口水。大家一听,哇!口水有什么稀奇的?禅修禅定很深的时候,舌头顶上颚(舌头叫鹊桥,顶住天堂上颚),走丹田的时候,气下来走到鹊桥,也就是督脉全走尽了,连通督脉和任脉的就是鹊桥,连在这里就会出现口水(津液),很甜的,真的像甘露。道家可以用这个治病的,如果是九阳真人,就是任何一个东西被他修得非常非常朝元(根本),元得非常元,就是很根本的那种人,他的口水真的会治病,但是现在这样的人很少了。
有个道家传说的故事,就是八仙里的钟离权的故事(道家最推崇吕洞宾、钟离权,当然在八仙的故事里以铁拐李最厉害,实际上在道家里面是钟离权最厉害),在以前有个修道的人,也是在市面上混的一个人,是个很邋遢的道人,他经常在一个小店找一个人要酒喝,卖酒的人是身体非常不好的小伙子,但是人心非常善良,每次看到他来买酒喝就多给他一点酒,甚至没钱的时候,也给他酒喝,一直喝了十几二十年。
但是小伙子身体越来越不好,最后快不行了。喝酒的道人就说:“哎呀!本来不关我事,但是我喝了你十几年的酒,要报答你一下。”,小伙子说:“那你怎么报答我呢”,道人说:“可以把你的病治好”,小伙子说:“我病了那么多年了,所有医生都治不好,你怎么治的好?”,道人说:“容易得很,只要听话,过两天会来一个道人,我会请他喝酒,你要拿出最好的酒来喝,喝完了,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然后你病就会好。”,道人还说:“我不会骗你,你对我这么好,十几二十年都给我酒喝……”这个店小二就答应了。
过两天一个大着肚子的道人就过来了,店小二就拿了很多好酒出来喝,两个道人从早喝到晚。结果大肚子道人喝醉了,帮店小二的那个道人就不停地在喝醉的那个道人身上吸气,吸了以后就喷到店小二身上,就这样不停地吸气喷到他的身上……,店小二当场就觉得病开始消失,一轮做下来,十几年的痼疾全都没了,大肚子道人醒了以后大怒,他十年都在吞咽甘露(也就是水火即济,用去做水这部分),你一顿酒就给骗走了,所以大怒。
然后这个道士就说:“你不是要度众生的嘛!(道家也讲度生)用你十年功力换一条命,有什么不行?”,非常无可奈何的走了,好歹是道人也不会生气,书上记载这个道人就是八仙里的钟离权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很出名的书说出来的,表明道家把人身上很多东西当成宝,通过气脉修行,如果没有修行就是废物垃圾。津液也是一样,修行叫甘露撒须弥;甘露撒须弥还像修金刚萨埵如意宝珠,头顶上坐着金刚萨埵,然后莲花里面流出甘露往身上冲,道家里面也有,头顶上清明的甘露从身上流下来,要具体的观想从脉道流下来,流到丹田里,用火熬炼,也可以叫做甘露撒须弥;自饮长生酒就是吞咽津液,打座时非常细微的吞咽下去,在吞咽时会引导从任脉下去,不一定是从喉管下去(大家不要去追这些东西,会追死你的)。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谁能知道它的美妙叫逍遥谁得知。大部分人无法知道修行的味道,道家经常会用些词来形容,修道非常厉害时候,全身舒坦、十分快美,很多这样的形容词,翻道家典籍里面多得很,如果是没有修行的人,就是词汇,实际上是真的有觉受。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没有曲、没有弦叫无弦曲,古代拉二胡一定要有弦,单掌要击出声音来,说那个东西是非因缘性的东西叫无弦曲。如果用认知去认到一个东西一定是二元,为什么道教会说到这些?其实道家那个时候,已经被佛家影响很多了,好多道家的理是通的,甚至儒道也通。全真教吕洞宾,被全真教称为祖师,当时全真教也学《般若经》,三教融合在汉传文化里就是这样的。
坐听无弦曲”白话解释坐在这里明白本性。“明通造化机。”就是明了通达造化的根本,经常说“造化”,就是生产大自然的根本,或大自然生产出东西来叫造化,洪荒之力,形容一个人你能不能得道要看你的造化,造化成了很模糊涵义的词,造化其实就是指生长万物的根本,所以叫明通造化机
后面的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与前面的“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是不一样的,“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是谈觉受的,“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是明白本性。所以“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这二十句话把得道成仙的方法和窍诀全部说完。上天梯,还是只想成仙,还有上下之分,这就是吕洞宾的故事。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17

主题

28

帖子

209

积分

止观双运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楼主| 发表于 2020-6-5 19: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仅供听打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