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0

  • 浏览数

    6707

  • 收藏数

    1

作者:admin 发表于 2020-5-30 13:3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三殊胜之发愿
今天是禅七的第一天。你们来的过程中都受尽了折磨,不过我看你们打坐还基本上能够安静得下去。总体来看,你们现在的打坐情形要比以前好了一些,是不是老板带你们在公司打坐,导致有所增进?

打坐要长期坚持,慢慢才会有所领会,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事情,称之为“功夫”。“功夫”这个词汇不是用来打架的,那是被李小龙搞错了,真正的意思是功夫靠练出来的——首先做“功”;然后做很长时间叫“夫”。总的来说,做功很长时间称之为“功夫”,形容在一个事情上细磨、反复操练。

禅宗里面经常说“功夫”——“不要嘴上说那么多,你的功夫怎么样?”首先是腿上的功夫,这个很现实,你盘腿行不行、能盘多久。接着是心的功夫,然后是见地的功夫,一层层地上去。

其实功夫的意思是要长期地磨,由于这方面的佛教知识有断代,也不普及,很多人都不知道。另一方面我们深受武侠小说的影响,学佛的时候总认为可以找到一位很特殊的上师,一按头顶就打通任督二脉,获得无比殊胜的功能。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故事,有人很虔诚,泪水直流,激动得昏倒过去,醒来以后获得了初地——那是别人来的,第一,你很难昏过去;第二,就算你昏过去了,醒来以后仍然啥都不是。

我们对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都不了解,然后一上手就开始学习一些经典、论典,学了以后也会知道一些名相、一些逻辑,但是怎么跟功夫结合起来,还是有认识上的欠缺,也有修行上的欠缺。什么叫认识上的欠缺呢?我们不知道学佛要把见解拿去修行,对要经历哪些过程、怎么契入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一,因为没人讲,思考不够深入;第二,根本就不去练习,或者缺乏练习,从而不知道什么叫做功夫。

整个佛教说起来就止跟观的功夫,最后达到止观双运。为什么要闻思呢?为了观,为了我们的心能够认识实相、认识真相,或者是认识真相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相,然后逐步趋入真相,闻思就是为了这个。当然,前期闻思的目的,是为了起信心,为了辨别一些最基础的世界观的道理、价值观、人生观的道理。

三观里面最重要的是世界观,但是世界观很粗大,比如缘起性空等等。虽然“缘起性空”就四个字,但要细磨下去就会延伸出很多,如果只停留在思维的层面,仅仅是逻辑,而落到身心去实现,直接认识实相的时候就是真正的观。

前面的是思维,后面的是观。“观”的意思是什么?以前曾说过,思维是一种观,还有一种直接的认知——直观。比如缘起性空,“空”到底是什么,我要直接地认知到,所以要直接认识空性是什么。空性是实相,空性前面还有很多,比如你在打坐过程中,一会儿又体会到身体消失、一会儿又是光、一会儿又是烟……大体归纳有十种相,实际上一百种都不止,每个人的气脉情况不一样,根基情况也不一样。

你学的见解就是为了了解这些,前期都是很粗大的世界观,世界是有轮回的、还要分二谛、轮回是根据十二因缘来的……前世后世今世的理论先学好,让我们有因果的观念,然后才说因果本身也是空性的(世界的究竟本质),这些都是思维的层面,接着去练习观,那观的过程中为什么需要止呢?如果要长期去研磨,你没有止的那种心是不可能的,我们之所以轮回就是因为乱七八糟的波动。

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二元对立。二元对立建立能所以后,能跟所其实两个都在波动。什么叫做能的波动?粗大一点来说,以天人的眼睛去看,那是一种能,叫天眼;以凡夫的眼睛去看,叫人眼。二者是不一样的,能上的能力有所差别,所上看到的东西随时都在波动,对不对?所上的四大(地水火风)肯定在波动,然后去看我们的内心也在波动,所以波动是轮回的一个特征,换一个佛教术语,叫做“无常”。

你不去把波动止下来,就没办法体会到根本那个不动的东西。不动,并不是指一个东西放在那里不动,因为它不生、没有实质。说白了,整个佛教就是在搞止跟观,所以我们的功夫要去练习止、练习观,这称之为“功夫”。为了这个功夫真的进入进去,而且非常的精纯,为了不偏离止观之道,有些解释佛法的书籍,直接就称之为“止观之道”,我相信大家可能偶尔会在网上或者哪里买的书上看到过类似的东西。

为了进入止观之道,而且不偏离正确的止观之道,能让我们的努力积聚,就出现了所谓的“三殊胜”。以前我曾通过唯识解释过三殊胜,那叫做概念性的解释,但现在在举行禅七,我们就要做一些细节的、修行性的解释。什么叫做三殊胜?这个概念大家非常熟悉,首先要发愿,为什么要发愿呢?以前通过唯识曾讲过,所做的东西是为了什么,要瞄准目标去,或者我以前曾说过的开锁、建立一个地盘,举过很多类似的例子。不管是开锁、建立地盘,还是朝着一个目标去,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但是你一定要这样。原因是什么呢?为了让修行不要偏离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成佛解脱。

所以要皈依、要发心,这些都是为了那个目标,而目标就是成佛。成佛要怎么办呢?其实就是皈依,皈依就是朝着一个方向去。这个发愿落到我们的实际修行上应该怎么办呢?非常简单但又非常难做。首先要发愿,发愿要真诚,非常的真诚。什么叫做非常的真诚呢?你一定会说:“我是真诚的啊!”——其实不然,我们很难做到真诚的,修行上的真诚是什么?概念发愿以后,要回去观察自己的心。

我们要有一个知识,要知道我们的想法跟心经常是不一致的,特别是汉人,汉人真的是一个非常牛的民族,生存能力之牛,他们能够允许自己的想法跟心、外界跟环境、自身跟团体不一样的状况下,还活得尚好。事实就是如此,说的跟心里想的不同,大家都很理解,如果一个成年人这么做的话,我们称之为成熟,有什么说什么的人就是傻子,一点情商都没有。

汉人真是这样的,我们会允许一种心灵状态,是什么呢?我们想的和心是不一样的,我们不管它,只认自己想的不认自己心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心里在运行什么,然后去跟别人表达的时候,就是表达自己想的什么,不会去表达自己心里是什么。

实际上心里面是一个污浊邋遢的王八蛋,但经常把自己想得很高贵、很牛。我们经常会在手机上或者媒体上读到一种小说,叫“爽文”,什么意思呢?比如在家里很受气的一个女婿,其实他家里是掌控全世界的,然后开始报仇……又比如一个超级大公司的董事长,伪装成公司的一个小丫鬟,被欺负了之后,突然露出真实面目,把一众欺负她的人全部干翻了……

我想说明什么呢?我们去表达自己的时候,始终是以想的为准,而不知道自己的内在是什么。爽文就是满足我们自己想的,写的时候、想的时候好像很高贵,其实所表达的内心里面,所谓的董事长也好统治世界的国王也好,全都是卑鄙无耻下流的一些东西,以拥有物质、财富、权力为荣,他们的真实世界观是这个,表现出来却是“你要欺负我就整死你”等等之类的爽文。

实际上是一种内外不一致的体现,但中华民族却非常容忍这些(这样说不是很好,应该是中华民族不容忍这些!)我们个人会经常容忍这些——容忍我们想的跟我们心里真实的东西不一样。表达给别人是好的,心里面却很坏,比如有时候想得自己很高尚,类似爽文的东西,比如他做了很坏的事,但他想的是“我其实是为他好”,实际上心里面不一定是真的为他好,但他不会去观察自己的心,只会去跟别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他好”,是不是这样的?

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发愿的时候,不见得是真实的,你不会去观察自己的心。比如口里念诵发心偈——“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上师本尊空行诸会众,诸佛正法以及僧众前,我与六道众生敬皈依”,但事实上三殊胜的第一个发愿并没有做到位,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实际修行中应该怎么去做呢?我们要去观察一下自己的心,要告诉自己——“其实我又在骗自己了”。我在说“我的修行都是为了一切众生要解脱”,但你真的为了一切众生解脱吗?你还不是想早点发起菩提心让别人来供养你,当然,很多人还不会想得到供养,主要是想得一些功能,比如内触妙乐等等,是不是?男的就想最好可以双修,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有时候要拷问灵魂,其实发愿就是要拷问灵魂来修行。你得观察一下,告诉自己——“我不能再自欺了,我要发真的愿,我真的要为众生解脱去修行,要真的真的真的!”像吐槽大会里面,为了说服自己的吐槽是真的,他一定要说“真的真的真的”!这就是发愿的要点:得观察自己,不要自欺,要当真的做一下,不要概念里面晃一下就过去了,要学会不相信自己的概念——“慎莫信汝意”就是这个意思。

“慎莫信汝意”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就是你的心跟你想的不一样,这个意思就很简单。第二个,“意”指我执,以我执为基础所产生的所有功德都不是功德,这是“慎莫信汝意”的第二层意思。当然还有第三层意思,就是对法性的认知,但可以把其归纳到第二个。

我们去发愿的时候,要真的去观察自己——“我是不是当真的?我不能再自欺!”因为你自欺以后没有用的,我很想不通,如果你出去骗人,得有很清晰的目的,为了获利而骗你上当,让你遭受损失,我得便宜,这个都还可以理解,因为骗人的目的很明确。

但你自欺干嘛呢?你明明自己说想去成佛,然后你又骗自己不成佛,这种人总结起来就是真正的傻瓜。但是,我们会经常出现这种心的运行方式,所以,要产生真实的出离心也好,产生真实的菩提心也好,产生真实的证悟也好,前面的发心一定要注意。为什么呢?因为发心是为了不偏离目标,还起到真实打开钥匙的作用。

发心的讲解到此为止,虽然只讲了一点,却是非常的重要。以前怪我忽略这个东西,三殊胜也讲过,但没有仔细去讲内在的发心,现在要一步一步让大家当个真!

发心就是不能自欺,认真的观察,起码要观察到自己当下的心态是真实的,长期累积,你的发心就真了。大家不要忽略这个,这个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重要呢?使你的每次修行不至于被浪费,使你的境界迅速加深,功德迅速地积累,不然的话,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很多功德,导致结果出来很慢。怎么这么慢呢?当然慢啦,发个心都不真,你能快吗?

你们每一个人,不管是修得多好的人,都要注意这个。以前我都有点忽略这个,因为我以为大家都会当真,事实并非如此,深入一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你们都是中国人”——“看我河山哪像染病……”知道我唱的是什么吗?《万里长城永不倒》。

实际上我们心的运行方式都染病了,我们非常善于自欺,而且我们还承认这些东西。如果说一套做一套,而且掩饰得很好的话,就认为那个人很智慧。真是如此,一个人很狡猾,但他成功了,而且对我们无害,我们就会认为他很智慧;相反,如果他的狡猾伤害了我们,我们就会认为他最下流、最无耻,典型的“双标”。

“双标”的原因在于什么?他有没有伤害我。如果不伤害我,比如成吉思汗打仗打赢了,我们会认为他很不得了。还有,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电视剧《潜伏》呢?《潜伏》里面的故事情节描述很多办公室的斗争,又狡猾又无耻,说一套做一套,特务肯定要这样嘛。我们就认为他很智慧,因为他没伤害到你,要是给国民党人看到,就会认为这个特务很狡猾。

所以,我们对心口不一的态度是很复杂的,但是在发愿这个事情上我们不能这样,你在修行的嘛,何必呢?自己发愿不当真的话,那叫愚蠢。

我们要对发愿的心态进行观察,以前我只是谈三殊胜的道理,很少讲到到底要怎么去做,这样是有问题的。下一堂课我会讲正行,正行的要点可以套到所有的修行上,最后会讲回向,回向其实跟发愿差不多。

好,现在我们来一起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仅供听打交流】

原文地址:https://bodhi-culture.com/%e4%b8 ... %e6%ae%8a%e8%83%9c/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