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0

  • 浏览数

    6536

  • 收藏数

    2

作者:秋池 发表于 2020-6-17 10:10: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阳明是很精彩的一个人,是中华历史上最受大儒们喜欢的,因为大儒一生功业要体现为三个东西:于功、于德、于言。于功:于国有功、于民有功,做了什么大事等等之类,打了什么大战这些;于德,就是内有道德;于言,有个理论系统出来,写了两本书出来,王阳明就写了《传习录》,而且很小时候都写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山很近月亮很远你就觉得月很小,就说山比月亮大;如果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好像觉得这就是一首打油诗,也没什么,其实不是,在告诉你能观的点不同,整个就变了。很小就写这样的诗,就是要成道的节奏。
观点非常的重要,如果能看的观点是眼睛,就成了唯物主义者;认为是心识,就成了唯识;观点站在如来藏里面就成了大圆满的修行;如果习气完全消尽,成八地菩萨,呈现出来就会变成刹土,这就是观点的不同,一个小屁孩写出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不于功于德于言嘛!就是因为知道能观的点不一样。大家不要认为观点就是一句话、一个理论,不是的,是站的位置不同。
王阳明其实吸引了很多道家和佛家的东西,他结婚那天就跑到一个地方跟高道打坐,本来结婚,要拜堂了,还不出现,父母着急坏了,到处找,结果他与一个道士打坐修禅,坐了一天,忘记今天结婚的事。王阳明也学禅宗,在明朝禅宗已经在中国推广得很广泛了,所以王阳明也吸收了禅宗的东西。
王阳明的哲学观点就是心外无物,是真正的唯心主义者,最能表现唯心主义的就是他著名的一段话。王阳明与朋友一起游南镇,一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用大白话来讲就是:你说心外无物,现在山里面的花树在里面自开自落,关你什么事?怎么叫心外无物呢?(我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心外无物,但外面的世界一样的在运动,不能不承认在运动吗?学唯识的一定会有这样怀疑的,《唯识二十颂》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外面的事物不运动,只是没有我们的现量,但它到底是怎样的?在其他人的现量里是会发生的,其他人可以通过比量告诉我们的,比量也可以推断那个事物有还是没有?但比量永远不能取代现量。我们说的“不存在”是不可能现量存在,现量存在一定要靠眼睛、耳朵前五要,千里之外的大树倒了,有没有声音,耳朵都没去怎么知道它有没有声音呢!但你也不能否定千里之外没有大树,只是没有大树的现量,看不到它,当然可以通过微信视频看到它,那也是你的眼识,但是那算不算现量呢?稍稍扭曲了一点的现量,带着眼镜与你不带着眼镜的现量都有所变化,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些唯识的理论。
然后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说你没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按照唯识说法这个时候呈种子状态。“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说你没看花的时候,这个花就跟你的心同归于寂,然后你来看花的时候,这个花就与你的心一起明白起来,所以花不你的心外。
前面的意思是说:你没看花的时候,这个花的相分或者你能见花那点见分,见相二分同归于还没起作用的自证分,或者是阿赖耶识;然后你一去看它,自证分发作起来,就呈现了花的相分和你能看花的见分。不管是什么分,都属于你心的分别,所以很像唯识。我们经常说唯识不究竟是指随理唯识,佛陀讲的随教唯识是绝对究竟的,还说了如来藏,比中观还牛,所以佛教讲唯识讲了如来藏,而王阳明讲的心、所格出的理(良知)是不是如来藏呢?是不是空性呢?但他也说空性这个词,在《传习录》里面,很多地方说得好像空性,但是不是这样呢?真不是空性,所以他们没有证悟般若,我们明天会讲这些内容。
不管怎样王阳明、陆九洲是在内心里面格物,程朱理学在外面格,这两派一直都在争斗,当然他们的争斗还是很合理的,没拿刀砍,就是互相的讲理。他们争斗最著名的案例在江西鹅湖的一个地方,在一座山的寺庙里,进行了一场辩论,叫鹅湖之辩,这在中国的理学、心学上是很大的事件。
淳熙二年(1175年),鹅湖之会上,二陆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
二陆主张:先把心搞清楚,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通过读书这样的方式去格物,先要明心见性,他们其实很受禅宗的影响。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先博览而后归之约。
也就是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先博览,然后再将这些所有的学问总结起来,归纳起来去看清楚自己的心;陆九龄、陆九渊就说朱熹你这样格物的功夫没办法后归之约,就是不能把这些东西统筹,说你这些格物的功夫就会变成很分别散乱,用了一个词汇说“支离”;朱熹直接说你二陆完全跟禅宗是一样的,是禅学。这场辩论基本上还是二陆赢了,朱熹输了,表面上是这样的,但没说完全输的,因为二陆巧舌如簧很能说。
地点在鹅湖山(今江西省铅山县),邻近郡县官吏、学者百人列席观会。双方连三日激辩,陆九渊质问朱熹“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陆九渊质问朱熹说:你们不是天天看书格物吗?尧舜是大德,他们没书读难道就不能够成为大德吗?就不能够喜怒哀乐一发就中节吗?儒家对国王称为圣上,所以认为尧舜是圣贤之君。
认为顿悟即明心见性,这个跟禅学真的很一样,但是不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呢?就难说了。陆朱两方各持己见,陆九渊略占上风,朱熹不满而离去,但未明定胜败结果”,后来朱熹就回去了,表面上朱熹输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真正的成败,好象是一次学术讨论会一样,朱熹是非常好的人,他还写了一首诗给陆九渊。“诗云: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辩辩辩辩到后来,你说自心无言,到时候连古今都不成立了,圣人也没有了(就是说不能用胜义谛打世俗谛,用我们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却愁说到无言处,言语到断,心行处灭,你不是说明心见性吗?那个时候有尧舜吗?人间的古今在哪里?说明他根本没有理解什么是佛法,二谛搞混了。
朱熹二程后面,还有一个很出名的弟子叫湛若水,这也是一个很牛的人,他就把朱熹和王阳明学说进行调和,他说要内格究明心性,还要随处体认天理”,就像佛教说的,不但要心性休息,还要本性休息。他认为:“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我们所谓的心,是能够明了万物,但不能丢掉,没有内外之分。这颗心不仅仅是在腔子里面,而是一切都是心(这个观点很牛,所以我专门把它拿出来说).
他说: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也。说王阳明说的心,太小了,好像腔子的心脏一样;故以吾之说为外以为我说的格物是心以外的东西,实际上心就是外面,内外不分的,所以他还是继承了陆朱理学,以主境为格物功夫,认为格物其实就是格心,所以湛若水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进行了调和。
湛若水的心学企图调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它的特点是“合一论”,在湛若水看来,心与物、理与气、心与理、心与性、知与行、理与欲、虚与实都是合一不可分割的。他说“观天地间只是一气,只是一理”,就是一切境相由心现的意思,这就是湛若水,也是一个大儒。
所以这些人在探究世界方法理论上,由于接收了佛教和道家的一些东西。也并不是那么傻的,但并没有证悟般若。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仅供听打交流】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