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0

  • 浏览数

    5663

  • 收藏数

    0

作者:圆起 发表于 2020-6-4 03:05: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圆起 于 2020-6-4 03:10 编辑

五重唯识观基本上是唯识修行方法的一个大纲。中观修行的大纲在哪里?在《金刚经》和《心经》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这是《金刚经》最初级、最浅的一句话。最深的话有很多的,比如“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心不可得既可以是见解语,也可以是修行语,也可以是境界语。

三心不可得,当你用中观去分析心的时候,刹那都是空性的,这就属于见解语。当你是在见解上去理解三心不可得的时候,它就是见解语。当你去夺心,心呈现为觉受和光明,发现它是空性的,比如你心的一种作用——烦闷起来了,你去观察它是空性的,当下的烦恼不可得,这就是修行语。然后去发现本体过去、未来、前后都找不到,这就是境界语。

所以经论(特别是佛经)里的一句话,往往既是见解语,又是修行语,又是境界语,因此一定要去把它弄清楚,自己处于哪个层面要搞清楚。很多狂禅就是把见解语当成境界语来讲,他以为知道这些观念就会有这些境界,仆你个街,这是不行的。所以分清楚了以后就好办了。

《金刚经》有这么一句话,也有其它的一些话,还有二转法轮说无遮的,《心经》其中也讲了很多,那些话全都是既有修行,又有境界,又有见解的。“观”——修行,但如果你理解成思维观,那就是见解。“观自在”,既可以是见解,也可以是修行,也可以是境界。“菩萨”是个名词,但是也可以是动词“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当然大家不要去搞这个,搞这个都可以写书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行”,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心行,还是行为的行,还是“无明缘行”的行?“行”这个词汇,也是既可以成为见解,也可以成为修行,能不能成为境界?也可以的——般若之行。

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里面好多都是修行和境界。“照见五蕴皆空”,我以前讲过很多了,这是中观的一些修行方式,而唯识的观修方式就是五重唯识观。唯识中直观的反而不多,所以它叫广行派;以中观为基础的修行叫深观派或者甚深派,一下就去照见五蕴皆空,上去就观所有显现都是空性,来得很快,顿悟派也是从这里面出来的。

唯识派就不是的,所以叫广行派,就是什么都把它想清楚:“老子坚决不上当,缘起的不上当,胜义的还是不上当。”不停地去思考,所以唯识的论典特别多。它的观修也是一层一层地来,不是上来就照见五蕴皆空,“嘭”地一下去了,他说你不行,才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慢慢给你说。它是一步步来,一重一重的一下搞了五重,但实际上只有四重,第一重是讲纲要的。五重唯识观就是这么来的,五重其实就是不断舍弃的一个顺序。哪五重呢?第一重叫遣虚存实,第二重叫舍滥留纯,第三重叫摄末归本,第四重叫隐劣显胜,第五重叫遣相证性。

一、遣虚存实,空有相对,说明唯识之空的特点
第一重叫遣虚存实,其实它想说明什么呢?说明唯识、非遮这个空的特点:一方面要拿走,一方面要剩下一个拿不走的。“遣”就是拿走,“遣虚存实”就是假相的、不真实的都拿走,留下了真实。其实它就说明了唯识空的特点,跟中观的单空或者完全无遮的大空是不一样的。

师兄们,能不能听懂啊?要去思考这些,特别是被指示了心性、读了很多书、要去追求开悟的师兄,或者已经初初开悟了需要加深领会让境界提升的师兄,其实都应该去深入地思考,思考也会加深你的证悟,所以真的需要对这些东西进行磨砺。“障垢磨尽,真如自现”,真如现了一点点还要继续磨的,磨到跟佛陀一样才算结束。

第一重遣虚存实就是这样的,它取了个名字叫空有相对。它即是空、又是有,所以空宗和有宗在汉传佛教里打架都打了很长时间,唯识基本上就叫有宗,而中观叫空宗。那么这里说的空有相对是什么?“空”就是拿走的意思,剩下拿不走的“实”——实在的真相,也就是真如或光明,它们俩是相对的,那个东西叫本质,其他的叫客尘,所以唯识中经常都会用“拿走客尘”这句话来说事。

我们汉传佛教的一些宗派,比如华严宗、法华宗、禅宗的一部分,很多时候都是用非遮这种观点去的,包括唯识宗,其实持的都是非遮的观点。真正用二转法轮的无遮这种观点只有以前的三论宗,大部分宗派都是用非遮的观点。华严宗也叫贤首宗,法华宗也叫天台宗,还有唯识宗就不用说了。

遣虚存实就说明了唯识非遮的空的观点,假的都拿走,留下这个有,其实也是空,也叫作光明。那么整个唯识观行的一个特点就拿出来了——我们拿走它,剩下最后的。而深观派不是的——我管你那么多,一现起你就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OK!你们不用过分去搞这些区别,当然喜欢搞也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去修行,一定会遇到这些的,我管你是神仙还是凡夫,只要你去修行,非遇到这些不可。除非你像麦彭仁波切那样七岁开始写《定解宝灯论》,那就没办法了,但那是你前世也搞过的。

二、舍滥留纯,心境相对,破相分,让心力离开现象
第二重叫舍滥留纯,意思是要破相分。唯识、唯识,它说所有的相其实就是识的一种显现(识的相分),没有真正的物质,也不是上帝造的,所有的现象比如你的身体、你所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闻到的香气、尝到的味道、好吃的东西......这些都是属于很“滥”的东西。“滥”不是我们经常说的烂人,而是很粗糙、变化莫测的东西。舍滥留纯,就要留下造成这些现象的内在的东西,不能留外在的东西,所以它叫心境相对,要去破境(相分),让你的心力慢慢地离开现象。

唯识中说四分,任何一个心识都有四个层面去理解它。我们拿眼识举例:我们看到的样子就叫相分,相分有形色跟容色(形色就是形状,容色就是颜色、光亮等等)。跟相分相对的眼识的这种观察力,只跟它相对的这一部分,就叫这个相分的见分。但是你还有一个根本的观察力,如果你没有根本的观察力,那么你不看一个东西,就没办法看另外一个东西了。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眼力好、那个人眼力不好,眼力到底是什么?不就是能看的能力嘛。所以你不看一个东西,还可以看另外一个东西,这种能看的能力叫自证分。

自证分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如果眼睛没有病的话(你是老花眼或者白内障、飞蚊症、红绿色盲等等例外,那属于器官有问题),你看到一个东西是现量,就确定那个东西就是这样的。比如牵来一只四脚的动物,你看到就是驴,但是来了个强人硬说它是马——他指驴为马,如果你是个耿直的人就站出来说:“它就是驴!”结果你就被封杀了。但是你有一种确定 “我看到的就是驴”,眼识显现的同时,你在肯定自己,而且这种肯定非意识性的,在显现的同时你就能确定,这就叫证自证分。

不是有四个东西活活地被捆在识里面,或者眼识里面藏了四个元素,认为种子就像很多青稞放在那里一样,那是唯物主义思想,这里不是的,就是一个心识的四个特点,叫作四分。

那么这里的舍滥留纯就是要破掉相分,只留下见分(对应于所见相分的那部分能见叫见分),其实相分破了,见分就破不下了。要留下见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让心力离开现象而已,它还不见得能够破掉自证分(破不掉本体),就是离开现象——我们还能看,但是已经对能看的东西不感兴趣了。如果拿三主要道来说,这叫生起出离心,起码对世间的现象要没兴趣。但是我们要出离的是不好的现象,而它要求的相分是所有看到的现象,哪怕是天界也要离开,要破掉这些东西。

三、摄末归本,体用相对,破用,指让念头归于本体,如耳根圆通等
第三重叫摄末归本,它叫体用相对。“体”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自证分,能够看、能够听的心的能力;“用”就是前六识各种各样的作用,比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摄末归本,就要把所有的用都给你破掉。前一重只是破相分,我还可以这样那样用,而这一重连用都不能去用了。其实这时候就牵涉到禅定和朝某种根识的根本去进行专注,就回到它的体上去了,叫摄末归本。那破不破它的体呢?肯定要破的,但是在这一重还不破。

比如耳根圆通法门就在耳识上下功夫,一上来就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亡所”就已经把相分破掉了,那么声音相应的见分也破掉了。“入流亡所”,其实注意力就已经在往能听的能力上汇集,叫作归本。比如我们能思维什么东西在念佛,往根本上靠,能够往心的作用、出发点那里靠,就叫作摄末归本。这里就已经牵涉到专注和禅定了,但是禅定还没那么深。

如果我们继续深入下去,把这个自证分的体破了,它是什么?通过任何一个根识去破掉自证分的体,就会进入空性。所以耳根圆通也好,修眼识或者修触识也好(拙火就修触识,比如密勒日巴那种修法,在脐轮点燃拙火,然后浑身上下被烧尽,其实是在利用触识做功夫,这个叫作摄末归本),就是把它的庸俗作用慢慢地变成你喜欢的作用,最后让这种作用也消失,回到能看、能听、能触的作用的本体上去,这叫摄末归本,它已经牵涉到观修和禅定。

四、隐劣显胜,王所相对,胜用破劣用,指留下善用,破除恶用大用破小用,指各识归于阿赖耶识,如禅定
虽然这五重有循序渐进的地方,同时也有重叠的地方。第四重是隐劣显胜,概括性的说法叫作王所相对。前面三重分别是空有相对、心境相对、体用相对,第四重隐劣显胜是王所相对。“王”就是心王的意思,我们共有八个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里的“所”指的是心所,主要是指意识层面,而不是指前五识。很多人说:“这个所有可能是指眼识的作用。”如果是眼识的作用就变成相分了,在第二重舍滥留纯就被破了。所以王所相对的“所”主要是指心所,就是心的情绪、念头。

为什么叫隐劣显胜呢?它要把好的心所留下来,坏的心所要去掉它,比如菩提心这些善心所要留下来,贪嗔痴慢疑这些不好的心所要破掉。前面破劣用留下善用,好的留下,坏的拿走。后面这个叫作把小用归于大用,实际上就是禅定了——眼耳鼻舌身意我开始不动了,就回到定里去。最大的用是什么?阿赖耶识的用。前六识的用都要阿赖耶识提供种子,阿赖耶识才是根本的用,所以阿赖耶识是我们轮回的基础,叫作轮回的现基。所以要回到阿赖耶识那里去,就叫隐劣显胜。

五、遣相证性识,事理相对,发现根本,不破不立。
好,到了这个层面,就到了最后的第五重——遣相证性。阿赖耶识在这个时候也算是一种相、一种“事”(你进入阿赖耶识永远都会只是一种状态,它不可能是真正非状态性的法性,那么这种状态就称为“事”),这种“事”、相会被拿走,最后去发现阿赖耶识的本质就是本性。所以它取名事理相对,“事”就是状态、相,“理”就是本性。中国古代经常说“理体”,这个理就是本质、本性的意思。明代还有一个教会叫“理教”,“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理往往指的是心的灵性。

事理相对就是所有的现象和本质相对,这时候去发现本性,会发现事和理虽然是相对的,但它们的本质是一个本性,也就是要去找到根本的意思。所以这时候要去区分阿赖耶识跟本性的差别,大圆满的修行就是这样的。发现了以后,就会发现最后是不破不立的本质,会有一个真正的真相。所有假的被拿走了,“事”这种东西也被拿走了,最后剩下了一个光明——遣虚存实,又回到第一重去。

这五重观法的第一重,说的是一个大的破的方法;中间三重,其实是缘起性的修行;最后一重,就是真正的本质观察性的修行。前面也有观察,但它们是缘起性的观察,什么叫缘起性的观察呢?它站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前面往往是站在个体或者某种禅定的不究竟观点去看问题,但是最后一重一定是站在本质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站在本质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就会变成“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这是五重唯识观的最后一重——遣相证性识,就是证悟本性。

你看五重唯识观是不是一步一步来的?虽然五重唯识观这么一重一重的观下来,其实跟我们学的这些修行方式在本质上、内涵上都是一样的。我们开始学四夺,其实还不是去破相啊?破相其实就是舍滥留纯。慢慢地就集中到我们一定要去看自己用哪一根来修行,比如说耳根圆通就要用耳根,大圆满最后的脱嘎要用眼根,那么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摄末归本。我们归了本就归到意识层面上去,通过思维、觉受这个方面去,我们指的觉受往往是意识知觉。最后我们一定要修啊修,形成定,就要去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这个是不是指第四重的隐劣显胜?最后确认了本性变成安住本性,叫不叫作遣相证性?所以大家读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把它读得那么神秘,你在做的时候实现了再实现它。第一重的唯识观是这个纲领性的唯识观,后面就是一重重这么进去。

五重唯识观我们基本上就讲到这里了,为什么要讲五重唯识观?会发现对我们讲后面那些不舍弃的法有帮助。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仅供听打交流】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成为第一个回答人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