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0

  • 浏览数

    18868

  • 收藏数

    0

6

主题

198

帖子

377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
发表于 2020-10-3 12: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圆起 于 2020-10-3 12:57 编辑

净土的果:

先说念佛的三个阶位:未能一心,先求专念,未能不乱,先学成片。
功夫成片;
事一心不乱;
果一心不乱,其实就是证悟本性了;

还有说到念佛三昧的境界:《观经》曰:“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指见阿弥陀佛), 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也叫“自性念佛”。自性念佛指的是明了自身本具佛性,当体具足自性弥陀的大乘原理后,字字清楚,句句不乱,耳听心入、自念自听的念佛,这种念佛就是弥陀念弥陀。有了坚固的信愿心和明晰的教理认识,再随着功夫的深入,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逐渐进入“事一心不乱”及“理一心不乱”的高层次念佛,这与修天台宗的止观、密宗的三密相应、唯识宗的转识成智、禅宗的开悟等他宗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经》曰:“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

太虚法师念佛五层次:信入、专一、离戏、一味、无修。后面四个跟大手印、大圆满说的四瑜伽是一样的,但抉择的方式有不同。

往生净土的果位有:三辈九品。上中下三品,各有上中下三生,为九品、上品必须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深信因果,发无上道心,愿求往生等条件。中品必具戒行,不造五逆,孝养父母等条件。下品虽造罪,随其造罪深浅,但于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念佛而生者。具体可以参考《观无量寿经》

净土有四重:
圣凡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
极乐三不退: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转的意思。其中就有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虽然自己是一个业力凡夫,但往生到了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同时又是阿鞞跋致菩萨;说是阿鞞跋致菩萨,但见思惑还没有完全断,只是再也不会退到凡夫位。所以得到位不退,就能够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下引印光大师之说,供参考: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静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亦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此为净土往生 之人,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气类相同。不比娑婆之条然各别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则多须时劫。若上三品,则速得悟(悟无生方能入实报)无生忍,登不退地,证入实报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己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九方便,即藏教三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静尽,则是究竟无余矣。
  (三)实报无障碍土者,即佛菩萨不思议福德庄严所感之报土。
  (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萨所证之理性也。此二土本属一土。约所感之果报上言,则名实报。约所证之理性言,则名寂光。圆教初住,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实报土。亦得名分证寂光。若妙觉佛果,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矣。(出自《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以上把净土的暂时和究竟的果都混着开列,具体的要去闻思了,索师和益西堪布讲了很多,梵师兄也正在交流讲述,都可以去听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
高级模式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